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疫情严峻牵动着凤城学子,逆行者无畏鼓舞着凤城学子,园丁辛勤激励着凤城学子……近日,在校领导倡导下,在团委支持下,凤城高中语文组组织了“抗疫情”征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p> <p> 语文组教研室主任李胜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p> <p> 2020 年的春节假期注定是我们过得最不平凡的一个假期。今年的春节,无数人待在家中,为爆发的疫情惴惴不安。同时,又有无数人,在第一时间逆行而上,奔赴武汉,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今年的元宵晚会上,一段名为《相信》的朗诵,让无数人泪湿眼眶:“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听到这样的提问,相信我们眼前闪过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们脑海中引发许多感慨与思考。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何不像诗人一样,像散文家一样,像记者一样,去讴歌和赞美那些感人的人和事,去记录下那些感慨与思考。 冰心先生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虽宅在家里,但对祖国的爱、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是锁不住的,现在就用我们热情的歌唱,彰显团结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p><p> 本次征文活动,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在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语文组各备课组长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语文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三个级部共收到稿件1600余篇,经过认真筛选,评出一等奖139篇,分别是高一47篇,高二50篇,高三42篇,二三等奖若干。对以上获奖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p><p> 通过本次征文活动,让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这是一场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度外的战役。“武汉加油”“武汉挺住”,全国人民正在勠力同心,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挽救那些重症患者,给他们以生的希望;安抚那些被观察者,给他们以战胜病魔的信心。作为学子,我们不能投身抗疫第一线,但是当我们经历了“居家也是贡献”的日子后,我们可能就会真正的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的个人的愿望都与宏大的时代语境紧密相关。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疫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开学,入班学习,但是这场战役也给了亲爱的同学们一个重新审视未来的机会,也给了作为未来祖国建设者的青年人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怎样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祖国建设需要结合起来。</p><p>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人人有责,作为每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就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眼光远大,胸怀宽广,要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胆识和气魄。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疫情依然严重,希望同学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护好身边的人。学习上尽洪荒之力,生活上擦亮眼睛,不信谣、不传谣,思想上相信党、相信人民的力量,这就是为祖国做出了贡献。</p><p> 同学们,你们的文章,华美大气,这是对抗疫战斗的呼与鼓,是对逆行而上白衣甲士的赞歌,是对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的鼓励,是对消极怠工者的鞭挞与嘲讽。身居斗室,心忧天下,这既是对青年学子的鞭策,也是时代对青年学子提出的要求与召唤。就让我们以笔为戈,以梦为马,继续在抗疫的战斗中勇往直前,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p> <h3>获奖名单如下</h3> <h3> 此外,语文组特意选出六篇上乘之作供各位赏鉴。</h3> <h3> 山河无恙,人间有情
</h3><h3> 高三9班 申泽林
指导教师 尚凤玲</h3><h3>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灿烂辉煌的年代,仍然有尘土飞扬。但越是在这样特殊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那些平凡的人民英雄,那些在战疫中忘我奉献的人们,高呼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口号,保山河无恙,让人间有情。
</h3><h3> “真正的伟大,就在于拥有脆弱的凡人躯体,却具有不可战胜的神性。”医疗工作人员,人群中最美的逆行者。在国家一级疫情战备响应的号召下,他们主动请缨,奔赴一线,递交令人泪下的请战书,“不论生死,不计报酬”,“冲锋一线,不负人民”。他们把党旗竖立在疫情前沿,无所畏惧地拔剑斩向魑魅魍魉。有抗击非典的老兵,也有刚刚工作的新人。国家院士钟南山,杖朝之年挂帅出征;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锐利眼光拉响警报;内科护士单霞,剪去秀发为国奉献;他们都不是身患异禀的超人,只有一颗执着、热切的心,愿为祖国拨开乌云,重见阳光。
</h3><h3>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汇成大时代的洪流。”在支援武汉的时候,令我们动容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背后滚烫的热血。那来自花甲拾荒老人李学明万元积蓄;那来自山东小伙胥大光的57吨新鲜蔬菜;还有来自各地华侨的医用口罩……书上不一定会镌刻下那些名字,但历史的道路上中永远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h3><h3>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时代之下各有使命,商会巨贾慷慨解囊;白衣天使冲锋前线;辛勤园丁网络授课。还有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的普通民众,待在家中,切断病毒蔓延就是最好的帮助。无论是谁,自身的命运都和时代的轨迹息息相关,历史的嬗变是在所有中国人的努力下发生的。“人民万岁”解放战争的胜利源自人民的奋斗,新时代的战疫同样因人民而胜利。
</h3><h3> 纵观这场人民战疫。身似苇草?命若飘萍?不,在这个光辉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发光发热。“即使我身陷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将生命投入时代洪流中的人们,可能不会翻起巨澜,但生命已经和岁月共同成为了永恒。
</h3><h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可来临。光明终将刺破黑暗,在黎明时迎来破晓。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你我携手,相视一笑,看那人声鼎沸,樱花怒放,笑声遍山川。</h3> <h3>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致敬最美逆行者
高三19班 邹子涵</h3><h3> 指导教师 王华
庚子之春,一年之计,本应阖家欢乐,载欣载奔的春节,奈何疫情的惊雷却无情划破宁静的苍穹,让遍布火树银花的大街小巷变得一派清冷寂静。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明知风险,却仍有一群身着白衣的青年,在茫茫夜色中与家人不辞而别,签下诀别书,印下红手印,日夜兼程,义无反顾地前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于疫情抗击最前线树立起一道铜墙铁壁。战役下,一双双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一张张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一个个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
“武汉是一个勇敢的城市,中国也是一个勇敢的中国。”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武汉一定会度过难关时不禁红了眼眶。当他告诫全国人民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往武汉时,自己却毅然踏上了去往武汉的列车,所谓“大国重器,国士无双”。年近七旬的李兰娟院士,毅然走向武汉进行重症病人的治疗研究工作。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面对镜头说出等痊愈后一定重回工作岗位继续战斗的誓言,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3岁。还有千千万万倒在抗疫前线的英雄,你们都是祖国的骄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鲁迅先生所说中国脊梁,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默默奉献的人们。逆行的你们为社会奉献代言。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明知前方山有虎,但有一群人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迎难而上:数以千计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有火雷神山医院建设工人不顾劳累彻夜施工,席地而睡以缩短工程;有前线警卫员超长时间待命工作,不堪疲惫在站立时晕倒;有数家口罩厂夜以继日地赶工,坚守在第一生产线……“最美逆行”的你们所做的奉献为民众带来希望的光辉,温暖着被疫情降温了的庚子年,守护着这大国的安然无恙。
你们选择最美的逆行,选择壮士扼腕,用双肩扛起使命,无惧生死,于黑暗中将火把高高举起,召唤白昼的光明。“非典时是你们保护我们,现在轮到我们上战场了”,于是你们以白衣为战袍,以别泪著战书,以一腔热血奔赴疫情战场,补益山河,增辉日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逆行的你们为国家形象代言。基辛格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外媒评论中国火神山医院建设说:“十天,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这么神速。”中国注定不凡,上下五千年漫长历史,中国历经了太多艰难险阻,而没有一次不是迎来曙光。
习近平主席在2020新年贺词中写道:“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艰险。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众人所铭记。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愿此去平安无恙,凯旋归来!惟愿樱花烂漫时,江城无恙展新颜!
</h3><h3><br></h3> <h3> 我们与你同在
</h3><h3> 2018级30班 姜雅宁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指导老师 李传成</span></h3><h3>2020年,农历岁末,新春即始,
</h3><h3>武汉,一夜封城。
</h3><h3>城市的灯火流离只剩空荡的阑珊,
</h3><h3>往日的车水马龙仿若烟消云散。
</h3><h3>道路两旁的暖灯依然亮着,
</h3><h3>没有行人,没有车辆,
</h3><h3>没有清晨六点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饭,
</h3><h3>没有午夜时分霓虹闪烁的热闹非凡。
</h3><h3>人心惶惶,度日如年。
</h3><h3>
</h3><h3>别怕,武汉!
</h3><h3>当疫情骤来,
</h3><h3>请你坚信,
</h3><h3>我们与你共患难。
</h3><h3>当五湖四海的白衣天使穿上战袍,
</h3><h3>当无坚不摧的人民子弟兵冲向一线;
</h3><h3>当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热火朝天,
</h3><h3>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物资源源不断;
</h3><h3>当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鞠躬尽瘁的奉献,
</h3><h3>当无数平凡的人们付出自己的每一点爱。
</h3><h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h3><h3>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h3><h3>
</h3><h3>别慌,武汉!
</h3><h3>请你坚信,
</h3><h3>无畏的灵魂终将战胜一切灾难。
</h3><h3>枯木逢春,万物生长,
</h3><h3>我们一起等一等武汉,
</h3><h3>等到三月武汉的烂漫樱花开遍校园,
</h3><h3>等到四月东湖的树木吐出油绿新叶,
</h3><h3>等到五月黄鹤楼重新变得人山人海。
</h3><h3>我们一起等一等武汉,
</h3><h3>等到盛暑的酷热抵不过奔流不息的江河,
</h3><h3>等到金秋意浓的梁子湖蟹肥枫红芦苇白,
</h3><h3>等到又一年冬天瑞雪迎丰年。
</h3><h3>
</h3><h3>加油,武汉!
</h3><h3>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h3><h3>请你坚信,
</h3><h3>我们与你同在! </h3> <h3> 回首又见他
</h3><h3> 高二十一班 亓佳姝
指导教师 林士菊
</h3><h3>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冰心
</h3><h3> 黄皮肤,一双深邃的眼眸,缱绻的烛火映在了他的发丝上,他在仔细阅读着手中的医书,满头白发是岁月沧桑撒下的鲜花;弯躯如弓,是时间老人积蓄的能量;手如槁木,那是神农赐予斑驳的痕迹。
</h3><h3> 他,叫张仲景,华夏民族的医圣。
</h3><h3> 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代医家临床诊断的经验。他无论是雨僝云僽,还是雪虐风饕,他都坚持上山采药,回家炮制。才得“圣贤妙手回春,施治心诚术艺真”。 他济世悬壶医百姓,银针粒剂解千神。最后的功成名就被称为“医圣”,那奋斗的泪泉才是浇灌成功花朵的专属养料。
</h3><h3> 他猛的望向窗外,夜晚和平安宁,却寂静的令人害怕。他在远方看我,眼神犹如雨天般辽远而悲伤。远方,你还好吗?
</h3><h3> 踏过时空的船渡,此时乃庚子鼠年。在21世纪,对于一个正在全面崛起的泱泱大国,独具一格,独树一帜的东方巨龙,可是此刻却寂静的可怕。以前街头巷尾,百姓络绎不绝,现在门可罗雀。中国这条龙被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病毒失了声。既是深冬,天气又晦暗了,落寞之感袭上心头。可却有一群人,义无反顾的走在春的前头,这逆行的身影,拯救了冷清的春。
</h3><h3> 如我面前的这位老者。他,一路披荆斩棘,誓死不渝。病毒猖獗,可他却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慷慨出征,披挂上阵。他带着坚如磐石的信念,打好克疫攻坚战。他没有太多的铮铮誓言和感情流露,只有手中不停点燃的一个个希望之火,传递好一个个生命之光。又是那熟悉深凹的面庞。让我忆起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h3><h3> 他,叫钟南山,中华医学会会长。
</h3><h3> 1960年,他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并留校任教;2003年,他抗击非典前线,到如今2020年,担任抗击疫情组组长。他一生可谓功成名就,可依然“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h3><h3> 还有背后的无数逆行者,伴随着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他们也获得了成就。可是那小小的,黄色的,一朵朵小花,开在严寒里,开在风雪里。这是成功的花儿,也是沾满了泪泉的花。是的,生命不息,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之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艰难奋斗。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他对人民:一样热情的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或许这就是成功的答案。
</h3><h3> 我们忘不了,元月二十四日网上疯传的那段视频,那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的咆哮大哭;我们忘不了,二月六日的彻不眠后的三镇市民,仍然不得不为李文亮医生在心里点亮心愿之灯;我们永远忘不了,处在美好年华的夏思思医生,二岁的儿子永远没有了妈妈。我们永远忘不了...
</h3><h3>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们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我会时刻惦记你们,祝福你们!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在彻底击倒疫情的那一天,胜利的花朵会更加明艳,更加光彩夺目!
</h3><h3> 这是历尽狂风恶浪、暗礁险滩的洗礼,格外璀璨夺目的青春之花!
</h3><h3> 哦,你们是21世纪最可爱的人,你们是绽放在生死线上最火红的玫瑰!
</h3><h3> 冰心奶奶还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哀。”
</h3><h3> 三月来了,樱花终会开放,樱花树下终究会游人如织...三镇的街头,一定会重现车水马龙。啊,原来车水马龙就是国泰民安。当我们万家灯火之时,一定不能忘记白衣战士的泪花和血雨..</h3> <h3> 破阵子·抗疫群英颂
</h3><h3> 高一12班 卢睿
指导教师 王淑文
</h3><h3>庚子新春未至,江城雨骤风急。
</h3><h3>户部巷里游人绝,黄鹤楼下朱门闭,
</h3><h3>满目皆阴翳。白衣舍身驱魔,三山誓死逐瘟。
</h3><h3>感天动地神州泣,拨云见日天下明。
</h3><h3>对酒赏红樱!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相见欢·迟春</h3><h3> 高一12班 卢睿</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指导教师 王淑文</span></h3><h3>迟春浅暮初风,欲归鸿。
</h3><h3>月下千城烟火未绝空。
</h3><h3>
</h3><h3>夜萧冷,窗孤影,俱难重。
</h3><h3>故里长街山海笑逢中。</h3> <h3> 第一次拥抱</h3><h3> 高一九班 薛畦烨
指导教师 王滋润
</h3><h3>
</h3><h3>我的心里直飘着一个模糊的问题,从未说出口,也不想去触碰祖国到底是什么?五星红旗?红领巾?中国共产党?华夏民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亚病夫?购物狂?不冲厕所?是第一个拍到月球背面的国家?是北斗卫星的发射国家?还是拿着小红旗男孩的一句“祖国万岁?”
</h3><h3>我不知道。
</h3><h3>可是,她先拥抱了我。
</h3><h3>2019年12月中旬,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经营者已出现症状。1月23日,全国已确诊634例,泰国日本韩国美国出现病例,武汉封城。2月25日,武汉市累计确诊6596列,死亡2641例。3月15日,欧洲累计确诊4814例,死亡1905例。新型冠状病毒像隐形的浪潮涌向全国和世界。医院里着防护服,防护镜的医生护士们脚步匆匆,制药询查。一位大眼睛的护土姐姐说:“我不想流泪,护目镜会花,我就看不清东西了。钟南山,李兰娟两位医者走在抗战一线,安慰大家的心情,传播疫情知识。外卖小哥加急配送,为得是让人们少出门。B站up主做了一伤疫情传播预见的动图,运用科技与数据劝告人们少出门,不聚餐。许多基金会纷纷成立,新鲜蔬菜支援是队一批又一批,热心市民为无口罩的人发口罩,小朋友们隔楼聊天。
</h3><h3>我,窝在沙发上,隔着屏幕看着祖国,世界发生的这一切,关掉手机,脑袋里冒出了几个字“这理所应当吗?”
</h3><h3>人们在一种环境下呆久了,就会处在一种舒适圈内,所有的给予都被当作了应该。好像中国的优势就是人多,大难来了难落到你头上,再说了,总有一些人会冲到前面给你们挡住的这种话我听过许多遍了。
</h3><h3>一天下午 ,看完疫情追踪的我打开了B站。首页上一个有关疫情的视频吸引了我,点赞很多。“中国能在短短几天内封掉一个百万人口的城,不单单是靠决心,靠得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你说那其它国家他为啥不封城,他也想啊!他能吗?封城面临着经济下滑,小公司倒闭,还影响人民的正常的生活。意大利封城了,封的地方年GDP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你说人家是发达国家,不差这一点,可是他们主打旅游业,客人又从哪来?再说了,物资从哪送?物资够不够?……”这段热血沸腾又略带搞笑的演说让我泪水沾湿了衣裳。也许我以前为祖国鼓过掌,但从未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她的伟大和坚强。有位生活的在日本的博主说,在日本,你必需连续发烧满五天并带有呼吸困难,国家才会进行关注。所以说,当疫情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打响时,中国就已经担当起责任,死守阵地。
</h3><h3>十天建起的火神山医院,工人们在完工的那一刻累倒在路边。建筑食堂里,没有一把椅子,站着的工人们匆匆吃完饭,无言。各地的菜农们为了让疫区人们吃上新鲜的蔬菜,满车的绿溢了出来,飞速冲向终点站。全国十四亿人民集体居家隔离在家的小游戏也不断。超市,村口,社区门口都设了检查站,这既是对你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
</h3><h3>中国在认真的守护着我们 ,守护着这十四亿中华儿女。从此以后,综合国力不再是政治课本上的一个词,而是走进来的口罩、防护服,是走出去的检测剂。经济实力不再读起来空虚,正是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力才能为患者免费治疗,为医护人员提供住宿地。仅管中国未能交出一份满分的答卷,但已努力应对。这是我第一次与祖国拥抱,不刻板,不虚假,这般温暖,又这般凄凉。她给了我无穷的安全感,幸福感与自豪感,让我能放心的成长。少年强则国家强,今天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国家强则少年强!在外的游子们无论相隔多远,都可以放心的去拼搏,因为她有一个伟大而坚强的依靠中国!
</h3><h3>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我检查了一遍太阳,月亮,星星,依旧还在。
</h3><h3>这久久的拥抱,我歪头,祖国在你心中可爱的只是一时?还是一世?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