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峄山

思臻

<p>  峄山,又称东山。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奇秀”。大学时,出生地邹城的爱人,就给我讲了不少关于峄山的故事,当时很是向往。后到邹城工作 ,刚开始陪朋友爬了几次,上也匆匆,下也匆匆,合个影尽个人情,对峄山的了解只是皮毛,“似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后因事有六七年没去过,听说政府这几年增加了对其设施的投入,因疫情工作不忙,又是春天,3月21日我决定再去会会这个似久违朋友的峄山。</p><p>&nbsp;&nbsp;&nbsp; </p> <p>  天才蒙蒙亮,老远就看到峄山被烟雾笼罩着,巍峨而神秘。不由想起夫人讲的峄山来历故事:伏羲死后,其皇夫人女娲被众人推举为女皇,水神共工不肯听命于女娲女皇。遭讨伐失败的共工一头撞向撑天柱, 天塌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带来的多种自然灾害,使人类面临着灭绝之灾。女娲万分着急,炼五色石补天,后把剩下的碎石堆在一起,就行成了峄山,这是神话传说。就考古而言,从太古到远古,峄山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四次升降、褶折、地下岩浆喷发和太古环境的复杂变化而行成的,是典型太古泰山期斜长花岗岩石山。岩浆冷却和海水侵蚀行成了洞穴。经过漫长的海水、海浪侵蚀和海水退去后漫长的风化等,把坚硬的岩石磨蚀去凌角,外形呈现浑沌圆滑,千姿百态。峄山目前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p><p>&nbsp;&nbsp; </p> <p>  到了原来的山门,才知道目前叫西门,前两年又在山南偏东新建了个山门,叫东门。这时天已大亮,近前的峄山依旧山石突兀,苍翠环抱。西门登山顶仍是原来的路线------东路和西路,还有从山脚到南天门的索道。一般我不选索道,因本来山不过海拔582米,另坐索道无异于走马观花。东线平缓些、路较长,西路短而陡峭,大部分景点都分布在这两条路上,于是就选择了从东路上、西路下的路线。至于从东门新修的那条路线看时间和体能再说吧。</p><p><br></p> <p>  登山的路,是依势而建的盘道,蜿蜒起伏,曲曲折折,多为石块砌成或在巨石上开凿的台阶,宽不过五尺,窄只能容一人通行。时而平坦、松柏掩映;时而脚踏巨石、头顶蓝天;时而巨石挡道,近其绕行,又豁然开朗;时而林荫小道、小桥流水;时而又在百丈悬崖的山脊上扶索而行;时而在巨石间绕行;时而在崖石间似垂直爬行……有时走着走着,好像路边的石头风一吹要滚过来,促使你快速通过……快到丹丸峰的北山脚下,远远就看到几个身影似蜘蛛人,贴着万丈悬崖艰难的向上爬行,我的腿都在发软……</p> <p>  一路走来,远眺、近视、上仰、下俯,山上的石头变幻无穷。有的似飞来之石,孤零零地或立或卧在那里 ;有的层层叠叠似叠罗汉;有的前簇后拥似翻腾的云;有的似悬河在翻滚流淌……立者、坐者、倚者、仆者、揖者、伏且拜者、亲昵者、负重者……似龟、似鱼、似兔、似羊群、似马嘴、似獅、似宝瓶……形似神似,惟妙惟肖 。峄山顶峰,5块突兀巨石插天抱立,型若芙蓉,称曰五华峰;第二高峰山顶,似诰命夫人所戴凤冠,而得名冠子峰;在五华峰东许山顶有一高五丈、粗八围、偏东南倾斜、型如丹丸大石头,有名人形容“落星不到地、累丸不到天。”风动而欲坠,故得名曰丹丸峰。不同的石头尤其是有名的石头,往往伴有美好的故事,更增加了石头的灵性,如马嘴石也叫“三问石”,相传梁祝在峄山上学期间同游峄山,见两方一大一小、相依相偎巨石,祝英台感觉很像两个情侣,暗自感动,便问梁山伯:“梁兄,两方石头形似何物?”虽然梁山伯读书甚是精通,但此事有些愚钝,“我看甚像马嘴。”祝摇头,“再看,似何物?”“可否像玉米?”祝皱眉,“梁兄,你再仔细瞧瞧,到底像什么?”梁苦思冥想了半天,似恍然顿悟“哇,我知道了!”祝面露喜色问“像何物?”梁认真的说“像木鱼!”这下祝不高兴了,自语道“你真是个榆木疙瘩。”就拂袖而去,只留下梁在那里痴呆呆的苦想着。而当登上不同的巨石上都有不同的感受。登舍身崖巨石上 ,会感受到天地的辽阔;站在观海台上,似感凌空而起,一步登天;站在小鲁台,顿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nbsp; 从山脚开始到山顶,仅西门东线就有:盘龙洞、桃花洞、银钱洞、春秋书院、隐仙洞、爷娘洞、祖龙洞等洞穴。在这首先要说的是春秋书院,其实就是一块巨石覆盖而行成的天然洞穴,现存有至圣图像碑、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復圣颜子等的神位,其附近分布着孤桐书院、子思书院、峄阳书院,前两个目前尚存遗址,后者前几年在原趾上已修复,一个方圆十公里的峄山上就有四个书院,可见儒家发祥地历代是多么地重视教育。“盘龙洞口”是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88年)邹城县令王自瑾所题,洞内蜿蜒,内有洗耳泉,最著名的是洞内的大钟石,它上锐下丰,被三块巨石夹住悬空离地三尺,毫不松动,清代县令曾写诗赞曰:“恐惊天下人,金钟化作石。不争万籁鸣,千载悬邹峄”,入洞三份寒,内外温差约10℃。仙人洞也叫仙人棚,棚顶由一块约1220平方米的巨石倾斜坦卧而成,棚石仅靠一根石柱支撑,冬暖夏凉,西廊边泉水叮咚,内供奉着八仙塑像。爷娘洞内供奉着伏羲女娲塑像。白云宫是峄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它是利用一个天然石洞,盖上宫殿就变成了宫,内有石洞,洞内岀云,更显白云宫幽深而神秘。白云宫背依五华主峰,俯瞰山下正在修建的兴国寺,包含三清殿、玉皇殿、王母殿、元辰殿、三圣关公文昌殿、泰山行宫等主要建筑,雕梁画柱,金壁辉煌,楼台殿阁,蔚为壮观。有诗描述“远瞻殿阁白云间”,“泛泛青云起碧烟”。在山的西南脚,“梁祝读书洞”是王自瑾题刻,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池的旧址。洞内东西长约10米,有天然石桌石凳,可坐可卧,洞内有两泉,东泉曰“鸣心泉”,西泉为“梁祝池”。泉水清澈叮咚,可饮可盥。传说私塾先生回家奔丧,放他们一段时间的假,二人出来散心,寻到此洞,并经常来此乘凉读书。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文记载,当年二人就是在“同诣峄山先生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自孤桐书院上行约半小时,据记载有一古建筑是梁祝祠,现只剩下配殿和大门遗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梁祝传说源自济宁市,并将梁祝传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读书在峄山的说法得到进一步证实。从春秋到南北朝,前后约1000年,峄山一直是邹县城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山上的四大书院,就是儒家重要的讲学地,相传梁祝在此读书多年。据考察,峄山有名山洞144个,诸洞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深邃莫测,且多有传说秩事,让人了解不暇。更增加了峄山的灵气和神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 <p>  山无水不灵,峄山的水就像秀雅的才女,满腹经纶藏于內。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众多的泉,有的暴露在外,有的藏在洞中,不盈不竭,终年如一。说明此山蕴涵着丰富的水资源,滋润着山上茂盛的植物。走在路上,不难发现只要有方尺的土地,甚至非常狭窄的石缝中都生长着百年古树,那树根有的深深扎入石缝,有的似虬龙盘附在贫瘠的土石上。有的树从几块大石头之间钻出来,傲然地矗立在那里迎着风雨。石头兀立在树丛中,树长在坡上、石缝中。树以松柏为主,夹杂着一些落叶树种和灌木 ,虽然是初春,漫山仍掩映在苍绿之中。从小鲁台往东北的风翔岭,是我以前从没有走过的路。沿着平缓的山脊前行,路被古松掩映,山边缘的巨石旁,时有一颗或几颗古松矗立,茂盛的虬枝探出山外,酷似黄山的迎客松!透过松枝远望,大小牙山尽收眼底,山北的万亩桃园飘落了一簇簇、一片片粉红色的彩霞……</p> <p>  灵秀的奇山,成了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建有七十二庙宇,一百多楹祠殿,香烟袅袅,深山钟鼓声声。更有帝王:秦始皇、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乾隆等,文人骚客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赵孟頫、郑板桥等来峄山歌功颂德、访幽探奇,留下众多佳诗墨宝。历代石刻题壁,琳琅满目,涉及历朝历代名家众多,内容广泛,堪称露天之历史文化宝库。现代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峄山石刻“鳌”字,高15米,宽8米,堪称汉字世界之最,寓意着峄山聚泰山之雄,黄山之秀,华山之险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独占鳌头。(2020年3月22日)</p> <p>&nbsp; 注:《春秋》记载,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迁于峄,在峄山之阳建都。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由峄山之阳的故治迁于岗山之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