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节,勾起了人们对亲人之缅怀。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辈。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与敌人的殊死拼搏,他们对人民的热爱与对革命的百折不挠,最后献出了生命得来的。</p><p> 想起那“昨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但是革命先辈们却不曾畏惧。他们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边的战友,又一次次站起来,一次次拼搏……</p><p>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p><p>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p><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缅怀先烈展望未来!</p> <p>董存瑞(四虎子,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 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班长。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p> <p>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p> <p>一个年仅19岁的生命啊!用自己的身躯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p><p>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