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地图是从网上下载的,图中蓝底黑字是我们的行程。</p> <p> 2月20日中午还车后,租车公司师傅送我们到巴西去阿根廷的边境。头天去友谊桥来过这里。 </p><p> 出巴西境后,乘坐去阿根廷伊瓜苏(Lguazu)港公交中心的旅游大巴,几分钟来到阿根廷边境,本来应该很顺利,但是由于旅行证(有美国签证去阿根廷无需签证,但是要旅行证明)出过问题,阿根廷大使馆第一次签发旅行证,把我出生日期6月写成7月,发现后重签了。</p><p> 过关时我提供第二次签发正确旅行证,但是边检对着电脑操作了很长时间,多希望他问问我,能解释一下快点过关,因为全车人都在等我和妻子两人。他什么也没说,而是独自去办公室了。</p><p> 我们乘坐的大巴司机一直望着我们,但是我也束手无策。检察官过了有20多分钟回来后,还是什么也没说,盖章通过。</p><p> 可是大巴车已经走了,本可以免费再乘坐相同公司的车,大约一小时一趟,我们没有等,而是上了其他公司去伊瓜苏港客运中心的客车。</p> <p> </p><p> 进境后大巴二十分钟左右就来到阿根廷的伊瓜苏港,这个城市比巴西福斯-杜伊瓜苏小多了,城市建设也无法与巴西一侧相比,看来阿根廷旅游开发大有潜力。</p><p><br></p><p> 住宿订的离客运中心很近,相隔一条马路,距离不足百米远。按计划先去非重点景区。<br> 步行二十多分钟来到阿根廷一侧一眼看三国景点,游客不是很多,这也是当地百姓休闲的地方。开放式不收门票。<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 <p> </p><p> 图的下方阿根廷,左上方巴拉圭,右上方巴西,左侧巴拉那河,右侧伊瓜苏河,两河在此相汇,此处巴拉那河要比伊瓜苏河宽许多。</p><p> 巴拉那河全称是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西班牙语:Río la plata-Paraná;葡萄牙语:La Plata - Rio paraná)是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流。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长4100公里,流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她汇集了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几条重要的支流。</p><p> 伊瓜苏河(葡萄牙语作Rio Iguaçu,西班牙语作Rio Iguazú)位于南美洲巴拉圭、阿根廷和巴西的交界处,是巴拉那河(Paraná River)的支流,发源于库里蒂巴附近的马尔山脉,向西流经巴西高原,沿途接纳大小支流约30条,全长1320千米。</p> 阿根廷界碑,周围喷泉有一些儿童在嬉水 爽! 这里不仅有界碑还有广场,小演员表演前做准备 2月21日清晨一早来到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伊瓜苏瀑布(Lguaz Falls) 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进入景区大门后应该领取火车票,上面有发车时间。乘坐公园内的火车才能到达景区,一共两站,终点站是魔鬼咽喉。 公园有三条徒步线路,不仅可以从山上观看瀑布,也可以下到谷底从不同角度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伊瓜苏瀑布有275个瀑布组成,望无边际。 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与巴西不同,这里可以在瀑布上游观赏一望无际的河流,轻松欣赏宽阔平静的河水,使人心旷神怡。 河水不断汇聚流速加快,打破了平静。 落差形成了瀑布 这就是魔鬼咽喉景区,无数瀑布汇聚在一起,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气势磅礴。震耳欲聋轰鸣声心跳加快,已经到了喉咙,使人流连忘返。伊瓜苏瀑布雨季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 <div> 这里是从上面看伊瓜苏瀑布,就像在加拿大看尼亚加拉瀑布瀑布一样,从上面观景;巴西看伊瓜苏瀑布,就好像在美国看尼亚加拉瀑布。具体那一侧更好观赏,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游客更喜欢从上面观看。伊瓜苏瀑布比尼亚加拉瀑布壮观了许多。</div><div> 21日晚上从伊瓜苏港乘飞机到达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特别要说的是注意机场代号,阿根廷伊瓜苏机场代号 IGR。<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BA是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缩写,后面的方尖碑高79米是这个城市地标。布宜诺斯艾利斯初建于1563年,1880年成为阿根廷首都,面积202.9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 <div> 位于7月9日大道(Avenida 9 de Junlio)上的方尖碑,7月9日大道宽140米,共有18车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之一。</div><div> 上面这两张照片有点问题(斜),是由于手机加了广角镜头。摄影给人启示,眼睛见到的相当于标准镜头成像(焦距50mm),对待自身缺点要用广角镜头,对待人生长焦受益。</div> 1861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所以把这条贯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道称为7月9日大道。两边有很多著名标志性建筑。 位于五月广场上的总统府,由于是深红色也叫玫瑰宫 位于五月广场的都市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内部。照片上部好像人的面部,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都市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内祈祷者。黎巴嫩诗人纪伯伦(Gibran)说过: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都市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内祈祷者。 五月广场上Cabildo博物馆 五月广场上贝尔格拉诺将军雕像,他是五月革命领导者。 五月广场上纪念碑上端自由女神像。为纪念1810年5月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而建立。 <div> 布宜诺斯艾利斯具有南美“小巴黎”之称的美丽城市,美轮美奂的建筑比比皆是。阿根廷以前是比较富裕的国家,1990年中国人均GDP是317美元,阿根廷人均GDP为4333美元,是我国的13倍。2017年人均GDP为14,470美元,2018年是11,683美元(18年中国人均GDP是9780美元)。为世界银行公布的高收入国家。</div><div> 2018年出现了金融危机,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19年人均GDP为9987美元。目前中国GDP才赶上并超过了阿根廷(19年中国人均GDP目前没有查到,只是说将超过1万美元)。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国家大城市中最美的。</div><div> 由于时间关系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很多著名景点没有去,这次旅行没有把城市游作为重点,而是交通枢纽。</div><div> </div> 2月23日乘飞机来到阿根廷的埃尔卡拉法特,这里因佩里托.莫雷诺冰川、阿根廷湖而知名。 我们下飞机后经过严格的安检,开往小镇的路上设有关卡,军人把守严查有关证件。无疑增加我对此地神秘感。 <div> 虽然隔着车窗眼前风景如诗如画。河水湖泊色彩迷人如同碧玉一样镶嵌在干枯贫瘠的土地上,彻底颠覆了“绿水青山”为佳景的概念。反差越大,不合情理景色才难能可贵。</div><div> 这就是上帝关了门却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当我离开埃尔卡拉法特时再一次验证—相对来说存在就是合理的。</div><div> 隔着车上玻璃拍的照片,不太清晰,但是至今记忆犹新。</div> 接近小镇的建筑讲究起来了。 酒店广告牌与一般繁华地区的不同,南纬50°20′38″,西经72°15′07″。鲜艳色彩突显万物生机勃勃。 从东边走进埃尔卡拉法特小镇,面前一座古朴木桥,虽然没有“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景色,但是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回响在耳边。过桥后一定脑洞大开,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个游客信息中心不起眼,但是每到目的地首先要去的地方。不但能问些事情了,解相关信息,往往可以获得当地景点交通图。对于自由行来说,无论准备多充分都应该实地在确认了解一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地“和尚”会念经。 <div> 这个游客信息中心不仅位置好,大门美观标识明显,内部介绍小镇历史名人,有大量图片、实物展示。院内精美雕塑处处可见。画蛇无需添足,画龙必须点睛,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文字看不懂,图片没什么问题。</div><div> 国内有些旅游网站景点排名顺序,往往于旅游线路有关。旅行社行程经典,是出行之前重要参考资料,到目的地后应根据时间、天气、新信息,制定更切实的行程。</div><div> 参团旅游多好处很多,但是最大的弱点是合同中的景点不能少,总体行程不变。无论天气、时间是否合适。有可能大雾起早看日出;瓢泼大雨游船观景致。但是自由行就可以因地制宜,随时调整行程计划。</div> 小镇街上的塑像 小镇比想象得热闹,店铺比比皆是。 餐馆、酒吧林立 第二天(2月24日)去莫雷诺冰川路过阿根廷湖,由于风大、云厚、强烈斜射的光线,使人目瞪口呆,耳目一新。不禁想起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印象》。光有如此魔力,色彩不可言状,美不胜收。颠覆已知。 阿根廷湖上游的佩里托.莫雷诺冰川周围雪峰环绕,山下林木茂盛,鸟类繁多,1981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莫雷诺冰川,是以探险家弗朗西斯科.莫雷诺(Francisco Moreno)来命名。除了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据说它有20万年的历史。 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活冰川之一,经常可以看到冰崩奇观。我们每隔3至5分钟看到一些小面积冰崩,由于距离远没有录像。巨大冰墙每年大约以30厘米的速度前进。 蓝色冰川色彩迷人,蓝色形成是由于冰川汽包,光的散射形成的,也有说经过多年成分发生了变化。这种色彩我只是在冰岛见过(因为没去过南北极),但是冰岛活火山很多,大面积冰川上往往有一些火山灰。而莫托诺冰川冰墙上各别地方有黑色线条,是由于冰川与山体摩擦带的岩石末,整体晶莹剔透,色彩迷人。 刚柔之美 阿根廷湖是少见的冰川湖之一,面积1414平方公里,海拔187米,最大深度719米,是南美洲第二深湖,来自周围150多条冰河的冰流和冰块。 <div> 湖面上浮冰在阳光下格外晶莹,犹如巨大蓝宝石。</div><div> 宇宙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光。我们生活应该给点阳光就灿烂,那是必须的!相同光,不同色,人生有异,回归无别。</div> 阿根廷湖不但有很多鸟类还有小动物在湖中玩耍。 由于冰块中带有山体岩石粉末形成多彩湖水。 <div> 2月25日我们从埃尔卡拉法特乘飞机一个多小时来到地球最南端的城市,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Ushuaia)。</div><div> 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发现了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 原为印第安人奥那族等居住地。面积48700平方公里,乌斯怀亚人口约1.7万,面积6.3万公顷。这里很多事物都冠上世界尽头的称号。</div> <div> 傍晚7点半到达乌斯怀亚机场,出大厅看到天空乌云密布,虽然刚下了雨,但是阴森森的,见到直线、斜线的线条都不寒而栗。</div><div> 租车很顺利,机场租车自驾游比较方便,不仅提高效率,还可以节省体力。</div><div> 十几分钟导航到达了所订的民宿,天黑下着小雨。按门铃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她并没有让我进门的意思,说的话我虽然没完全懂,我已经感到是因为新冠疫情不愿意让我们住宿。</div><div> 订国外住宿百余次,这是第二次出麻烦,第一次是从塞尔维亚进入罗马尼亚到蒂米什瓦拉,由于房子装修,房东给我们联系新的住宿,开车一转弯就到了。</div><div> 这次就有些麻烦了,但是经过沟通她紧张的表情终于消失了,脸上露出笑容。临时找住宿还不知是否遇到类似问题。</div><div> 夜里快11点才收到Booking网发来邮件,说房东取消了订单。他们推荐了离原定地点600米左右新的住宿。标准马后炮。</div> <div> 这就是地球最南端的火车站,被称为“世界尽头”的火车站,当年囚犯修建的铁路只有27公里。现在可以乘火车浏览乌斯怀亚国家公园。</div><div> 开车来这里很方便,就在3号公路旁。</div> <div> 清晨开车首先来到“世界尽头”火车站,很遗憾只有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三点多两班火车。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div><div> </div> 火车站内有候车厅,售票处,餐馆,旅游纪念品商店,还有很多图片介绍这里的历史。 珍贵文物(玻璃反光右侧不清楚) 1896年阿根廷开始在乌斯怀亚建造监狱流放重型犯人,犯人修建了这条铁路,这是窄距轨道,轨距只有600毫米。而我国目前铁路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 <div>小雨过后空气新鲜,古老蒸汽机车使我穿越到了一百多年前。</div> <div> 从世界尽头火车站出来,开车几十分钟来到火地岛国家公园 </div><div> 火地岛国家公园(Tierra Del Fuego National Park) 成立于1960年,位于火地岛西南端,濒临比格尔海峡(Beagle Channel)和乌斯怀亚城,占地68909公顷。来到火地岛国家公园进入原始森林看看。</div> 强者生存 <div>卫士</div><div>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天气恶劣,变化无常。不同自然环境成就其独特风景,动植物适者生存。<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骏马悠闲食草,“风景如画”,不知是否能成为油画素材。 火地岛国家公园内的洛卡湖,阴云映在湖上似乎湖水结冰一样。这是南美大陆最南端的淡水湖,对面就是智利。 这就是传说中的“世界尽头邮局”,位于恩塞纳达湾(Bahian Enesnada) 风吹着国旗啪啪作响,海浪拍打着堤岸。 看到邮筒自然联想到邮戳(集邮者无法拥有邮筒,邮戳极为重要)。 网上说邮局经常不开门,我们很幸运。 说是邮局就如同博物馆一样,使人眼花缭乱。 据说邮局的主人已经八十多岁了。 <div>对于一个集邮(攒邮票)五十年的人来说这是多么幸福时刻。</div><div>2月26日寄了三张明信片,发往两个地址,至今还没有收到。但愿不会石沉大海。</div> 物我同一 <div> 泛美公路的终点于火地岛国家公园,起点是美国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全长17,848公里。这条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这里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3,079公里。</div><div> 但是有的路段维护不好,我们从乌斯怀亚市区来这里,走的就是3号公路,一路颠簸的很厉害,真担心老掉牙的车散了架。进入火地岛国家公园路才好多了。 </div><div> 1923年在第五次美洲国家国际会议上提出修建泛美公路,1925年举行了第一次泛美公路会议,1936年签订了泛美公路协议。</div> <div> 阿根廷政府特意在此立牌子,标明马尔维纳斯群岛是属于阿根廷的。</div><div> 1816年阿根廷继承了马岛主权,英国认为最早发现此岛是英国人,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了西岛和东岛。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武力夺得该岛,开始了自二战以后最现代化大规模的战争-马岛之战。最后以阿根廷失败而告终。</div> 从三号公路终点进入公园步行栈道,可以看到拉帕塔亚湾(Bahia Lapataia)。手机显示南纬54°47分58″,西经68°22′46″ 。现在风平浪静,小岛如同镶嵌在画中。 翠绿河水 马舍尔冰川(Martial Glacier)在乌斯怀亚城北,一路盘山到停车场,还要步行三五公里才能更好观看冰川,沿途也是风景。逆境挣扎,强者生存。 乌斯怀亚的马舍尔冰川 乌斯怀亚使人感到空气是如此清新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众多旅游着来这里圆梦 人们需要宗教,它不仅丰富了生活,也简化了人生。 教堂内部 <div> 马丁街(Av San Martin)是乌斯怀亚主要商业街道。</div><div> 乌斯坏亚对于游客来说是美好的,但是给图中老奶奶带来了什么?</div> 彩色木屋在阳光下五彩斑斓,草坪绿荫中了解这里的历史,有些小资情调。 包容 乌斯怀亚港口,从这里乘船去南极只需要两天,穿越德雷克(Drake Passage)海峡,距离800公里。这里也是去南极最后一次补给站。 乌斯怀亚天气变化无常,一阵飓风天空乌云密布。 <div> 乌斯怀亚纪念马尔维纳斯群岛(Malvinas)广场,英国人称福克兰群岛(Falkland lslands),1520年葡萄牙人戈梅斯首先发现,1592年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也发现了该岛,,1690年英国人取名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此建立了居民点,1770年西班牙占领了该岛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div><div> 1816年阿根廷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宣布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根廷第24个省。1833年英国在马岛设立了总督府,189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div> <div> 马尔维纳斯群岛(Malvinas)离阿根廷400英里,离英国8000英里,阿根廷一直争取对马岛主权,1958年阿英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诉诸于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双方谈判解决争端。这样马岛一直被英国统治。</div><div>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动2500人部队在龙克湾登陆,当时岛上英军只有一百多名,阿根廷只阵亡11人,轻松收复了马岛,80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员投降。马岛上的英军只简单抵抗就宣布投降。</div><div> 4月5日英军分别由英国朴茨茅斯和英属直布罗陀启航,英特混舰队舰船40余艘,载地面部队约4000人,包括赫尔米斯号航母和无敌号航母,鹞式飞机20架和各种直升机45架。安德鲁王子作为一名飞行员也参加了战斗。</div><div> 阿根廷在空中有比较大的优势,有各种战机150架,动用了五枚飞鱼导弹,这种导弹和英国核潜艇都是首次实战应用。<br></div> <div>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Malvinas)进行了战争。结果是英国重新控制了马尔维纳斯群岛。</div><div> 阿根廷投入6.5万兵力,阵亡649人,1068人负伤,11,313人被俘。英国投入2.7万兵力,258人阵亡,777人负伤,106人被俘。</div><div> 阿根廷为纪念死去的官兵修建了烈士陵园.</div> <p><br></p> 我没有必要评论马岛战争,但是战争打乱了平衡,肢解了多少家庭与平民躯体。 我们去游客中心本想拿些资料休息一会,看有些人排队在护照上盖乌斯怀亚戳,一时兴起凑了热闹。说实话盖了章也有些后悔,毕竟是护照。 世界尽头城市乌斯怀亚有许多不一样,机场不大印象颇深。不由自主想起宜家(IKEA)家居。经过三个多小时飞行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div> 2月28日我们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乘船到乌拉圭古城科洛尼亚(Colonia)。两国出境进境相邻很方便,游船行驶在拉普拉塔河(La Plata River)上。我们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科洛尼亚。</div><div> </div> <div> 乌拉圭(Uruguay)面积176,215平方公里,人口329万,首都蒙得维的亚。</div><div> 科洛尼亚建于1680年,先后两百多年来葡萄牙西班牙争夺此地。1822年成为巴西一部分,1828年乌拉圭才取得了控制权。现在约1万7千人口。老城有很多葡萄牙和西班牙式建筑。1995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古城门和吊桥。部分城墙1969年和1971年重修。 城墙架着大炮 <p> 灯塔建于1845年,是科洛尼亚古城地标建筑。它位于圣弗朗西斯修道院的废墟上,修道院建于1695年,1704年毁于火灾。</p> 上了111级台阶才能到达塔顶,俯瞰老城 古老街道和建筑 老城遗址 圣提西莫萨克拉门托大教堂 教堂内部素净 烈日下的大锚不尽想起兵家争夺史 海边碉堡造型的餐馆 <div> 如今科洛尼亚已经没有了战争,风平浪静</div><div> 当天下午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29日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div><div> 关于行程说明几点:1.如果计划去南极就没有必要去乌斯怀亚。2.伊瓜苏瀑布如果只去一侧,应该去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div><div><br></div> 珍邮 今天6月4日才收到2月26日从世界尽头邮局寄给女儿的明信片。屈指一算整整100天才到北京。当时国内疫情严重,阿根廷3月才出现疫情。特出时期邮品对我来说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