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 梨花开

阿莱

<p> 岁月犹如过隙白驹,时光从静好的季节中穿过,又是一年阳春到,林家坳毛家垄梨花始盛开。</p> <p>  眼前的梨花树,一棵棵,一簇簇,一朵朵,遥相呼应,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怒放的梨花,花团锦簇,洁白无暇,晶莹剔透,花蕊绒须披粉施黛,在阳光下,沁露含香,美不胜收,香可醉人,满枝的玉朵,安然悠闲的摇曳在春风里,便想起了那句“春风十里,桃花开”的句子,而眼前的景色何尝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呢!</p> <p>  在我的印象中,梨花是安静的,小时候春游踏青,最爱看乡村里的桃花、杏花、油菜花。无知地折一两枝桃花杏花,就想着和小伙伴们比,看看谁的桃花更艳,谁的杏花更香。那时当然少有梨花的份,梨花只羞涩地躲在房前院后,不事张扬。</p> <p>  梨树和梨花受到一些极不公正的待遇由来已久。其一,“梨”与“离”谐音,大凡注重亲情长聚少离分的人便不喜欢“分离”,也就不喜欢梨花,甚至也极少食梨,尤其是多人分食一梨。其二就是梨花颜色的白,在民间,白色大都会引起忌讳的,仿佛那种纯净的白色总关联着生命的悲悼和哀戚。</p><p> 千年陋俗,一声喟叹!</p> <p>  梨花,在华夏大地约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种类及品种均较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p> <p>  梨花,香蕊半凝,花开欲语的样子。那“沁露欲滴”的香蕊,如凝脂,像蜡染,随着一场春风潜夜的酥雨,不经意间点缀在了枝头,那纯净的雪白丰满了梨树单薄瘦弱的枝桠,傲立风中。</p> <p>  梨花,“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梨花开,春雪雅自来。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p> <p>  梨花,花经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入微,明丽动人,可谓人间美色的极致。</p><p><br></p> <p>  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泪,如宋代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文征明在《梨花》诗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泪”,梨花带雨悲而不伤,一滴滴,一点点,不需风吹,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怜,一波波痴。</p> <p>  梨花带雨,晚来风急,杜牧诗云:“带叶梨花独送春”。梅尧臣《苏幕遮•草》中写道“落尽梨花春又了”,梨花落尽,春色匆去。在我看来,大可没有伤感的必要。花终究是会落的,一地白花,会是另一种思想。梨花也终究不会只顾玩纯洁的概念,等绿叶满树,一个花瓣就是一个果实。</p> <p>  噢,梨花开了,花开之时,花开之处,蜂蝶纷至沓来,春风与阳光共舞!……梨花,为春天的明媚与靓丽,将自己最美的一面袒露无遗。怪不得有人说,梨花开花的姿势甚是撩人,就像是春天亲吻万物的姿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毫无保留地对春天奉献出自己最美丽、最热烈以及最灿烂的一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原本貌不惊人的梨花,在春天的百花园里,也拥有了自己恣意盛放的“一席之地”!</p> <p>摄影、后期、文字:落地生根</p><p>出镜:阿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