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烟台,一座有故事的城市。</p><p> 传说这里是神仙眷顾的地方,八仙从这里漂洋过海;秦皇汉武跋涉东巡至此,望海中仙山祈求长生;全真道教文化发源于此,王重阳在此创立全真道教……因“仙境”之名,烟台蜚声中外。</p> <p> 世界那么大,风景那么美,总有一个能让你开心的地方。烟台,就可以满足你对诗和远方的一切向往。这里有仙境,更有美食。</p><p> 在学习了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之后,同学们肚里的馋虫被勾起,心里的创作热情也被唤起,一次简单的仿写也精彩纷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品一品孩子们文字中的家乡美食吧!</p> <p> 鲅鱼饺子</p><p> 刚会踉踉跄跄走路的小孩子、每天按时上学堂的大孩子、早已到了花甲之年的老孩子,提到鲅鱼饺子,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细腻鲜香的感觉呢?冬至那天,鲅鱼饺子的香味便从千家万户溢出来,钻进那些晚归的人鼻中,似在邀请他们“快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吃鲅鱼饺子吧!”鲅鱼饺子,是温暖的象征。</p><p> 一条新鲜的大鲅鱼去掉鱼头、鱼皮和骨头后剁成泥,肉馅软软糯糯,Q弹滑嫩,搅入韭菜碎和盐,团成一团,滚进薄如蝉翼的饺子皮里,一个个跳进锅里,当一个个饺子飘在水面上,便是煮好了。煮熟的饺子如同一块翡翠,晶莹剔透的皮里冒出丝丝嫩绿,立刻便让人胃口大开,如此色味双美的饺子,何况是一大盘一大盘地装着,大口大口地吞呢?(初一八班 阮蔚然)</p> <p> 黄花鱼水饺</p><p> 咿呀学语的小孩子,夜以继日工作的大孩子,年逾古稀的老孩子,一提到烟台的特色美食,谁不曾想起黄花鱼水饺呢?</p><p> 在烟台随便走进一家饺子馆,菜单上总会有黄花鱼水饺。“老板,来盘黄花鱼饺子!”“好嘞!”不一会儿,只见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饺子皮是金黄的,个大饱满,像极了一个个金元宝。咬上一口,只见鱼肉馅儿中星星点点撒了些许韭菜,黄花鱼的腥味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扑鼻而来的则是鱼肉的鲜美和韭菜淡淡的,却沁人心脾的香。闻到这香味,就已经让人垂延欲滴,何况是一盘吃起来津津有味的饺子呢?饺子不大,一口一个绰绰有余,松软可口的饺子馅儿的确美味,可是饺子里那珍贵的饺子汁儿更加醇香。吃完饺子,盘中固然会留下些许汁液,一饮而尽,顿觉口中香味弥漫。走出饺子馆,抿抿嘴唇,那色味双美,皮薄馅大的黄花鱼水饺让人回味无穷…… ( 初一八班 李 宇)</p> <p> 三鲜肉丁饺子</p><p> 上幼儿园了的小孩子,会开车了的大孩子,脸上爬满了皱纹的老孩子,一提起三鲜肉丁饺子,谁不是立刻就好像闻到了一股鲜美的、浓郁的味道呢!把虾仁、巴蛸腿、扇贝丁、肉丁和韭菜,加上佐料搅拌均匀,用饺子皮包起来,让他们在锅中洗澡似得翻滚着,单看它在锅中痛快地打着滚,洗着热水澡的样子,就够口水三千丈的了,何况是,大盘大盘地盛着,醮着陈醋大个大个朝嘴里塞呢!</p><p> 吃饺子的时候,醮上陈醋,不要把饺子夹断,把它整个塞到嘴中,让汤汁与馅在嘴中“穿梭者”,让它接触到每一个味蕾,让细胞活跃起来,品味那鲜美的味道,大人们有时再酌上几口香醇的酒,虽不是什么玉盘珍馐,但也让人齿颊留香。</p><p> 无论您是外地来的游客,还是本地的居民,请到烟台风味饺子馆,点上一盘三鲜肉丁水饺,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初一七班 卜语莹)</p> <p> 三鲜焖子</p><p> 在烟台,无论是刚蹒跚学步的小孩子,提着公文包进出写字楼的大孩童,还是盘算着来段“夕阳红”的老顽童,提到本地焖子,谁不是一脸高深,朝你“啧啧”赞叹两声呢!要说这烟台焖子可真是“妙”啊!焖子外面裹着一层焦黄的锅巴,可里面却出奇的软糯,软嫩却不失咬劲儿,口感非同一般!在细细品尝,粉块软而筋道,麻汁香而不腻,蒜泥辣而不麻,虾肉鲜而不腥,只一口,便让人“上瘾”。外地虽然也有焖子,但可没本地的正宗,没本地筋道,如果你来到烟台,可一定到餐馆喊上一句:“老板,来碗焖子”,毕竟,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初一七班 卫祈辛)</p> <p> 炒焖子</p><p> 满脑子只想着玩的小孩子,一心想好好学习的大孩子,两鬓花白的老孩子,谈起炒焖子,谁不是直咂舌头,口水直流,忍不住使劲赞叹。</p><p> 把外皮酥脆的焖子浇上一层纯纯正正的芝麻酱,白白胖胖的蒜除去外皮,又是蒸又是碾,烂得没有形了,也一起拌。酱香和蒜香缠在了一块,只闻一下就让人打心底里欢喜。更何况,大碗大碗地装着,一口一个带着卤吃,孩子大人看了个个垂涎欲滴,无一例外。</p><p> 我看着妈妈把焖子放在锅里,一缕缕香气直往鼻孔里钻,光是闻着就觉得可口。我们一家人一起扒在门旁,眼睛直愣愣地往锅里望,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仿佛不把嘴闭紧,口水就会哗哗往外流。我探头探脑地往里望,在一刹那,我看到了锅里的焖子。这一看不打紧,只是让我差点惊叫出声。扇贝卧在焖子旁边,有气无力的浮着;火腿切成小块,在热锅中愈发的红。也不知道妈妈用了什么法子,汤变得有些浓,焖子的外皮被汤染湿,贴在身上,这一口下去,味蕾都该爆炸了吧!不知不觉中,我嘿嘿傻笑起来。“妈,我一会儿要吃三婉!”我喊道。妈妈朝我一笑,道:“好,别急,放凉了才好吃!”我越听越入迷,那焖子连着汤,一大碗一大碗地吃,得是什么感觉呀!想想就觉得无比幸福。(初一八班 唐浩)</p> <p> 麻汁焖子</p><p> 从蹒跚学步的小孩,到长年漂在海上的渔夫,只要在烟台住过,怎能忘记那可口的焖子呢?</p><p> 把那滑溜溜、方块状的凉粉倒入油锅,此时油已烧开,“噼噼啪啪”像过年的鞭炮。凉粉在锅里迅速缩水,表面变得皱巴巴,很快便留下一层金色的烤痕,金灿灿的,夺人耳目。但焖子可不是中看不中吃之辈,尝起来那味道也是让人叫绝。刚入口时,金黄的表皮十分松脆,再往下咬,立刻变得滑滑的,十分细腻,在嘴中四处乱跳,似乎有意与你斗气。此时,如再加上一勺蒜泥麻汁,可谓是锦上添花。本来腻腻的、香气四溢的焖子变得更加芳香,香中衬托着麻辣,香辣中还点缀着清新。特别是在燥热难忍的夏季,来上一碟,就有一种秋风扑面、凉气扑鼻的感受。</p><p> 焖子就像时间之海中的一条小船一代一代的在烟台流传。 (初一八班 王宁一)</p> <p> 海肠捞饭</p><p> 不管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是步入学堂的大孩子,还是爱跳广场舞的的老孩子,作为合格的烟台人,有谁不知道我们学校旁边的那家餐馆的特色菜呢?是的,那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烟台标志“海肠捞饭!提到海肠捞饭,谁不是嘴里立刻生出一种满足感与幸福感呢?光看那说腻也不腻的海肠和正在饭上跳舞的小葱,说不定你的口水已经早早充斥着你的嘴呢!粉红的海肠搭配着嫩绿的小葱,那简直是”红花配绿草“,给这道菜平添了几番趣味。(初一七班 王笑格)</p> <p> 海肠捞饭</p><p> 上幼儿园的小孩子,给他一碗海肠捞饭,他会乐得直挥手;饥肠辘辘放学回家的初中生,见到桌上摆着一份海肠捞饭,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工作一天又累又饿的上班族,打开快餐盒中的海肠涝饭会津津有味地品尝;儿女过年回乡探亲时,做上一道海肠涝饭,会使团圆饭更加温暖。</p><p>在裹着薄薄一层鸡蛋的米饭上,盖上海肠。那鲜嫩嫩,滑溜溜的海肠,配上炒的像翡翠一样的韭菜、闪着油花的肉沫,在锅中“嗞嗞”地叫着。单听那“嗞嗞”的声音,闻着那锅里飘出的香味,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更何况,用大碗装着的还有喷香的米饭哩!当然,海肠捞饭最吸引人的是——鲜。那鲜味,从舌尖到侯咙,再到胃里,最后印在脑子里,让人感到回味无穷,还想再吃一碗。(初一七班 王裕博)</p> <p> 胶东大饽饽</p><p> 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出门上班的大孩子,围在一起唠家常的老孩子,提到胶东大饽饽,谁不是立刻就生出一种柔软的,仿佛在云中的感觉呢?把面发的软软的,在大锅里蒸上一会,它就变得白白胖胖,喷香喷香的,光是看看、闻闻,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更别提咬上那么一口。若是用手按一按,松松软软的大饽饽上就会出现一个手指印,半天才能恢复。还有,胶东大饽饽的“可塑性”也很高,若是由心灵手巧的人来做,做出什么小猫小狗,小牛小猪,都完全不在话下,还有蛇、鼠、兔、龙……花样百出。山东人没有不爱吃饽饽的,因为它的口感是那么柔软、香味是如此诱人,造型是那么精美,还有一种永远割舍不掉的家乡气味。(初一七班 姜彦如)</p> <p> 开 冰 梭</p><p> 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出口成章的大孩子,头头是道的老孩子,提到开冰梭,谁不是嘴里立时生出一种软软的、鲜美的、Q弹的感觉呢?刚一开春,冬天沉入深海,处于休眠状态的梭鱼浮上水面,因整个冬季它极少进食,腹内胆汁少、杂物少,故鲜美无比,所以开春第一鲜就非它莫属了。用酱油、老(生)抽、红烧一下;用盐清蒸一下;用豆腐熬一锅汤,再或者用油炸一下,谁敢言不想呢?锅中那白白嫩嫩、香味十足的鱼肉,无论看或者是闻,都足以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了,更何况把它盛到一个碗里,端上餐桌细细口味一下,那味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那味道,在口中完全可以停留三天不散去!(初一七班 李宗睿)</p> <p> 肥美梭子蟹</p><p> 刚会下地走的小孩子,上学堂了的大孩子,两鬓发白的老孩子,一提到烟台的美食,谁的口水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呢?无论是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还是莱州的梭子蟹,烟台的海鲜,每个人品尝过后,嘴角都会情不自禁的上扬,而最具有特色的,便是烟台的海鲜了。</p><p> 就拿螃蟹来说吧,这儿的螃蟹可不同于其它地区人工养殖的螃蟹那样瘦小,而是“现捉现卖”,这样不仅加快了“生产”,还让人们吃的放心,吃的高兴。他不仅壳薄色正,体肥肢壮,而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螃蟹中的上品!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是食用螃蟹的好季节,把它放入锅中,看看它那叹气样,闻闻那做出来的香味,就能让你咽三四口吐沫了!更何况一盆一盆的装着,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呢!</p><p>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想不想来我们大烟台品尝一下只属于我们烟台的美食呢? (初一七班 栾茗涵)</p> <p> 更多“好味道”还在路上,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来烟台赴一场美食之约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