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小学英语组周末一小时提升专业力—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案例学习

学生爱叫我刘佬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引言</b></p><p>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师卓越小学英语团队0-6年级全体一个都不少的投入到周末一小时提升专业力上面来。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走出舒适区,持续接触到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不断进行思考和观点碰撞,最重要的是,Learn by doing.我们所有的认知观念的改变、更新、提升,都将影响我们的未来教学,而我们付诸实际教学行动后,获得的思考和再行动,会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走入新的局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往期回顾</b></p><ul><li>思维品质是什么?</li><li>当下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面临的问题?</li><li>如何通过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li><li>问题链,与文本解读、活动设计的关联?</li><li>结合实际教学经历谈小学生的思维培养</li></ul><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p1x2k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nbsp;【第二期】小学英语组的周末一小时提升专业力—学习目标:思维培养</a></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往期回顾</b></p><ul><li>文本解读是什么?</li><li>如何进行文本解读?</li><li>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的联系?</li><li>文本解读与活动设计的联系?</li><li>结合实际教学经历谈文本解读与绘本教学</li></ul><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3qv9nu"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nbsp;【第一期】小学英语组的周末一小时提升专业力—学习目标:文本解读</a></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期背景导入</b></p><p>“我国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随着量表的发布,中国的英语教育也将迎来新的改革。新的量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英语阅读素养”、“分级阅读”将在英语教学及学生英语能力方面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阅院K-12阅读教育行业报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期导读</b></p><ul><li>分级阅读课程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为案例)</li><li>分级阅读课程目标规划</li><li>分级阅读内容</li><li>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分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li></ul><p>读写结合活动、持续默读SSR、读者剧场</p><ul><li>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分级阅读课程评价与反思</li><li>结合案例和我校学情,畅谈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的想法</li></ul><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期思考问题</b></p><p>如何在我校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课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朱薇老师</p><p>“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的心得体会</p><p>导语:由于本学期我们要开展分级阅读课程,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分级阅读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再决定未来的课程应该如何实施。</p><p>本周我们研讨的重点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分享来自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程岚老师。接下来我将以KWL阅读法梳理我本次听课的心得体会。</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看本课视频前,我所认识到的分级阅读:</b></p><p>我认为分级阅读就是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其中,分级阅读的内容是课内学习材料的重要补充,学生能在课本之外积累到更多的语言材料,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通过本课视频,我想了解关于分级阅读的问题:</b></p><p>1.分级阅读的定义是什么?</p><p>2.分级阅读的指导原则是什么?</p><p>3.分级阅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法是什么?</p><p>4.针对分级阅读我们可以在开展哪些形式的活动?</p><p>5.实施分级阅读时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看完本课视频,我所了解到知识:</b></p><p>程岚老师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开展分级阅读的实践为例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在校开展分级阅读活动,她的分享解答了我们心中对于分级阅读的许多困惑,为我们自己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是要明确分级阅读的课程目标</b>。分级阅读的逻辑认知目标为会分析、会解决、会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提高元认知能力;语言交流目标为读的懂、说得出、写得好;社会生活目标为有文明素养、有责任担当;分级阅读的课程目标为培养终身阅读的学习者,通过阅读使学习者享受到读书的快乐。</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是要选定分级阅读的阅读内容</b>。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使用的教材为《典范英语》7-10级的教材,主要涵盖50部文学读本以及14部经典名著简写本,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典范英语》1-6级也是小学生进行阅读的较好材料。</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是要制定分级阅读的实施方案</b>。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开展了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续写与缩写、仿写与千字小说等活动,以活动为基点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p><p>观看分享之后,对于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我的想法如下:</p><p>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言:“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s subt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 grave;logic and the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se.<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i>阅读启迪心智、助人成长</i></b>,而现有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十分必要。</p><p>一是要尽早确定分级阅读教材。目前市面上的分级阅读材料很多,我们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我校目前选中的绘本分级阅读教材为丽声北极星分级阅读绘本系列,<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但是学生手中的绘本资源暂未和学校选中的书籍同步</b>,所以开学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落实家校资源同步;</p><p>二是要尽早制定详实的分级阅读开展方案。方案中主要包括我校分级阅读的教学目标、实施方法、活动具体安排、活动材料收集展示等内容。</p><p>三是加大活动推广与宣传。活动开展期间,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线上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是展示我校学生风采、另一方面是交流活动开展的经验。</p><p>除此之外,在开展分级阅读活动时,<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身为一线老师的我们还想得到更多的指导,以便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年级 刘佳老师</span></p><p>我在观看陈岚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讲座之前,我对于分级阅读的了解非常浅薄</b>。我想分级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择一套合适的阅读材料,然后简单讲解,然后统一布置给学生做扩展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单词和知识量。<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观看视频后</b>,陈岚老师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为例,<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将抽象的中国核心素养发展观,以分级阅读为抓手,整合英语学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的六要素。</b></p><p>人大附中的通州校区英语分级的课程目标,概括为3L</p> <ul><li>逻辑认知目标:会分析,会解决,会反思。</li><li>语言交流目标:读得懂,说的出,写得好。</li><li>社会生活目标:有文明素养,有责任担当。</li></ul><p>通过对目标的分析,选择了《典范英语》系列,以及《多维阅读》系列。如何判断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选择怎样的读物,有5 fingers 判断法和蓝思阅读测试,容易操作,学生便于掌握。</p> <p>陈岚老师采取“<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b>”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从结果来看,经过两年的英语阅读,分级阅读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例如15岁的学生能够写出一千字的英文小说,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剧场表演。我个人感觉70分钟的分享远远不够,如果能有分级阅读的实操视频就好了(刘洁惠:我们后续会有每一个教学法的培训视频哦~)。对于小学生而言,分级阅读可以从简单的绘本阅读开始,也可以补充国外简单的小故事,改编成英文儿童剧,如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另外,<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这个分级阅读是长期的,成系统的,需要老师们的同力合作。同时,对于教师本身的英文素养也是要求比较高的,这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提升。十分期待学校的分级阅读活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 陈雪艺老师</p><p>程岚老师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两年来的阅课程实践为基础,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分级阅读开展的理论基础、目标具体操作及评价反思。程老师的课程干货满满,尤其是在课程实施部分的分享,许多的课程设计都让我有所反思。<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尽管一些具体操作都更适用于中学生的阅读培养,但我们仍然可以结合小学绘本阅读的特点进行加工创造,将其应用于小学的英语绘本课程设计中。</b>接下来,我想简单谈谈给我启发的几个点:</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1. 持续默读——“自读”基础上的表达输出</b></p><p>在程老师的分享中,持续默读主要是以“自读”的形式进行的,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难度略低于阅读能力的文本。在我看来,持续默读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途径之一。就如何落实,我有两点个人想法:</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1)固定在校英语阅读时间</b></p><p>各班级的图书角都会配有相应的英语绘本,当阅读资源充足时,接着老师应该提供给孩子的就是充足的阅读时间。<u>如每周三、周五的加餐20分钟,固定为“English Reading Time”,在这个时间段所有孩子在教室进行英语绘本阅读</u>。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不给孩子造成阅读压力,影响孩子们的阅读主动性,老师可以不布置额外的阅读任务,孩子们能够理解绘本内容,体会写作意图即可。</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2)Reading Memo的设计</b></p><p>孩子们在“自读”过程中,有时也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脚手架,通过完成Reading Memo来进行内容的梳理,同时也可以作为孩子阅读情况的反馈。在上学期,我每周末会布置给孩子绘本阅读任务,并要求孩子们完成阅读记录卡(如图),侧重点在于文本理解;</p> <p>而程老师提供给我们了的Reading Memo(如图)不仅着力于识记理解的层面,更让孩子进行词汇的应用及个人思想的表达。</p> <p>这样的输出更有利于孩子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培养。&nbsp;</p><p>因此,除了在校固定时间的持续默读外,<u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还会考虑延续上学期的周末绘本的任务阅读,</u>“自读”输入+“任务单”表达输出,在任务单的设置上,基于四年级孩子写作能力现状,可能会考虑结合“阅读圈”中Quick Questioner角色的任务,让孩子就阅读文本进行提问,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进行简单句子的的书写表达。&nbsp;</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2.读者剧场——绘本剧表演</b></p><p>在程老师的分享中,“读者剧场”环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对于高年级孩子的阅读材料而言,由于难度较大,因此手持剧本口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寓意和人物情感,提高阅读流畅度和英语朗读技巧。</p><p>对于小学生而言,绘本文本难度较小,且学生的表演欲望强烈,基于之前“课本剧”活动中孩子们的完成度,<u>我认为“绘本剧表演”可以成为我们“读者剧场”的主要呈现形式,除了口述台词外,加上肢体表演及场景布置。对于剧本的改编,可能更多需要老师的帮助。</u></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3.以读促写——创意表达</b></p><p>“读”作为输入途径,“写”作为输出途径,阅读教学需要为“写”打下基础,以读促写。但单一的思维导图梳理或是主题写作,如:读后感、故事概述等又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程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种创意表达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p><p>其中,<u>我认为“Painter”和”Singer”两个角色适合于四年级孩子的</u>。对于Fiction类型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作为“Moment Maker”,以朋友圈发布评论的形式,引导孩子</p> <p>对绘本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进行简短目标语的评价;也可以将故事导图进一步升级为Comic,让孩子在Comic creating中进行文本的梗概输出。<u>重写lyric对文本进行仿写、改编难度较大,可以以小组形式,老师牵头协助的形式进行尝试,最终以个唱、合唱作为创意成果呈现,甚至可以举办英语歌曲编创合唱会等。</u></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4.Lifelong readers</b></p><p>最后,我想分享的是程老师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的一点——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校阅读者,而是终身阅读者“lifelong reader”。她分享的《朗读手册》中的这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i></b>”</p><p>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自身的英语教学。在考试的压力的下,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高年段阅读教学的侧重点好像更多是阅读技巧、答题方法;阅读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享受阅读乐趣,而是寻找文本中的知识点、得分点。<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而在小学阶段,当“阅读”还未成为考试“重点得分项”时,我们更应该</span><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引导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就需要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span><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更精心地设计课程内容,更多地跳出文本本身的层次</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真正的lifelong readers。</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 孙吕丽老师</p><p>一直知道国外的分级阅读做得非常好,很想把这样的课程放到自己的课堂作为教材的补充,让孩子们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等阅读能力上有所提升,但通过这次学习发现,<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不仅包括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包括阅读品格的培养。</b></p><p>程老师讲到,在分级阅读教材教学中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去选择一本书,根据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这个给了我很大的启发,<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之前一直想去尝试分级阅读,但是对于教材的选取,觉得范围太广,内容太范,选取困难</b>。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怎样把学科教学转为学科教育,怎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韩宝成教授提出的体外语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文化,启心智,达至善,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b>程老师后面提到的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观,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内涵的理解,多元思维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实施分级阅读的理论依据。</p><p>英语学科素养的四个要素: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落实,那么从哪里入手呢?程老师又给我们指引了如下几个方向。</p><p>一、<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学圈</b>,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选择哪本书哪个角色,由学生自己做主,小组讨论,全班分享。</p><p>二、<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翻转课堂</b>,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终身阅读者</b>。丰富的阅读活动,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促成培养学生的内在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邝泳林老师</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b>,英语课程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阅读课程,我们可以依托文本中的语言结构,选择涵盖多元文化的阅读材料,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标。<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在布鲁姆提出的六级目标要求中,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和应用能力,更高要求是分析,评价和创新</b>。因此,实施分级阅读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要求。</p><p>程岚老师提出,实施分级阅读课程不仅只是英语老师在课堂中挑选一本英语读物,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这只是其中一个步骤。实施分级阅读需要给予学生更大的阅读空间和更多的阅读时间。在这里,程岚老师提出了<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持续默读</b>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词汇量挑选在没有帮助和提示的情况下自己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的绘本或英语读物。持续默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他们自己所挑选的书是他们感兴趣的。除了持续默读,我们还应该把家庭阅读融入到分级阅读的课程当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是一件持续的事情,如果只是把阅读放在学校,那么学生的阅读是功利性。在家庭阅读当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阅读worksheet,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目内容去完成worksheet。</p> <p>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分级阅读呢?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输入性材料。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程岚老师提出可以进行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续写缩写,仿写和千字小说创作</b>。但是这些活动是根据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设计出来的。<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对于小学生,他们的词汇量和思维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完成这样活动的水平,我们可以运用怎样的输出性活动与阅读结合?</b>我认为可以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对于低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跟着录音,仿读绘本,分享自己阅读的绘本或读物。因为考虑到<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低段学生</b>还不具备写出完整地句子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本插图创作,从他们自己的理解为绘本配插图或封面。<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年段的学生</b>就可以让他们做剧场活动。如果是故事性的绘本,根据绘本内容,把文本改写成对话。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转述能力和理解故事发展的能力。如果是百科类的读物,可以开展百科知识presentation。根据所读的百科读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环节或知识,查找资料,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presentation。锻炼他们对知识的整合概括,以及表达的能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刘洁惠老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终身阅读者</p><p>“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也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地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朗读手册》”</p><p>程岚老师引用的这句话是教师、家长培养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需要共同遵循的重要法则之一。在我校开展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课程,我们要力求孩子们在“悦”读中收获快乐和成长。他们的阅读品格的塑造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切不可顾此失彼,失去了我们的初衷。那么如何确保孩子们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也不痛苦?这需要我们教师、学校、家庭三方给孩子们从教学活动、学校平台、家庭环境实现家校共育。今天从教师层面分享我的心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翻转课堂</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翻转”课堂</b>,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导权成为可能,把传统教学课堂中学习难度小、老师帮助多的识记、理解、应用,和家庭中完成难度大、老师帮助少的分析、评价、创造“翻转”过来,<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多在教室进行分析、评价、创造类的教学活动</b>,让老师的角色从”教“师翻转成“导”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根据我的教学经历,我多次实践过“翻转课堂”的理念,也许活动框架不太成熟,但是也算是一种能够令我不断反思的宝贵经历。 比如,我曾经利用PEP教材的阅读内容开展过阅读圈活动,分小组绘制学校地图用来学习问路和指路,开展过拼图教学法下的小组讨论绘本课...我试图去把课堂的自由还给学生,<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但目前我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上,不够细致。</b>如果在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我们<u>在阅读教学法上要去多多实践,如拼图教学融合阅读圈、写作圈</u>等诸如此类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也“使语言内化”的过程发生在课堂上,而不是在课堂外。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u>老师互评,自评,专家观课</u>的方式,精进自己的教学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读者剧场(Readers Theatre)</p><p>此次讲座,对“读者剧场”的介绍有点欣喜,因为我终于看到一个细致的“读者剧场”的国内案例了。一直对国外小学老师的“读者剧场”很感兴趣,我最喜欢“读者剧场”而英语教育戏剧不具备的就是,<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读者剧场”可以落地在每一位小学英语老师的课堂上,“手持剧本,口述朗读,以声音和表情的形式呈现剧本内涵”</b>。然而程老师的案例是基于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在这里我想分享一篇介绍国外小学老师是如何组织读者剧场和提供读者剧场教学资源的文章(点击下列链接)。</p>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VyBGImiP6oa5s-qqEbB5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把学生打造成“戏精”?让孩子们流利阅读的读者剧场,值得一试!</a></p><p>虽然我本人还没有尝试过“读者剧场”,但是我对“读者剧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阅读这篇文章后,我发现读者剧场能够:</p><ul><li>提升学生阅读的流畅度(自然拼读、流利阅读)</li><li>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li></ul><p>如果我要导演一场“读者剧场”,我更希望是与主教材内容融合的主题,搜索一个符合条件的剧本,适当降低词汇难度,然后有学生异质同组,一起进行剧本的改编:</p><ul><li>缩写</li><li>引入新的角色</li><li>变更原文章中的叙述人称</li></ul><p>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明确场次、明确组员台词、强调舞台指示。</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读写结合</p><p>程老师分享的“阅读圈”和“写作圈”,尤其是“写作圈”让我豁然开朗,我逐渐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是因为我的教学班有些学生,在读写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程老师的案例分享,她提到了“<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创意作品分享会”的评估框架</b>,从话题、结构、内容,逻辑、句法、创意、语法错误等方面评估一个创意作品。虽然她提供的框架不适合小学生,但是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基于这个框架改编一个适合小学生的评估框架。除此之外,最让我醍醐灌顶的就是下面这张ppt的文字描述:</p> <p>就是英语课堂的小组活动中,Painter画什么,Singer唱什么,Actor演什么,是完全基于文本解读而有超越文本的。以程老师分析的Cool dog为例,一个小组可以分为三个写作圈角色,这三个角色的任务却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很适合五六年级同学的“翻转课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辛周老师</p><p>程岚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讲座实用性非常高。</p><p>看视频前,我所认识的分级阅读是指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思维水平,根据语言学习规律而选择确定阶梯式系列读物。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现在国内大多数学校都会使用某种分级阅读体系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主框架,比如《牛津阅读树》、“Project X”、《丽声分级阅读》、《典范英语》。我之前使用过《典范英语3A》,是一套非常有趣丰富的分级书,它不同于分册教材,它的故事人物集中,内容接近生活,而且价格实惠。很巧,程老师在通州校区也是在推荐采用《典范英语》系列读物开展分级阅读教学。</p><p>关于分级阅读的实践方法,程老师详细地分享了五种方法: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续写与缩写、仿写与千字小说创作。</p><p>关于持续默读,程岚老师推荐让孩子选择难度略低于阅读能力的文本,<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她在五指阅读法中列出了细节来定义合适阅读的书:翻开任何一页,当页陌生单词不超过3个。并且持续默读可采用”reading memo“来记录页数、单词量。</b></p><p>那么稍微难的文本,程老师建议采用共读的方式。</p><p>读者剧场,更多地侧重于理解人物情感,通过朗读呈现剧本来学习,提高阅读流畅度和英语朗读技巧。<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关于如何开展读者剧场教学</b>,程老师提供了三个课时的规划建议:</p><ul><li>精读故事、梳理脉络、了解人物、解决生词难词</li><li>剧场演绎、学生评价</li><li>续写故事、制作海报、分享金句。</li></ul><p><u>我个人认为,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是可以把第三个课时布置成课后作业,或者让总结与思考启发环节与第二课时结合,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将剧场表演拍摄下来让学生回去在重看一遍,会更有反思效果。</u></p><p>阅读圈,由多个基础角色和备选角色组成(可根据篇章灵活设置角色):</p><ul><li>Discussion leader:负责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提问,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li><li>Super summarizer:负责对阅读材料进行总结;</li><li>Culture collector:负责寻找并对比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之处;</li><li>Quick questioner:负责提问;</li><li>Word master:负责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或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的单词和短语,并阐述原因;</li><li>Passage picker:负责探寻并阐释阅读材料中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或写的好的文字段落。</li></ul><p>老师在这些教学方法中扮演的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课程设计者、阅读活动的促进者和推动者</b>。为了实现学生习得语言交流目标,逻辑认知目标和社会生活目标,老师通过提问,方向可以是:应用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学生表达观点、后续创作、自我反思总结学习,学生的自主创作可以是绘本封面,海报设计,故事缩写简介等等。</p><p><u>对于我校尤其中低小年级英语教学,推行持续默读、读者剧场和阅读圈三种方法都是很合适的</u>,最好能落实到每两周一次的系列课程,对于各老师来说,<u>在四点半课堂展开是更为容易和系统的</u>,现阶段我校已引进大量绘本教材,<u>可以做好教材共享、课件共享、示范课指导等方法先引导老师落实,</u>再以全年级/全校性阅读比赛、日常阅读积分机制鼓励学生阅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杜逸群老师</p><ul><li>看本课视频前,你所认识到的分级阅读是什么样子?</li></ul><p>分级阅读是非常系统的一种阅读方法,能够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p><ul><li>通过本课视频,你想了解关于分级阅读什么样的问题?</li></ul><p>分级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分为哪些方面?分级阅读教学活动如何实施?</p><ul><li>看完本课视频,你学到了什么?</li></ul><p>一、分级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p><ul><li>语言交流目标:读得懂、说得出、写得好</li></ul><p>1.学生能够自主默读,能够利用自然拼读规则正确品读不熟悉的词汇,能够流利地朗读。<u>(此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自然拼读规则熟练,</u><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u>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习自然拼读知识,但对自然拼读规则的运用不是特别熟练</u></b><u>。希望三年级能够先从简单的英语自然拼读绘本开始绘本阅读课的学习,学生们既能够初步体验绘本阅读课,也可在绘本学习中再次巩固自然拼读知识。以此为以后持续的绘本阅读课打好基础)</u></p><p>学生能够在GO(Graphic Organize)的帮助下梳理文本内容,用目标语言口笔头复述文本内容,(此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5W,并尝试运用5W回答或提出问题。达成此目标时可板书出孩子们已学并可能在此节课上需要用到的句型。)围绕主题意义相互讨论,进入读后创作。(<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年级学生对句型的使用不太熟练,此前自主讨论以及写作经验较少,可能比较难输出。在今后教学中,应多注重学生的输出</b>)</p><ul><li>逻辑认知目标:会分析、会解决、会反思</li></ul><p>在游戏、表演和讨论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提高元认知能力。(学生可填写关于讨论和表演自我表现评价表)</p><ul><li>社会生活目标:有文明素养、有责任担当</li></ul><p>通过不同主题的讨论与情感链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有责任担当的人。</p><p>二、分级阅读教学活动在本校三年级如何实施?</p><p>在前期分级阅读开展时可先选取简单的<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英语自然拼读绘本</b>学习。在阅读课上再次复习和巩固自然拼读知识。同时在班级为每个孩子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孩子的阅读经历。阅读课先采取自读(持续默读)的形式,通过 Reading Memo(如图)</p> <p>来达到<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读写结合</b>的目的。可利用阅读课上用Reading Memo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课填写前半部分。后边部分可回家填写。(回家填写摘抄以及鼓励仿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张萍老师</p><p>听了程岚老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课程。程老师指出,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终身阅读者,这不仅需要注重培养阅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阅读品格。因此,她提出了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的3L目标:语言交流目标(Language)、逻辑认知目标(Logic)和社会生活目标(Life)。然后3L目标可以上升为1L(Lifelong readers)目标。而分级阅读内容则是在电子技术支持下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找到文本难度最为适合的书籍。</p><p>她们学校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重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b>。通过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续写与缩写、仿写与千字小说创作等读写结合的多样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素养。<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讲解了学生如何选择持续默读的自读文本和教师选择用于阅读圈和写作圈的共读文本</b>。详细说明了学生持续默读如何操作和所需完成的记录和分享。<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而“声临其境”的读者剧场</b>则通过第一课时的精读故事、梳理脉络、了解人物、解决生词和难词的第一课时到复述故事、读者剧场表演、分析人物、挖掘主题的第二课时,最终到达分享金句、制作海报、续写故事的第三课时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流畅度和锻炼英语朗读技巧。</p><p>从阅读圈到写作圈,则聚焦学生表达力的培养。小组分角色从文本性阅读圈到情境性阅读圈。<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创意性写作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创意作品分享发布会,激励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和表达交流</b>。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到整本书的创作。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续写、缩写和仿写,甚至进行千字小说创作。激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表达观点、敢于评价与反思和乐于提升自己。以培养终身阅读者。</p><p>听了程老师的课,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英语分级阅读的重要性。<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让孩子快乐阅读,终身阅读</b>。如果我校开展英语分级阅读课程,那么首先需要技术支持<u>来测试学生目前的英语阅读水平</u>,然后才能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u>推荐阅读书目</u>让孩子选择来持续性自读。然后教师需要提供孩子自读所需完成的必要性记录和分享。<u>建立属于每个学生的阅读档案</u>。选择用于班级阅读圈和写作圈的共读书目,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配角色,精心设计阅读课目标和内容,<u>然后尝试进行阅读圈活动</u>。为此<u>学校图书馆也需要提供大量适合的分级读物</u>。学校或者班级需要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让学生阅读。相关读写活动也可以加大宣传和分享力度,来激励孩子积极阅读和分享。当然,进行英语分级阅读课程,<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最关键的还是实践,不断实践,不断提升。</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方贤中老师</p><p>通过此次线上培训,我认为如果在学校推行英语分级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p><p>教师层面。我们英语老师自己必须充分的借助各种资源,相关培训讲座、参考书、论文文献、优秀课例等等,多方位全方面的的了解英语分级阅读。例如了解英语分级阅读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英语绘本阅读的一些常见的教法(如图片环游、拼图教学和阅读圈等),以及英语绘本阅读与我们的主教材如何融合的一些方法(如外挂和内嵌等)。</b></p><p>家长层面。通过各种方式,如相关公开宣讲会、家长会,线上微信沟通,线下交流等各种方式让家长们认识到英语绘本阅读对于学生们的成长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学业角度,还是从个人终身发展角度。让家长们<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认可英语分级阅读</b>,并愿意为孩子们购置相关的英语绘本,<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为孩子们提供创造英语阅读的环境。</b></p><p>学校层面。<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在学校开展英语绘本阅读的课题研究和实践</b>。鼓励老师们将绘本阅读教学融入到自己的英语教学之中,如在英语课堂上开展持续默读活动,尝试将绘本阅读与教材进行融合教学。同时,在学校也营造英语绘本阅读的氛围,如图书馆中多购置英语分级绘本供学生们阅读,班级图书角也放置一些英语绘本,不定期的举办英语绘本阅读的相关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们进行英语绘本阅读的动机和兴趣。</p><p>总之,推广英语分级阅读,在学好相关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后,<b style="color: rgb(25, 25, 25);"><u>最关键的就是着手开始做。一边做一边发现问题,然后继续学习,不断反思和改进。</u></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 李红老师</p><p>程岚老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为例,展示了如何从语言交流、认知发展、社会生活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等一系列阅读、写作与创作活动展开分级阅读课程。</p><p>在此次课程中,我学习到<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持续默读”</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采用Reading Memo记录阅读量</b>,比如阅读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阅读了多少词汇量。摘抄了后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对于仿写困难的学生可以先查找字典的例句,理解了之后再进行仿写,这样在仿写过程中学生们就进行了简单的词汇应用,最后老师或者同伴对所读的部分进行评价。</p><p>而<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读者剧场</b>,又推进了分级阅读的开展,学生每读完一本绘本,就让他们进行剧本的创作,<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手持剧本口述朗读,以声音和表情的形式呈现剧本内涵,身临其境地去回顾故事</b>。表演完之后会有小组自评,总结反思,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寓意和人物情感,提高阅读流畅度,锻炼英语朗读技巧。从阅读圈到<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写作圈</b>,是聚焦表达力的培养。<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Painter画海报,画连环画,singer改编歌词,actor创作剧本。</b>在创意作品分享会中,painter、singer、actor会对他们角色所负责的方面进行解答,因为是创作型的东西,教师评价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从主题,结构和逻辑等8个方面来进行多元评价。从整本书阅读到整本书创作,他们初三的学生还创作乐英语小说(1000字),<u>那么小学我认为可以尝试重画绘本,让学生实现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创新。</u></p><p>如果我们学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我认为可以在校内和校外有序开展和普及。在校内可以像Reading Memo那样根据每个年级的实际情况来制作阅读记录单,记录学生每周英语阅读频率和每次的阅读时长,设立班级阅读角,在班级营造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校外可以利用咱们社区的便利之处(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小区内)家长义工与老师携手<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u>设立社区漂流书吧</u></b><u>,让阅读流动起来,由家长带着孩子阅读漂流绘本,与父母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让阅读融入到生活中去</u>。鉴于咱们学校有一定的戏剧表演的经验,所以我们也可以<u>开展类似读者剧场的表演形式</u>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寓意,低年级的学生由老师带领孩子进行剧本创作、表演,高年级的学生选出小组长,让学生分工合作,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表演出来,老师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 詹思诗老师</p><p>所谓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他们提供的阅读计划,比较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u>从我的理解,分级阅读就是</u>大量输入+坚持不懈。分级阅读能带给孩子的是大量单词量、句型的积累;大量的科学知识积累和情商、情绪管理;将零散的听说单词,转化系统、条理的阅读能力;从0阅读量走向自主阅读。</p><p>在程岚教授的讲座中,她介绍了人大附中诗实施分级阅读课程的方案,其中提到了持续默读,读者剧场,阅读圈与写作圈,仿写与签字小说创作。其中,<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我印象较深的是读者剧场</b>。<u>读者剧场区别于我们平常的绘本表演,指的是学生手持剧本,口述朗读,需要学生通过声音和表情来呈现剧本的内涵。</u>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提高学生阅读的流畅度。我认为这种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非常实用。在进行读者剧场前,学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复述故事,分析人物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挖掘文本主题。同时,教授<u>还介绍了阅读圈与写作圈。即在班级内建立小组,小组内成员担当不同角色。老师引出话题,班级内承担相同角色的同学进行分享,小组互评,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u></p><p>如果学校开展英语分级阅读,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像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我们可以<u style="color: rgb(25, 25, 25);">提供一些略低于学生阅读水平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u>,学生在阅读后,自行完成记录。在课堂上,<u>精读略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u>。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对阅读的图书进行<u>分享</u>,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组织班级内部或班级之间对图书进行交流与互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 李宇昕老师</p><p>根据核心素养四要素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划分分级阅读课程目标:</p><p>语言交流目标:读得懂,说得出,写得好。</p><p>逻辑认知目标:会分析,会评价,会反思。</p><p>社会生活目标:有文明素养,有责任担当。</p><p>读写素养的培养,创新性,批判性,自主性,社会性。</p><p>课程实施方案:</p><p>1.持续默读。(完成reading memo读写结合)</p><p>2.读者剧场。(手持剧本,分析人物,在舞台上身临其境)</p><p>3.阅读圈与写作圈(基于文本理解表达,超越文本创造表达)</p><p>4.续写与缩写。(提取要素,小组合作,组内交流,阅读作品册)</p><p>5.<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仿写与干字小说创作。(设计自己的一本书,封面,主题,目录,情节线,他人书评,修订,发布会活动)</b></p><p>如果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结合这个课程我的一些想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开展分级阅读教学。通过文本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词汇,学习英语句型,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分成阅读学习小组,开展丰富的活动,给予指导性评价。教师在实践创新中不断反思与教研,促进学生更好发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 曾丽老师</p><p>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以及语言学习程度为他们提供的适合他们水平的阅读计划(由具体的分级读物组成),这些阅读计划一般出自教育专家、专业出版社,比较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分级阅读的最大作用是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培养阅读能力。</p><p>因为同龄孩子的阅读水平存在很多差异,一本教科书不可能满足课堂上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孩子需要不同级别的书籍来促进他们的阅读。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p><p>我认为,在我校开展分级阅读,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p><p>1、同一时期要读同一水平的不同素材,不能一套分级读本读到底,这样孩子容易失去兴趣;也不能进阶太快,一下子让孩子接触过多超过其能力的读本,这样孩子容易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最后开始厌学。&nbsp;</p><p>2、分级阅读要遵循孩子的年龄,什么年龄读什么年龄的书。让三岁多的孩子去读一年级的书籍,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内容的;而让一年级去读学前认知类的书籍,孩子也会毫无兴趣。&nbsp;</p><p>3、单靠分级读物获得的阅读营养是不够的,老师一定要补充其它读物。不能指望分级阅读能解决一切问题,适时为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读本更加有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增长。&nbsp;</p><p>阅读的分级只是建立一个衡量阅读程度的大概标准,一个参考而已。提供分级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在一定阅读水平范围,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在阅读的快乐中成长、晋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 韩凤廷老师</p><p>程岚老师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为例,列出了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目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自身一年级学生所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思考。</p><p>语言交流目标(Language):在老师的引导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得懂阅读课程的大致概况,开口说得出有条理的故事情节,在老师对故事发展过程的讲解下,结合自己的已掌握词汇猜测在绘本阅读中反复出现的英语句子的意思。能够在GO(Graphic Organizer)的帮助下梳理文本内容,用目标语言口头讲述故事内容,围绕主题意义相互提问讨论,进行读后创作(Post-reading Response)以及思考。</p><p>逻辑认知目标(Logic):<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程岚老师在这里提到了一个特别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实践方式——“读者剧场”,又名“声临其境”,</b>利用低年级学生善于表演的特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们可以从自主选择,到角色分配,以及小组讨论,到最后的发表见解,<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要求学生必须记住台词,可以采取朗诵的方式进行小剧场的表演</b>,置身其中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们会分析、会解决、会反思在表演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提高元认知能力。<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我非常喜欢今天培训课程里提到的“颠倒的课堂”,</b>是说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p><p>社会生活目标(Life):孩子们通过对不同题材以及故事的阅读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有责任担当的人。</p><p>分级阅读课程成为从语言、逻辑到人生智慧,培养终身阅读者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正如最后《朗读手册》里提到的一样:<u>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地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 宁旭艳老师</p><p>对于小学生而言,开展英语分级阅读活动,按照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认知思维水平以及语言学习规律,从而针对性选择和确定英语阶梯式相关英文读物,在体验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p><p>在程岚专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课程中,她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建议:</p><p><u>针对读写素养的培养,可以进行持续默读,如每一页的生词低于三个,学生可以自主去读,而每一页的生词高于三个,在三到五个之间,可以选择全班共读。</u></p><p>接下来可以进行摘抄,让学生们摘抄喜欢的部分、句子、段落等都可以,圈出好的词汇、短语,养成在语境中学习生词的好习惯。摘抄之后再进行仿写,对于仿写困难的学生,可以从字典查找例句再进行仿写。</p><p>并且可以对阅读的这本书进行评价,如段落、故事的梗概。</p><p>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读写结合。</p><p>如<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读写剧场</b>的开展:进行手持剧本、口述朗读,用声音呈现剧本的内涵,体会文本中人物情感,让学生有声临其境般的感受。分级阅读,老师可以进行读者剧场的创作,带着学生一起,或者可以运用到教材里面。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p><p>而对于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觉得要正确的引导,让“阅读”变“悦读”</b>,首先得引导孩子逐步深入地发现阅读的乐趣。其次,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把阅读和其他引发愉悦感的事情关联起来,除此之外,让孩子把“阅读”变为“悦读”,最重要的是选择符合孩子喜好和阅读能力的书。能够用心读下去,是享受阅读的最基本的条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 曹格老师</p><p>听完程岚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的专题课程后,对于我校开展分级阅读课程我认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开展这个课程是为了什么,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学生需要从这个课程中获得什么。现在很多学生在有一定的英语词汇的基础上并不会主动进行英语的阅读,原因在于选择书籍和在阅读中对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进行基础阅读书籍的选择和引导。学生首先需要从中获取趣味性,成就感才会对于阅读产生兴趣并坚持。而在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籍过程在老师们就需要从我们想要学生达成的目标着手进行。分层阅读课程就在此体现出了优势。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阅读文本的选择。分级阅读在基于年级的分级外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级。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文本阅读能力进行阅读达成目标的分级。例如一些同学在读完同本阅读文本后能达成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虽然在开展分级阅读前期我们已经思考并制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意义。但是在课程习得目标也可以进行分级,一阶段基本重在绘本图画理解,字母单词学习;二阶段对于文本语句、段落的识得和仿写,创写。三阶段对于文本的整体解读,读后思维延伸,仿写,创写的学习与尝试。分级阅读课程的开展就像名称一样是多元,多层,多样的。希望孩子也能在其中收获颇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 刘伊桐</p><p>作为一年级的教师,在我未来的教学中打算培养学生以下三个内容。</p><p>首先是自主性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进行分级阅读过程中,可以在图书角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放置更多的绘本绘本内容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困难,为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数的阅读找到自己的合适的绘本。</p><p>其次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和持续默读两种方式。学生的大声朗读,可以帮助教师在语音语调上对学生与更准确地指导,而持续默读则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关键之一。接下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量的帮助孩子找到绘本的主题以及绘本主要想讲的事情,进而进行孩子们独立思维的引导。</p><p>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将孩子们进行分组有程度较高的学生带领程度较低的学生一起阅读,以帮助程度较低的学生能够对阅读更感兴趣。</p><p>在带领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我会请学生进行续写绘本的故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绘本的主题。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会要求他们在续写的过程中,以更多的文字呈现给我。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则希望他们更多的以绘画和简单单词的形式将后续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p><p>最后加多的演的练习,例如在牛津数绘本中有一本书叫做go away floppy ,是讲一只叫做Floopy的小狗,为了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因为自己的小伙伴手边都有事情,所以floppy只能无精打采地离开。但最后当小伙伴们意识到Floppy很沮丧的时候,告诉Floppy come here .虽然这本书只有两个单词词组,但我在讲授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Come here 和狗go away 的表演非常感兴趣。虽然这个绘本在讲授的过程中,只用了短短的20分钟,但是学生对这两个词组掌握的情况非常好,甚至到期末的时候还可以完全记住,并且用这两个单词与我进行简单对话。</p><p>那么在今后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多的以简单绘本的形式,在每周教会孩子们五到六一个单词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简单练习和线下活页练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期结语</b></p><p>绝大多数老师都对程老师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的英语分级课程规划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心得分享,看到老师们的分享,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也明确有了在结合当下的学情分析后,有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周末一小时,提升专业力”进行到这里已经有了三期,每一期细细品读每位老师的分享,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本期问题的思考,下一期,我们将走进“持续默读”、“拼图教学结合阅读圈”的实操指南课程,<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师,可以用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视野去尝试接纳、思考每一次的课程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通过learn by doing不断提升专业力</b>。</p> <p><b>延伸阅读(基于教师心得提出的关键词整理)</b></p><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VyBGImiP6oa5s-qqEbB5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把学生打造成“戏精”?让孩子们流利阅读的读者剧场,值得一试!丨每周一点TIPS</a></p><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Po3EZxVG3QH6ljThnxUR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好嗨哟~让教室里有限的书无限地循环起来!跟学生一起“图书漂流”丨每周一点TIPS</a></p><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JKj0Bcic2Tpe6Gb1ATQ5w"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好物分享】叮~这套美国老师爱用的“阅读激励锦囊”打包送上!</a></p>

阅读

分级

老师

学生

英语

绘本

剧场

课程

培养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