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我校被授予“英语阅读教学示范基地”称号 </b><div><br><div> 2019年3月25-26日,在潍坊市青州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山东省高中英文教育戏剧研讨”会,我校卢蕊、李丰利、王立来、卢悦四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临沂一中被授予了首批“英语阅读教学示范基地”称号。<br> 活动期间,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新课标修订组组长梅德明作了“名著阅读与课标”的主题报告;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教授张晓华作了“教育戏剧与英文教育”的主题报告。<br> 主办方还举行了山东省首批“英语阅读教学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临沂一中喜获此殊荣。多年以来,我校英语老师积极承担省市推行的教研课题研究与实践,英语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成绩优异,英文经典阅读、英文名著戏剧展演等活动的开展始终走在省市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div></div> <b> 临沂一中2016级原文阅读课题实验情况介绍</b><div><b><br></b>课题的准备和计划:<br>2018年1月-2018年3月,课题组讨论并细致分工,研究相关文献,着手开始诗歌教学的素材准备和实施。<br>2018年4月-2018年7月,进行希腊神话阅读以及散文阅读素材准备和实施;穿插歌曲和电影介绍、分析、欣赏;主备老师录教学视频;<br>2018年7月-2018年8月,学生假期根据课题组的安排自主阅读; <br>2018年9月-2018年1月,戏剧和小说阅读;主备老师录教学视频;<br>2019年5月 分别对参与原文阅读的学生和老师做问卷调查;教学视频整合;校本教材整合;<br>2019年6月 撰写结题报告<br>课题的实施过程:<br>一、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和文本的特点选定课程文本。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从诗歌开始,研究的前半年学习歌曲、童话故事、希腊神话,后半年过渡到戏剧和短篇小说故事。<br>二、确定每个人各自的选题,组成不同的小组,如小说组,诗歌组,开始阅读相关研究和教学材料,查找相关音频视频,分小组讨论,设计教学环节比如问答、角色扮演朗读等,主备教师准备初稿后再次讨论修改,每个选篇的主备人上先导课,并介绍设计意图,大家观摩学习并讨论修改。每位老师上课,大家互相听课,提出意见。<br>三、设计学生作业。依据学生阅读情况和文本特点设计相关的学生任务或作业。<br>四、主备教师录制视频。教师讨论视频中的优缺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br>五、设计问卷并做问卷调查。<br>六、分析问卷。<br>研究成果:<br>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有所增强,提高了文学素养,开始了解欧美文化。学生通过真实的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扩大了词汇量,增强了英语中长难句的理解,对语言的灵活性有切身的体会。<br>参加教研的老师们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查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也阅读大量原文文本,形成了一套校本阅读教材,一套备课教案和课堂过程实施方案,以及一套教学视频。老师们的授课还得到了不同层次的肯定,卢蕊老师在枣庄举行的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助力高考改革现场会举行了省级公开课,执教True Love诗歌欣赏课。另外,张雪迪老师执教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诗歌欣赏课获得了省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一等奖,以及临沂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一等奖。杨晓老师执教的Pygmalion(窈窕淑女)戏剧片段课获得临沂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一等奖。相宁老师执教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新闻阅读课,和郭欣欣老师执教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新闻写作课被选为临沂市教学研讨会公开课。<br>姓名 课题名称 课件 讲义 教案 录课视频 作业<br>卢蕊 True Love √ √ √ √ √<br>杨晓 The Greek MythologyⅠ √ √ √ √ √<br>葛绪霞 Cinderella √ √ √ <br>李运计 中英诗对比 √ √ √ √ <br>程璐 The Greek MythologyⅡ √ √ √ <br>杜凌燕 The Gift of the Magi √ √ √ <br>郭欣欣 Death of a Salesman √ √ √ <br>邬秋月 The Company Man √ √ √ <br>王雪 When You Are Old √ √ √ √ √<br>谢星 欧美音乐鉴赏 √ √ √ √ <br>江秀强 O Captain,My Captain √ √ √ √ <br>孙宝栋 Mammon and the Archer √ √ √ <br>晁婷婷 Spring √ √ √ √ <br>张雪迪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 √ √ √<br>吕敏 The Greek Mythology Ⅲ main characters √ √ √ <br></div> <div><b> 卢蕊老师在枣庄会上举行省级公开示范课</b></div><div><b><br></b></div> 2018年3月29-30日,全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助力高考改革现场会在枣庄三中举行。会议主题为:名著阅读教学,助力高考改革。 张雪迪老师执教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诗歌欣赏课获得了省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一等奖。 <b> 校本部2017级举行英文短剧大赛</b><br><br> 12月16日晚,校本部2017级英文短剧大赛在科技楼大礼堂如期举行。临沂一中党委书记、副校长鲁统峰,副校长杨敬奎,副校长王恩来,副校长周国红,宣教处主任李宝成,校本部高一年级主任郑鹏,校本部高二年级主任宋青,副主任李京国、类延勇出席了活动。孝文豪老师、胡伟老师、彭明明老师、刘张婷老师、袁淼老师担任了大赛评委。<br> 晚6点半,比赛在朱芮瑶、徐熙章同学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按照抽签顺序,各组选手依次登场,用流畅优美的英语和细致入微的表演,打动了现场的嘉宾、评委和观众。经过激烈角逐,由评委从语言表现,表演流畅,剧本内容,服装道具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共选出2组特等奖,4组一等奖和4组二等奖。此次英文短剧大赛共有十组参赛队伍参加,相邻班级学生自行组队排练。同学们的表演或依据改写版的经典英文著作,删繁就简,拿捏整合,尽量的还原名著经典场景和对白,如19、20班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17、5、6班的《绿野仙踪》,7、16 班的《威尼斯商人》,14、15班的《爱丽丝梦游仙境》,8、9班的《警察与赞美诗》;或依据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改编故事,如1、2班的《长发公主》,3、4班的《灰姑娘》,10、11的《疯狂动物城》,12、13班的《白雪公主与猎人》等。<br> 活动结束后,王恩来副校长对各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做了细致点评,表扬了同学们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和丰富感人的舞台表现力,并提出了未来的期许,倡导同学们把英语当做表达的工具,鼓励同学们以后用英语表演中国剧目,增强国家情怀。散场以后,到场的家长们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和口语水平大加赞赏,还对学校和老师在教育上的付出表达了衷心感谢。<br> 本次大赛既是2017级校本部英语组开展戏剧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响应山东省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开展新高考改革后,英语新课标对学生阅读、写作、听说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短剧改编和表演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尝试和评价手段,对提升学生口语水平、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校本部高二英语组在鞠凯老师的组织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经过近两周的反复指导和筹备,最终呈现了这场生动的英语“大课堂”。 <div><b> 王立来老师在莒南市教研会上举行公开课</b></div><div><b><br></b></div>Wang Qi Learned Taoism<br> Wang Lilai Linyi No. 1 Senior High School<br><br>教学设计:<br>宏观思路:本文是中国经典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经典译文,体现了“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思想。本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学习本篇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做人与做事”,形成“优秀品行”,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时,本篇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价值。读后续写适合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要求。 <b> 2017级《英语小说欣赏入门》教学</b><div><b><br></b>《英语小说欣赏入门》这本书是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欣赏类)的一本教材,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在小说欣赏方面最好用、最有用的的一本书,教完这本书之后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从中收获良多。<br>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本书具有以下优点:<br>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基本的文学要素。本书不但介绍了小说四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还介绍了与人物有关的各要素。这些要素是开启小说欣赏大门的钥匙。本书不但介绍了要素的定义和概念,而且还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工具去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br>二、结合作品,向学生介绍了一些阅读小说的技巧。这些技巧不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渗透在脚注、读后续写和活动中的,因此能让学生学以致用。<br>三、在单元编排上注意了循序渐进和滚动复现。全书共有六个单元,1—3单元是基础篇,4—6单元是提高篇。在基础篇,每个单元的作品都被分成两个小节,在第一小节之后设置了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在第二节之前,用简洁的语言对第一小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预测下一节故事的发展,带着阅读期待进入第二节的阅读;在第二节之后先设置针对第二节的练习和活动,再设置对整个作品进行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活动。这样有效地降低了难度,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学生一下子接触大篇幅的作品,难以从总体上把握作品。提高篇的作品不分小节,而是一气呵成、整体呈现,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小说欣赏阶段。<br>我们在利用这本书时是如何做的呢?<br>第一,老师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本书的“How To Read Stories”部分。本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文中提到了Identifying literary elements;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Predicting; Identifying foreshadowing; Making inferences; Summarizing; Drawing conclusions; Responding等非常实用的阅读策略。<br>第二,把小说阅读和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首先利用每篇的读前提示“The Story and You”将本篇与学生生活初步链接;其次利用读后活动中设置的问题,将作品与学生的切身生活和感受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自身、文学与人生的关系。<br>第三,以学生阅读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前让学生注意思考注释中的阅读技巧,这样学生能够边读边思考,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br>第四,读完第一小节后,让学生自主完成“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和“Understanding the Story”部分,然后核对答案,教师讲解较难的题目。<br>第五,读完第一小节,做完题目后让学生预测下文发展。这一步骤是应对新高考中读后续写最好的做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预测能力和读后续写能力。<br>第六,引领学生多遍阅读、欣赏优美段落,这本书里有的描写细致入微,有的比喻形象生动,有的排比气势恢宏。让学生充分感受英语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从而加强美育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r>第七,和学生一起处理“Studying the Story”部分。这部分内容有理论,有实践,两者相得益彰。尤其里面的题目,比如“Plot”和“Thinking and Writing”部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要求。<br> 以上是我们对《英语小说欣赏入门》这本书的思考和教学方法的总结,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div> <b> 2017级英文名著阅读亮点</b><br><br>一、整体构建完善化<br>当前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有:英语知识的碎片化;为考试而教;大量讲解知识点;大量做各类练习,同时这些练习的质量很难有保证,比如很多作文范文中将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用于表示并列的两方面,而这表示相矛盾的两方面,但我们还在让学生熟背这些错误的用法等等,这些问题不断腐蚀着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终无法吸引学生真正体验英语之美,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br>这些问题搞乱了我们的课程结构,占用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比如我们现在普遍的做法是上课粗略讲完课文或知识点或语法,然后布置四篇与我们课上所讲内容无关的试题,然后下一节课我们再花20多分钟讲解试题,接着再讲没有讲完的课文或者讲其他内容。这种作业的布置无法巩固课上所讲内容,同时占用了我们大量宝贵时间,而且学生无法从做题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br>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省教科院提出将每周的5节课拿出一节来进行英文经典名著阅读。这是一个解决目前英语教学中很多问题的革命性做法。<br>为此,我提出两种课程体系:第一种:将名著阅读植入平时教学中。<br>第一节:词汇(不要扩展太多,最好学生能当堂掌握)<br>第二节:阅读(重在文章结构和主题的梳理和理解)<br>第三节:阅读(重在文章细节的深度理解)<br>第四节:语法(语法讲解要做到简单,重点讲解核心语法)<br>第五节:英文名著阅读<br>第二种集中一段时间阅读:先集中精力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完教材课程,然后一个月左右时间集中进行英文名著阅读。<br>二、阅读轻松收获大<br>1. 悦读之美<br>阅读一本书,可以使我们从庸常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让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拥有更丰富的人生。托马斯•福斯特说:好小说“能够把我们带入不熟悉的空间和不可能的生活,让我们变成我们所不是的人”。在这些英文名著阅读中学生不仅复习,学会了很多词汇、语法、谋篇布局而且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br>2.无压阅读<br>提倡无压力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从“知识型读者”转变为“享受型读者”,最终成为终身读者。我们平时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所进行的阅读是非常被动的,无法让学生悦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也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r>3.师生共读<br>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悦读者”,才有底气进行“真导读”。师生之间是读者与读者的关系,教师分享阅读体会,点染学生的阅读热情,共同完成心智成长。师生交流分享,共同进步,共同享受阅读之乐。<br>4.为高考读<br>从语文的经验看,高水平的学生都是有大量阅读经历的学生,语文和英语同属于语言学科,只有经历大量愉悦高质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才能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新高考加强了对阅读理解能力(高考中占50分)和写作能力(高考中占40分)的考查,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读后续写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高分。<br>三、阅读安排合理化<br>1.精选阅读内容。要以2017年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精心选择英文名著进行阅读教学。根据小说、剧本、诗歌和散文等不同体裁读物的阅读难易程度,制定阅读目标,确定阅读级别,选择阅读内容。名著来源以英美等英语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为主,比如外研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语阅读,外教社引入的典范英语等,同时阅读翻译了地道的中国名著,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比如中国小说阅读(如《聊斋志异》 -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等。<br>2. 确保阅读总量。根据2017年新《课程标准》和《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课程指导意见》的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的英文名著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总量不少于10万词。<br>四、阅读方式创新多<br>以课内阅读教学为主,结合课外自主阅读;以传统纸质阅读为主,结合现代电子媒介阅读。<br>《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课程指导意见》要求“在英文名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读,鼓励学生采用‘合作阅读’或‘分享阅读’等方式学习。要适时采用朗读、背诵、扮演、改写、续写和概要写作等,辅之以观看英文电影和欣赏歌曲等跨媒介阅读方式,使学生达到‘悦读’与提升英语能力的目的。要采取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力、节奏韵律和阅读速度与效率。要充分利用寒暑假、作者寿诞辰纪念活动以及名著重印发行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要帮助学生成立各类读书社、读书俱乐部、戏剧社团等组织,通过讲座、书评、征文、演讲、辩论、演出等方式辅助名著阅读。”<br>五、成果展示个性化<br> 根据学生个人的爱好和习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br>1.读书卡片。精心设计读书卡片,使阅读进程可视化。<br>2.阅读小报。手抄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可以概括情节,可以摘抄句子,可以评论人物,可以抒发感想。<br>3.改编剧本。选择故事性强的情节,改变成课本剧,拍摄成小电影。<br>4.朗读比赛。精读的根本在于朗诵,没有朗诵的阅读,就像没有演唱的歌曲。<br>5.概要写作。抓住文章大意,抓住主题句,抓住关键词,写出文章概要。<br>6.读后续写。阅读文章后,根据文章大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文章写出合情合理的结尾。<br>7.好书推荐。为他人推荐读过的书,简要介绍本书内容, 并说明推荐理由。<br>8.写阅读体会<br>(1) Summary<br>(2) I think Wang Qi wasn’t a hard-working man. ...<br>(3) This reminds me of...<br>(4) 归纳总结No pains, no gains.<br>六、名著阅读有方向<br>1. 短篇小说阅读<br>2. 长篇小说阅读<br>3. 中篇小说阅读<br>4. 戏剧阅读<br>5. 诗歌阅读<br>6. 名著选读<br>7. 中国小说阅读(如《聊斋志异》 —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br>8. 原著与改写版(简易版的融合运用)<br>9. 阅读与写作(仿写、改写、续写、概要写作等)<br>六、评价检测多样化<br>如何进行阅读的评价检测?<br>1.通过高考模拟(题)<br>2.完形填空:(cloze)故事片段<br>3.阅读理解: 故事片段<br>① Oliver wants more, <br>② Romeo and Juliet meets at the masquerade, <br>③ Jane Eyre answers the mysterious call back to Thornfield…<br>4.写作类<br>①概要写作:片段、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章节;长篇小说<br>②读后续写:写ending<br>③读后改写:改ending<br> <div><b> 省级课题研究</b><br></div><div><b><br></b></div> 李丰利老师省级课题团队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已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现已立项并研究中。 <b> 李丰利老师在日照省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省级公开课</b> <b> 钱秀惠老师展示名著阅读课及读后续写专题课</b><div><b><br></b><div> 2019年10月24日,临沂市名师工作室刘福军高中英语工作室启动仪式上举行市级公开课。</div></div> <b> 2018级英文名著阅读教学规划及探索</b><br><br>一、引入名著阅读教学<div>我校2018级在高一的暑假作业中,就对名著阅读有所铺垫,要求暑假期间读至少一本英文小说,同时推荐学生可以选择书虫系列和黑布林系列,但是开学后从跟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只有少数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完成这一任务,很多学生只是拿起书随便翻翻,读不了几页就放弃了。高考分数的压力使得学生更关注于如何能明显提升成绩,而很多英文名著篇幅长,生词多,学生不会选择,读不懂,或者没兴趣,花长时间阅读却不能让他们看到立竿见影的提升,甚至有的学生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更不要提读英文名著了。然而对于英文名著阅读,我们的眼光不应只关注于当下的成绩提升,更应关注的是长期的坚持给学生带来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读,而是读什么、怎样读,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循序渐进并切实可行的计划。<br>二、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计划<br>我所在的高二英语备课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经集体备课反复讨论决定,为学生制定循序渐进的阅读计划,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名著阅读。该阅读计划分为三步走:<br>第一步,内容:英语小说欣赏入门 时间:高二上学期<br>以人教版《英语小说欣赏入门》教材为敲门砖,带领学生初步品味英文名著的语言和文化魅力,同时以21世纪英语报作为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为补充,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br>目前已经出版的较为权威的名著入门教材就是人教版的《英语小说欣赏入门》,我们选择这本教材是因为他有这样几个特点:<br>1.文章编排注重难度的循序渐进。全书共六篇小说,前三篇为入门基础篇,<br>文字较为简单易懂,且带有注解,每篇分为两节,方便老师课时安排,也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读完,以免学生一下子接触大篇幅的作品,既不易把握作品,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br>2.这本书系统还介绍了基本的文学要素,并在每单元后的习题中滚动复现技<br>巧运用,且习题设计也是分出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老师在操作时可以以此为抓手,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文章。<br>针对本册书我们设计了两种实施方案,由老师根据班级情况选择使用:<br>方案一、穿插学习<br>所谓穿插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随课本教材课程而学习,在课本教学的间隙,每两周中用连续的两到三节课来深入探讨,指导学生阅读。<br>方案二、集中学习<br>该方案计划在必修五英语教材的授课结束后,集中三到四周时间来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br>第二步,内容:多题材短篇拓展 时间:高二下学期。<br>在掌握基本文学要素分析手法的前提下,选择短篇名著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灵感,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这一阶段可以增加学习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学生觉得乏味,如,可以开展经典电影欣赏,诗歌朗诵,英文短剧表演等活动。<br>经典篇目推荐:<br>1.To Build a Fire by Jack London<br>2.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by Edgar Allan Poe<br>3.The Cop and the Anthem by O Henry<br>4.Magi's Gift by O Henry<br>5.The Last Leaf by O Henry<br>6.The Three Strangers by Thomas Hardy<br>7.The Daffodils by William Wordsworth<br>8.A Summer Day by George Cooper <br>9.Ode to the West Wind by Percy Bysshe Shelley<br>第三步,内容:中长篇小说自主阅读 时间:高二暑假。<br>学生在前两步基础上已经对名著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具备了阅读稍长篇幅书目的能力,暑假期间学生的自主时间较多,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分层次要求至少完整地读一本或两本英文名著,并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写作风格,代表作等,制作PPT课件,开学后在班级做分享,并推荐一本书给同学们阅读。学生在暑假的阅读过程中,每读完一章节要写出一篇60词左右的概要,并摘抄章节中的好词好句做积累。<br>读物推荐:<br>书虫系列<br>黑布林系列<br>典范英语系列<br>三、名著阅读授课模式<br>以《英语小说欣赏入门》为例,每单元二到三课时<br>第一课时<br>导读15分钟,通常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代表作等,之后就文章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猜测,或以相关话题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br>阅读文章第一部分15-20分钟,最后10-15分钟完成读后任务,形式通常为词义推断题,主旨大意归纳或概要写作,细节理解题等,让学生对全文有大体理解。<br>第二课时<br>带领学生利用文学要素去深入理解作品,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言行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讨论。也可选定一个角度,如写作手法的角度或修辞手法的角度等对文章进行剖析。结合读后续写题型,引导学生对下一部分进行预测写作。<br>第三课时<br>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对文本语言进行赏析,感受语言之美。可让学生挑出作者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做分享,或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模仿写作,可以模仿作者对某个词或句型的运用,也可以对描述某方面的词汇或句型进行分类汇总。这一课时既可根据文章特点融入到第二课时中,也可单列为一课时。<br>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增加第四课时,针对所读文本进行短剧表演,或者电影欣赏,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教材第一单元的The Open 和第二单元的The Necklace等都有对应的电影版本。<br>四、名著阅读成果检验<br>阅读活动开展实施前,我们向两个班级108位学生发放了关于高中生英文名著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以期通过简单调查,大体了解学生英文名著阅读的现状,问卷内容如下:<br>高中生英文名著阅读现状调查问卷<br>1.你对自己的英文阅读理解成绩满意吗?<br>A.非常满意<br>B.还好<br>C.不太满意,希望提高<br>D.怕做阅读理解,每次做失分较多<br>2. 你喜欢对英文名著的兴趣如何?<br>A.喜欢读并且读过 <br>B.想读但读不懂 <br>C.无所谓,老师要求读才会读 <br>D.不喜欢<br>3. 你读过多少本/篇英文名著?<br>A.>10本/篇 B.5~10本/篇 C.<5本/篇 D.0本/篇<br>4. 你认为阻碍你英文名著阅读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在于:<br>A.词汇量不足<br>B.语法不好,读不懂长难句<br>C.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不足<br>D.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太慢<br>5. 对于英文名著阅读,你最需要的帮助是:<br>A.单词和语法知识等方面的提高<br>B.阅读技巧的介绍<br>C.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br>D.材料来源及内容的推荐<br>E.老师对你阅读情况的了解及监控<br>6. 你的英语阅读材料主要来源于:<br>A.课本或练习册<br>B.报刊杂志<br>C.网络文章<br>D.名著经典<br>7. 你了解概况或能说出若干代表作的英美作家有多少位?请写出他们的名字。<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8.你希望以哪种方式开展英文名著阅读训练?<br>A.老师指定篇目并开展活动指导阅读<br>B.老师推荐篇目,学生自主阅读<br>C.学生自由选择篇目并自主阅读<br>D.同学推荐篇目,自主阅读后讨论交流<br>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同学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成绩不太满意,希望提高,另有11.1%的同学怕做阅读理解,每次做失分较多。喜欢读并且读过英文名著的同学仅为12%,而有67.7%的同学表示想读但读不懂。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位同学阅读过的英文名著大于10本/篇,而有33.3%的同学从来没有读过,然而58.33%的同学读过的本数介于1-5之间。88.9%的同学认为阻碍自己英文名著阅读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在于词汇量不足。约有77.8%的同学需要单词和语法知识等方面的提高以帮助自己读懂英文名著,约有16.7%的同学则认为自己更需要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英语的阅读材料主要来源于课本或者练习册,说明学生能获取的资料范围十分有限。目前学生们了解的著名英美作家都局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欧亨利,马克吐温,狄更斯,莎士比亚,J.K.罗琳等。同时对于开展英文名著阅读训练的方式,学生们并没有特别的倾向,人数分布基本均匀。<br>英文名著阅读活动开展一学期后,我们在高二上学期末再次对同一批学生做成果调查,问卷如下:<br>高中生英文名著阅读阶段反馈问卷<br>1.目前你对英文名著阅读的兴趣是否有所提升?<br>A.是的,明显提升<br>B.有所提升,但仍没达到心理预期<br>C.没有提升<br>2. 开展英文名著阅读训练以来,你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br>A.是的,明显提高<br>B.有所提高,但仍没达到心理预期<br>C.没有提高 <br>3. 你的词汇量在英文名著阅读过程中是否得到提升?<br>A.是的,明显提升<br>B.有所提升,但仍没达到心理预期<br>C.没有提升 <br>4. 你认为目前你英文名著阅读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在于:<br>A.词汇量不足<br>B.语法不好,读不懂长难句<br>C.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不足<br>D.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太慢<br>5. 你认为本学期我们所阅读的英文名著难度如何?<br>A.太难了,进度跟不上<br>B.还好,生词有点多但基本读懂<br>C.完全能读懂<br>D.太简单了,希望增加难度 <br>6. 你是否愿意尝试除英文小说外的其他文体,如诗歌,散文,戏剧?<br>A.是的,非常愿意<br>B.无所谓<br>C.不喜欢,不愿意<br>7. 在我们读过作品的作家中,你更喜欢谁?请简单说明一下理由。<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在这次调查中,有78.7%的同学对英文名著的阅读兴趣有所提升,其中22.2%的同学自我评价为明显提升。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得到了提升。目前仍有约62%的同学认为自己阅读的困难在于词汇量,但也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长难句分析能力有待提高。74.1%的同学认为本学期的选材基本能读懂,同时82.4%的同学愿意尝试其他文体。在最后一题中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普遍对作家及作品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且对英语语言有了一定的赏析能力,可以明确选择出自己喜爱的作家。<br>英文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尽管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果,但仍需师生共同努力,以有效引导学生接触到地地道道的英文,从而真正的与作者在思想以及情感方面进行交流,这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西方文化,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对高中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div> 2019级相宁老师、郭欣欣老师在罗庄临沂市新教材培训会上就新教材阅读教学做经验交流。 王颖老师在省级英语名师工作坊线下会议上做我校英语名著阅读教学成果展示:<div>我们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利用隐形课程资源,比如理念、文化、思想、人力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完善校本资源,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选择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经典的语料,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领会语言魅力、情感魅力和思想魅力。<br>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由语言空间向思维空间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老师把文本教学变成开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br>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文学阅读要实现三个目标,从基础的语言技能,到培养逻辑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心。<br>苏健老师倡导并一直在实践的小说阅读正是秉承着这个理念,带领大家从简易英文原著入手,逐步让学生向原版小说过渡;苏健老师和李丰利老师带领英语老师团队进行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已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中学外语教学专利”课题。卢蕊老师带领英语老师团队进行的“立体化教学--英语原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已顺利结题,推进的原文阅读也在坚定而稳步的进行,参与活动的老师在省市级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br>多年以来,我校英语老师积极承担省市推行的教研课题研究与实践,英语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成绩优异,英文经典阅读、英文名著戏剧展演等活动的开展始终走在省市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临沂一中被授予了首批“英语阅读教学示范基地”称号。<br>这是我们阅读的部分书目。<br>我们的英语阅读与鉴赏课的落脚点放在了“品鉴”和“输出”上,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环节,由点到面的学习、思考、分析,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共鸣。文本阅读是前提和关键,这一部分需要老师的引领,学习词汇,梳理情节,概括大意;第二步是文本透视,分析主题、人物、情节,感悟文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输出部分采用的方式比较多样灵活,可以改编或者续写,可以给人物写信,这种体验式写作需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逻辑思维,即能引起读者兴趣又与原文契合。<br>读者剧场中的英语戏剧表演就是一种非常有实效的落实方式,需要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创作剧本,合理改编成戏剧,需要读写和口语表达双方面的能力。在市教研室的倡导下,临沂一中在2010级时就开始全员参与,大家提倡的口号是:享受英语,秀我风采。崔老师带领专家团队给予打分和点评(展示PPT7-19),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作品更加趋于深刻、即忠于原著,又富有现实意义。同时在场景布置、服装、道具上也有很大改观。(请大家欣赏一下学生的表演PPT15/16)学生的口语和表演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热情投入和实践让他们受益匪浅。<br>学生设计的戏剧表演宣传海报。和英语老师们的压轴表演<br>戏剧表演的环节是:小组合作--班级选拔--自创海报进行宣传--汇报演出,从读原文,到改创剧本,磨剧本,磨台词,班级试演,同学们模拟评委,提出建议和想法,到汇报演出,从学生个体到班级再到年级,整个过程创设并体现了投入英语学习的大氛围。我们下一步的设想是,能否让学生自导自演拍摄微电影,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学生的作品更有传播面和可重复性。而老师在过程中的作用从开始的引领到若隐若现,到最后逐渐消失。<br>写作方面,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用不同的角度,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身份,他可以是模仿者,也可以是角色本身,又或者是创作者。这是身份的前提是学生充分解读文本,掌握语篇结构和线索,洞察人物性格,既有鉴赏又有思考,从隐性的理解到显性的表达,让学生的思维流量贯穿于阅读、思考和写作始终。<br>为了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全班参与的接龙续写,写之前明确要求,比如书法、字数、逻辑、标出高级词汇等,班级人数较多的可以分为不同的主线,大家可以互换欣赏,互相启发和借鉴。这种方式非常受学生欢迎,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br>诗歌鉴赏课后学生的作品和诗集,从创作到集结成册都是学生分工并独立完成,人手一本,留作纪念并慢慢欣赏。<br>学生自主成立了英语活动社团EFS,他们利用校本英语资源,自主创办报刊,并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社团有自己的章程,包括职能机构、活动规划和工作细则。<br>作为学生社团EFS的主打产品之一,由编辑部负责制作,以双周刊的形式免费发送给各位同学,既弥补了课上学习的不足又拓广了知识面,增加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报刊设有《美文欣赏》、《经典回顾》、《知识汇总》、《拓展提高》、《词语赏析》等板块,着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培养英语语感,扩充词汇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为了让同学们学到地道的英语,特在《知识汇总》和《拓展提高》中向同学介绍一些经典俚语及习惯用法、在《英语谚语及出处》中教给同学们一些流行的英语谚语,以此提高同学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并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由于这些经典俚语和谚语在听力测试的文章中出现率也极高,从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br>由广播部负责于每日放学时间进行播放,广播内容多种多样,其中的点歌台栏目已成EFS标志性栏目。<br>其它的活动还包括:主题手抄报比赛,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传统项目,还有老师们创办的Rainbow Bridge期刊,以及学生热情参与的English Corner<br>面向全体的其它英语比赛还有:英语朗诵和演讲比赛,歌曲比赛,辩论赛和书法比赛<br>学校还定期举办英语文化系列讲座,在覆盖面和深度上不断地拓展和延伸。<br>所有活动的设计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树立英语学习的优势心理。对于未来英语课堂的展望,我想用学生诗集中的诗句来表达:Always full of enthusiasm, always on the move.<div><br></div></div> 2017级学生表演的英语名戏剧《灰姑娘》 2017级学生表演的英语名戏剧《了不起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