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学海扬帆,运理化生无穷——德威学校理化生科组网络授课战疫篇

德威理化生科组

<p>  355年前,一场瘟疫席卷英国伦敦。一位25岁的年轻人被迫停学回到家乡,开始了“宅家”的生活。再这以后的18个月里,他成就了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二项式定理、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日光的七色光谱等。这个人就是近代科学之父——牛顿。</p> <p>  同样,著名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也是在躲避霍乱远航期间逆向思考,写出了伟大的著作《物种起源》。疫境中人类不会停止学习和思考,社会反而一次次被推动,出现新的突破。</p> <p>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复兴的新生力量。培养接班人的义务不能被疫情阻挡。虽然师生们不能在学校集中上课,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进行网上授课。</p> 老师孜孜不倦探究科学就是榜样 同学探索科学不停息 战役——我们在一起科组教师简介 <p>  当教育部宣布要进行网络授课时,全校老师一片茫然。这时候刘琨老师挺身而出,成为德威学校第一个挑战网络授课、带领大家摸索前进的领头羊。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他测试了多种授课软件,体验了多个教学网站,最后为大家挑选出稳定好用的“爱学”和“钉钉”。为了使全校老师尽快达到“人机合一”掌握网络授课技术,刘琨老师多次为全校老师开培训课,组织老师们学习、试用。他24小时待机,全天候为老师们解答各种网络教学出现的疑难杂症,为德威学校的网络教学保驾护航。</p><p> </p> 勇挑大梁、疫战先锋——刘琨老师 <p>  除了担当学校的技术顾问,刘琨老师还是我校九年级唯一的物理老师,承担着毕业班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他勇担重任,成为德威的顶梁柱,是理化生科组的榜样和力量!</p> 一片热忱育桃李——张华玉老师 <p>  化学老师<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张华玉</span>是理化生唯一的高级教师,担任毕业班教学二十余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教学责任感。为了网课能顺利进行,她当机立断换了一台新电脑,并向青年教师学习网课授课方法和技巧。凭着对教学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热爱,她硬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就了一身本领,在网课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赢得了大家的尊重。</p> 举重若轻担大任——王晓娜老师 <p>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王晓娜</span>老师是七年级的级长兼两个班的生物老师。她以柔弱的身躯挑起整个年级五个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她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一丝怨言。坚持岗位职责,严谨教学,她演绎着一个德威人敬岗爱业的无私奉献精神。</p> 秉烛新秀——罗小英老师 <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生物老师罗小英</span>是我们科组年轻有为的教师代表。她信息技术水平高,能轻松驾驭网络教学,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网课中更是游刃有余。学生在课后经常通过网络向她提问,她都认真答疑,并都及时地详细地回复,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和信任。</p> 精耕细作、不懈耕耘——曾林燕 <p> <b>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林燕</span>老师独自担任整个八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八年级这个学期面临生物会考的重任。曾老师精心备课,每一节课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她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仔细到位。她将学生早读生物的情况按优、良、中等级记录,及时把学生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和家长沟通,学生在线下的问题她都一一解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曾老师做到了极致,把教师的光和热发挥到最大幅度,是八年级的教师楷模。</p> 格物致理——物理老师周树蘅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周树蘅</span>老师是八年级物理老师,她的课经常由精小的实验导入,生动有趣,受到同学们的喜爱。</p> <p>  物理老师的实验和杂技演员的表演一样,总是很容易吸引人。</p> 学习“疫”不容辞,师生肩并肩 <p>  为了满足上课的要求,我们同学主动承担实验视频的拍摄任务。他们像个小老师一样,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有限的材料选择实验器材、反复修改实验方案、规范操作、配好每一句讲解,为同学们拍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实验。</p> 师生大手拉小手,共克时艰 <p>我们作业不含糊</p> 老师们作业批改认真仔细 线下师生积极互动 <p>  疫情期间,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鼓励着同学们坚持不懈地学习。经历这场疫情,同学们更加懂事了,紧紧地和老师在一起共同抗疫共同进步。</p> <p>  每次下课,同学们一声声“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就是最好的回报。理化生科组的老师们不言苦、不言累、不抱怨,我们团结一心孕育桃李,静待花开会有时。 </p><p> 愿疫情尽快消散,乾坤朗现,师生们尽快返还美丽的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