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湖南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

郭敬泓

<p>  2019年11月16日一早,我们一行十三人来到湖南永州继续我们文化学习之旅,主题是参观“柳宗元文化旅游区”。</p><p>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山西河东(现山西永济一带)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永贞元年(805年9月)因参加王叔文、王伾永贞改革失败遭贬,成为“二王八司马”之永州司马,谪居永州十年之久。期间,坚持以民为本,一生清廉,结交迁官、猎人、渔父、农民,在痛砭时弊,爱民治腐方面做了许多好事,获得老百姓的赞颂。永州十年,其“民本”与“廉政”思想的形成,留下了《山水游记》等许多文学作品,《天说》等哲学著作。他留存于世的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永州建“柳子庙”表达了永州老百姓对柳宗元的缅怀之情。</p><p> “柳子庙”为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永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所建。现存的“柳子庙”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所建。庙为歇山顶式砖木结构,由戏台、中殿、后殿、享堂和后花园组成。</p> <p>  “柳子庙”是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坐落在永州潇水之滨,愚溪之畔,坐北向南。上图为柳子庙正门。庙门楣额石刻着竖写的“柳子庙”三个大字。正门两侧柱石刻有“山来水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门联。这副集韩愈荔枝碑佳句成联,赞颂柳宗元千古功绩的对联,是清同治年间永州知府所写行书,既画龙点睛道破庙祀主题,又无声地诉说永州百姓缅怀柳宗元关心百姓,以民为本的济世之情。</p> <p>  上图是穿过戏楼下的庙门回首所见这座歇山顶的朱红楼阁式建筑高矗眼前。戏楼共有三层,底层架空为庙门进出通道。二层为宽敞的戏台,三面敞亮。戏台额枋正中悬挂着“山水绿”三字的卷形横匾。文出自柳宗元《渔翁》诗中“欸声山水绿”,形容永州山清水秀的景色。横匾出自清末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手笔。</p> <p>  穿过戏台,前面是一片鹅卵石铺就的空阔天井。走过天井踏上十三级石级便是中殿。从上图看,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坐在十三级石级上,面对的正好是戏楼的戏台,石级就是观众的座位,观众也可以平视看戏。</p><p> 中殿气势高大雄伟,殿前门梁匾额“八愚千古”四字(如下图),有说是著名书法家、佛教领袖赵朴初所题,但细看横匾落款难以辨别。</p> <p>  中殿是过厅(如上图),殿内梁上悬挂着一块上书“都是文章”四字的横匾(如下图),可能指的是柳宗元一生留下的500多篇文章中,有317篇是在永州期间的杰作。</p> <p>  按上图所示,穿过中殿拾级而上即到柳子庙的正殿。</p> <p>  一座颔首凝眉却有刚硬之气,高约2米的柳宗元塑像安放在正殿中央,背后墙上正中扇形图案写着“利民”二字,说明了老百姓纪念柳宗元的根本原因和柳宗元思想的真谛和内涵之所在。不过,据说这座塑像是石膏像。如果这是真的,在这座庙祀建筑恢宏,尤其是主殿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千古名人的塑像连石雕或铜像都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p> <p>  正殿内横梁上有一幅横匾,上书“文冠八家”四个大字(如上图),可见文学界后人对柳宗元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评价之高。这些众多的横匾、对联以及后面的碑碣石刻,都是出自历代名家之手。</p> <p>  正殿后面便是“柳子庙”的碑堂,也是“柳子庙”最北端,中间是天井,四周是碑廊的建筑。碑廊里有几块非常名贵的碑刻。图为是明嘉靖年间严嵩手迹所写石碑(局部)的手迹:“重新柳司马先生庙记”。</p> <p>  这里是正殿进门后的右间,现作为“柳宗元民本廉政思想展厅”。门楣上巨大扇形图案上只有一个“廉”字,门上对联巧妙地以千、百、十、一写成一联:“千秋文豪,百官廉镜;十年独钓,一片冰心”,正是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为官清廉,亦是“廉政”思想基础形成,文章喷薄而出时期的写照。。</p> <p>  展厅也展出了柳宗元所作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七律詩。写诗的原因是这样的: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贬谪永州十年,终于盼来被诏入京的一天,欣喜异常。谁知因刘禹锡的一首诗被政敌利用,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被外放到更偏远的地方,柳宗元被外放到比永州更远的柳州任刺史,而刘禹锡外放到比柳州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而且刘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柳宗元考虑自己母亲在永州不幸病故的前车之鉴,毅然上疏朝廷请求与刘对调,即使因此获罪亦无怨言。后因斐度说情,宋宪宗才改任刘禹锡为连州刺史。韩愈对此事大发感慨,对柳宗元的节气和道义大加赞赏。柳宗元无私无畏,敢于牺牲的品格永垂青史。这首诗是柳宗元与刘禹锡一同赴任刺史途中在衡阳依依惜别时互赠的詩。</p> <p>  图为展厅展出毛主席曾手书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詩的复制件。</p> <p>  在展厅柳宗元“民本”、“廉政”思想自我实践展板中写到:“被贬永州十年,柳宗元一直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开始,“他居无定所,只得寄居龙兴寺、法华寺”。下图就是永州零陵古城制高点“法华寺”的钟楼和鼓楼。柳宗元就曾在这里与众憎为邻,与晨钟暮鼓为伴。好不容易才在冉溪旁购得一块廉价弃地建起茅屋,方有了安身之所。 </p><p> </p> <p>  以下两图,是“柳子庙”背后的一个可以说是微型的后花园。这里有一潭清澈的湖水,还有假山、石洞  不少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小桥和凉棚供游人休憩。</p><p>  </p> <p>  不少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p> <p>  参观完“柳子庙”走出大门,就是柳宗元文化旅游区另一个重要景点——“柳子街”。</p><p> 下图是“柳子庙”门前宽阔的广场和自东向西(图中自右向左)走向的“柳子街”街面。</p> <p>  下图就是“柳宗元文化旅游区导览图”(以下简称“导览图”)。图中可见“柳子街”东起西潇水河畔,自东向西与愚溪并行,总长550米。</p> <p>  下图即为潇水河西岸“柳子街”入口处,所立横向石碑说明,“柳子街”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p> <p>  下图是从柳子街口潇水西岸看到的横跨潇水的“霞客渡口”。</p> <p>  从下图可以看出,柳子街两旁店铺林立,红色灯笼高高挂起,彰显这里曾经是古代通往广西驿道的繁华景象。锃亮光滑的青石板路,在晨曦中透露出悠悠岁月的沧桑。</p><p> 从导览图可以看出,柳子街总体格局为一街、一水、一山,西边的“西山”是其骨架,“愚溪”是其血脉,柳宗元是其灵魂。</p> <p>  下图是“柳子街”上比较典型的古老民宅,被评定为“永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李氏民宅”)。</p> <p>  下图是柳子街上的又一座典型古建筑。从商铺右边一间门楣横匾“南阳第”三字和左右门柱上的对联:“詩礼济世道,公平兴家邦”可以看出,这里原来就是一家商铺。该商铺被评为“永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邓氏商铺”)。</p> <p>  从导览图可以看到,走出柳子庙大门穿过柳子街就是横跨“愚溪”的“柳子桥”。下图就是在“愚溪”的东边方向拍下的“柳子桥”。</p> <p>  下图为愚溪两岸景色。“愚溪”原名“冉溪”,自柳宗元在冉溪旁建起几间茅屋作安身之所后才更名“愚溪”。</p> <p>  从柳子街回到东边柳子街口,顺着潇水西岸的“萍阳南路”向北走不远,就到下图的“零陵古城牌坊”。这里如今是柳宗元文化旅游区的购物、美食、休闲区,特显湘南地区特色。我们游览“柳宗元文化旅游区”就此结束。</p> <p> 郭敬泓2020年3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