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前制作过好多个分频器,主要有:HIVI 第一代8”+1”、第二代的S8+S1”、“烧灼八方”的三分频”S10+S8+S1、S8+S1、也买过厂家的分频器,还做过专业舞台音箱分频器等,有用计算器用的公式算,有书刊上提供的数据绕制制作的,后面有了计算机就有网页版、小软件版的分频器软件的,后面有了FINE X-over和LspCAD软件,不管啥软件,理论与实际具体是怎样,真实的频率曲线是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分频器设计的参考公式,在实际中,分频器的各元件数值可能与这相比有相当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扬声器的阻抗特性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频率的升高同样也在上升。而且扬声器的频响特性也并不是完全平直的,在它的频响特性曲线上有许许多多的微小峰谷,这些都给分频器的实际设计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分频器的理论计算公式是建立在以纯电阻取代扬声器的基础上的。所以发烧也是糊里糊涂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年制作了个音频测试仪,有了工具,但因为音响不发烧了,所以到处胡跑乱野的,最近疫情成了“囻民”,有了时间,闲不住就鼓捣一番,把这东西搞清楚。要搞清楚:纯粹理论计算、专业软件计算、导入喇叭实际频响数据到软件计算、导入喇叭实际频响数据到软件计算后用测试仪验证对应关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Diy的音频测试仪,右边的铁盒里是个30W的环形变压器,加了屏蔽层与铁盒相连后接地,防止干扰。</span></p><p><br></p><p><br></p> <p>Diy的音频测试仪</p><p><br></p> <p>Diy的音频测试仪</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测试基于此音箱,也是Diy的用的同轴12"专业喇叭,灵敏度100dB,就一个,用于旅途野外唱歌、演奏......</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纯粹理论计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基于喇叭都是纯8Ω(与频率无关)</span></p> 1阶计算<div><br></div> 2阶计算 将相关数据(分频点、喇叭阻抗)代入公式即可<div><br></div> <p>三、专业软件计算</p><p> 用常用的FINE X-over和LspCAD进行计算,打开软件,输入分频点、喇叭阻抗即可。下面的图是LspCAD进行的过程。</p> <p>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正正相接(同相)的理论曲线。</p><p> 根据电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电感两端电压发生变化了,但电流变化缓慢,就体现电感中的电流滞后电感两端电压变化(相位差90°)。</p><p>根据电容器两极板间中的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电容两端电流发生快速变化了,但电容两端电压变化缓慢,就体现电容中的电流超前电容两端电压变化(相位差90°)。所以最后需要喇叭反接(相差180°)</p><p><br></p><p><br></p><p><br></p> <p>高音喇叭反接(反相)这是把负载(喇叭)当做纯电阻运算后的曲线(左上),可以看出很平直,而相交的分频点却出现了圆滑的波峰,是因为分频点的电压高低频叠加造成的,可以把二个高低音分频点拉开一定的数值就平了。</p><p><br></p><p><br></p> <p>三、专业软件计算(导入喇叭频响曲线数据和阻抗曲线)</p><p> 手里只有LspCAD5.25版本和基于此软件的音频测试仪。LspCAD是个分频器计算软件,里边捆绑有justMLS,这个软件是测试软件,测试喇叭实际的频率特性,可以打开后独立运行,下面先对喇叭的响曲线数据和阻抗曲线进行测量,导出TXT的数据。</p> 这是一个同轴专业喇叭的高频喇叭的频响曲线<div><br></div> 这是一个同轴专业喇叭的高频喇叭的阻抗曲线<div><br></div> 这是一个同轴专业喇叭的低频喇叭的频响曲线<div><br></div> 这是一个同轴专业喇叭的低频喇叭的阻抗曲线<div><br></div> <p>这是厂家提供的频率特性曲线,与自己测试的结果基本对应,但看起来不一样是因为软件不同,还有就是曲线的滤波不一样</p><p><br></p><p><br></p><p><br></p><p><br></p> <p>厂家的提供的数据</p><p><br></p><p><br></p> <p>喇叭外形,12寸同轴专业舞台返听喇叭</p><p><br></p><p><br></p> 这是导出的数据<div><br></div> 导入数据<div><br></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 导入数据后频响曲线就不一样了。软件根据要求的分频点计算出元器件的值,根据这结果就可制作分频器<br></div></div> <p>分频点2500 模拟计算后的曲线(高频喇叭反接),约1200Hz有个深谷。</p><p><br></p> <p>分频点2500 模拟计算后的曲线(高频喇叭正接),曲线大体平的,但有毛刺。</p><p><br></p> 四、专业软件计算后的验证 <p> 用LspCAD里的justMLS进行测试,按要求进行声卡校正、话筒与喇叭距离调整、脉冲同步等一系列流程后测试。</p> 分频点2500 实测的曲线(高频喇叭反接)可见1000Hz有一波谷<div><br></div> 分频点2500 实测的曲线(高频喇叭正接)曲线比较平滑(最终版分频器诞生)<div><br></div> FINE X-over的界面,从后面验证的结果来看,其计算内核是一样的。<div><br></div> <p>接下来就是制作分频器了</p> <p>第一次制作的分频器高低音分频点都是2500,1KHz有波谷,经验不足。</p><p><br></p> <p>纯手工Diy,由于手头无分频电容,使用电解电容同极性串联后使用,容量减半,不够的用CBB电容并联,衰减电阻用300W电炉丝绕与1K瓷电阻上使用。这个由于经常变换参数,最终版的电容需要更换为专用电容,刚来了快递的电话,分频器专用电容已到楼下……</p><p> 组装后,对曲线还是不很满意,1kHz的频率有个谷,而且不甘心这么快就结束,继续“折腾”,最后通过比对与模拟计算又找了个个分频方案。</p><p><br></p> <p>徒手绕制的电感,使用了铁芯(硅钢片)铁芯,现成配套的骨架与铁芯,几元钱。</p><p><br></p> 这是几个软件计算及测试的对比图<div><br></div> <p>做了6个不同感抗的电感线圈,黄色的是新到的无极分频电容</p><p><br></p><p><br></p> <p>组装中</p><p><br></p><p><br></p> <p>测试中</p><p><br></p><p><br></p> <p>最后的图纸(看见与前面的图纸区别),图中的开关可以实现:全频(高低音都工作)与低频(只低频喇叭工作)的切换,后面高音喇叭的二个电阻是衰减器,因为这款同轴的高音喇叭灵敏度是105dB,低音喇叭灵敏度是99dB,相差6dB,所以加了5dB的衰减器,软件里有此功能,输入想衰减的值就会有相应的值。图纸手绘的,塞在分频器里,已备遗忘……这时的分频点已是:低频780Hz高频点1500Hz。</p><p><br></p><p><br></p> <p>理论与实际是不一定相符的,电脑模拟后的数据与曲线很好,但组装后再测,就不一定了,所以要在各种结果中找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最后做了各种文件近百个了。</p><p><br></p><p><br></p> <p>装箱前</p><p><br></p><p><br></p> <p>装箱后的曲线,专业喇叭与HIFI喇叭的区别,HIFI喇叭很平,专业喇叭(此款)起伏较大。</p><p><br></p><p><br></p> <p>装箱后的曲线1/3倍频,低音频段比高音频段要高一些,原因是因为房间小,形成空腔谐振效应的缘故。</p><p><br></p><p><br></p> <p>在测试中出现一些问题,耗时许多,最终解决。</p><p>1、用LspCAD里的justMLS进行测试时不定时计算机会死机蓝屏。</p><p>2、以为是计算机有问题,换了Win7测试却是好的。接下来就是找Xp的问题,最终判定是Xp补丁造成的,所以安装完Xp后不打补丁。</p><p>3、用GHOST做Xp系统启动后又蓝屏,经过“艰苦卓绝”的折腾,问题:启动时调用显卡驱动时出现问题,解决方法:GHOST安装时有个驱动安装界面,选择不装显卡驱动,可能是GHOST文件自带的驱动有问题。系统装完后自己手动安装显卡驱动。</p> <p> 经过几天的测试与计算,分频器制作与调试获得了很多的知识。</p><p>1、高低音喇叭的分频点并不一定要一致,因为喇叭频响特性不同,某个频点声压上说不定叠加、说不定互相抵消,所以......</p><p>2、FINE X-over与LspCAD二个软件使用过程中各有特点,FINE X-over调整分频点方便,用鼠标拨轮就可改变数值大小,同时可以看见频响曲线的变化。而LspCAD就很死板,必须要用键盘输入相应的值,结果不直观,所以同时用这两个软件,FINE X-over用于精细调整,用LspCAD进行验证。</p><p>3、justMLS测试的环境很重要,喇叭周围的物品对频响曲线影响很大,声音发出后在房间空间里折射、反射、衍射产生不同的频点叠加或相消,人耳听不太出来,但计算机“听音”是分毫毕现。解放了、有空了去野外的幽静地方找个草地测一下看看有何不同,车上装备齐全有220V电源。</p><p>4、专业喇叭与HiFi喇叭区别很大</p><p>(1)专业喇叭灵敏度高,同样1W的功率,专业喇叭在1m的距离可以测到100dB的声压,而HiFi喇叭一般只有90dB,很多还有87dB的差3dB功率就差1倍,就是说:1W的功率给90dB的喇叭,87dB的喇叭若要发出与90dB的喇叭一样的声音大小就要2W的功率。</p><p>(2)HiFi喇叭的频响曲线比较平直,而专业喇叭一般为了大声,频响曲线都比较曲折(当然也有平直的高级专业货)。</p><p>5、分频器电感</p><p>分频器电感有空心、铁芯(硅钢片)、铁氧体几类,空心电感相同感抗下所需的线材较多(铜贵、有用铜箔电感、无氧铜利兹线的)、Q值低、成本大。铁芯(硅钢片)相同感抗下所需的线材少,高频应该是差一些,Q值高。铁氧体介于它俩之间。很多专业器材基本都是铁芯或铁氧体芯的分频器,空芯电感多用于HiFi系统。</p><p>6、分频器与喇叭是要配套的,除非喇叭本身频响曲线与阻抗曲线很理想化。每种喇叭(要求高的话是每个)都有自身的特性,所以市售的分频器拿来就用是不一定符合“理想”的。</p><p>7、买喇叭时最好看看厂家提供的频响曲线,这个喇叭厂家提供的频响曲线在过了1000Hz后有一个深谷,虽说当时看了曲线,认为可以通过分频器调整过来,但是太麻烦了,折腾了四天,终于调整好了,以前调HIFI喇叭的分频器,计算后搭接电路,验证测试基本没有问题。</p> <p>用LspCAD里的justMLS进行测试时不定时计算机会死机蓝屏,补丁补到💩屁眼上了?</p><p><br></p> 接下来:有空了把车里的喇叭也加个分频系统,这个系统已经不是大家经常见的车载分频,而是独一无二的全频2.2系统。在车载音响中是听感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