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3月23日,北台小学开展了第二次全方位的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以下简称“防疫演练”)。</p> <p> 这次演练是在3月13日第一次防疫演练的基础上重新整改组织开展的。在第一次防疫演练后,郑霞校长组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反思了我校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点,在琢磨研究整改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多次接受我市疫情防控督查部门和区教育局安全科的检查。经过专业人员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应急演练的方案,并于3月23日上午9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第二次防疫演练。学校的目的就是让此项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为新学期学生的复课做好准备。</p> 北台小学第二次防疫演练分为五个部分。 <p> 这项演练是开学后学校严把新冠疫情入侵的第一关。考虑到我校学额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采取分时段入校的机制,全校学生按照高中低三个年段,根据开学后实际的上学时间,每间隔10分钟分流一个年级从正门和东门两门入校。学校门口每天早上安排两位校级领导、两位中层以上干部、6位值周教师在现场负责测量体温、维持秩序、保障安全。</p> <p> 安全隔离带将校园正门甬路分成三列排队通道;校园东门分成两列排队通道。负责现场宣传老师将提醒学生保持一米远的间距。</p> <p> 当学生出现体温超过37.3℃或有呼吸道症状时,总值周将其带到临时等候区登记、联系家长就医。</p> <p> 发热人员撤离后,临时等候区域及发热人员经过的区域立即进行消毒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学校将有效地将体温异常、有明显生病征兆的学生排查出来,禁止其入校,保证进入校园的学生是身体健康的孩子。</p> 发热处置演练是针对突发事件、疑似事件采取的措施性预演。在经过反复的商讨与咨询,我们演练流程如下: <p> 每天晨午检和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留心观察将发现在校期间体温异常的孩子。今天的午检中,四年五班陈老师和副班主任刘老师在测温中发现一名同学发烧38℃。班主任陈老师马上打电话告知校医杨丽老师,并联系家长,要求家长带孩子到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检测诊断。</p> <p> 校医杨老师在报告校长后,身穿隔离服将发热学生带到位于一楼一角的隔离室,并对学生再次进行腋下测温和问询登记,等待家长的到来。</p> <p> 校医嘱咐家长带孩子到三甲医院发热门诊检测诊断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接触其他人员。</p><p> 在此期间,四年五班全体师生保持原教室不动,班主任陈老师第一时间打开窗户通风,组织学生用酒精湿巾擦桌椅和文具,老师亲自擦净发热学生的座位桌椅。</p> <p> 班级学生将在本班教室隔离等待发热同学的检测结果(经咨询市卫生防疫部门得知一小时内即能得到医院初步的检测结果),同时该发热学生在校园内行走的应急专用通道将被禁行。</p> <p> 一小时后,如果学校得知该生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校园内的隔离将解除;如果学生已经感染,学校将第一时间电话上报给教育局和防疫部门,协助防疫部门做好接触人员的调查、隔离、消毒等后续工作。</p> 作为一项开学后的常规工作,通过这项演习目的是让全校教职员工熟知通风消毒的时间、次数以及规定动作。 在北台小学,午间两千人的午间用餐是防疫工作的头等大事,届时学校将采取分时段就餐的方式分流用餐的密集情况。 <p> 首先班主任老师组织男生到操场上活动,女生先到水房洗手然后在教室用餐。20分钟后再由男生回到教室洗手用餐,此男女生就餐顺序可以轮换调整。</p> <p> 老师为你演示正确的七步洗手法。</p> <p> 大学额的北台小学预设了开学后,家长接送的人流密集问题。在演练中,我们采用了分时段放学,同时打开校园的三个大门,定制标志牌提醒家长到指定位置接孩子。</p> 以上时间为预设,将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放学时间做以调整。 <p> 北台小学校园西门(正门)、东门、东北角门三个大门。</p> <p> 家长要在指定位置(有标志牌提示)接孩子。</p> 至此,北台小学第二次演习圆满结束,我们期待着开学的到来,也期待着北台学子回归校园。为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是北台所有教职员工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