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为什么自杀

乡哥

<p>  马丁.伊登奋斗了一生,在成名之后却自杀了,饱略《马丁.伊登》全书,我们不难看出:支撑马丁奋斗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和追求爱情。这就决定了马丁.伊登必然要从个人奋斗走向自我毁灭。</p><p> 在他同摩斯一家接触过程中,马丁逐渐看到,他所向往的“上流社会”只不过是一只外表华丽、里面腐朽的绣花枕头。他曾经羡慕过摩斯一家以及那个上等人圈子里的银行家、法官、教授、慈善家等等,全都是些极端自私、遍身铜臭的势利之徒。既盛气凌人,又无知透顶;既虚伪狡诈,又庸俗不堪。当马丁在饥饿线上挣扎时,那些高等人士无一不对他嗤之以鼻,可是,一旦他成了举世著名的作家,他们又都厚着脸皮争着请他吃饭、交朋友。哪怕是马丁当面侮辱过的勃朗特法官,也来请他吃饭。这些现象、举动使马丁真正看清了这个“上流社会”的本质,他们请他吃饭根本不是他的作品有价值,因这些作品都是他倒运时完成的。他们完全是为了名利,名和利就是他们那个上流社会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p><p> 至于马丁与罗丝的爱情也是那么的虚伪,在那个社会里爱情是建立在金钱和名利的基础之上的,他一向爱的不过是理想化了的罗丝,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小姐罗丝却是那样的庸俗、虚伪。</p><p> 至此,尽管马丁在物质上变成一个富翁,精神上却成了一个乞丐,他说:“我已经病入膏肓—啊,不是我的身体上有病,而是我的心灵,我的头脑。”最后让儴儴的海水吞噬了年轻的生命。</p><p> 前不久,网上也疯传了一个视频:一个年青女子开着一辆名牌轿车,停在一条山区高速公路的大坝上,打开车门,没有任何犹豫地从坝上跳了下去,当场身亡,事后发现车里装着一千多万现金。</p><p> 他(她)们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不缺钱,却都自杀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