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缘起</b></p><p> 昨天在一个家长教育群,我推荐了洛阳西下池小学、汝阳圣陶学校、封丘建勋学校、长垣步步高四所学校,激起了家长们强烈的好奇,大家赞叹说,真是没有想到河南竟然有这么多好学校,福建、北京、湖南、天津、河北、贵州、广东、海南的数位家长还向我咨询,希望能把孩子送进这几所学校。</p><p>现介绍如下。</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西下池:爱与自由</b></p><p>思想原创:心教育</p><p>目标:爱、规则、自由,让师生成为自己</p><p>核心理念:心教育是一种以心为本的教育。它以认同和陪伴,实现生命的自我觉察与完善;以规则与平等帮助生命更好地社会化;通过重建生命的高价值感,让师生成为真正的自己。</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西下池很小,教育很大</u></i></b></p><p> 西下池只有8亩地,如此的“小”学校,竟然能“重新定义小学教育”,当年中国教师报,连续十六版报道了这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国教师报用了“出格”、“传奇”等词汇描述这所学校。</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于西下池的“出格”与“传奇”</b></p><p> 如果你饿了,在课堂吃东西,这种行为是否会被老师允许?</p><p> 如果全校召开一场盛大的读书节开幕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突然从人群里冲上台,挨着正讲话的校长坐下,这是否会被允许?</p><p> 如果有几个孩子,上课时间在校园内东一头、西一头地闲逛,是否会被允许?</p><p> 如果学校允许学生可以不上课,并且还在楼道里专门为他们配置数台电脑随时可供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这样的做法你如何理解?</p><p> 如果一所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没有一点为“人师”的架子,学生们见了她们就撒着娇在怀里“腻歪”,这样的场景是否会让人觉得意外?</p><p> 如果每一天学校都要抽出时间,让孩子们在草坪上盘腿“静坐”,你是否会觉得这所学校有点怪异?</p><p> 如果一个孩子写作业很慢或者在与人吵架,那么,你听说过“给情绪命名”这个词吗?</p><p> 当很多学校都在研究如何评价科学化时,他们却开始推行“去评价”,“去评价”又该如何评价?</p><p>……</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校长“艳丽”说</b></p><p>1.真正的教育不过是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教育的使命是陪伴儿童过一种精神生活。3.读懂了学生就读懂了教育。</p><p>4.教育不是塑造与雕刻,而是理解与接纳,而接纳儿童要先从察觉、接纳自己开始。</p><p>5.教师对孩子表达爱的3种方式:给情绪命名,允许情绪发生,拥抱表达爱。</p><p>6.教育是伟大的游戏,游戏是儿童成长的方式。</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爱在的地方,闪烁着神的光芒</b></p><p>西下池以“中国北方最美的学校”为人津津乐道。</p><p> 这里有养殖园、种植园、游乐园、木工坊、创客空间、茶艺室、陶艺场…每一个场景都温馨。</p><p> 这里的文化“会说话”,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闪烁着“神的光芒”,每一棵草都柔软、每一朵花都艳丽,每一个孩子都率性。</p><p> 小草、流水、歪缸、木栅栏、木桌凳、木房子、木长廊……每一处点缀都浪漫。</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心课堂强调基于儿童经验的“实物化”教学</b></p><p> 一只颤抖的手,无论如何写不出工整的字迹。</p><p> 当学生把教师、同学看成自己的家人,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时;当学生对生活环境、相处对象不再产生畏惧与逃避,并愿意融入其中时,他的安全感才算真正建立起来。</p><p> “心课堂”严禁控制、训斥、讽刺、挖苦、体罚,倡导学生“四不怕”:一不怕老师,因为老师是亲人;二不怕同学,因为同学是伙伴;三不怕教室,因为教室是第二个家;四不怕学习,因为学习就是生活――是与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人生最美好的时光。</p><p> “心课堂”强调“三个大于”:努力大于成绩,学校从不以成绩评判学生优劣,而是更注重是否努力或努力的程度;方法大于努力,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方法就是窍门,找到“门”才能开“窍”;兴趣大于方法,完成任何事情都有很多方法,但最好的方法都不如对这件事本身产生的兴趣。</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看西下池细节</b></p><p>这里是教学楼里的洗手池,粉红色的窗帘像午后若隐若现的回忆,阳光从芭蕉丛里爬进来,在墙壁上随意涂鸦,间或调皮地在镜子里扮个鬼脸,原木的清香在楼道里飘荡,这丝丝缕缕的味道和水流声配合起来,就像某个女教师柔暖的微笑,一切都静谧安详…</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u>圣陶学校:寻找教育的桃花源</u></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u> 理念:教育即信仰</u></b></p><p> 中国教育的一眼泉或者一束光</p><p> 中国教师报记者王占伟二十几次“卧底”圣陶,终于采写推出《圣陶学校蝶变的七个谜》,从此蜗居大山脚下的圣陶才为世人所识。</p><p> 报道说:“震撼、神奇、颠覆!</p><p> “没有亲眼看到,你不会相信这里发生的一切。</p><p>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没有固定教材;课前无预习,课上无笔记,课后无作业;同样的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能考过七年级;初二学生参加中招考试能被当地优质高中录取;高一学生参加全市高中联考(B卷),包揽全市前19名……</p><p> “缔造这些教育传奇的,是一所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村学校——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圣陶学校。”</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道者风范</b></p><p> 八十岁的王天民校长被褚清源称为教坛“鬼谷子”,老人举手投足尽是慈祥,在学校孩子们亲切地叫他“爷爷”。</p><p> 老爷子眼不花,耳不聋,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自称“一上讲台,神仙附体”,他说,“我说的话不是我说的,是中国古代圣贤借我的嘴巴在说话”。</p><p> 老爷子家传易经。曾是语文特级教师,现在是全学科通才。</p><p> 他能让弱智儿童化性,能让自闭症孩子成为超常儿童,很多人都见识过他的“神迹”。</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天民说</b></p><p>往台上一站,你就是“道”。</p><p>教育是“一种通天接地的气场”。</p><p>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p><p>“教育应该是育教,育在先、教在后,校长要先育自己再育教师。”</p><p>“每个学生都有天赋。”</p><p>“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状态。”</p><p>“教师要做唐三藏,学生要做孙悟空。”</p><p>“越不会教越会教,越会教越不会教。”</p><p>“做无用功比不做更危险。”</p><p>“记在脑子里是财富,记在笔记上是负担。”</p><p>“答对了给1分,答错了给2分:答错了一定没抄袭,不会还敢举手就是勇敢”……</p> <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不要教材,混编教学</b></p><p> 圣陶学校不仅抛开了教材,而且打破了年龄、班级界线,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p><p> 圣陶学校不依赖、甚至完全抛开了教材。“有的教材割裂了知识本身的体系,容易成为教师的绊脚石、迷魂阵。”王天民说:“比如初中数学关于因式分解的内容,八年级上学期学习因式分解,九年级上学期学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学呢?圣陶学校之所以不用教材,就是为了不割裂地进行教学。”</p><p> 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但循序渐进就是按教材体系走吗?在王天民看来,真正的循序渐进不是按照教科书的体系安排,而是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顺序。基于这样的理念,王天民带领教师团队,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对小学到初中的主要学科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将此作为教学的主要凭借。</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教育“小梁山”</b></p><p> 许多对现代学校教育失望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来圣陶学校,在学校西南角特辟一处院落,成立“留学园”。外地“留学生”就吃住在此,俨然已成为一个小社会</p> <p>一种让人深思的“圣陶现象”</p><p> 为什么要放弃大城市的“优质教育”和优渥生活举家来此陪读,虽然辛苦却不亦乐乎。</p><p><br></p> <p>蜂拥而至的孩子太多了,实在接纳不了,就只能搭建板房。</p> <p>板房也没有空间,于是有家长在此做起了临时房屋生意。</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建勋学校</b></p><p> 建勋明智,教育报国。</p><p> 理念:让每个生命笑着生长</p><p> 面对一系列民办教育的政策变化,建勋学校却逆势飞扬,当许多民办学校发问“路在何方”,绞尽脑汁寻方觅路时,这所学校的董事长却回应“路在脚下”,他说民办教育必须要“眼光向内”,走好办学的“良心路”。</p><p> 建勋的教育共识是,唯有幸福教师,才能幸福学生。</p><p> 他们去掉“红叉号思维”,摒弃“捉虫子行为”,放弃“竞争文化”变反思会为“点赞会”,学会“始终欣赏生命”,他们把“成就感”、“安全感”、“幸福感”当成文化基石,激发教师、唤醒学生、读懂家长。100%落实“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实施“双22教育”体系:“22生命课程”、“22文化课程”。</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成长目标</b></p><p> 教师三个一:一张笑脸,一颗爱心,一身正气。</p><p> 学生三个一:一个好习惯,一种好品质,一份好成绩。</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主理念</b></p><p> 学习主体</p><p> 学生主人</p><p> 活动主角</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化课堂</b></p><p>过程和结果都必须是能“演出来”的</p><p>生活化</p><p>体验化</p><p>实物化</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建勋说</b></p><p>1.好教育让妈妈更漂亮</p><p>2.教育始自于“一个眼神的革命”</p><p>3.好教师身上要有“妈妈的味道”</p><p>4.教育是“心和技术的结合”</p><p>5.“为你千千万万遍”</p><p>6.无论我的愿望多么强烈,手和脚都开不出苹果花,你结出苹果的是苹果树,苹果树才是主角,我只是在协助苹果树开花。</p><p>7.我不相信,没有种子,植物也可以发芽。</p><p>8.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如百花等等,你一旦挖好了池塘,大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p><p>9.儿童就像玫瑰花,有不同的花期,最迟开的那朵一样美丽。</p><p><br></p> <p>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建勋正探索“新形态学校”样貌</b></p><p>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p><p>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p> <p>教育是指对生命的态度</p><p>生活是指对世界的态度</p><p>生命是指对自己的态度</p> <p> 优质的办学硬件和人文软件</p><p> 吸引了来自海南、新疆、上海、北京已经河南全省外地生源前来就读。</p> <p>建勋“四去”</p><p>去课堂</p><p>去管理</p><p>去课程</p><p>去评价</p><p><br></p> <p>一所庄稼地里绿色生长的学校,占地200多亩,在校学生4000人,以“新形态”姿势拥抱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步步高:有生命的学校</b></p><p> 步步登高,止于至善</p><p> 一所尽心知性的民办村小,彩虹一般让人宁静祥和。</p><p> 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浮躁,藏身于乡村街巷里的步步高,匍立于泥土田垄,散发出庄稼的清香。</p><p> 步步高遍地是植物,奇花异草,日晕圆虹,她的气质是独特的,文化和课程也是独特的。</p><p> 她的独特性在于拒绝刻意的有为而主动选择回归于朴拙,以一份无为心态做自然的教育,在一片狭仄的空间里,用心聆听成长的声音,呈现出生命无限的蓬勃生机。</p><p>步步高课程</p><p>一步课程:行课程</p><p>两步课程:知课程</p><p>登高课程:善课程</p> <p>一个常有日晕圆虹临照,奇花异草鸣响的学校,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这里有爱与自由,有善与觉性,一个被师生们称为“家”的地方。</p> <p>六个人的升旗仪式</p><p> 疫情期间,六个“戴口罩”的人,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为每个人升起那面高高飘扬,迎风招展的旗帜。</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校长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人,只有在土地上能扎下根来,活的实实在在,才有机会面对这姹紫嫣红。才会如这小小的青苔,为土地和天空开出自己的花来。植树节,依旧植树种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那从朝到暮的劳动痕迹,已经在心田里酿出甘美的琼浆,把爱的甘露撒向天空和土地,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群。再没有开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最不负春光的事情了。唯一不同以往的是:我们戴着口罩。曾经贫瘠的土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报告环境质量为优,因为青苔在这里开出花来了。就在这黄河岸边遍地黄沙里,苔花欣欣。</b></p><p> 在乡村里,我们有这样一座校园,是多么幸福的事。远离喧嚣,生态和谐,我们能安静的做事情,安心的学习,追慕圣贤,心怀理想。这份淳朴,成为当今社会里一种珍贵的存在。</p><p> 而这一切的繁华与宁静,都是为你们准备的。春天花开次第,校园的大门即将为你们敞开!</p><p>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束光。不被左右,心有所属。那些内心被照亮的人,从来不甘堕落。因为他们知道光明与温暖是解救苦难人生的无上根本。来,是心甘情愿。离开,亦灯灯相续,做人类文明之基。</p><p><br></p> <p>老师们的心静如一片月色,在这里做学生,有隐修的感觉。</p> <p>校长微信:【办公室偶见】</p><p> 为了激励学生,老师们总是大兜小兜的买,而且互相影响,蔚然成风。还有班主任给留守儿童买衣服鞋子的。有拿自己孩子衣服给学生穿的。在步步高各种奇葩老师都有。这也算步步高特色吗?哈哈哈哈。虽然我不太认同。因为前几周在课间,见一孩子手举几个巧克力架,大声炫耀自己所得的奖励。老师们,这是惯孩子吗?这些此起彼伏的做法是不是有讨好学生之嫌?[撇嘴]你们就不怕学生因此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可是这话憋了一学期我也不敢讲。因为每位老师的的确确是在尽心尽力,想方设法为孩子。而我也经常在第一时间吃到每一个在学校过生日的孩子的蛋糕。[蛋糕]不是有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吗?四个月瞬间即逝,在明天和后天,相信老师们所有的心血都会化成每一个学生取得期末圆满的动力。今晚一切收拾停当,整个学校又再次回到开学时的安宁祥和。这一切多么难能可贵!愿时光为师生们停歇,祝愿大家好梦,并好梦成真!</p><p> </p> <p>顿顿都是家常饭</p><p> 想偏食挑食也难。每顿都有一道专门为特殊过敏体质做的菜。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这不要紧。但是有一个过敏体质孩子的妈妈需要,就这么简单!</p> <p>“长大后,他们会记得校园里春天的一朵花。这朵花就会以瞬间的温暖照亮他整个的生命历程。”</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步步高生命家园</b></p><p> 上千种植物,数百类物种</p><p> 选址,掘土,栽培,浇水。这些不起眼的小苗,来自大江南北,大漠边陲,高原山谷,平原盆地。林林总总,有名无名。</p><p> 校园里里外外,边边角角,随处焕发生机。</p> <p>像植物上的一只小蜗牛</p><p>每天守着孩子,“一点点”爬行,向着光明。</p><p><br></p> <p>有朋友对我说,河南还有一大批好的学校,我说肯定有,我也不过是撷四朵花,以此祝福中原大地上的教育,致敬所有的教育人,一起拥抱春天。如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