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犁,犁的是关中人的道道儿

云境禅心

<p>走在尘封父辈的故土,</p><p>看到了</p><p>村沿儿,</p><p>那棵秀丽干枯的古槐</p><p>我默默地吮吸着儿时的甘甜</p><p>看到了,看到了</p><p>在颓废的小崖坡沿儿静静地躺着</p><p>一架锈蚀的关中犁,</p><p>独自咀嚼着曾经的风光</p><p>懵然——</p><p>一曲儿时的歌谣</p><p>悠悠地飘在耳畔——</p> <p>“衣服不洗要脏,田地不犁要荒”。</p><p><br></p><p> 在农业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真要想让土地结出更多的果实,就必须得付出更多的心血和体力。一句“秋犁深一寸,顶上一茬粪”,至今仍是至理名言。</p> <p>农耕时期, 冬春犁靠埫,夏秋犁大田,全靠牛曳的“归犁”和“桨犁”。可无论是“归犁”,还是“桨犁子”,都是制式犁,属于唐代传下来的曲辕犁。至于小门小户,偶尔也使用私造的直辕犁,就不要去关注了。</p> <p>(直辕犁图)</p> (归犁图) (桨犁图) <p>归犁是二牛(骡)拉犁,多用在大片片儿地的深耕上;桨犁多是独牛犁,因其小巧转向便利,多用在浅耕靠晌地或旋耕踅头地。</p> <p>  好好的 犁地,就是个犁地,一般人能看到的只是浮皮儿,而老农才会真正体察到里面的道道儿。一个简单的犁地,却孕育了许多关中俗语。这些俗语又承载了关中人划出的道道儿,更成为他们生活中要遵循的规矩。</p> <p>有“地头儿地边儿没有草,庄稼少受虫虫儿咬。”一说,于是,就有了“回踅头”的道门儿。</p><p><br></p><p>“回踅头”,表面来看:地头儿、地边儿受地形影响,有牛马到不了的地方,犁地时就很难一步到位。犁到这儿,就必须不停地转着方向来犁。期间,反反复复的难畅劲儿非同一般。</p><p><br></p><p>后来,“回踅头”就引申出新鲜的内容:代人说和。当甲乙两人闹矛盾,甲乙两人又不得不来往,咋办?甲或者乙就拜托共同的好友丙去说和。这就叫回踅头。说和时,好的、坏的揉碎来说,比方来比方去,反反复复地说。最后,甲乙二人解开心里的疙瘩,重新和好。其实,在男女交往的婚事中,回踅头是常有的事儿。媒人就是说和人。</p> (回踅头) <p>“不踏犁沟”也是一句俗语。</p><p>“犁沟”,本是犁地时木犁留下的痕迹。为了把一块儿地的犄角旮旯都犁到,大牲口就要踏着先前的犁沟,扶犁人稳住身形,木犁才会走得端,新犁沟才会行的直。否则,犁沟歪歪扭扭,肯定就有未犁到的片片子,埋在浮土下。种麦时,麦种架在干瓷板土上,其结果肯定是不能发芽。</p><p><br></p><p>踏犁沟是遵正理,不踏犁沟是走邪路。</p><p><br></p><p>“不踏犁沟”这句俗语,明面上说大牲口犁地时,由着性子,不踏着犁沟走。其实在说人不懂人性呢。说他在做事时,不通大理任性而为,坏了规矩。</p> (犁沟) <p>"牛曳马不曳",却是言说强行叫慢牛和快马合套拉犁。其结果只能是很难合作。心性不一,快慢不合拍使然。引申为一伙人干活,有的人干,有的人偷懒。</p><p><br></p><p>"牛苶马寂",则说牛马路沿儿卧时的神态。牛呢,蒙蒙着眼,马则垂头无声,逢人不搭话,一副高傲冷漠的样子。</p> <p>“买犁,要买杜永的犁:买铧,要买渭北的铧!” 那时在灞河两岸,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p><p><br></p><p> 那大人常挂嘴边的还有一句:“杜永的犁——实诚。”</p> 听大人们闲谈,这大小木犁可有讲究了。犁呢,讲究要买长安县杜永村的犁。能用上杜永的犁,就了不起了。据说这种犁,匠人下料全用的是干透槐木,用料极为考究,大小十一件儿拼接,全靠卯榫固定,找不出一个铁钉来。 <p>那时,人们尚无品牌提法。其实,在关中人心里早就扎下类似的心思,非常讲究个“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人在做,天在看。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p><p><br></p><p>杜永村的匠人们始终恪守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精心地呵护着关中犁这张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