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生出好吃的绿豆芽——二人美食界

相知同行共享

<p>  绿豆芽,因其营养成分远高于绿豆而深得人们喜爱,也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菜。这是因为,绿豆芽不仅富含各类维生素,而且在发制过程中,有大量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p><p> 生发绿豆芽,看起来是挺简单一件事儿,但很多人真正动手做起来,却常常收获失败:要么长成得豆芽发苦,要么绿豆不发芽,还有的会在发芽后很快大量腐烂。</p><p> 有人说生发绿豆芽是“技术活”,也有人说这事儿“挺简单”。</p><p> 其实,掌握了发豆芽的几个关键,这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p> <p>  要想成功生发绿豆芽,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p><p> 第一,选用的绿豆,需要是当年产的新绿豆,这样才能保证有很高的发芽绿。如果您比较奢侈,可以购买专门用来发豆芽的绿豆,操作规范的话,发芽率在97%以上应该是没问题的。</p><p> 如果是在国外,注意不要使用转基因的豆子,绿豆有没有转基因本人没有考证过,但转基因黄豆发芽率很低应该是真的。</p><p> 如果您想挑战一下,看看陈年绿豆可不可以生出豆芽来,也可以放手试试。本人的经验,如果操作得当,陈年绿豆也能生发豆芽,但长得不如新豆子茁壮,大小也会参差不齐。</p><p> 第二,生发豆芽的全过程,从绿豆到容器到双手,不能被油渍污染,一点儿都不可以!至于为什么,本人没有做过深入研究,也欢迎明白人赐教。</p><p> 如果有一个环节不小心沾染了油渍,那您就等着收获半途腐烂的臭豆芽吧。</p><p> 第三,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小时候在农村老家,人们生发豆芽都是选择一种不上釉的陶制盆,因为吸水、透气。</p><p> 陶制盆现在很少见了,1970年代很多地方都可以就地取材烧制。有两种,一种是里面上釉的,多用做和面盆,也可以盛放汤类食物,或者是搅拌馅料什么的,物美价廉。还有一种是不上釉的,价格更便宜,许多农家会买来大号的,用作洗衣盆。因为便宜,坏了也不心疼,过去好多农家院墙是土坯垒起来的,墙头上大都有半拉的破陶盆扣在上面,可以挡雨。</p><p> 陶盆在过去的农村,还是夜壶的替代品。1978年本人在一所全国重点中学读书,睡12个人一间的木板儿通铺,每天早晨会有一个人值日,负责把一只硕大、沉重的陶盆从宿舍端出去。</p><p> 扯远了。</p><p> 接着说容器,现在土气的陶盆已经很少见到了,生豆芽的容器,也随着人们脑洞大开变得五花八门。有人用矿泉水瓶子,本人试过,效果不好,也可能是学艺不精的缘故。有人用不锈钢容器,也有人用陶瓷容器,但这些容器都不符合透水透气的要求。</p><p> 有两种容器,推荐大家使用。一个是我们常见的陶土花盆,不上釉最普通的那种,盆底有一个透水孔。另一个更常见,就是我们厨房里常用的蒸屉,透水性好,家家都有。</p><p> 第四,就是要保持容器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这是植物种子生长发芽的必要环境条件。</p><p> 第五,从绿豆泡发后放进容器开始,到收获豆芽成品,全程尽量不要见阳光。一旦见光,豆芽的芽瓣就会发红,吃起来就会发苦。</p> <p>  了解了这几个原则,就可以操作了。 第一步,泡发绿豆。取绿豆75克左右,放到洁净的容器里面(最顺手的是饭碗),用清水冲洗,然后加40℃左右的温水,泡发一到两天。</p><p> 为什么是75克绿豆?两个原因,一个是家庭生发绿豆芽,不会使用催生激素,一般产量比较低,75克绿豆,可以收获400—500克左右的豆芽,刚好够做一盘菜。另一个是这个重量的绿豆,刚好是一只直径20—24公分蒸屉可以盛得下的量。</p><p> 为什么用温水?一个是温水可以加快绿豆泡发的速度,缩短时间。另一个是一些虫蛀、干瘪、破碎的绿豆,在温水中会自动飘浮起来,在这个时候捡出来,可以避免在生发过程中腐烂变质。</p> <p>  绿豆泡发需要24—48小时,这期间,要每天换水3—4次,保持清洁。</p><p> 这个图片是绿豆泡发48小时的样子。</p> <p>  第二步,将泡发的豆芽放入容器。在清洗干净的蒸屉上,铺上双层的屉布或者是纱布,然后把泡发好的绿豆均匀地摊铺在屉布上。如果豆子刚刚好盖住屉布,没有缝隙、也没有太多的重叠,就是恰到好处。</p><p> 在摊铺好的豆子上,再盖上双层屉布。然后均匀地淋上清水。</p><p> 把盛上豆子的蒸屉放到一个合适的大盘子上,盘子用来接笼屉滴下来的水。蒸屉和盘子之间用两只筷子隔开,形成一个可以透气的缝隙。笼屉上面用硬纸板盖起来,防止透光,但同时也要留出空气流通的间隙来。</p><p> 底层的屉布,可以用厨房纸或者是干净的毛巾替代。但上面的屉布,不建议使用厨房纸,厨房纸吸水性太强,透气性差,不利于豆芽生长。</p> <p>  第三步,养护。把装好豆子的容器,放置到家里背阴、温暖的地方,隔离阳光。每天换水两次,具体办法是把盖在豆子上面的屉布取下来,用干净自来水小心淋洗豆子,然后把取下来的屉布用自来水透洗干净,不要拧干水分,湿漉漉地盖上去。</p><p> 在养护过程中,耐心等候豆芽慢慢生长。</p><p> 这是豆子放进笼屉24小时的样子。</p> <p>  这是48小时以后的样子。</p> <p>  如果温度合适,养护到位,一般72小时以后,豆芽就基本成熟了。</p><p> 这是一个大概时间,如果室内温度偏低,可能需要时间会长一些。</p><p> 这是72小时以后,基本成熟的豆芽。</p> <p>  这是成熟的豆芽。只要泡发的豆子摊铺的薄厚均匀合适,每一颗豆子都有机会把根扎到豆子下面的屉布上,就会确保发芽率和茁壮成长。</p> <p>  收获的豆芽,看起来没有商品豆芽粗壮。但不要气馁,因为这是纯有机、没有任何添加的产品。</p> <p>  如果技术熟练,养护得当,收获的豆芽是这样的。</p> <p>  延伸一下:如果喜欢用黄豆发豆芽,基本操作跟生发绿豆芽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黄豆的量需要再100—110克左右,才能收获400—500克左右的黄豆芽。</p><p> 这是收获的黄豆芽,芽体比较细。</p> <p>  豆芽是一种家常菜的食材,可以醋溜(喜欢吃辣的可以做成酸辣),可以肉炒。</p><p> 这是猪外脊炒绿豆芽,本来肉是要切丝的,一得意,搞成了肉片,卖相差了点,但丝毫不影响口感。</p><p> 恰到好处的豆芽,吃起来清香略带甜味。如果长得时间过长,口感就会变差。如果见过阳光,黄豆芽会变绿,绿豆芽会发红,口感略带苦味儿。</p><p> 豆芽收获后,最好马上食用。如果长时间放在空气中,会迅速失水,变得蔫萎(至于商品豆芽为什么水汽大,求赐教)。如果收获过多,可以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冰箱冷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