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开展了李白诗词的项目式古诗学习活动,即以诗人为主线,复习小学阶段诗人必背古诗词,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走近诗人,并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有所启示和发现。此项目实施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学生能够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展示等多方面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乐学善学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探究过程是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和表达交流的层级性学习过程。以上探究过程将实现跨学科的学习资源的整合、小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混合等等。<div> 本期,让我们看看学生阅读鉴赏、梳理探究的过程吧。</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许楚涵《用书法向尊重自然的李白致敬》 </b></p><p> 我采用了书法的形式,选择了这首《夜宿山寺》。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很好,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主义。选择这一张书法纸是因为它的形式让我觉得可以更好的表现这首诗,它是竖写的格式,竖写是中国汉字独特的表现形式,因为这种表现形式形成了独有的中国书法艺术。</p><p> 确定了创作方式以后,我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李白的生平用时间轴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举个例子:742-744这中间的两年多时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院,他自以为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唐玄宗只是让他陪侍身边,给皇帝写诗娱乐,无法施展才华,同时又被人陷害,遭皇帝疏远,之后他心灰意冷,离开长安,再次开始漂泊之路。</p><p> 我用了一种回文的方式,用极简的时间轴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刚好无意中听爸爸说起李白存世的唯一书法作品《上阳台帖》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我在百度上了解到了《上阳台帖》的创作经过及流传历史,感觉首先是作者字如其人,作品豪迈奔放;其次此贴历经千年得以幸存,其间故事跌宕起伏。所以我选择书法的表现形式向诗人致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李宇彤《跟着地图学古诗》</b></p><p> 嗨,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画的这幅地图。</p><p>用地图表示有两大好处:一、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出李白在什么地方写了什么诗,方便了解写作背景;二、地域性强。</p><p> 需要查的资料:中国唐代地图;部编本里李白的诗;部编本里李白的诗写作背景;李白的游学经历;关于游学;东南部风景名胜。</p><p> 这幅地图是李白所写的诗的汇总。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诗大部分写在东南。因为东南有一些风景名胜,比如《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还有《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以及《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p><p> 我猜测他比较喜欢游玩,所以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李白喜欢游学,所谓游学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因此他是在边游玩边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夏远昊《通过数轴图体会李白的性格特点》</b></p><p> 前段时间,语文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作业,叫数轴图,让我们用画图的方式体会大诗人李白的性格特点。</p><p> 数轴图,顾名思义,就是以数轴的方式写出一个人的生平。我在绘制数轴图时,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仅如此 ,我还将生活中的知识学以致用,将李白的诗作标在图上。甚至李白人生中各种大事件,也写在了图上。</p><p> 通过数轴图,我们可以了解到李白的各种信息:李白一生大多在游山玩水,他没有被政治的黑暗蒙蔽了双眼。在安史之乱后,李白走出了黑暗的官场。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示对命运的不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体现对生活的乐观心态。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李白是一个放荡不羁,对生活有着乐观心态的人。</p><p> 做完这个作业,我不仅了解了李白以及他的生平,还学会了用数轴图来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巧妙地将诗人的生平与创作结合在一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王星瑶</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诗风豪迈雄健的李白——<夜宿山寺>手抄报制作》</b></p><p> 我采用了手抄报的形式,选择了这首《夜宿山寺》。因为这首诗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选择手抄报的形式是因为它可以更好的介绍这首诗和它的作者。既美观又全面的做了介绍。</p><p> 确定了创作方式以后,我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p><p> 了解了这些我明白了,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实在值得我们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李尚锦《思维导图绘诗与李白》</b></p><p> 我用思维导图的原因是思维导图能够准确分类古诗,条理清晰,为了这份思维导图,我查阅了各种关于李白和他的诗的各种资料,这篇导图主要是将李白所写的L巜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赠汪伦》、《早发白帝城》、《古朗月行》、《送孟浩然之广陵》、《夜宿山寺》分类成观景类,友人分别类,时间早晚类。</p><p> 通过这次导图制作,我知道了关于李白的很多知识。我还认识到了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多去诵读、背诵古诗,了解每一首古诗的意境,表达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想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黄淼《重情重义谪仙人》</b></p><p>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清楚直观的划分出各个部分,可以让人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各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积累知识,将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外化呈现的过程中,更是进一步加强了自己所学;还可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手抄报让人自己思考,自主设计,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p><p> 本次手抄报,我查阅了本诗的译文、原文、注释、作者介绍、其他人对作者的评价以及本诗的赏析。</p><p>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兴之所至,一气呵成,千古文章,是对他来说,不是学问琢磨,只是他宣泄情绪的工具罢了。然而天赋卓绝,气势恢宏且言之有物,想象奇丽而生动具体,谪仙人之称当之无愧。</p><p> 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p><p>《诗薮》道:太白七言绝,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朝辞白帝彩云间”、“谁家玉笛暗飞声”、“天门中断楚江开”等作,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贺监谓为“谪仙”,良不虚也。</p><p> 这次我知道到了本诗所表达的惋惜与同情,关切与宽慰;了解了李白诗的风格和李白这位诗人的生平与故事。我们应该多去诵读、背诵古诗,了解每一首古诗的意境,所表达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想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丹菡《诗酒人生尽自信----李白》</b></p><p> 在这次作业中,我选择了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表现李白的人生态度。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记忆力,并且简单易懂。</p><p>我先去在百度上查找了很多资料,有诗词和李白的事迹,这些种种表明了李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p><p> 历史上,很多人正是因为拥有自信,才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p><p>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的一个夜晚,嵩山颖阳。天气晴好,浩月当空。在一户院落里,不时传出阵阵谈笑声。此时三位中年男人正围坐筵席旁,饮酒欢宴,他们时而畅谈人生、时而吟诗高歌,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晚,三人已有醉意。有人已经喝不动了,而庭院的主人也说家里的酒已经不多了。</p><p> 但其中的一人却酒兴正浓。他高举酒杯,豪情万丈:“来来来,岑夫子、丹丘生,快把酒喝干,不要停下来,马上我给你们高歌一曲,各位听好喽!”一饮而尽后,此人端着酒杯高声吟诵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p><p> 流畅的语言、豪放的感情、豪迈的气势喷薄而出,让人感觉那壮美的黄河就在眼前,河水奔涌东流、波涛拍岸,心中不由地激情澎湃,人生的失意、落魄荡然无存,自信心瞬间爆棚。</p><p> 乘兴吟诗的这个人就是李白。史称“诗仙”,当朝宰相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李白的诗雄奇奔放、想象丰富、意境绝妙,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他的性格更是豪迈,一生游遍大江南北,写下了千首壮丽的诗篇,常常借助诗歌表现自我,抒发自信。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无论年少还是垂老时,都对人生充满了自信。</p><p> 在人生不顺时,短暂的失落后,李白重新振作起精神。我渴望自由、向往光明,但我不会趋炎附势,卑躬屈膝;我有理想,但我更有骨气,更有能力。于是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愤而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付嘉雯《对故乡惦念不舍的李白》</b></p><p> 在这次研究李白和其诗时我选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讲解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表现他的思乡之情,因为思维导图可以激发人的联想能力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同时可以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思路清晰可以简单易懂,可以让人明白他第一次为了追求理想离别家乡的思乡之情。</p><p> 我在做思维导图之前会去查资料,先确定合适的主题,然后确定要写的内容,其中包含六部分:作者、背景、题解、内容、主旨和写作特色,内容分为首联、颔联、颈联还有尾联为了把这几部分写全面,可以体现李白对理想的义无反顾,我去百度查了关于李白的资料同时知道了他对理想的热爱。</p><p> 《渡荆门送别》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诗中表达了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p><p> 我当时我凭借自己的才能,以为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虽然当时并没有成功,但是看到现在你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也很高兴了,人世间的美好大自然的景象也有所保留,所以在疫情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要再吃野味,同时又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将来做祖国的栋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王茂嘉《重获自由后激情洋溢的李白》</b></p><p> 这周我复习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背诵到《早发白帝城》时,我被这首诗的空灵飞动,喜悦畅快的感情所吸引。我禁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想吸引同学们看过来既要把诗写的美观,又有展现更多的知识点,手抄报正好满足这些条件。我想好了表达方式,立刻开工干活。</p><p> 我首先把《早发白帝城》默写在A4纸的正中央。接下来,我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查找了古诗文网,并记录下来,作为注释,比如题目中的白帝城到底是我们现在哪个地方呢?诗中万重山代指了什么呢?写完注释,我觉得大诗人李白的个人生平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于是我搜索百度百科李白,并把这些内容记录到李白简介部分,放到了手抄报的左边。手抄报的最右边我排版了赏析。赏析一选了我最欢的词语 “彩云间”,这个词语即写出了作者出发的时间又表明了白帝城地势之高,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诗人用词的精妙。看到这首诗所表达的畅快我不禁想象 ,诗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这首诗。我想同学们也会好奇的。于是我通过查找诗词名句网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记录到赏析二部分。</p><p> 通过对这首诗的默写,注释字词,介绍李白,赏析精彩内容,写作背景记录,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首诗。这首诗赞美了三峡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在行进中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p><p> 我记得有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后我还有坚持读唐诗。我要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吸收古人的智慧,体会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赵伟彤《我用思维导图走近李白》</b></p><p> 这张图是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讲述李白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条理特别清晰,而且特别的美观,让人移上去就会一目了然, 我还用了装饰,我们可以画一些小装饰呀,画一些人物或者画一个诗人的简笔画。这样很有代入感。</p><p> 为做思维导图,我也做足了准备。其实道具特别简单,我们只需要马克笔,A4白色纸,还有签字黑笔。做思维导图之前,我查看了网上的思维导图,还查了很多李白的资料。</p><p> 那我先来介绍一下我的思维导图的内容吧,首先是介绍一下李白的生平,然后他的字,然后再介绍一下他的诗的特点、性格,此外,还对他的古诗进行了分类:比如他的山水诗有哪些?他的田园诗有哪些?他的游子诗有哪些?接着,我对几首诗进行了鉴赏。我写了李白的三首诗,第一首是军行 ,第二首是客中行,最后一首是送孟浩然之广陵,然后我又介绍了他的朋友比如孟浩然,杜甫元丹丘,贺知章,郭子仪等等。最后,我又介绍了他一些有趣的故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刘玥涵《怀抱着壮志去远游》</b></p><p> 在制作过程中,我首先查阅了李白的简要资料,初步了解了李白的家世背景与作诗风格,我知道了他是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其次,我知道了李白的一生都在怀着壮志旅行,他似乎就是为了名山大川而生,名山大川又似乎就是为了李白而存在,李白用心感受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以他的大气书写着这些山川大河。从这里可以感受出李白的豪迈与豁达乐观。</p><p> 而至于为什么要先查一下李白的资料呢,因为我想知道李白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这些诗的,当然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背景。其次,在他的人物关系图中,我发现他有许多朋友,例如,孟浩然,杜甫等等,从而分析李白喜欢交友,爱喝酒。之后他的归属里有唐诗,这是李白的精神寄托,他一生都在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十分有文笔与知识。</p><p> 通过这项作业,我对李白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还学会了通过礼拜的生平背景来体会出李白的喜好和性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多多运用这种形式来分析人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font color="#1564fa"><b>王浚皓《用笔记撑起诗仙李白的跌宕人生》</b></font></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资料来源:</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 阅读书籍:《李白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 学习网课:《学而思大语文》、《沪江大语文》</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善用颜色记笔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主要用蓝色,黑色和红色来记录笔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蓝色:用来记录主题和标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黑色:用来记录主要内容</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红色:用来记录重点内容</h3><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p style="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 none;">这样记录笔记可以让笔记的内容层次分明,内容,重点一目了然,便于复习。</h3><p style="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 none;"><br></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整理完的收获</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整理完可以清晰的看出李白这一生的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诗人创作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比如遇到“循资格”事件后,李白的心理受到了创伤,于是写下了《蜀道难》和《行路难》,以此表达自己想要为朝廷的效力的难以实现,显现他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后来他回到安陆,向好友倾诉后,心情畅快,于是写下了《将进酒》,表达了此时不甘向命运低头,表现了他乐观豪放的性格特点。</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通过整理,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诗歌的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便于背诵。</h3> 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瞿嘉蕙</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马梅迪</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程鋆如</b></p><p><br></p> 以上作品,学生是在查阅大量资料,采用了自己最想用的表达方式制作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br> 这一阅读鉴赏之后,同学们还进行了梳理探究,将自己的创作过程写下来,内容包含选用形式的原因、查阅的资料以及渠道、学习收获和感悟。历经这一过程,学生将对自己的学生过程进行反思和整理,继而学会学习,在面对其他诗人时,也能够迁移这一学习过程。 <p>设计制作:荀老师</p><p>文字图片整理:许楚涵、李宇彤、夏远昊、王星瑶、李尚锦、黄淼、丹菡、付嘉雯、王茂嘉、赵伟彤、刘玥涵、瞿嘉蕙、马梅迪、程鋆如</p><p>致谢:六九班全体爸爸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