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其实是个喜欢耕田经商的农夫或者说是生意人。只是后来他当了皇帝,可惜了一个大农业家或者大商业家,可能不会比今天的马云差。<br> 刘秀九岁那年,父亲去世,兄弟三人由叔父刘良养大,史书形容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br> 刘家兄弟三人,不太一样。大哥刘縯(刘伯升)性情刚强有毅力,慷慨有大节。自从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之后,时常愤愤不平,心怀光复汉朝的志向,不经营家产,反而卖田卖宅,用来结交天下英雄俊杰,在南阳名气很大。老二刘仲则老实巴交。老三刘秀内心非常聪明,但是喜欢种点田,做点生意。所以大哥刘伯升常常刘常讥笑他,“你这个小子真没出息,和我们高祖的哥哥刘喜一样”。刘秀也不恼,你招你的英雄,我做我的生意。但大哥有需要或者征求他的意见时,又能很有见解。大哥的招纳英雄,他也极力支持。<br> 刘秀成年时,大哥刘伯升取出埋在地下的一百两金子,说:“小子,你成年了,这是父亲留给你娶妻生子的钱,你别乱花呢!”刘秀不要:“大哥,我有钱用。你养那么多门客开销大,这些钱给你招纳英雄用吧。”大哥当然不收:“要,是你的。不要,也是你的。”<br> 刘秀在长安读太学期间,太学的东北有一个会市,初一、十五二天,太学生是可以来这做生意的,就象现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意一样。但刘秀选的物流生意,却血本无归。后来回到南阳,又天天和民工呆在一起种田,恰逢洛阳米贵,狠狠的赚了一大笔。做粮食生意赚了不少钱,于是把大哥喊过来,掏出五百两金子,“大哥,给你一些扩军经费!”<br> 大哥纳闷,“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我不需要。”<br> “大哥,我知道你现在经费紧张,别跟我充大头了。如果你觉得我给你不收,那么算我投资,好不?你光复了大汉王朝,给我个执金吾当当,也让我威风威风!”于是刘伯升收下了这笔钱,又支撑了英雄们的日常开销。刘秀还有投资的眼光呀!<br> 后世三国时的诸葛亮也“躬耕于南阳”,不知是真躬耕还是做秀,我无从考证。但刘秀的躬耕是真的,而且还有出色的成绩。<br> 刘秀在成功路上,几笔生意做得是可圈可点的。<br> 1、联络李通,为刘伯升拉第一支队伍。刘秀以做生意为名,实际上是出去为大哥的光复大业特色和结交同盟力量。他在刘伯升还未起兵,但天天筹划阶段时,有次运粮食到宛城贩卖。就联络了宛城最大的一股势力李通,商定了在立秋那天起兵的计划。尽管后来因为李通他们走漏了消息,李家被诛,起兵功亏一篑。但也显赫了刘秀的生意沟通才能。<br> 2、刘伯升起兵时,势力明显不够。此时,拉到一些农民武装壮大自己的势力,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刘秀向刘伯升建议,绿林军是离他们最近,也是势力最强的队伍。他参与了去说服绿林军首领王凤、王常的工作,过程中敏锐地察觉,王常更有大局观,通过王常,终于让绿林军和刘家光复大军联合。<br> 3、分利。联合军队第一战西击长聚,进攻唐子乡就取得了大胜。然而,也因为胜利,由于战果的分配产生了矛盾,绿林军众人愤怒怨恨,打算反击刘姓家族的部队。刘家军中诸位豪杰也准备应战,就连刘伯升都准备干了绿林军。这个时候刘秀提出不同意见了:“大哥,这个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呀。我们的目标是要取得天下,光复汉室,这点小利益,为什么不让出来呢,绿林军还可以为我们作战。如果闹翻了,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刘伯升当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立即让刘秀收拢同宗族人所得到的财物,全部交给绿林军,于是,这个团队就继续前行。<br> 4、忍耐。刘伯升被害后,刘秀判断当时的情势,对自己是极为不利。于是孤身一人回到更始帝驻地,既不表功,也不为大哥办理丧事,有悲伤在心里。而且他在这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阴丽华完婚!尽管遭到刘氏宗族的强烈不满,但更始帝刘玄也因此放过了他,认为他没什么出息。生意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头是低的,只能给别人面子,自己的面子想要也不能要。<br> 5、生意要做大,需要团队、需要人才。在刘秀实力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自己的团队中,也是不少人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点,刘秀深知。必须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没有不安的心。刘秀攻下邯郸,检查王郎的文书,发现有自己的官吏与平民的奏章数千,奏章上除了向王郎表示效忠外,还有谤毁刘秀的内容。刘秀的生意经又马上来了,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不再多看,集合全体将领,吩咐:“堆集柴火,给我把这些奏章都烧了。”<br> 那些背后说刘秀坏话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死心塌地的跟着刘秀干了。<br> 所以刘秀后来终于开创了东汉王朝,他的生意经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别人做生意是赚钱,他做生意是赚一个王朝。远远超出了他少年时“仕宦当做执金吾”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