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洋县至太白县绝美秦岭

谢一斗

<p>五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足以改变许多人,也能够见证许多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八百里秦岭面前,我们渺小如林间的飞鸟,溪流中的游鱼,耗费一天时间也就留下一点足迹,拍几张中意的照片而已。</p><p> 2015年10月2日至4日,我们跟孙哥一家自驾,逆时针走了一趟秦岭深山,具体线路是西安—太白县(住宿)—黄柏塬—华阳古镇(住宿)—洋县—西安(一圈600公里)。历时3天,进山后一直下雨,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p><p> 2020年3月24日,我们一家自驾去汉中洋县龙亭看油菜花,返回时决定顺时针从华阳古镇到黄柏塬,再从太白县回西安。巧的是在去华阳古镇路上下雨,住宿一晚。第二天早晨不到8点就出发去太白县,后来雨过天晴,一路畅通无阻欣赏美景,回忆起了几年前的点点滴滴,绕了数不清的盘山公路弯道累个半死,但在太白仙境处第一次拍到了太白积雪,真是不虚此行。下午1:40到县城,归心似箭,未做歇停,经344国道到了宝鸡后走连霍高速,马不停蹄,下午5:20回到西安家中。</p> <p>3月24日早上8点,从西安出发去汉中洋县龙亭看油菜花,出城车流量较大堵车,加上走京昆高速秦岭段,道路难行,快下午1点多才到油菜花天梯,土里缺水,油菜花长得并不好,用无人机拍大场景,效果能好一些。</p> <p>洋县龙亭油菜花天梯</p> <p>这一片风景独好,油菜花竞相开放,吸引一群群蜜蜂飞来飞去,忙得不亦乐乎!</p> <p>山地油菜花,有梯田感觉。农民有了田地,就有了生存的资本;农民有了房屋,就有了生活的勇气。</p> <p>水田里的油菜花,长势喜人。</p> <p>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深山里袅袅炊烟,不得不羡慕人家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适。</p> <p>去华阳古镇路上开始下雨,一路都在担心如果第二天下雨会很麻烦。</p><p> 经过一个贯岭隧道,有几个人在隧道口旁边躲雨,这种雨来得急停得也快。等我们通过这个长隧道,那头没见降雨迹象,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种处处可见的天气现象,老百姓会说这是神经天,而刘禹锡却赋予它诗意,千古流传。</p><p> 现在从洋县去古镇的路新修过,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回想起5年前这条路是最难走的。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短短几年,从一条路的养护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财政实力和对特色旅游的重视程度。</p><p> 很多时候,免门票收入,游客可以自由穿行、停留,会带给沿途老百姓更多的福利。</p> <p>时间回到2015年10月2日,从西安开车到太白县城148.8公里,先走高速到宝鸡,关中大平原一览无余,其后上山就开始像坐摇摇车,中间稍作休息,花费三个多小时才到第一站,晚上住在县城。</p><p> 现在县城去西安的路新修过,一路盘山公路下坡。</p> <p>魅力太白</p> <p>第二天早上,去黄柏塬路上拍的盘山公路,远处是太白县城。</p> <p>这次再拍一张,相机角度有偏移。</p> <p>当年的县城很小,也没有拉近镜头。</p> <p>这几年太白县城也盖了很多房子,厂房和小区多了很多,外观非常新。只是县城四面都是山,交通是很大的问题,经济发展较慢。</p> <p>上山十多公里留到高山草甸,这里是最吸引人的。</p> <p>山上没有加油站,没有饭馆,需要自备食物。高山上泡面,除了便捷,它能填饱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p> <p>高山草甸处,七彩丛林,令人热血沸腾,流连忘返。</p> <p>这次看到了之前的松树长大了一些,春季叶子没长好,这里的颜色还是差点意境。</p> <p>当年这里拍的这几张图片,每到秋天总会想起,但不知道何时再去。很多景点不去后悔,但去了更后悔,所以喜欢自驾游,随停随走,能不去景点就不去。</p> <p>除了颜色较灰较淡,中间的亭子也破烂不堪,以前游人最喜欢去哪里,而现在想去都不敢去,路都找不见了,甚至害怕猛兽。</p> <p>过去专为游人修好的路,我们因此逗留此处拍照拍照再拍照。</p> <p>时光飞逝,当年的三个小不点,现在都是中学生。</p> <p>而现在木头腐烂,道路不通,人烟稀少,令人唏嘘不已。这期间不知道为何,但如今太白县这段路坑坑洼洼,极其难开,应该是游人不愿来的原因。</p> <p>高山草甸周围的景色怡人,像极了一幅幅水彩画。</p> <p>我负责拍照,坚决做到山美水美人更美。</p> <p>上次带哥哥来,这次他要上课,只好带小豆豆来,很给力的。上山期间,车子一颠一颠像摇篮,小豆豆睡了好久,到这正是中午。幸好带了开水和泡面,美美的吃一顿,填饱肚子。</p> <p>不让妈妈拉着,自己的路自己走。</p> <p>小豆豆很勇敢,摔了好几跤都没哭。</p> <p>山上风特别大,温度低,很多树都还没有发芽,照片层次感大不如前。</p> <p>这次雨过天晴,蓝天白云,视野开阔,在太白仙境处远眺竟然看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一扫道路难行所带来的阴霾。之前登山,十之八九碰上阴雨天,积累了“雨神”的称号。</p> <p>太白积雪,远处太白山海拔可是3700多米,几年前我爬到拔仙台也没有见到雪,却碰到了阴雨绵绵。真可谓:太白仙境处,一天四季景。</p> <p>山上背阴处温度低,流水竟成冰。</p><p>李白曾诗云:“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上太白山,难度极大,来太白仙境,得看情怀。</p> <p>这张照片跟下面一张拍摄位置大致相同,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略微调整角度。</p> <p>跟下图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做出同样的事却有了差别。</p> <p>黄柏塬号称小九寨,下雨的时候分不出烟雾还是云雾,但我们只愿浮云早散,好看清楚山另一头的世界。</p> <p>去大箭沟景区的指路标志</p> <p>鳌山到太白山有一条难度很大的步行穿越线路,就算是资深驴友,也得做足准备才能去。</p><p><br></p> <p>观音峡发源于鳌山,高山融水,溪流清澈见底,流水潺潺,自然吸引小朋友们戏水玩耍。</p> <p>拦河大坝蓄水发电,时间一长,便成了一个小型水库。</p> <p>说它太白仙境并不为过</p> <p>人生无常,很多事情并不可控,但事来前尽量提前安排,就像哪怕突然下午,老爸也能从沉重的背包里拿出一件雨衣。</p> <p>秋天穿冲锋衣,保暖防小雨</p> <p>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前去黄柏塬这里的公路是我见过的山里面修得最好的,也是游客评价很高的一段路。这次竟然碰到十几处塌方,幸好有养护工人及时疏通道路,一刻都没有耽误。</p> <p>这次看到挖土机在河道里作业,雨水从山上带来大量泥沙,导致河道淤塞。</p> <p>沿途很多处道路被大水冲垮,来不及修好刚够一辆车通过,幸好没被堵在深山,得感谢道路养护人员。</p> <p>秦岭以北种小麦,南边种水稻,隔一座山,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差别就很大,真是印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 <p>平日里,父母盼着孩子早日长大,而孩子真正长大后,却发现自己年华易逝。</p> <p>田中的水稻收割完毕,唯独这株不愿长大。</p> <p>从黄柏塬去华阳古镇路上见到了很多小动物,认识的有锦鸡、松鼠和乌鸦等,运气好可以看到朱鹮,秦岭里有羚牛和大熊猫,我们只看到了雕像,没见到活物。</p> <p>进古镇路标</p> <p>硬从石头缝里抠出一条路来,要致富,先修路,路畅通了,外面的人就来了。</p> <p>古镇西边全貌</p> <p>当年拍的夜景,游人如织,这次晚上也没见几家灯火,晚上吃完饭留在客房。</p> <p>古镇街道</p> <p>站在观景台,远处云雾缭绕,这里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p> <p>徐海东大将雕像</p> <p>原红25军领导人</p> <p>旧址规模不大,却是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现在扩建了场馆,没来得及过去。</p> <p>院内高大的柿子树,十一开始变红变软。</p> <p>院外农家种的木耳,小朋友们终于知道木耳原来就是木头上长的“耳朵”。</p> <p>古镇的建筑很有特点,吸引艺术家们前来创作。这次受疫情影响,街道上商铺几乎没开,游客更是屈指可数,我们住宿一晚还是主动打电话要了两个标间。</p><p> 25日早上8点,我们从古镇出发去太白县,虽然前方道路崎岖不平,但因为心中向往,充满希望,所以义无反顾。</p><p> 美景从不缺席,只是人生过客匆匆,珍惜拥有,闲暇时约三两好友,看青山隐隐,绿水淙淙,且看且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