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担子

唐平

<p>上高中时,住校时间太长了,馋得受不了。我就问一个小伙伴,你回家最喜欢听到的声音是什么?“阿乌哦……”,他悠长地喊了一声。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来说,我们自然心照不宣,相视捧腹大笑。阿乌是我们家方言,肉。八十年代,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农村交通不便利,一些个体屠夫就把猪肉挑着走村串巷叫卖。农村地广人稀,要想把肉卖掉,当然要大声地吆喝,一般都是“阿乌哦……”。屠夫卖肉是乡担子最常见的一种,还有卖千张、干子、豆腐的,卖豆芽菜的……都是提供农村生活用品的乡担子。</p><p>&nbsp;&nbsp;&nbsp;&nbsp;农村人生活苦,平时以蔬菜为主,很少买荤菜,那时农村也没有冰箱、冰柜,逢年过节才会偶尔做点千张、干子、豆腐,或者杀只鸡、称点肉。可是遇到春末夏初、夏末秋初青黄不接,或者农忙季节,人们就想改善伙食、打个牙祭,这时候乡担子就会更加频繁热闹起来。做早工的各家大人出门前就打招呼了:“小宝哎,听好着,卖芽菜的来称一斤,中午到墩子割毫韭菜炒哦”,“二角钱臭干子炒大椒”,“买一箱豆腐嘚嘚”,“今个xx来帮忙栽秧,卖肉的来了称一斤肉,肥毫子,多压点油炒菜”……孩子们于是竖起耳朵听,一大早只要听到吆喝声立即拿个盆或者米筲子跑出去,生怕乡担子喊一声就走了,中午没的吃就算了,肯定还要挨一顿凶。生活乡担子基本上都是附近村子的,知道哪家经常吃,哪家舍不得吃,哪家可能会来亲戚、客人,所以在哪里吆喝时间长,哪里吆喝一声就走,他们心里清楚着呢。当然,遇到不凑手时,家长会出来喊一声:“xx,今个赊账哦。”</p><p>&nbsp;&nbsp;&nbsp;“没事,要多少?先拿去。”干脆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农村人也好面子。</p><p>&nbsp;&nbsp;“x大爷,你不来斤吧?”</p><p>&nbsp;&nbsp;&nbsp;“没钱哦,吃不起嘛……”喃喃地,欲说还羞的样子。</p><p>&nbsp;&nbsp;&nbsp;“赊账嘛,有钱再给,我还怕你跑都之啊?”嬉笑着,根本不看就开始下刀了。</p><p>&nbsp;&nbsp;&nbsp;“唉,热肉好吃,冷帐难还啊,少杀毫吧。”</p><p>&nbsp;&nbsp;&nbsp;“你就嘘,午季不上来了?吃之身子不愁金子。”上面切得小,下面切得大,“八两半,添毫毫装一斤。”尖刀在颈口肉那里一旋,往上一搭,迅速用稻草栓上。</p><p>&nbsp;&nbsp;&nbsp;遇到收摊子回家还没卖完,卖肉的乡担子就会在一些吃货家门口反复喊,实在不行就挂门套子了(廉价推销)。</p><p>&nbsp;&nbsp;&nbsp;“还剩一点,巧毫子嘛,拿罐子煨着……肥的捺渣肉晒。”</p><p>吃货们禁不住三劝两不劝还是买了。</p><p><br></p> <p>千张、干子、豆腐的乡担子是以干子为主,所以一般都说卖干子的乡担子。干子乡担子一头是一箱一箱豆腐整齐的摆在木框里,底下衬着碱粉洗得雪白的棉纱布,上面盖着同样洗得雪白的潮湿的棉纱布,潮棉纱布既能挡灰尘,也能防止豆腐水分蒸发;担子另一头木框里斜码着香干子、臭干子,一般都是分开放,千张摞在一起像一本厚厚的书单放着,也盖着湿棉纱布。</p><p><br></p><p>&nbsp;&nbsp;干子乡担子很少用秤称,干子按个数数,一毛钱十块或者十五块干子,豆腐一箱根据大小都是固定价格,千张也是按张数,有人来买,担子才停下来,掀开布的一角,开始数。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麻烦。</p><p><br></p><p>“经常买你家的,添一块吃哈子嘛。”</p><p><br></p><p>“小本生意,不赚钱哦,这碎的半块拿去给孩子吃吧。”这是他们特意带出来放在边上,当添头的。</p><p><br></p><p>“碎的不够塞牙缝。”伸手就拿块整的往嘴里塞。</p><p><br></p><p>“你这人真是……”经常要来卖,又不好翻脸,那半块只好不添了。</p><p><br></p><p>“唉,小生意把人都做浅薄了……”</p><p><br></p><p>干子乡担子也算是鲜货,而且都是熟食,所以停下来喊的几率很小,经常从村子一喊而过,听到喊声慢一点可能就会错过,只有到中午还没卖完才会多喊几声。</p><p><br></p><p>“干子、豆腐哦……xx还剩一点干子二角钱全给你吧,烧点酱给孩子吃嘛。”</p><p><br></p><p>“臭干子都变色了,可有味道了?”</p><p><br></p><p>“离卤时间长了,就这样子嘛,炒大椒样的哦”,“还有一块豆腐,要不做点豆腐乳吧?”</p><p><br></p><p>“喂,卖干子的,嘎里还有黄豆可要了?”</p><p><br></p><p>“我看看豆子怎么样,最近收了不少。”</p><p><br></p><p>“一个虫眼都没有,焦干嘣脆,你咬咬看。”</p><p><br></p><p>“从你家拿秤称吧”,从腰间口袋里慢慢掏出一个塑料口袋,把一卷毛票子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数。“差两块钱,明天不来后天肯定来带给你,顺便再还你口袋,可中?”</p><p><br></p><p>“当然中,老熟人了,不怕你跑都之。”</p><p><br></p><p>卖干子的把两个木框一并到一头,扁担另一头挑起黄豆口袋,往回走。</p> <p>对孩子们来说,乡担子最喜欢的还是卖冰棒的。夏日炎炎,酷热难当,大人们在树阴下摇着蒲扇乘凉,孩子们除了钻到塘坝里玩会水,就满村子抓知了、捉蜻蜓。一声“冰棒哦,啊,香蕉冰棒、豆沙冰棒……”超过了任何有磁力的召唤,孩子们会立即飞奔到家中向父母要钱买冰棒。</p><p><br></p><p>&nbsp;&nbsp;&nbsp;&nbsp;“哪有钱?天天吃,有什么吃头?”经常招来大人的一顿呵斥。</p><p><br></p><p>&nbsp;&nbsp;&nbsp;&nbsp;卖冰棒的一般不会立即走,他们酷热的伏天背个大木箱子(也有骑自行车的),装一两百支冰棒,里面还要塞上很多棉布,走十几二十里路,到村子一般都会歇一会。但是他们的吆喝声不会停,“香蕉冰棒嘞、豆沙冰棒嘞……”</p><p><br></p><p>&nbsp;&nbsp;&nbsp;&nbsp;一遍又一遍地喊声,节奏感非常强,对小孩子来说,心里就像猫抓得样难受啊。</p><p><br></p><p>“小弟不也买了?天好热嘛。”实在不行就开始哭了。</p><p><br></p><p>大人们经不住孩子反复的缠,只好从鸡窝里掏出一个鸡蛋给他们。“带个碗,不要把化都之。”</p><p><br></p><p>&nbsp;&nbsp;&nbsp;&nbsp;当然,乡担子的吆喝是必不可少的,就相当于城市商店里的幌子或者招牌,卖什么吆喝什么,各具特色,形象生动,可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借代来用。记得我小时候最早听到的吆喝是一个驼背的老人,经常是午饭或者晚饭前挎个竹提蓝到我们村,“虾子哦,小鱼哦……咳咳”。也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我们村是他吆喝的最后一站,也可能是他喊累了,他总是吆喝一声“咳咳……”几声。后来我们小孩子嘲笑人家驼背或者咳嗽,就学着那个老人背一只手,弯着腰“虾子小鱼哦……咳咳”。</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就是货郎担子,货郎担子主要是卖一些针头线脑,像顶针、别针、钮扣、皮筋之类的东西。但是精明的货郎知道,买这些东西的妇女后面一般都跟着孩子,所以他们还会带一些花色各异的玻璃球、泡泡糖、水果糖、五颜六色的气球、毽子等小孩子的零食和玩具,既轻便利润又高。为了更吸引人,他们吆喝少,主要是吹笛子,摇拨浪鼓。孩子们听到声音就喊“拨浪鼓”来了,“呜力剌”(吹笛子的声音)来了,其实就是喊货郎担子来了。的确,那时对很少去集市的农村孩子来说,听到货郎担子的声音简直是摄魂夺魄,看到货郎担子琳琅满目的商品根本就走不动路了,围在货郎担子前,总要花几分钱买一两样。</p> <p>相对于生活物资,有些的乡担子季节性要强一点。像春头上的打铁的、铸犁头的会挑着担子到村口找个大树,住上几天。人们会把家里的废铁找出来铸新犁头,把用钝了的菜刀、铲子、锹、镰刀、锄头……让铁匠翻新、轧钢口;夏季来临前,箍桶匠会来箍洗澡盆,篾匠挑着担子来来修补篾簟子、凉床子;冬天,炸泡子、弹棉花的来了;农闲时修雨伞、补锅、锔碗、剃头匠也都来了。</p><p><br></p><p>&nbsp;&nbsp;&nbsp;&nbsp;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道路的改善和城镇化加强,乡担子变得越来越少了,只剩下一些较少的生活物资乡担子,例如:“卤菜哦”,“老面馒头、北方大馍”,“剪头发辫子”……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轮车代替了担子,悠长不停的吆喝变成了充电喇叭的反复播放。</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无论形式怎么在变化,从我们能看到的乡担子都是最底层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走村串巷、风雨兼程、栉风沐雨,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都是古铜色的脸庞,皮肤粗糙、头发凌乱、嗓音尖利;永远疲倦憔悴眼神,见人满脸堆笑,遇什么人说什么话;一条磨得红亮的扁担,一双长途跋涉的大脚就是他们的标配。他们是农民,面对的也是憨厚实诚的农民,他们也只有是诚实勤勉才能维持下去。也许他们幸运地就是不要面对城管。</p><p><br></p><p>&nbsp;&nbsp;&nbsp;乡担子,是农村曾经独有的一种经济交流方式,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随着农村的衰落,乡担子也趋于灭亡了,但他们的吆喝声时时在我心头响起,我总感觉它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