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社区志愿者在行动—战疫日报 2020年3月27日

吴婷婷

<p>  今天,是武汉市封城的第65天。</p><p> 3月26日0—24时,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4例,本土病例1例(浙江1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湖北5例);新增疑似病例49例。</p><p> 新冠肺炎疫情,对“地球村”的每个国家都是一次大考。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部署下,中国战“疫”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当前,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美国三亿人口,确诊人数已为全球第一,而在他的彼岸,中国正在为全球战“疫”注入信心和力量。今天,花桥社区抗疫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继续推出社区志愿者们抗疫实况和工作撷影……</p><p><br></p><p><br></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志愿者候琼感言</b></p><p>&nbsp;</p><p> 记得2019年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没有心思看春晚,没有心情吃年夜饭,满脑子充斥着网络上传播的武汉某医院医护人员因无助、劳累、悲痛或嚎啕大哭、或掩面而泣、或咆哮怒吼的情景,眼前总是浮着他们自制防护用具、奔赴战场、忠于职守的画面,一位女孩追赶着灵车,无助的呼喊“妈妈”的画面也萦绕在心头…心里五味杂陈,一夜未眠。</p><p> 随着一批批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从四面八方急驰而来,我的心里才踏实安稳了许多。封控小区后,社区居民物资团购活动在社区党委和市政协下沉干部们的组织部署下,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此时,我瞒着家人向志愿者团队蒋晨一队长报了名,后来家人在别人口中得知,马上打电话过来担忧地询问和嘱咐:你这多危险啊!家中还有小孩,又一个人带着孩子,要紧吗!不累吗!一定要注意啊,千万做好防护措施…确实,在疫情肆虐的紧要关头,我还是有些忐忑和担心。因工作单位的特殊性,封城后我属于单位隔离区外值班轮守人员,有定期值班任务和其他事务性工作,老公在工作单位一线封闭值守,我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婆婆80余高龄住在另一社区需时常送药送物资,每天清早睁开眼睛就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忙忙碌碌的一天,一日三顿饭、洗衣打扫、督促孩子网课学习、参加小区分发物资等活动,忙的无法分身。</p><p> 因元月份才做了一个阑尾炎切除手术,身体机能恢复得较慢,有时累得腰酸背痛真的不想动,但一有志愿者服务活动时,又立即振作精神,奔赴公益活动现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p><p> 时光如梭,加入志愿者服务团队已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我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忙碌和不易、也见证了政协下沉干部们不忘初心的坚守和帮扶,更亲历了志愿者伙伴们真心的、无私的爱和奉献,也感受到了居民们居家坚守的艰辛和可敬…一次,我在社区团购到了一条大草鱼,不知如何是好,在朋友圈吐槽,有朋友看到后问我:你连鱼都不敢杀,怎么还敢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去当志愿者?我静心想了想,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到底来自何处?它应该来自我们无私无畏忠于职守的白衣战士、来自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凝聚一心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来自我们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也来自一个普通小女子对“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故乡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纵使平凡,我也要坚强地绽放!从心底里献出我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不问对错,无问西东。面对疫情下的黑暗,纵使是一道微光,也努力去和无数道微光汇成火炬。</p><p> 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危险时刻更要保持头脑清醒:牢记使命,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不忘初心。</p><p> 武汉的重启键即将打开,一起的伙伴们也将各奔东西,尽管有些不舍和依恋,也还不知道每个人的名字和面容,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红马甲!在需要我们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句:我若在,召必回,战必胜!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我们是武汉英雄的人民!&nbsp;</p><p> 挥手告别之际,祝愿大家一切安好!我们一起迎接繁华的大武汉回归!</p><p><br></p><p><br></p><p><br></p><p><br></p> <p>  今天温度陡降,下了一天的冷雨。上午淅淅沥沥,午后突然起风,风也劲雨也急!志愿者、下沉干部逆风冒雨,赶到中百超市为居民购买肉类食品。他们在超市内把瘦肉块进行分割,称重、贴标签、装箱、搬卸、转运到达发放现场,然后又开始卸货、分类摆放、核对数量,忙碌了两个多小时,才做好发放准备。此时,好多人连午饭都没有吃,又冷又饿!</p><p><br></p><p><br></p><p><br></p><p><br></p> <p>  花桥一村提货点,志愿者、下沉干部为了早一点将爱心肉发到居民手上,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已经离队的志愿者方涛下班后仍然赶过来帮忙,他说:“今天下午4点下班过一村时,听到土菜那富有磁性的蓝嗓(拿喇叭在喊),看到熟悉的女战友在冒雨发肉,还有保安靳师傅、小松松,情不自禁我冲了过去……💪💪💪”</p><p> 虽然已经工作到很晚了,但志愿者们仍然坚持将爱心肉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手里。每天,居民们长长短短的感谢信息,鼓舞着他们坚守阵地到胜利的那一刻。</p><p><br></p><p><br></p><p><br></p><p><br></p> <p>  志愿者颜志勇,承担着发放团购菜、值守以及《抗疫战报》的编辑工作,每一个短短五分钟的视频,都需要两个小时的幕后剪辑,从加入抗疫志愿者工作队以来,体重减少了上十斤。</p><p><br></p><p><br></p><p><br></p><p><br></p> <p>  志愿者73岁的龚阿姨和志愿者罗振斌在康乐大厦值守点交接班。</p> <p>  志愿者、大学教师吴天慧,冒雨在值守点值守。社区居民带来了爱心豆浆看望她,市政协领导专程到岗慰问。</p><p><br></p><p><br></p><p><br></p><p><br></p> <p>  市政协下沉人员刘长权,妻子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任ICU重症病人房任护士长,在抗疫一线已经工作了六十几天没回家。他早上将十岁女儿的早餐和午餐做好,就出发到社区开展工作,发放联系爱心菜、团购菜,社区消杀,样样不落。可以说他是以全家的付出,来保障大家的安全和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p><p><br></p><p><br></p><p><br></p><p><br></p> <p>文字:谢文先 刘君 吴婷婷</p><p>图片:颜志勇 刘君 侯琼 </p>

志愿者

社区

抗疫

值守

下沉

疫情

团购

工作

花桥

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