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九项

大脸猫大脸猫爱吃鱼

<p>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p><p><br></p><p>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1、2和3型</span>。</p><p><br></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呼吸道合胞病毒</span></p><p>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合胞病毒, 是一种RNA病毒, 属副黏病毒科肺炎属。RS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RS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 在冬季爆发流行,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婴幼儿期的毛细支气管炎是日后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最新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缺陷的成年人及老年人也是RSV的易感人群。</p><p>RSV感染后不存在保护性免疫, 再感染的发生率很高,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RSV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span>。</p><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EB病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span>EB病毒(简称EBV)为嗜B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人类是其唯一天然宿主,B淋巴细胞是该病毒的靶细胞。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感染EBV后可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病毒所表达抗原的相关抗体。</p><p><br></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肺炎支原体检测</span></p><p>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 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粘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p><p>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 起病缓慢,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l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存在3~6个月</span>。</p><p> </p><p> </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肺炎衣原体</span></p><p> 肺炎衣原体是人类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支气管炎和肺炎。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它所引起的肺炎占所有肺炎病例的10%。衣原体肺炎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肺炎,衣原体分为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鹦鹉热衣原体和家蓄衣原体。引起肺炎的多为CP,偶见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大部分为轻症,发病常隐匿。感染率没有性别差异,四季均可发生。</p><p> 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 多数起病缓慢, 潜伏期一般为30天左右,<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lgM抗体可持续存在2~6个月</span>。 肺炎衣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急性肺部炎症,常累积上下呼吸道,可引起咽炎、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甲型/乙型流感病毒</span></p><p> 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在具有潜在病理学的患者中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易于与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临床诊断很困难。因此,实验室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lgM抗体在发病I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span>。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表面抗原:HA和NA,用于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HA亚型有16种:为H1~H16;NA亚型有9种,为N1~N9。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比甲型小得多;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甲型/乙型流感病毒</span></p><p> 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在具有潜在病理学的患者中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易于与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临床诊断很困难。因此,实验室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 lgM抗体在发病I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span>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表面抗原:HA和NA,用于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HA亚型有16种:为H1~H16;NA亚型有9种,为N1~N9。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比甲型小得多;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副流感病毒</span></p><p> 人类副流感病毒(HPI Vs)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与RSV一样, 人类副流感病毒可以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喉咙痛)。它也能造成严重的反复感染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和有免疫缺陷人群中。副流感病毒主要有I、2和3型, PIV可引起所有年龄组的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可引起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更易于引起严重下呼</p><p>吸道感染。3型具有流行性,l和2型具有地域性。</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7天, lgM抗体在发病I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span>。</p> <p>我院检验科已经正式开展“呼吸道病原体抗原9项”。该检验组合包含了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7种抗原的检测。收费标准:160元/次。</p><p>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诊断和鉴定诊断。</p><p> 报告领取:每周一至周日下午4:30在我院马会楼2楼门诊检验科领取 持卡在我院自助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