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会

pzw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曾经以为个人的这个看法是偏面的,只是因为自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现在看起来,有此看法的人还不在少数。当年,“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声激越而嘹亮,青年学子深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们单纯而真挚,满怀豪情,充满希望,认为通过奋斗,一切都会好起来。虽然那时刚刚开始能吃饱饭,国家也还很贫穷,但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激情和浪漫的时代、拥抱思想和自由的时代,如梦如幻,荡气回肠,无数美好的回忆都定格在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2014年,属于当年“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我们防腐80班同学要在江西的奉新举行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会,下面这份邀请函,既是向同学们发出与会邀请,也是对当年豆蔻年华的一段回忆:</p> <p class="ql-block">各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p class="ql-block"> 仿佛就是在昨天,我们在浙西乡间的烂柯山下、乌溪江畔尽情地挥洒着青春年华,我们一起早读、上课、打球、散步;一起看郎平一代中国女排的比赛,一起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上过的课程,什么贝努利方程、卡诺循环、格氏反应,甚至连微积分,都差不多忘干净了,但你不会忘记初春晨读时校园一隅那带雨的玫瑰(那玫瑰的芬芳啊!①),盛夏宿舍一直延伸到教室的道路两旁遮天闭日的梧桐,深秋校园后山的漫山红叶,冬日校外乡间田野的一派萧杀和苍凉。不会忘记学生食堂中我们最爱的糖醋排骨、大排菜底②,不会忘记《排球女将》里的晴空霹雳、流星火球。《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乡恋》、《妹妹找哥泪花流》、《军港之夜》、《外婆的澎湖湾》我们传唱了许多年。山口百惠、陈冲、龚雪、张瑜、刘晓庆、郭凯敏激发了花样年华的莘莘学子对人世美好的多少向往!</p><p class="ql-block"> 毕业以后许多年,对校园的思念不时拨动我们的心弦。曾经,这种思念是刻骨的、绵长的,很折磨人,仿佛那里就是我们的故园。直到有一刻,再度从那向西开的校门进入,走过小卖部,走过学生宿舍,走过足球场、篮球场,走过教室、图书馆,一直向西走过机械大楼、化工大楼,似这般在当年的校园走过一圈。当时的感觉,这里已经是非常的陌生了,感觉不到任何当年我们学生年代校园的氛围③,让你真切地感受了一回物是人非。从此对校园的思念冰消瓦解,原来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围绕着人。</p><p class="ql-block"> 毕业之际,我们唱着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带着一丝惆怅更多的意气奋发挥别老师、同学,奔赴由国家分配的各自工作岗位。此后一路,逶迤行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人人都有成功人人都有失败;有人搞技术有人做学问,有人从政有人经商;奋斗的艰辛,挫折的痛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即将徐徐老去。知天命之年的我们,理性、从容、淡泊多了,激情、轻狂、功利少了。若今天我们再聚首,不会炫富,不用比阔,不必自卑,不需显摆。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性格、脾气、为人都已展露无遗,今天比较成功的,只是因为多了一些机遇,多了几分幸运;今天不太成功的,只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一些机缘。你还是三十年前那个你,他(她)还是三十年前那个他(她)。人生当中有各种各样朋友,大学同学是很特殊的一种。寻常朋友,若是十年没有联系,再见面可能都想不起是谁了,但同学,纵使三十年没有见面,再聚首时仍然毫无隔膜,十分钟后可能就会蹦出一句“哈,还是那德性!”似远在温哥华的张海洋“发现了我们班上的微信群,激动得象着了火一样,将群成员的图像、信息颠过来倒过去看,失眠了好多天”,这叫同学;黄国军徐培云一见面就掐,这叫同学;徐国庆不远万里参加同学会,这叫同学。在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同窗友情的弥足珍贵和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 同学会也可以不用承载太多,就当一次娱乐,一次郊游,一次聚餐;没有狂傲,没有自卑,没有压力,没有凝重,只是一次淳朴情感的回归。人生固然是本书,相逢却只是首歌,轻松、轻松、再轻松。</p><p class="ql-block"> 套用一下别人的文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无论飞黄腾达,还是坚守平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无论咫尺相邻,还是天各一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只要彼此不曾忘却,只要彼此不曾淡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么,请到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抛却尘世的喧嚣,丢弃身边的烦恼,请你来参加毕业三十周年的同学聚会</span>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庞正伟、黄国军谨邀 </p><p class="ql-block"> 2014.0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1:这里是晨读的好去处,偶有俊郎男生与婀娜女生擦肩之际的惊鸿一瞥,吹皱了心湖中的一池春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2:当年所有学生每餐饭都是一个菜,也没有汤,2毛钱一份的大排菜底是大家的最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3:我们80级是浙西校区的最后一届,之后学校整体搬迁到杭州,老校区成为一所技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春的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希望祖国继续保持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变得越来越强大,也希望我们这些六O后永远保持朝气,继续参与祖国建设,在将来回首往事之事,眼中有光,心中无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