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致邻居阿婆 <我们相识的30年></p><p>一个对我很真很真的老人 </p><p> 在她家里有我的童年 、学生时代寒暑假的回忆、还有各种生活的点点滴滴……</p><p> 我早有预感,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她坐在那里,可是这些来得太快了。傍晚我得知,她今天早晨不在了,今天她没像往常一样开门,突然眼眶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回忆就像洪水般涌出,我先生和我说,她走得没有任何痛苦,就像她的为人。</p><p> 她出生在1930年,我父亲一直说,她是唯一还活着的和爷爷同龄的老人,每次说到这里,我看得出我父亲想我爷爷了。我母亲和阿婆关系很好,阿婆一直来我家坐坐,我和她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上周六3-21傍晚,我带女儿回常熟去了,我在楼上看到一个老人拿了一把油sai子过来给我们,我叫上我妈赶紧下楼搬凳子给阿婆坐,我妈问她上午出去烧香有没有人?她说:没人,不开,特殊阶段。我苦口婆心让她不要一个人出门最近。她还关心我,说我带孩子辛苦,到底也不胖。上午我在街上遇到人说她去北边烧香去了,她干女儿买给她的东西她还没路过拿。我回家后,去看了几次阿婆有没有回家了?我和我妈说,咋还没回家?不会出事吧,后来我也没关注。我妈后来说阿婆回家了,说没啥力气,在睡觉呢。</p><p> 前几天,突然夜里想到我的外婆了,我想着清明的时候去看看她,我妈以前说看到这个阿婆就像自己的妈还在,她会想起自己的妈妈。</p><p> 我小时候给阿婆取了个外号“俊俊阿婆“,因为阿婆太多,年幼的我们分不清,她有个孙子,名字里有个俊字,所以我从小称呼她为 俊俊阿婆。然后这个称呼这一天戛然而止了。</p><p> 我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在她家的日子很多很多,几乎是相伴长大,对她那里非常熟悉,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她那里。我的小时候就是他们煮黄豆的时候给我包一包黄豆,拿报纸卷成蛋筒状,我妈一直说的,如果他们烧了荤菜,他们肯定会夹给我荤菜。说到这里,2017年11月初怀孕那年,我父亲髋关节脱位住院,我那天一个人在家收拾准备父亲出院睡的床,还做了些家务,感觉很累,烧不动饭了。阿婆叫我吃饭,她把保鲜里的肉拿出来(其实有点变味了),但是我很饿,我把饭全吃了,至今难忘。</p><p> 小时候,我们娃娃们夏天在她那边的大风扇下,搭好台子睡午觉,看小人书。阿婆虽然不识字,可是她爱人是读书人,为此她也学了很多词汇,比如艰难、谦虚 等等。而且她无师自通 明白很多很多道理,也会做人,从来不说我们小屁孩,我们也喜欢去。老公公还在的时候12年走的,家里有很多很多报纸,她有时候让我给她讲讲报纸上有些啥新消息。</p><p> 中学读书的时候比较忙碌,她也在忙碌她的事业(她从开胆囊后都是轻工,大概做了35-40年),她直至去年还在为常熟服装行业做贡献,手工勾针勾线头,我记得我以前也跟她学了干过不少。她勾各种出口毛衣线头的样子还在我的眼里,她粗糙的双手(都是灰指甲增生变厚),依然每天把生活安排得紧紧有条,每天三轮车拿货,勾线头,理好,缴货。我最小的时候大概5-6岁,就是折手拉纸元宝就是在她那边看会的,从此揽下逢年过节家里祭祖需要的纸元宝。</p><p> 2013年的暑假,研二暑假回家,我去她那边看她。她同我说,明年我就没假期了,要工作去了,就看不到我了。我想,原来她记着我啥时候毕业呢,她一直拿我当孩子的,我每次去看她,她总是先到她房间拿小饼小面包给我吃,那些都是她的亲戚们来看她买她的。她却是只要看到我就永远不忘记给我分享。直到上周六,你还是不忘记要给我们分享,拄着拐杖(我女儿一直想去抢老太太的拐杖,今天告诉女儿老太太没了,她也伤心了)。阿婆啊,你再也听不到我(小二)说话的声音了……相见时难别亦难</p><p> 工作后,有一段怀孕期间在常熟的光阴,她看着我肚子一天天变大。。。。。。</p><p> 青丝变白发,她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而我们也看着她衰老,步履蹒跚,正如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的那个背影。她对死亡是很坦然的,照片早就拍好了,放在床头了,送老衣服鞋子都准备好了。</p><p> 她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可以写成一本回忆录,可是还没来得及好好问她,她已经耳朵听不清,是我们太忙,还是没珍惜时间。</p><p> 音容笑貌都在眼里,而我下次回去,再也看不到太阳下的你……虽然你91了,可是我的眼里你才刚老,你的状态一直都很好,我多么希望下次回去还能再看到你……</p><p> 时光不在,珍惜眼前,生命脆弱</p><p> 子欲养而亲不待</p><p> 阿婆是幸福的,她有个特别孝顺的儿子,对她超级好,她有得一点也没有痛苦,就像她的为人。一路走好!</p><p> 人生还有多少个30年,我会谨遵你对生活的态度。</p><p> 最后一面是2020的春分时节</p><p> 2020-3-24夜</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