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抗疫英雄

武昌区白鹭街小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鹭街小学云祭扫活动</h3> <p>  前几日的那场雷暴雨,似乎在为这场疫情中的逝者哭泣,遍地的落樱也仿佛在缅怀抗疫中牺牲的英雄们……历史会铭记英雄的武汉人民,武汉人民更不会忘记这次从未经历的苦难。</p><p> 在2020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虽因封城不能出门,但我们一样可以用我们的方式,用最文明,最安全的方式,通过网络来缅怀那些为了抗击疫情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民英雄!</p> 李文亮 <p>  &nbsp;2020年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门前,成束的鲜花拥着李文亮医生的照片和画像。哨声划破黑夜,今天的最后一批市民在夜间来到医院门口,悼念他的离开。</p><p> 李文亮,1985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2004年参加高考,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先在厦门工作了三年,2014年回到武汉,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至今。他是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人之一。</p><p> 他是一名正直、善良,对社会高度负责任的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能仗义执言。</p><p> 他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在疫情肆虐之时,他是一个能够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的人。他的离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离去,让整个社会的神经为之一阵刺痛。</p><p>  他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仍需坚强。因为,他曾经给过我们信心和力量。他的精神和态度,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p> 刘智明 <p>  1月21日下午4点,因受疫情影响,武汉市武昌医院被征用为武汉市第一批定点医院,准备接收发热病人。</p><p> 收到通知半小时后,院长刘智明迅速召集职能部门、医技部门商议方案,带领职工腾挪改造、反复设计,硬生生从“巴掌大”的西院区里腾出了504张床位,比上级要求增加了近七成。</p><p> 刘智明是一个三级医院的院长,本可以不去一线,可以远离病人,感染的机会是很小的。但他依然选择用生命完成自己最后的坚守。</p><p> 2月18日10时54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刘智明病床前的心电监护仪,变成了一条直线。在被病毒感染的一个多月里,他一直在跟病毒战斗,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在一线抗击病毒的白衣战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到来时,永远离开了……</p> 人民警察 <p>&nbsp;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不曾退却。他们,用一己之力保万家安宁,却将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人民警察,是守护平安的卫士,也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p><p> 2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突发心脏病离世。</p><p> 在此前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像一枚螺丝钉一样铆在交通管控点上,排查了1000余辆往来车辆。像潘继明这样在疫情期间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直至牺牲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民警不在少数。</p><p>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有49名公安民警、辅警因公牺牲。近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再次签署命令,追授5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p><p>  公安干警的无私付出也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用各种方式向身边的民警致敬。</p> 社区工作者 <p>  在杭州,因突发心梗在2月18日不幸因公殉职的韦长春,是江干区信访局四级调研员,他主动请缨,从1月28日开始“下沉”到丁兰街道建塘苑、赵家苑两个社区,战疫已整整一个月。韦长春自己快退休了,却走楼入户,奔波在疫情一线。他爱人是丁兰街道勤丰社区楼道长,也是一名志愿者,为居家医学观察点人员买菜购物;他儿子是采荷街道常青苑社区的副主任,也一直投身于防控第一线,就连父亲去世当晚还在值夜班,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他们全家都战斗在社区。正是这样一个个“防守者”,守护着辖区一个个抗疫“堡垒”。</p><p> 相较于一线医护牺牲人员,殉职的社区工作者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可能更模糊,如果没有此番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对社区、对社区工作者的认识,可能同样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人们甚至无从知晓他们殉职的原因,但并不妨碍公众去想象,过去这一个多月社区工作的繁重与超负荷程度。</p><p> 截至3月8日,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p> <p><br></p><p>英勇牺牲殉职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们……</p><p>你们将永远铭刻在祖国英雄纪念碑上</p><p>祖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p><p>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p><p><br></p><p>请接受我们最真诚的缅怀,</p><p>愿天堂没有病毒,</p><p>愿山河无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