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里稻花香</p><p>王芹</p><p>春分已过,宛来清明。立在城市的高楼里,明知不可见,不</p><p>可闻,是夜,最最想念的,依然是“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p><p>(一)</p><p>试想,在一片蛙鸣鼓噪中,那个快高出你两个头的大男孩也</p><p>不知在田边守了多久,待你刚一出现,他便倏地往你怀里塞一张</p><p>卡片,转身就逃,不知所踪,徒留一袭月色、一片蛙鸣、一方被</p><p>月色揽入怀中的稻田和立在田埂上像吃醉了米酒一般头晕耳热</p><p>的你。</p><p>月亮擎着灯,你赶紧哆哆嗦嗦地展读卡片,你读到的每个字</p><p>其实并不清晰,是糊的,但它们嚣张狂肆到极点,竟纷纷跳入你</p><p>的心房,像一颗颗鼓胀到裂开的稻子一样,播散它的馥郁清芬,</p><p>缱绻如丝。</p><p>你一路小跑,跌跌撞撞地奔回太奶奶家,将卡片夹在抽屉里</p><p>面的小笔记本里,猛地关紧抽屉,再不敢打开。偏偏卡片上的字</p><p>化成一点一点执拗的痴,着意飘散在你注满想象的心泉——在乡</p><p>下生活的他是不是要跟着大人插禾、割谷?刚刚走过的那片禾田</p><p>是不是曾留下过他的汗水和泪水?他递卡片过来的手上留着多</p><p>少混着泥土味儿的稻子的香?多么想要把这香气握牢啊!可是,</p><p>谁能够?谁又能够?每一段豆蔻年华的眼中横波断然不能被扬</p><p>言“要打断你的腿”的爹见到,它只能歇在那晚明月映照的稻花</p><p>上,成为你今后似水流年中莽莽榛榛的思念。</p><p>(二)</p><p>彼时晌午,好友间的聚会终要散场。回家途中,人渐散失,只剩你和他同行。柏油道旁白杨树上鸣蝉的激情欢唱,风吹树叶时像蚕食桑叶般柔软甜腻的“沙沙”让你爱赏不已。</p><p>“嗯,不坐汽车了,走一段?”你说。</p><p>“好啊,巴不得哟。”他好激动。</p><p>真是上天的恩赐啊!走不多久,从远方绵延而至的稻子铺展到脚边——你们正赶上农家在公路上晒稻子。从小被爹妈关在家里读书习字,又反被他们嘲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你忻然欣喜。你像个烟鬼一样,贪婪地猛吸着饱食了阳光的稻子蒸腾而起的浓浓稻香。你又激动地伸出手抓起稻子,让稻子像金黄的瀑一样从你半握的手中缓缓流下,感受着它的灼热,它的饱满。他拉你没有拉住,你还是蹬了凉鞋要在上面走走。</p><p>“啊!好烫!好扎脚!”</p><p>“你看,这是刚割的稻,还没晒熟,青涩潮湿,谷粒硬实,另外啊,这里面,还有不少稻草梗,像我这种皮实的脚板都怕扎,你还是乖乖把鞋穿上吧……” </p><p>他坚持帮你把鞋穿上。他给你讲,瞧见没,不远处那个小孩,是负责翻谷子的,每一粒谷子都要有阳光的味道,每隔半个多小时,他就要给谷子翻面,这里的孩子都会干这个,他还要负责赶走偷食的鸡和麻雀,没得休息。翻谷子用什么工具?耙。猪八戒使的就是耙。晚上,全家老少都来扫谷子,最后的一点谷子最难扫,不能着急,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它们乱蹦跳,不能颗粒归仓是不行的,第二天,大家再把用蛇皮袋子装好的谷子一袋一袋扛出来,搬到路上,解开来晒。现在是“双抢”,抢收和抢种,人们要赶在雨天来之前,把谷子晒熟晒透。</p><p>你的眼前渐渐浮现出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自号“乐天”的人面对躬身劳作的农人不禁感喟“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而你,从农家中来,却早早离开了这片弥漫着稻香的土地,饱读了诗书,血脉中却永远断了事农的根,竟无法读出稻香中维系着农家生活命脉的繁重劳动,徒留一层自诩为诗意的肤浅,对插秧收谷的爹娘,对故乡做了最最彻底的背叛。</p><p>你俩继续走着,夕阳醉成一团酡红,十里的稻香让你沉醉,也让你自惭形秽。</p><p><br></p><p>(三)</p><p>十五年后的冬夜,你回到老屋。</p><p>对面放酒的曹老爹好热情,特意捧来一壶刚放的头酒和一叠掺了酒糟做的米粑给你。老规矩,爹拉着曹老爹在堂屋坐下,你到厨房寻几只土陶碗盏来,你们仨举盏饮浆,盈盈浅浅。谷黄的灯下,老人讲古,讲他们立在水田插秧,蚂蟥爬上他们的腿,甩都甩不掉;讲大人抽水灌溉秧苗的时候,田边的渠沟里全是光着腚的小屁孩嬉闹,没个羞的;讲男娃们在水田里摸鳝鱼、捉虾子、钓青蛙到集上去卖,换得不少钱;讲割谷、抱谷、挑谷的时候,镰刀割伤了媳妇的手,稻茬把娃儿的脚扎出了血,扁担磨破了肩上的皮,脚底板起好多水泡;讲新米的软糯喷香,头酒的甘甜爽口;讲你们这些娃娃太年轻了,哪里晓得这些啊。啧啧啧,好酒啊!抬手一倾,一碗的酒香一意孤行,顺喉而下,一路意气风发后又吊上口腔,自齿间散开,消解老爹们肉身的苦乏,完成一年的艰辛化作佳酿的轮回。</p><p>谁说浑身土气的曹老爹们不懂浪漫?每年临近春节,他们给金黄的稻子和赭红的高粱牵上红线,拿清冽的通州河河水养它们几日后,倾入土锅,架于泥灶之上,再往灶膛投入干燥的禾杆,烧得噼里啪啦脆响,把灶膛烧得通红通红,把稻子、高梁们的爱情烧得轰轰烈烈后,密封,使之重新坐胎酿成酒,顺着诗人的笔管倾吐而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特别是那个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稼轩居士,他由衷赞叹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乡村野趣何尝不由种稻的人家提供?壮志未酬的他无论在朝堂遭受了怎样的难堪和无奈,乡下的千顷稻花便可给予他一抹生命的亮色。家乡名酒“稻花香”的名字正取自辛稼轩这句“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纵然荆棘遍地,纵然举步维艰,十里稻香便可冲淡满是伤痕的岁月。</p><p>年年如是!家家如此!</p><p>在冬天,犁桦不久就要把整片稻田的收藏翻个底朝天,由默默耕耘、埋头低首的水牛带着老爹一步一步地丈量春天的脚步,踏出一畦畦绿油油的诗行!</p><p>在乡下,迎神拜佛、婚丧嫁娶、添丁进口、新屋落成、才子进学,任何一个重要的生命仪式中,纵然锣鼓喧天、鞭炮炸响、礼花上天,没有一碗一碗的稻花香来纪念或者祭奠,都算不得隆重和完整。</p><p>第二日,你捧一坛十五年的稻花香陈酿去祖先坟头祭拜。一路上,离乡时亲眼所见的百亩稻田全不见了,到处是新修的路基和被挖地三尺的厚土。将来,马上要呈现的不恰恰是十五年前你所憧憬的高楼林立,都市化的气派么?好容易见到了那排水杉,找到了祖先的坟,坟头却是败苇折芦,好不荒凉。微雨凉薄中,失了稻田,被赶至数丈高树梢的麻雀叫得人惊心失魄。十五年前,肤浅而又固执的人对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叛逃,失去的不仅仅是十里的稻香,恐怕这一辈子,下一辈子,几辈子,都要继续失去荆楚文化栖息的水田和灵魂的寄居地了吧。</p><p>“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野奢已然风逝,清新稻花、禾杆草灰、家常烟火、自酿家醅渐为世人所轻,再往后,立在城市的高楼里,哪里得见竞绿赛青的秧苗,哪里去闻混着阳光和泥土味儿的稻香?冻云低垂,岁月天地间怕只剩返青的回忆了。</p><p><br></p><p>2019年4月5日(清明)</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