“未来” 已来 你还不来?—一年四班“停课不停学”第六周及韩源源名师工作室2020年3月活动纪实

万柏林区气化街小学校

<p>  疫情当前,众志成城。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老师们担负起“主播”的职责,“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早起备课,直播,抽时间批改作业,反馈。看到学生们的作品累并快乐着。</p><p><br></p> <p>  一个多月这样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对比,效果怎样呢?我们未来的学校,学习方式又会是怎样的呢?</p> <p> (一)学生眼中的“未来学校”</p> <p>  韩源源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和学生家长们一起收听了由樊登老师和朱永新教授所聊书《未来学校》。并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p> <p>  《未来学校》作者朱永新教授,主要围绕传统教育的模式与弊端,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关于学习中心的七大解惑这三个方面来讲述。</p> <p> (二)家长们眼中的“未来学校”</p> <p>  有三十名一年级家长在听后反馈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根据家长们的描述,韩老师整理出这样三种类型(个别家长两者都有),担心(9人);期待(12人);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习迎接挑战(11人)。</p> <p> 雷柏煜的家长:“我们很难想象年幼的孩子会懂得自己应该去学什么 ,如何去学。同时教育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一单一功能,尤其是基础教育,还肩负着公民教育,基本观念养成,纪律养成和儿童少年初步社会化等重要功能。”</p> <p>  靳雅珂妈妈这样说:“特别期待这种因材施教,但是’材’的类型没有接受能力的阶段,必须有一套完备的科学体系去支撑。”“这个策略本身可以促进社会高速有效发展,非常认可,小部分实验及完善完整后,再大范围普及,全社会都会深受其益。”</p> <p>  畅紫妍家长:《未来学校》字面上看未来是比较科幻,超前的一种存在。其实我感觉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更是返璞归真的学习环境的塑造。古有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现在提倡的家校互动教育等等,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一个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未来是一个知识的社会,学习也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的任务。是一个全员学习的时代,从自己作起开始学习,给孩子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家,在学校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p> <p>  李睿宸妈妈的回应好似给了我们一条理想之路:“人来自自然,最好回归自然。多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很多。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让孩子在自然中发现对世界的好奇。”</p> <p> (三)老师们眼中的“未来学校”</p> <p> 工作室成员们结合自己现今实际 、学生网络授课情况也纷纷有自己的见解。</p> <p>  带低年级的刘佳珍老师在讲座中听到这样的句子:“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我想不仅仅是未来教育,即便是现在的我们,也依然希望能够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在未来学校,每一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无论你的角色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p><p> 这也给很多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汲取养分的人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对于孩子来说,我非常认同朱永新教授所说的“每一个孩子对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一点深有体会,可是固定课程的局限无法让孩子们对提出的问题求得答案,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是知之不够,无法准确的帮助孩子们解决现有问题。所以,教师也应该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教师行业也需要更高精的人才。</p><p> 在现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我们也确实应该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感受新式教育带来的方便快捷。比如由于这一次的疫情,恰巧让师生体会了一次线上课程。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再到现在学生开始知道在固定的时间打开电脑参与课程,同时课后不需要像在学校一样按部就班,而是能够有更自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对我们所带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在家也依旧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日听完这样的谈话,感触颇深,虽然教育形式的改变还任重道远,但作为教师的我依然充满期待,也希望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里。</p> <p>  带中年级的段效玎老师提出这样的思考:记得之前指导孩子们写想象作文,很多孩子都写到了未来的学校,孩子们脑洞大开,想象了未来学校的诸多模样,在孩子们的笔下,传统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还觉得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没想到现在因为新冠肺炎,我们也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孩子们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体会到了在家足不出户就能上课的新奇感。在这四周多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时这样的授课模式也启发我们去思考,以这样一种方式授课,怎么才能把因材施教做得更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怎么去更好地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我们是否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去自我思考?我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相信在未来的学校中,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张扬个性,快乐学习。</p> <p>  南路老师认为本文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互联网加教育。现在互联网,充分的运用到了教育中,教育正在发生春风化雨般的变化。未来学校将彻底打破学习年龄的限制,学习形式的限制,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地点的限制,师资力量的限制,学习文凭的限制,职称的限制,大大的解放人的学习力。在未来学校这个大系统,核心是学者资源,其次是网络维护和建设师,第三现场学习指导师。每个角色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者资源,因为它影响的范围最大。未来的资源,不是文凭资源,也不是职称资源,而是能者为师。可以想见,未来也将打破年龄限制,因为未来学校的教育工作角色越来越细化,年龄和体力将不再是一个决定因素,而能力成为决定因素。</p> <p>  三实验的王鑫慧老师听完《未来学校》的精彩内容,对现在的教育产生了一些思考:从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我能够感受已经掌握知识的孩子容易走神,丧失对当堂课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则完全听不懂,需要课后来补差,两级分化很严重,这些传统老式的作业、寒暑假、学历标签其实并非必要之物,也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未来学校的新教育理念让孩子们释放天性,学习到自己渴望的知识,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每天忙于工作的大人也有了时间来充实自己,教育需要不停地发展,学习更不能停下脚步,未来学校、未来教育非常值得期待。</p><p> </p> <p>  现在带毕业班的贾佳老师 :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远的未来,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不得不说,朱永新教授非常有前瞻性,《未来学校》中的这句话,对被疫情所困,在家进行教学的我们,感触颇深,钉钉软件的直播功能,批改作业功能,在大家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运用起来愈加便捷。时代在变,那么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观念,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努力接受新事物,学习其使用方法,更要让它为我们所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p> <p>  高晓玲老师:《未来学校》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蓝图,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代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在这个疫情突然来临的春天,每一个孩子都坐在了电脑前,进行了网络教学的新尝试,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打破惯性,教育变革的最好时机吧。这本书提倡,人人进行终身学习,对于孩子来说,过程性的记录尤为重要,培养自主规划设计,学业,人生的能力,更要从娃娃抓起,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社会相关制度的支持,期待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让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提高生命的宽度和高度!</p><p><br></p> <p>  桥西小学王嘉娱老师听了朱永新教授《未来学校》这本书后感触颇深,两百年来我们的科技、经济、交通、通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教育在时代的变革中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p><p>所以教育也应该迎合时代潮流作出改变,变成什么样子,朱永新教授在书中给出了答案。学校在未来将会被学习中心取代,从传统学校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真正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时间自由,一人一课表让课程成为私人订制,更自由化,也更人文化。正如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在未来学校能充分的体现这一点。书中也说:教育不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而是让一个人成为他理想的样子。</p><p>未来学校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个很好的教育模式,对于老师而言却是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顺应时代,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不可预知的未来。就拿当下来说,我们受疫情的影响不能跟学生面对面的授课,而是采用网上直播的形式授课。虽然最初很抱怨,但是仔细想想这也许是个契机,一个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机会。要抓住机会,努力钻研,研究一套合理、有效的直播授课模式来顺应时代的变化。</p><p>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认清未来学校的方向,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教育。</p> <p>  冯媛老师: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p><p>朱永新提出教育变革的方向有人性化、选择性、多样化、个性化,这些将是我们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选择,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p><p>其中引我深思的是选择性。这里的选择性与人性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也就是说,在未来中,主张教育更多地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选择。现在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而未来的教育,应该会更多地让人们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p><p> 真正理想的教育是不应该限制选择的。因为选择是人的自由,选择是竞争的方法,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所以,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充满着选择的可能性的,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个方向。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前提下,把选择的自由还给学习者,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p><p> </p> <p>  张敏老师在书中看到了未来学校的样子:《未来学校》描述的学习中心,从设计原则到基本架构,就是理想教育的模样,虽然很多方面与当下传统教育有较大的跨越(比如:不再统一有高考,大学录取学生看个人学分银行;学科设置只有大人文、大科学、大艺术;学校没有统一课表,实现一人一课表;未来学校没有寒暑假双休日,学生随约随开课;不一定到学校上学,更多选择在家上学;任何人都可以修任何课程:小学生可修中学甚至大学课程,老人也可与孙子一起修同样的课……)&nbsp;&nbsp;&nbsp; 我分明感受到了咱们教师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学校?我真真的看到了未来的样子!学习设计师,学习辅导师,家长指导师……真正的“能者为师”的时代已经到来!满满的危机感啊!需要自我提升的东西太多!&nbsp;&nbsp;&nbsp; 亲爱的老师们,面对“未来学校”,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为机器人之不能为,让机器人为我所用。”“机器人”不能为的是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没有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这就是我们可为的领域——唯有学习方可为!老师们,请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找准一个方向,下大力气学习研究,让自己专业,让自己会爱,让自己独特。未来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只要善于学习,你就在创造未来。&nbsp;&nbsp;&nbsp; 朱永新教授说:未来总会来,不请它自来;未来正在来,现在已未来;美好的未来,行动做起来。&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未来总会来的。当老师们在直播时尝试和变革着和学生的各种互动方式的时候;当老师们品味着学生们在视频中一日生活的井井有条和丰富多彩的时候;当老师们学习着“名师课堂”中各学科各类型的课程时…也许,我们就在“未来学校”中。</p> <p>  未来总会来的。无论我们愿意与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变,知识、智能的进步,网络的铺天盖地…未来总会来的!“未来学校”也一定会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行动中拭目以待!</p>

学习

未来

学校

教育

孩子

老师

我们

学生

朱永新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