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木,迎春绽放 ——夹江二小1.4班科技小制作展

丽丽

<p>  疫情下向阳花木班的孩子们停课不停学,除了完成学科知识外还动手动脑学会了多种技能。科技小制作便是其中一大亮点,充分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他们的作品吧!</p> <p>王涔旭,王涔羽 作品名称:留声机。作品介绍:用废旧恐龙玩具和烤火炉制作的恐龙留声机,打开开关就会模拟恐龙的叫声,我猜想如果把它放到远古时代就可以召唤很多恐龙了。👍👍👍👍</p> <p>夏子睿:饮水机,利用气压原理,盖子的松紧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p> <p>杨沁晔(水车):利用水力动能带动水车转动,展现劳动人民的智慧!</p> <p>李子木作品 坦克:利用马达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皮带传输,并带动四个轮子同时转动从而驱动坦克运动</p> <p>周瑾沂(不倒塔):利用重心偏转平衡原理</p> <p>张安淇(红绿灯)红绿灯工作原理:将电池串联提高电压达到点亮三个灯珠的要求,灯珠共有两个接头,将其中一个接头连接至电池的一极,另一极通过红色夹子,分别连接三个灯珠的另一个接头,而达到使电池的电流分别从三个灯珠的一端流向另一端而点亮。</p> <p>杨钦然:扫地机器人。</p><p>作品介绍:当接通电源,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偏心重物旋转产生偏心作用,从而造成刷子的上下震动,驱动扫地机器人进行旋转或前进。</p> <p>宿皓然:磁动力小车,利用磁铁的同极相排斥的原理推动小车前进</p> <p>张御龙: 灯泡亮了。电流从电池负极通过电源线连接小灯泡到正极,导电形成回路,使小灯泡亮起来</p> <p>彭梓桓(自动升旗台)电机齿轮带动运转,使红旗升起来</p> <p>车汶阳:螺旋飞机,把电能转化为动能</p> <p>张恩绮:(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的天平</p> <p>徐振珂(我的家)利用橡皮泥的可塑性创造了温謦的家</p> <p>何嘉豪(存钱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东西再使用,变废为宝!</p> <p>张诗晗(台灯)变废为宝</p> <p>周煜森: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的精美摆件</p> <p>代语晨(自动升旗台)利用滑轮原理自动升降</p> <p>周欣颖(天鹅)动手折纸再组成美丽的天鹅!</p> <p>江佳弈(粘画)利用瓜子壳粘贴成一幅美丽的画</p> <p>邓周洲:用瓜子壳做的梅🌸</p> <p>徐可馨:温謦的家,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艺术品。</p> <p>张煦晨,陶雨杨,杨镜熙(组装作品):蜘蛛,越野车 , 吉普车</p> <p>李晨曦,李晨旭:自动泡泡机和滑行飞机</p> <p>徐熙云(吹陀螺)自已利用纸杯和吸管制作的玩具</p> <p>胡家源(万花筒)利用三棱镜原理</p><p>干成鑫:橡皮泥做的火神鸟</p> <p>代安芸:小鹿 潘思颖:变废为宝(花盆)</p> <p>柴妙轩,罗鑫宸(运载飞船的火箭)</p> <p>夏霆译:用了一些学过的图形,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圆形,还用棉签做窗子和柱子,用胶水粘好做成了这座可爱小屋。</p><p>邓继龙:帆船</p> <p>宿皓然:风车,童星月:小车,江婉彤:鼠头,万吴依诗:菊花</p> <p>马梓涵:组装滑翔机 沈思琪:橡皮筋动力车 余铂棱:灭火器 沈思威:简易飞机</p> <p>陈佳欣:飞机 马钰轩:组装车 郑心语:动物合唱团 刘俊江:五星小车</p> <p>欧家瑞:自行车是由彩纸剪成三个圆形,两个圆形做车轮,一个小圆形做链盘,一个瓶盖做座椅,棉签做支架而构成。</p> <p>董禹丞:木头土飞机 彭可馨:灯泡</p> <p>邓哲曦:便携式饮水机,这是由废弃饮料瓶,纸杯,吸管制作而成,松开瓶盖水就会顺着吸管流出,拧紧瓶盖就停止流水</p> <p>吕桐:组装滑翔机 杨旭航:字母飞车 任雨诗:折纸东南西北</p> <p>  孩子们第一次参加科技小制作,很兴奋很激动,爸爸妈妈们也沒闲着。虽然有的作品显得还有些稚嫩,有的科技成份也还不太浓厚,但这些并不重要。激起孩子们积极参加的兴趣和热情,认真投入到动手动脑搞创造的过程中来才是我们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显然我们成功了,期待孩子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出色的表现吧!!!</p>

利用

制作

灯珠

废旧

原理

灯泡

恐龙

作品

变废为宝

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