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黄土高原鸟瞰

南岳

<p>1</p><p><br></p><p>这一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p><p><br></p><p>定义了中国文明的底色。</p><p><br></p><p>它西起青海日月山,东到太行山,</p><p><br></p><p>北至阴山,南抵秦岭。</p><p><br></p><p>其形成,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升高,</p><p><br></p><p>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p><p><br></p><p>西风带的西风,</p><p><br></p><p>把我国西北干燥地区的泥沙吹到黄河流域,</p><p><br></p><p>堆积在形态各异的下伏地表上,</p><p><br></p><p>再经过降水侵蚀和流水搬运,</p><p><br></p><p>形成了形态万千的黄土高原景观。</p><p><br></p><p>黄仁宇先生说:</p><p><br></p><p>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p><p><br></p><p>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p><p><br></p><p>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p><p><br></p><p>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p><p><br></p><p>2</p><p><br></p><p>01皋兰县的黄土高原地貌,1984年</p><p>在甘肃皋兰、靖远等地,降水极少,这里的水土流失相对较轻,人们称沟道里形似拐杖的地貌为“杖地”。照片里显示的杖地十分典型。</p><p><br></p> 02甘肃定西黄土高原一角,1983年。<h3>定西曾以贫困闻名,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途经定西,见“赤地千里,十室九空”,感叹“陇中苦瘠甲天下”。</h3></br><h3> 03甘肃庄浪的掌状冲沟,1983年。<h3>黄土高原上有大量纵的、横的或纵横交错的沟谷及沟壁陡峭的沟道,即为冲沟。冲沟多是由于暴雨冲刷剥蚀坡面形成,狭而深,形状有楔状、巷状或掌状。甘肃庄浪的这处掌状冲沟边上,人们建起了梯田。过去为了防土匪,村民利用地势建了土围子,比如“手掌”右侧这个,三面皆无路可走,只有一面可以出入,便于防御。</h3></br><h3> 04甘肃正宁县,1984年。<h3>正宁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多米。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塬在不断受到侵蚀。县城的一侧就是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冲沟。现在人们通过反复摸索实践,逐渐找到了防止黄土塬水土流失的一些办法。</h3></br><h3> 05白银的黄土高原沟壑区,1984年。<h3>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这里年降雨量150-450毫米,但蒸发量由南向北最高却达1600-3390毫米。这里不缺土地和肥沃的黄土,不缺阳光,缺的是水。</h3></br><h3> 06靖远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1984年。<h3>大自然的伟力无比震撼,在降水极少的这里,把黄土地雕塑得如此壮观。画面上是一条间歇河,也称季节河,是雨季或暴雨后才有水流的河流。此时是它的枯水期,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它都是这个样子。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从其腹地横穿而过一路向北。甘肃省的引洮(洮河)工程将惠及兰州、定西、靖远等大片黄土干旱地区。</h3></br><h3> 07黄河流过红山峡,1984年。<h3>这是红山峡末端快到黑山峡的一段峡谷。其实这里的黄河平时远没有这么浑浊,而且河水平时更不是红色的。照片中的黄河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拍摄此片之前,下了一场雨,雨水恰好下在兰州附近的红壤地区,雨水冲刷红壤,流进黄河,使河水呈现红色。</h3></br><h3> 08黑山峡,1984年。<h3>黑山峡,山如其名,颜如墨色。由于山顶和山腰多是黑色的煤系页岩和石灰岩,外露岩石多呈现黑色,故而得名。从红山峡到黑山峡,河道不仅水流湍急,而且落差大,其中一些险要之地,如“白马浪”“煮人锅”“洋人摆手”等,看似有趣的名字,实则凶险骇人。</h3></br><h3> 09宁夏黄河冲积平原,1984年。<h3>宁夏本属干旱区,年均降雨量只有200毫米,但黄河贯通其南北,此地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大面积引黄灌溉的农业区。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富饶的宁夏平原。</h3></br><h3> 010内蒙古黄河段,1984年。<h3>从地理位置来说,黄河内蒙古河段地处黄河流域北部。大河出宁夏石嘴山市境,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画出了一个“几”字形大弯转,著名的河套平原的“后套”就在此区域内。河套平原依山阻河,不仅形势险要,而且土地肥沃,可耕可牧,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h3></br><h3> 011毛乌素沙地,1984年。<h3>毛乌素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之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乌审旗境内。沙地与沙漠不同,这里的地下水位比某些大城市的地下水位高得多。</h3></br><h3> 012砒砂岩,1984年。<h3>这些五颜六色、状如针叶的“岩石”,名为“砒砂岩”,当地人称之为“红胶泥”,因为它看似岩石,实则遇水成泥、遇风成砂,随水土大量流失。每年黄河里带走的泥沙,有一部分就是这个东西。但当雨水一过,它就板结如石,庄稼种不进去,种进去也长不出来,其上几乎寸草不生,生命遇之如遇砒霜——这也是其得名的主要原因。</h3></br><h3> 013陷穴密布的黄土梁,1984年。<h3>“陷穴”是黄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专业解释为:黄土具有垂直节理特性,土质疏松,富含可溶性物质;当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时,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作用,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面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形成洞壁陡立的陷穴。这是山西省境内的黄土梁。</h3></br><h3> 014黄土高原上的道路,1984年。<h3>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大多保持了古人逐水而居的传统,在河流的两岸大都有窑洞,而在河谷的开阔地带则是城镇;村庄零星地散落在起伏的山中。道路就像纽带,把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城镇联结起来。三十多年前黄土高原上的路,多是一些羊肠小道,回环曲折,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和驴车。黄土高原地形破碎,高低起伏很大,公路稀少。这是1984年陕北的一条公路。如今这里的道路已经四通八达。</h3></br><h3> 015黄土高原上的雪景,1984年。<h3>这是一张十分难得的照片,一是黄土高原的许多地区不常下雪,二是航拍机会难得。上世纪80年代,黄河水利委员会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殷鹤仙先生(曾任黄河博物馆馆长)才有了航拍的机会。</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ljw2CtRnQ4p9Fdp7Dgk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