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厦门生活,最大的好处是海鲜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式各样的海鲜。但刚到厦门生活的外地人,最头疼的却又是对各种海鲜(特别是海鱼),辨别不清,价格不明……</p><p> 以下海鱼图片是本人在厦门八市海鲜市场拍摄及部分网上下载所得,价格也是在八市购鱼询问而来,供初来厦门的朋友们参考:</p> <p> 过去,老厦门人相传的好鱼排名谚语:“一午二红鯋,三鲳四马鲛,五鮸六加腊。”</p><p> 1、午鱼。一午就是午鱼。学名:马友鱼,四指马鲅属。鲻形目,马鲅科。</p><p> 看来午鱼当年在海鱼里地位很高。也许是如今好鱼多了,午鱼在厦门人眼里已淡出前列,只能算中档鱼类了。但午鱼肉细刺小,味美脂润,确是不错的海鱼。</p><p> 八市斤价:25~30元。</p> <p> 2、红鯋。学名:金带细鲹。“一午二红鯋”中的红鯋是鲹科细鲹属的一种经济性食用鱼。它和巴浪鱼有些相似。体长椭圆形,侧扁,头稍尖,吻长略等于眼径,前颌骨能伸缩。</p><p> 但这种鱼其实比较小、肉粗、味道也一般,不知道当年为何能排到第二的位置,不得而知?</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3、 白鲳。老厦门人说“三鲳四马鲛”的三鲳指的是白鲳。白鲳体圆侧扁,背缘隆起,鱼吻短,通体呈银白色,与带鱼一样,没有鱼鳞。此鱼倒是味美肉细,目前还很受厦门人喜爱,是厦门常见的家庭食鱼。</p><p> 八市:白鲳大小价格差很多,小的15~20元,大的50~60元。</p> <p> 4、马鲛鱼。四马鲛:此种鱼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p><p> 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厦门人喜爱的下饭佳肴。</p><p> 八市斤价:15~25元</p> <p class="ql-block"> 5、鮸鱼。五鮸:为鲈形目石首鱼科,体色银灰。多产东海舟山洋面。鮸鱼一般每尾重2~3斤,最大有百余斤。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水域。</p><p class="ql-block"> 从八市的价格来看,此鱼目前还是厦门人眼中较好的海鱼品种,据说高档的鱼丸就是用此鱼肉做的。</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0~20元。</p> <p class="ql-block"> 6、加腊鱼。六加腊,厦门人也有叫加力鱼。学名:真鲷鱼。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真鲷鱼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味道特别鲜美,素有“海鸡”之称。真鲷鱼体色鲜红,日本称红加吉,有吉祥喜庆之兆;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当年把它排在第六位,感觉有点不服?</p><p class="ql-block"> 八市养殖品斤价:20~30元。</p> <p class="ql-block"> 以下的鱼,厦门人未有排名。序号随意:</p><p class="ql-block"> 7、丝丁鱼。即龙头鱼,又名豆腐鱼,闽南人叫那哥鱼,广州人叫九肚鱼、狗吐鱼,潮汕人说殿鱼、乌齿佃;身体中间只有一根骨头,是一种身体柔软的海水野生鱼。</p><p class="ql-block"> 八市每斤价:鱼讯期:8~13元。休渔期:20~25元。</p> <p> 8、 树叶鱼。学名:泥猛鱼。又名褐篮子鱼 。厦门人叫它“树叶鱼”。也有叫篮子鱼、泥猛、臭肚、象鱼、雉鱼、羊婴、是辐鳍鱼纲鲈形目蓝子鱼科篮子属的一个种。产地及产期:泥猛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着物,故肉质有独特风味。</p><p> 八市斤价:13~18元。</p> <p> 9、金线鱼。是鲈形目金线鱼科,金线鱼属的其中一个物种。体呈椭圆形,稍延长,侧扁,长可达35厘米,被小型栉鳞。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澳洲等海域,中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以南海产量较多。</p><p> 八市斤价:小的10~15元,中的15~20元,大的20~25元。</p> <p> 10、赤棕鱼。学名黄鳍鲷。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赤翅等。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群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p><p> 赤鯮鱼不仅体丰肉嫩;营养丰富,加上鱼体呈红色,寄有吉利、年年有余(色)的寓意,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台湾,赤鯮鱼被列为最名贵的鱼类之一而供不应求。每逢生儿育女,婚宴庆寿或过年过节,都用此鱼请客以示如意吉祥。</p><p> 八市斤价:按大小:8~15元。</p> <p> 11、赤笔鱼。学名:画眉笛鲷。笛鲷科笛鲷属的一种鱼类。体长椭圆形,背缘呈弧状弯曲,主要分布于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南部等海域。</p><p> 八市斤价:25~30元。</p> <p> 12、塔西鱼。学名:舌鳎。舌鳎是硬骨鱼纲舌鳎科鱼类的统称。体侧扁,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口下位,吻部下弯如钩。栖息底层,种类繁多。中国沿海均产,为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罐 。俗名很多:目鱼、鳎米、舌头、牛舌、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比目鱼。</p><p> 八市斤价:15~20元。</p> <p> 13、小白鲨。学名:大吻斜齿鲨。厦门本地称其为“小白鲨”或“沙条”。它是一种可以供食用的鲨鱼。鲨鱼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行列的品种主要有:大白鲨、鲸鲨、姥鲨、鼠鲨、短尾真鲨、噬人鲨、半锯鲨、柠檬鲨等。这种鲨则是一种可以吃的鲨鱼品种。</p><p> 八市斤价:13~16元。</p> <p> 14、狗鲨。学名:点纹斑竹鲨。是须鲨科斑、竹鲨属鱼类。这种鱼在厦门市场价格很高,据说是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高,很多病人买来病后补养用!</p><p> 八市野生斤价:110~150元。</p> <p class="ql-block"> 15、土龙。学名:食蟹豆齿鳗鱼。是蛇鳗科、豆齿鳗属下的一种鳗鱼,俗称:土龙、青骨、鼓头钻等。其体延长,呈圆柱状,肛门位于体中间或者是后半部分,吻尖且突出,口裂达眼后缘部,眼小,颌间骨齿丛和上颌以及犁骨齿分离,背臀鳍比较发达,不相连续,均止于尾端稍前方;胸鳍较为发达,无尾鳍。厦门人做为滋补营养品,市价比较高。</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00~150元</p> <p> 16、马头鱼。学名甘鲷。又称:银方头鱼、白方头鱼、瓦刀鱼、日本加吉、方头鱼、红马 。鲈形目,方头鱼科,方头鱼属。因为头部呈方形,鱼身侧扁、背部微微凸起,头较大而高,口小,侧线发达,有几分像马头,故称马头鱼。</p><p> 八市每斤价:15~20元。</p> <p class="ql-block"> 17、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鲹。地方名称金鲳、鲳鲹、红三黄腊鲳,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暖水性,一般体中等大,生活于热带及温带沿海。肉白色细嫩,含脂肪多,鲜美甜口,是高级食用海水鱼。</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5~25元。</p> <p> 18、黑鲳。学名:乌鲹,是鲹科乌鲹属的一种鱼类。鱼体高而极侧扁,外观卵圆形。背缘,腹缘均隆起,吻短小上下颔约略等长。</p><p> 八市按大小斤价约:13~20元。</p> <p> 19、肉鱼。学名:刺鲳。别称还有蛏鲳、南鲳、瓜核、玉鲳。</p><p> 八市斤价不稳:鱼讯期从小到大约8~15元,休渔期20~40元。</p> <p> 20、黄翅鱼。学名: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赤翅等。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群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p><p> 八市养殖的斤价:25~30元。野生45~60元。</p> <p> 21、黑翅鱼。也叫黑鲷,样子有点像罗非鱼。价格和黄翅差不多,现在市场上多数是养殖的,但一般鱼贩会说它是野生的,开价高。</p><p> 八市斤价:20~30元,野生的:45~60元。</p> <p> 22、香头鱼。学名黄锡鲷。和黄翅鱼非常相似,但是其实是不同的类型,除了头部、身体、背鳍、鱼鳞以及肤色不同外,还有价格和营养价值,黄翅鱼相对于营养价值高,价格也偏贵,香头鱼就相对低廉,所以很多商家就会用香头代替黄翅来混淆视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p><p>香头鱼和黄翅鱼区别:</p><p>头部:相比于黄翅,香头的头部显得更短而圆,而黄刺则更尖而窄。</p><p>身体:香头的身体更加的圆而宽,黄刺的身体更加窄而长。</p><p>背鳍:黄刺的鱼鳍更加坚硬粗壮,香头的显得更加的细而软。</p><p>臀鳍:黄翅的臀鳍第一根特别粗壮而突出,香头的臀鳍更加柔顺。</p><p>鱼鳞:香头的鱼鳞更软,容易掉,黄翅的鱼鳞更硬结实。</p><p>肤色:香头的身体主要是呈银灰色,而黄翅身体呈青灰色。</p><p> 八市价:10~20元。</p> <p> 23、鸡公鱼。学名:红娘鱼。红娘鱼是硬骨鱼纲,鲉形目,鲂鮄科鱼类。其全身赤红,头像鸡公,故厦门人叫鸡公鱼,其实它的正真学名叫“红娘鱼”。</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24、“小红娘鱼”。学名:燕赤鮨、小花鲈。厦门人叫它“小红娘鱼”。其实真正的“红娘鱼”应该是厦门人叫的“鸡公鱼”才对!</p><p> 八市斤价:小10~12元,大20~25元。</p> <p> 25、“大红娘鱼”。学名:鲱鲤鱼。厦门人称它叫“大红娘鱼”、红莲鱼,其实它是须鲷科鲱鲤属的一种鱼类。</p><p> 八市斤价:20~25元</p> <p> 26、赤九。学名:孔虾虎,属鳗虾虎鱼科。孔虾虎,鱼体似鳗形,稍侧扁。因体色的关系,坊间有食之补血的说法,更有常食可改善易流鼻血的症状。料理方式常见的是直接煮酱油水,亦可稍微油煎后煮汤食之。</p><p> 八市斤价:8~12元。</p> <p> 27、鸡仔鱼。学名:鯻(là)鱼。俗名也有叫花身仔、斑吾、三抓仔等。</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28、打铁婆。学名:金钱鱼。肉质肥厚扎实,多煎食或煮汤亦可清蒸。</p><p> 杀金钱鱼特别要注意,别把鱼胆给弄破了,否则鱼就苦了。</p><p> 八市斤价:15~25元。</p> <p> 29、笛鲷鱼。厦门人称“打铁婆”的鱼不少。笛雕类的鱼很多也被称打铁婆。此鱼在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南部,以及台湾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p><p> 八市斤价:20~25元。</p> <p> 30、西公格。学名:褐菖鲉。俗称“虎头鱼、小狼鱼、石九公、西公格”等,虾虎鱼科。</p><p> 八市斤价:由小到大约20~30元。</p> <p> 31、叶子鱼。学名:圈项鰏,属鰏科,因其身形窄小、身薄肉少而被称为叶子鱼。</p><p> 八市斤价:8~10元</p> <p> 32、沙梭鱼。学名多鳞鱚,厦门人把沙梭鱼分为:金梭鱼和白梭鱼,两种鱼价格差很多。沙梭鱼生活在浅海,偶尔喜欢到沙子里藏身,外形饱满健美。</p><p> 八市斤价:金梭鱼30~40;白梭鱼:15~25。</p> <p> 33、海籽鱼。 学名:斋鱼、鲻鱼,也有人称红眼鲻、乌鲻。斋鱼肉质鲜嫩但是刺多,要注意!</p><p> 八市斤价:8~13元。</p> <p> 34、老鼠斑。学名:驼背鲈。为鲈形目,鮨科,驼背鲈属一种近岸珊瑚礁海域生活的鱼类。驼背鲈分布于印太海域印度尼西亚至东澳大利亚海域,幼年时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成年后味道鲜美,为非常高级的食用鱼。</p><p> 八市斤价在300以上。</p> <p class="ql-block"> 35、东星斑。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东星斑颜色鲜艳,石斑的种类繁多。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90~120元。</p> <p> 36、老虎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中的一般品种。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价格适中,目前福建沿海养殖很多,经济价值较高。</p><p> 八市养殖鱼斤价:50元左右。</p> <p> 37、青石斑。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鱼类。体长椭圆形;头较大,大于体高,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7-3.3倍。厦门市场比较多见的一种石斑鱼。</p><p> 八市斤价:30~40元。</p> <p> 38、龙胆鱼。属鲈形目,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澳洲海域,现在市场上的龙胆鱼基本都是养殖的,在石斑鱼中是价格比较便宜的一种。</p><p> 八市斤价:25~30元</p> <p class="ql-block"> 39、红目莲。学名:大眼鲷。又称大目鱼,大目莲,体稍延长,侧扁;头中等大。</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20~25元</p> <p> 40、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现在我国东南沿海有养。</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41、黄花鱼。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p><p> 八市养殖鱼斤价:小的10~15元,中:15~20元,大:20~25元。</p> <p> 42、红古鱼。又叫白花鱼、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红拟石首鱼、红鼓鱼、黑斑红鲈、斑点尾鲈等,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体呈纺缍形,外形与国产大黄鱼相近,成鱼腹部以上体色微红。原产于美国,所以叫美国红鱼,现我国许多地方有养。</p><p> 八市斤价:15~20元。</p> <p> 43、三牙鱼。学名:三齿鱼。体型也似黄花鱼,长不盈尺,鳞黄如金,因其口内生有品字形的三个尖牙,而得名三牙。这三个尖牙,也是它区别黄花鱼、白花鱼等鱼类的主要特征。</p><p> 八市斤价:15~20元。</p><p><br></p> <p> 44、甘鱼。学名:高体鰤。是鲹科、鰤属的鱼类。体长圆形,侧高。头侧扁。吻大于眼径。和巴郎鱼、红鯋同属一类。</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45、巴浪鱼。学名:蓝圆鲹,是厦门及闽南地区乃至潮汕地区最最常见鱼种之一。</p><p> 八市斤价:6~10元。</p> <p> 46、虱目鱼。是东南亚一带的重要鱼获物,温水性鱼类,分布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海域。其他俗名有海草鱼、安平鱼、国姓鱼、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鱼、状元鱼、牛奶鱼等。</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47、黄航鱼。学名:鳐鱼。属于软骨鱼纲鳐形目和鲼形鱼目,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中国产6科8属28种。我国各地俗称不一,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8米。</p><p> 八市斤价:30~50元。</p> <p> 48、跳鱼。俗称花跳鱼,又称跳跳鱼,大弹涂鱼。它是盛产在我国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沿海一带滩涂里的一种小鱼。</p><p> 成年跳鱼体长约8-15厘米,直径约0.8-1.5厘米,头大略扁,双眼凸出,嘴阔,灰褐色的身体布满着花斑,腹部有吸盘,能附在礁石上栖息,喜欢钻洞穴居于底质为烂泥的低潮区,或咸淡水交汇的江河口滩涂。因为它习性狡猾,弹跳力强,喜欢在潮水退后的海滩上跳跃,身上又有淡蓝色花斑,故名花跳鱼。</p><p> 八市斤价:55~60元。</p> <p> 49、银鱼。又称银条鱼、面条鱼。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p><p> 八市斤价10~15元。</p> <p> 50、 桂花鲈。桂花鲈又称作花鲫鱼,它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誉之为“水豚”,意思是其味如同河豚一样鲜美;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桂花鲈的风味的确不凡。所以桂花鲈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春季的桂花鲈最为肥美,被称为“春令时鲜”。</p><p> 八市斤价:10~12元。</p> <p class="ql-block"> 51、虎鱼。为毒鲉科鬼鲉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内以及广西北海等,属于近海底层杂鱼。体色随深度不同而异,在近岸浅水区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区呈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毫米。初夏产卵。 鬼鲉卵浮性。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中国福建沿海将此鱼煮汤,治小儿疮疖症。</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60~200元。</p> <p class="ql-block"> 52、海蛎鱼。学名:鰕虎鱼。属鲈形目,鰕虎鱼科,鰕虎鱼亚科,栉鰕虎鱼属。鱼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0余厘米,头侧扁或平扁。</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3~20元。</p> <p class="ql-block"> 53、蟹虎。学名 塘鳢科 乌塘鳢属。俗称 中国塘鳢、乌zhuan鱼、文鱼、土鱼、蟹虎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颇宽,略平扁。口宽大,前位,前鼻孔具细长鼻管,悬垂于上唇上。上下颌等长,两颌齿细小尖锐。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较小。左右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成吸盘。尾鳍圆形。体灰褐色,尾鳍基部上方具一带有白边的眼状大黑斑。</p><p class="ql-block">中华乌塘鳢栖息于浅海、内湾和河口咸淡水水域,亦进入淡水,冬季潜在泥砂底中越冬。其性凶猛,摄食小鱼、虾蟹类、水生昆虫和贝类。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南海以及日本海域。其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20~25元。</p> <p class="ql-block"> 54、竹甲鱼。学名:鲬鱼。还有俗称:淡甲、印度鲬、山肖、牛尾鱼、拐子鱼、百甲鱼、辫子鱼、尖角子。</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3~18元。</p> <p class="ql-block"> 55、中华小公鱼。中华小公鱼为鳀科小公鱼属的鱼类,俗名公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体形长而侧扁,背部至尾柄较平直,腹部稍突出,略呈弧形,头部眼上侧至吻部向下斜,下颌比上颌较长而突出。眼圆大,约占三分之一。背鳍在背上侧的最高处,胸鳍在鳃盖下方,近腹部下缘。腹鳍近肛门,尾鳍圆。体白色而半透明,体面被细小圆鳞,呈复瓦状排列。体长仅6.5-7.5厘米。为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于近海。</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10元~12元。</p> <p class="ql-block"> 56: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小型鱼类,平时多栖息于外海,每年春末夏初则成群由海入江,在中下游的淡水入口处作产卵回游。此外,凤尾鱼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花鳉科观赏鱼类孔雀鱼的俗称。凡是色彩艳丽的观赏“凤尾鱼”一般指的都是孔雀鱼(如词条图册)。凤尾鱼分布在圭亚那、东海和南海等地。</p><p class="ql-block"> 八市价:10~15斤。</p> <p class="ql-block"> 57、鳓(lè )鱼。别名: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曹白鱼。暖水近海中鱼类。</p><p class="ql-block"> 厦门八市每斤价10~15元。</p> <p class="ql-block"> 58、 剥皮鱼。学名: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鱼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p><p class="ql-block"> 剥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黄、渤海,朝鲜和日本,也见于南非。不仅产量高,而且鱼汛比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p><p class="ql-block"> 八市斤价由小到大约15~30元。</p> <p> 注:本篇个别图片、文字来源网络!希望专家指导纠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