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假期难过的事

子乐

<p>  从接到“三天内所有录课教师必须完成录课任务”通知起,我就开始着急忙慌起来,尽管我是“三天内”的最后一天。</p><p> 除了感到时间的紧迫(这次,跟拖延症无关),心里隐约还有无法言说的后悔。</p><p> 后悔的估计还有几天前爽快答应帮忙制作课件等事宜的张艳老师。</p><p><br></p><p> </p><p> 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领导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再次完善、制作……这不足三十字的表述背后,是我和张艳老师连着几天的辛苦与焦虑。</p><p> 此处,第一次对张老师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感谢!感谢她在这个特殊时期,不畏严寒,不惧雨雪,全副武装,量体温,过关卡,饥一顿,饱一顿,在她办公室的电脑前,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课件――往往是,她提议的,我嫌麻烦或者是想偷工减料应付了事,而结果,发现还得按照张老师的建议去做。比如,课件原本是PPT模式,后来因为写字环节的需要(PPT课件无法播放生字笔顺的演示),又改为了希沃模式。</p><p>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张老师冒雨从家赶到学校忙碌了整整三个小时。</p><p> 类似这样的反复,还有。不赘言。抱拳表示感谢。</p><p> </p><p> </p><p> 仓促之中的录制,时间绰绰但白白浪费的再次录制,站在镜头前的慌乱和怯意……心理素质弱爆了。</p><p> 起初,我调侃道,这可能是源于自己无法担当的颜值。</p><p> 其实,让自己无措的,是自己业务不精,以及对待工作时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路到桥头自然直”的漫不经心、懈怠和懒惰。</p><p> 尽管我曾这样评价自己多次。但是此时,不得不再次检讨。</p><p> </p><p><br></p><p> 录制,剪接,合成,上传,期间的辛苦自不必说。感叹张老师的好脾气!她有些哭笑不得:真有些后悔答应帮忙!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p><p> 等到审核通过的那一刻,微信告知了张艳老师,我开玩笑道:你再也不用担心深更半夜接到我的电话或微信了!</p><p>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付出。</p><p> </p><p> </p><p> 如果,如果这件坎坎坷坷、波波折折的事情到此为止――尽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自己,语气是那样的生硬,神情是那么的不自然,课堂教学也毫无趣味和新意,无可圈可点之处――那么,该有多好!</p><p> </p><p><br></p><p> 可是,如果只是如果!</p><p> 事实上,除了以上存在的诸多让我发自内心的自我反省和感叹之外,在录制的视频中,我居然出现了一处不能原谅的失误。严格说来,这是一次事故――</p><p> 在上传的语文教学视频中,一个四笔画的生字,在课件上却标注为五笔画,而我,丝毫没有觉察,跟随着课件为孩子们教学:“以”字共有五画……</p><p> 周二上午接到市教研室领导的微信时,我坐在沙发上,大脑一片空白,一时无语。我想象着坐在电视机前的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孩子,随着我的指引,用稚嫩的声音跟读着:“以”字共有五画,竖提、点、撇、点――可是,哪来的五画!分明是四画啊!他们是否充满迷惑?是否感到不解?但愿小小的他们那时那刻能对镜头里的老师说“不”!但愿在他们身旁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能及时发现,然后告诉他们:老师讲错了,“以”字是四画而不是五画!</p><p> 可是,如果他们听课的时候,没能注意到这个于老师而言如此低级的错误,如果家长恰巧又不在孩子身边……</p><p> 不敢再想下去。</p><p> 正午,屋外,阳春,花艳,欢声笑语。屋内,我一身冷汗,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p><p> </p><p> </p><p> 怎么弥补?</p><p> 半晌,我微信丁主任。</p><p> 答复:马上咨询省教科院周老师。</p><p> 回复:修改视频,重新上传!</p><p> </p><p><br></p><p> 我即刻联系张艳老师。张老师感到非常奇怪:生字课件是希沃教学软件直接生成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啊!</p><p> 我也感到蹊跷:模拟的课堂实录中,教师的表述分明是“以”共有四画,为什么在录播时自己说成五画了呢?</p><p> 我俩在微信里甚至都愤愤然起来:这希沃也太不靠谱了吧?这么权威的教育教育软件竟存在这般漏洞!</p><p> 可是,我又在心里暗自嘀咕:课件的每张图片,自己都反复看过多遍,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呢?再者,即便是课件错了,在录播时自己也应该能及时发现及时挽回啊!</p><p><br></p><p> </p><p> 到了学校,打开电脑,一看,冤枉希沃了。课件没错!“以”字的底下,标注的分明就是四画!</p><p> 怪事!课件上标注的是四画,在录播时却显示成了五画。而我,也鬼使神差地看着课件不假思索地教学:“以”字共有五画……</p><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p> 直到现在,我还感到百思不得其解。</p><p> 张艳老师也感到不可思议。</p><p><br></p><p> </p><p> 昨天,周五下午,在学校,自己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回到家,打开平台,发现存在问题的视频已被重传的视频替换,心里松了一口气。</p><p> 这几天,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只要有人在群里提及教学视频的事情,我都羞于启齿,多数时候沉默不语――我知道她们是真心为我高兴,为老同学自豪,我知道她们可能真的还没有注意到视频中出现的问题――但我知道啊!</p><p> 我只有一次次回复:汗颜。惭愧。不看也罢……</p><p> 较之以前的自责也好,调侃也罢,这次,我心底里涌出的是深深的难过,这难过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咀嚼。这样的心情很少。这难过里满是对孩子们的歉意,还有遗憾和自责:本想让这个特殊而漫长的假期充实、有意义……</p><p><br></p><p> 难忘。</p><p> 难过。</p><p><br></p><p> </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