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贵州龙博物馆

辛凉散风

<p>二亿多年前的三叠纪,爬行动物不仅占据了陆地,飞向了天空,还从归大海。18世纪的西方博物学家首次发现这些化石时,将其称为“海怪”。贵州龙是卵生和卵胎生,最小的3.6厘米,最大的49厘米。</p> <p>好大一棵树。</p> <p>高大挺拔的榉树,150多年的树龄。</p> <p>繁花嫩叶。</p> <p>精致的院落</p> <p> 贵州龙•发现与命名</p><p> 1957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到贵州兴义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意外的在顶效发现当地人称“四脚蛇石板”的动物化石,于是他亲自到出这种化石的“浪务山”实地采集标本带回北京。经我国脊椎动物研究的开山鼻祖杨钟健教授鉴定:这是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中叠纪时期的水生爬行动物,现已灭绝。它对研究早期爬行动物的演化和划分海相地层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p><p> 该化石在中国乃至亚洲属首次发现,为纪念这一重要的发现,杨钟健教授特以发现者的姓氏和发现地域命名为:胡氏贵州龙。</p> <p>  化石的形成条件与过程</p><p>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大量生物的死亡。而大量生物死亡的前提是大量生物的集中生活,聚居在一起。</p> <p>海百合化石</p> <p>菊石</p> <p>乘81.82路公交车都可以,到(小龙潭)站下车,一直向前走,边走边打听绿荫村,找到绿荫村,就能找到《贵州龙博物馆》了。</p><p>这一段路不通公交车,有一段路还没有铺好沥青,全路段没有指示牌,很不方便。</p><p>听接待员说,已经列入计划,今年就要建设修整博物馆了,希望早日看到博物馆的新面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