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村子的山脚下有一口井,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挖的,连村子最老的老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大家习惯地就叫它老井。</p><p> 老井不大,圆口,井口直径大约一米。井沿就用当地的石头砌成。井台之上,铺有一块长长的青石板,周围则用“三沙”土把它铺设得很是平整。在它的一边,有一丛芭蕉树,一到春夏,便绿绿葱葱,很是惹人喜爱。后来,人们为了方便洗衣洗菜,又在外面加砌了水池。即使这样,老井也不过六七个平方。尽管这口水井不大,也只不过一米五六的深度,可无论是涨水的春夏,还是枯水的秋冬,从没见它干枯过。据村里清理过水井的人说,它有七个泉眼。泉水总是从泉眼里汩汩流淌,盈而不溢,宛如一位仁厚的长者,在默默地看护着村子里的人们。</p><p><br></p><p><br></p><p> </p> <p> 每天天刚亮的时候,村子里的男人们,便挑起自家的木桶,向老井涌去,他们从老井舀起一桶水,回去交给老婆烧茶煮饭,人们都觉得用这里的泉水烧的茶特别的甜,做得饭特别的香。男人们离开之后,女人又提着大桶小桶的衣服来了。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井边排开,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叙说着家长里短:有高兴的,一下子,井边充满着欢声笑语;有悲伤的,大家免不了陪上几滴眼泪,说上几句安慰的话语,于是,哀伤也就烟消云散了。在这谈笑生中,女人已经麻利的洗好了衣服,带着谈话的满足,各自回家去了</p> <p> 这里也是人们休憩的场所,是孩子们的乐园。一阵繁重的劳动之后,人们不想回家,就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井边小憩。他们有的摘下一小片芭蕉叶,折出一个“漏斗”,从井里舀出泉水,贪婪的狂饮起来;让泉水的清凉,直入肺腑,舒服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有的干脆就把泉水浇在自己身上,好好的感受夏日的清凉。男人们往往还要掏出他们的烟盒,点上一支香烟,猛吸一口,任烟雾从口鼻中缓缓呼出,那种陶醉的感觉,仿佛呼出的不是烟雾,而是劳作的疲惫,是生活的艰辛。小孩子也喜欢来井边玩,虽然这里没有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好玩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的乐园。他们来到井边,或扯下一片芭蕉叶子,像孙悟空那样背在背上;或是趴在井台之上,看井里的泥鳅、虾米在水草中钻进钻出。即使这些都没有,他们也不沮丧,折一段水边的菖蒲,闻一闻菖蒲的清香;或是就趴在井边,对着自己水中的倒影,哈哈大笑,也让他们感到无限的快乐</p> <p> 老井在默默的哺育着村子里的人们,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人们便也时时守护者这老井。他们把老井周围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让它周围长任何的杂草。不让任何不干净的东西从里面舀水。村子里的那些老人,每逢吃新的时候,总要把第一碗饭端到井边,焚一柱香,对着老井三跪九拜,来感谢老井对他们的庇佑。更有甚者,家里有什么病了,都要到井里请些“神水”,或喝或涂,来驱除疾痛。可也奇怪,有时就那么几下,居然疾痛真的就消失了。</p> <p> 今天回家,闲着无事,我说去看看老井,哥哥笑了,现在都喝自来水了,还有什么可看的啊!我执意来到井边,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情景,芭蕉早就不见踪影,原来为了洗衣、洗菜方便砌的水池也没有了,干净的井台已经杂草横生。只有那块青石板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更加的光亮,水平如镜,没有半点涟漪,泉水在井底下默默地流淌着……</p><p> (图片来源于网络)</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