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公开有新意,见贤思齐助成长

春风十里

<p style="text-align: right;"> ____参加省网络教学历史公开课活动有感</p><p><br></p> <p>  3月17日,3月20日两天我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和长春外国语学校举办的吉林省高中省级教研共同体网络教学公开课公益性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听了高三孙佳欣老师和高二蒋勇老师网络直播课,受益匪浅。</p><p> 今年的高三学生因为疫情,使得他们受到的关注极大地高于往年。时间紧任务重,高三老师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孙老师讲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认为这节没经过磨课的直播课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有的放矢。本节的谋篇布局合理,重难点分析拓展收放自如,取舍适当,分析到位。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第二,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做题方法。如在做说明题,原因题等从哪些地方去思考,去入手。这让学生在答题时能迅速找准切入点,不致慌乱。第三,有针对性。布置作业既针对学生平时做不好的题,又针对本节内容和高考题型设计,科学合理。第四,关注热点。对于新冠病毒这个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孙老师的课值得高三教师很好的观摩学习。</p><p><br></p><p> </p><p> </p> <p>  高二蒋勇老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先秦部分)》。因为是一轮复习,对教材内容蒋老师进行重新梳理整合,不拘泥于教材,讲练结合,以讲为主。听蒋老师的课感觉知识储备丰富。良好的专业素养,用心的备课,使得课堂表述思路清晰,隽永深刻。通过对本课内容背景讲解体现了时空观念,对思想观念讲解体现了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在轻松一刻环节,他问长春的哪些地名能体现儒家思想,这是以地名看文化,地名是浓缩的文化,设计巧妙,调动学生兴趣。</p><p> 当然,因为网课局限两位老师也有不足。如在讲解中有些拘谨。线上教学提问用时较长。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理想。互动不能很好对接。</p> <p>  3月24日9点50分,全省参与听课的老师在外国语学校老师主持下又对这两节公开课进行了在线研讨。这么大规模的在线研讨会我是第一次参加。会上两位授课老师进行说课。之后是本组互评。高三备课组长张莹发言。她对孙佳欣老师讲课的点评是:知识梳理清晰,学科视野开阔。学法指导科学,价值引领正确。简明扼要的点评却对整节内容进行全面评析。透彻精准,值得教研员学习。</p><p> 吉林市一中的夏潇老师对高二蒋勇老师的课进行点评。他代表年轻教师主要从观摩学习的角度点评。体现年轻教师的虚心好学。</p><p> 外国语学校的贺庆国老师也对蒋勇老师的课进行点评。他从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谈到本节课的讲解,谈到全省高中历史教师的应加强联系探究问题,寥寥数语,正如荀子所言:涉然而精,倇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贺老师讲完之后,在线听讲的部分教研员和老师直呼不过瘾,没听够,希望有机会再次聆听贺老师的讲课和点评。</p><p><br></p><p> </p><p><br></p><p> </p><p><br></p><p> </p> <p>  </p><p> 最后省教研员赵赢老师对这次网络公开课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全面的总结。她谈到了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的必要性,网络历史公开课研讨的意义。强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全省教师和教研员携手同行共创历史教育的美好明天!</p><p> </p> <p>  我作为地方教研员参加本次活动,感到受益匪浅,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只有不断地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聆听,才能更好地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很感谢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和长春外国语学校给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提升自己。</p><p><br></p><p> </p> <p> 公主岭市进修学校 丁晓玲</p>

老师

公开课

教研员

点评

高三

蒋勇

教师

学生

外国语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