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280]——蜀道三国第一城

杨永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昭化古城</b></p><p><br></p> <p>“到了昭化,不想爹娘。" 这句家乡话源自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故乡广元。武美人小时候常到昭化玩耍,每次尽兴之后总是乐而忘返,因而她母亲常常感慨“到了昭化,忘了爹娘”。昭化真的有如世外桃源般的魅力吗?阳春三月的一天,我走进了这座剑门蜀道上的重镇。</p><p><br></p> <p>昭化古称葭萌,公元前 316 年,秦国征服苴国在此建立葭萌县,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治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一直以县为行政单位的地方,屈指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年历史,被称为 " 巴蜀第一县 "。广元、绵阳的县治历史,要被它甩出去数百上千年。</p><p><br></p> <p>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一边是石峰耸立之下急流波涛的嘉陵江,另一边为连接剑门关的古道,扼守水道与陆地之咽喉,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地,更是古时巴蜀与内外沟通联系的必经之地。</p><p><br></p> <p>蜀汉兴,葭萌起。昭化城的第一次兴盛出现在三国时期,建安十七年(212 年),刘备到葭萌以后,见此地情形果然如张松献地图所述:“ 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城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 ",虽属 “弹丸之城,却有金汤之固 ”。刘玄德就此驻兵,操练兵马,屯积粮草,创建了蜀汉政权的第一块根据地。</p><p><br></p> <p>章武元年( 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登基当了昭烈皇帝。从当时流行的 “汉祚永寿”中取首尾两字,将葭萌改为汉寿县。诸葛亮六出祁山,一直奔忙于葭萌古蜀道上,汉寿城成为诸葛亮栖身的驿站和复兴蜀国大业的基地。魏蜀吴三分天下归一统后,昭化废弃,城墙坍塌,渐渐淡出世人视野。</p><p><br></p> <p>昭化城的再次崛起,不在武则天所处的唐代,而是宋代。972 年,宋太祖(赵匡胤)寓“昭示帝德,化育人心 " 之意,取前两字改称“昭化”。宋代开始在蜀汉葭萌关基础上大造城池,至今城墙上的条形石基,都是宋城的典型构造。</p><p><br></p> <p>宋代倾力打造昭化城的缘由,是发现了嘉陵江丰富的水运能力。昭化以北是嘉陵江上游,浅滩、湾大、水急、暗礁多,行程不易。而从昭化一路到长江,却是水面宽阔、流动平稳,适合航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昭化成为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换的黄金水道,水运、陆地的交通枢纽。“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是对昭化古城空前繁荣的真实描绘。</p><p><br></p> <p>当元蒙铁骑横扫大江南北时,依水道古道盛极一时的昭化城再次落魄,又一次淡出人们的视野,回归它最初的模样,青山绿水,阡陌纵横,鸟语花香,鸡犬相闻。</p><p><br></p> <p>到了明代,昭化古城又有了复苏迹象,城池在蜀汉古城的基础上得到加固,新建三道城门,东门叫 " 迎凤 ",西门叫 " 登龙 ",北门叫 " 拱极 "。现存的老民居也保留了明代川北地区的风格, 如“辜家大院 ”三进四院落,青砖黑瓦,古朴如初,完整体现着明末清初中国川北地区殷实人家的印迹。</p><p><br></p> <p>明代以后昭化古城再也没有出现“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的景象,但远离了财富,也就远离了纷争,“化育人心”的古训日入人心。这种与世无争的生存智慧在慢节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地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着相安无恙的岁月直到今天,不也快哉!不也乐乎!</p><p><br></p> <p>我是从名为“瞻凤”的东城门进入昭化古城的。如此高大雄伟的城楼,让我似乎觉得与这弹丸之地的古城不太相称。进入门洞之中,几米深的门廊又令人感到城墙具有非同一般的厚实。细看拱顶的墙砖,已被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支撑城门的门墩及搁置门闩的碗口粗闩孔,已被无数次的开合启落磨损得残缺变形。这一切,都确切无疑的告诉我,瞻凤门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古城门。</p><p><br></p> <p>据史书载,昭化“旧系土城”,明正德年间“包筑以石”。如此说来,此城门至少已在烽火战烟中挺立了数百个年头。葭萌关原有四道城门,为防止嘉陵江洪水漫入城内,城南的临江门封闭了,所幸的是,东门(瞻凤门)、西门(临清门)、北门(拱极门)均保存完好。</p><p><br></p> <p>令人疑惑的是,这四道城门并非开在正东(卯门)、正西(酉门)、正南(午门)、正北(子门),这正是古人的智慧所在:门不可乱开,水不可乱流。卯酉相冲,子午相克,故葭萌关四门均不在正方向上。这其中也有军事防御方面的考量,即“城门不相对”。这样做可以避免敌军一旦突入城内,便可顺畅地贯穿东西或南北的城门,形成纵横驰骋之势。</p><p><br></p> <p>昭化古城最有审美价值的是古城的街巷格局,自蜀汉开始一直没有改变。即使在发展盛极之时的宋、明时期,城池复建也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完善的。如原古城依地势山形而建,既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这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明代城池格局有很大的区别。</p><p><br></p> <p>古城内的街道十分奇特,并非常见的十字街、井字格的格局,而是鱼骨刺状,纵横交错排列,这是最好的御敌设计。对城内百姓而言,熟悉街巷如走平地,对于不熟悉的入侵之敌,如同进入迷局之中。</p><p><br></p> <p>现存的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使守军在城内也有制高点;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全城没有一个“十”字路口,敌军进城不易辨别方位,便于守军巷战御敌。</p><p><br></p> <p>城内大街小巷皆有良好的空间格局和亲切宜人的尺度。城内街道宽度约6-8米,明显比其他同样规模的古镇街道宽阔,它们与宽敞的城门洞正相匹配,便于战车辎重驰援周边的战场。这种颇具人性化的设计,大大有益守城将士及眷属安心地长期屯扎。</p><p><br></p> <p>城内如今保存着完好的龙门书院、考棚、怡心园、益合堂等官方和民间团体的府邸,以及穿斗结构小青瓦、门扉窗棂图饰古朴的居民宅院,它们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地闪烁着异彩,不争不抗,不亢不卑。让我可以感受它们的呼吸,触摸过去的时光,感悟曾经一度失去的孝义、仁善、厚德、贞忠……(谢谢浏览)</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