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三月三 <p>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p><p>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p><p>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 ,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p><p> 其不仅是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p> 舌尖上的传统佳节 <p> 壮族三月三,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p><p>包五色糯米饭</p><p>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p><p> 家家户户动手做起五色糯米饭,那一盘盘香味扑鼻的,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让人心动不已,舌尖上的传统佳节最令人神往。</p><p> </p> 彩蛋碰碰碰 <p>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p><p> 星河学子们,纷纷动手,制作“彩蛋碰碰碰”,传递了传统佳节的喜庆,也预示着好运气的到来。</p> 星河学子展才艺 <p> 星河学校组织学生在家亲手绘制三月三主题手抄报。孩子们充分发挥想想力,制作了许多非常有意义,非常有趣的三月三手抄报。</p> 绣球舞动青春 <p>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p> 民族大团结之我爱壮乡 <p>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p><p>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今日的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次新冠肺炎的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把疫情控制住。</p><p> 一个14亿人的国家,在这场战疫中,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战胜疫情,每个人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是战胜疫情的英雄。</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