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h1> <h1>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美籍华人建筑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h1><p><br></p> <h1>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h1> <h1> 中国博物馆里评第一,那一定没有苏州博物馆什么事儿。但是如果要评哪家的博物馆文创周边做的最文艺范儿,苏州博物馆那就甩开其他博物馆一大截……除了著名的秘色瓷曲奇饼干,就连博物馆园子里的紫藤种子也能卖得人心生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h1> <h1>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span></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应该是一种大篆书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紫藤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致的苏绣</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平天国忠王府</h1> <h1> 太平天国忠王府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与苏州博物馆相联、与拙政园相邻。是清代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当年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太平天国忠王府作为苏州博物馆的一部分,已不承担文物展示的职能,“太平天国忠王府复原陈列”成为其新的重任,现在忠王府的正殿将恢复太平天国时期“军事会议厅”的原貌;二殿恢复“礼拜堂”原貌。苏州博物馆除了将馆藏的一些忠王府遗物陈列出来,还特别从南京的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了部分藏品以丰富陈列。拂去了历史的烟尘,忠王府将以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眼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典戏台</h1><h1> 会馆是同乡人聚会之所,更是商贾贸易洽谈之地,往往建有戏台。古典戏台为忠王府东路建筑,是八旗奉直会馆利用南部四合院的庭院修建而成,虽经数次维修,基本保持其原貌,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室内古典戏台之一。整个古典戏厅占地面积达450平方米,气势雄伟,高达9.85米,顶部为跨度达14.8米的歇顶式顶棚,在顶棚边檐下沿配翻窗47扇,补充室内的光线,造就了一个室内戏台。戏台长8.65米、宽6.10米、高0.96米,戏台正面墙壁为著名画家金心兰所作的梅花仕女图,雕刻在黄杨木圆洞门屏障之上,戏台东西两端各设上下台阶。台两旁及对面均为名家的书法壁画楠木画屏,共26扇52面,有沈周、唐寅、文征明、王宠、徐渭、王铎等名人书画,为工匠高手杨氏所镌,使整个古典戏台的文化氛围十分强烈,艺术价值甚高。</h1> <h1> 1986年昆曲名家俞振飞先生在这里作了专场演出,深得中外人士的青睐,乔石、基辛格等一些国内外著名人士也曾在这里观摩、听书和看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卧虬堂</h1><h1> 为忠王府东路建筑,堂外为紫藤院,后为戏厅。相传当年拙政园主王献臣与吴中才子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相情相慕。仲春时节,藤飞花放,王献臣常在此宴饮诸子,名为“卧虬堂”。卧虬既因紫藤蟠屈似龙而名,又隐寓名士循世隐逸之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