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辈子能有几个去过了N次还想去的地方?</h3><h3>一辈子能有几位见了N次面还牵挂的朋友?</h3><h3>在北京,总有一些美好的时光,让我回味无穷⋯⋯。</h3><h3>在北京,总有一些至爱的亲朋,让我心存挂念⋯⋯。</h3><h3>想念北京</h3><h3>思念亲朋</h3><h3>不用犹豫</h3><h3>不要迟疑</h3><h3>不要理由</h3><h3>说走就走</h3><h3>订购车票</h3><h3>等待出发</h3><h3>出发日期</h3><h3>一月十日</h3><h3>我用日记形式记录一下,1月10日~1月15日,从上海到访北京的活动内容,以便日后查阅。</h3>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12月16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晨5点30分,儿子准时开车接我,送我去虹桥火车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是三九的第二天,正应了那句话"冷在三九 热在三伏"。我感觉虽不像东北那样寒风刺骨似的,但也有些冷飕飕的。到车站已经是6点多了,天仍是黑黢黢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距离春节还有两周的时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大挪移"模式开启了,站内的客流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但也有些人头攒动~2020年的春运由此而起~第一天。</span></p> <p>高铁拉近了京沪两地之间人的距离(指时间)。上海到北京南站,1300多公里的路程,用了不到4个半小时就到了!中间停靠两站~南京、济南(这是一种巧合吗~不带南字的一律不停~终点站北京南,有点意思哈⋯⋯)。</p><p>在车上,因为起床较早,感觉有点昏昏欲睡~却是睡不着~朦胧中少年时的事情一幕幕浮现在眼前……。</p> <h3><b style="font-size: 20px;">上图为1967年春,齐铁一中校园。</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同日,齐齐哈尔车站。</b></h3> <p><b style="font-size: 20px;">上图为本人,1967年冬于齐铁北体育场(现医大附属三院址)。</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图为金芝,时间、地址同上。</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为合影。</b></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年17岁,而今71岁!飞刀催老,日月不休!</b></p><p><b style="font-size: 20px;">(135胶卷相机拍摄,限于当时的设备、技术,有这么几张老相片已经相当不错了~足以记录我们历史)</b></p><p><br></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上图:1969年时的金芝。</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1970年初夏于龙沙公园合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人本次北京之行下榻于发小、老友、闺蜜~董金芝家。老实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驱使我来京的动力之一:金芝老伴~张兄铁顺~意外离世~令人唏嘘~心中挂念~定来探望~以了心愿!</b></p><p>董金芝~我的挚友,(简介)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上有哥姐、下有一弟二妹。家住南局宅民主路40组12号。与我家隔着一个南球场(现称体育场)。自上中学起我俩在一个班级,因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相同,家住的又近,所以上、下学经常一起走。别看金芝的个子不高,但是她十分喜欢体育运动~蓝球、游泳、滑冰⋯⋯等,也称得上是"行家里手"~我最好的玩伴~曾经形影不离!想想当年的那些事儿,好像就是在昨天⋯⋯。</p><p>金芝哥哥~董立柱~人如其名~大高个儿~1.8米多,当时是他们学校蓝球队的主力队员,经常把蓝球带回家里!这对我俩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可以蹭球了!但是球场却是不是太好蹭!南局宅只有一个南球场~那是男孩子的天下~我们根本抢不上槽!~委屈的我们只能在天蒙蒙亮,或是在天麻麻黑时去玩一会儿!这很不解渴~太影响视力和心情!后来改在中午~大三伏天~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全都不怕~尽兴就行~每次都汗吧流水~下午要赶快去上课~时间紧张~不能迟到~就这样几次三番地玩篮球~竟然无师自通~金芝的投蓝练得有模有样了~很准哦!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那时的我们怎么那么能疯呢?</p><p>还有更胆大的行为~跟着大哥们一起过浏园的二道江!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后怕~16、7岁的女孩~年小胆大~所向披靡~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特殊时期,父母在学习班接受教育)~追悔莫及,⋯⋯。</p><p>滑冰对于我们来说,则是轻而易举的活动~我俩都是校队的~有冰刀才是王道~这是很优越的条件!</p><p>一年四季不停地忙碌着⋯⋯,这些快乐时光,是我和金芝的故事~点点滴滴的回忆,永远刻在我心里!</p><p>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延期毕业两年,全国掀 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金芝去了九三兵团,我去了福安农场(九三我也报名了,说政审不合格,被刷下来了)。就此分别两地⋯⋯。金芝人好命好,70年代初被推荐上了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工作,直到退休!</p><p><br></p> <p>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说些老事。怎么还不提北京的事呢?是否有些跑题了!其实跑题也跑的不太远,只是想<b style="font-size: 20px;">说清楚我与金芝的渊源,</b>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是拐点:</p><p>来北京之前就与金芝商量好了~千万不要接站~北京不比齐市~不要卖一个搭一个~我打车直接过去~可以找到的~这次是第三次到金芝家了!</p><p>北京和上海基本都是一样的套路:下车、出站、排队、打的、报地址、到地方啦!</p><p>我刚刚推开车门,脚还不曾落地,就听见一声响亮的声音:春萍!听到这亲切的称呼我立马回一声:来了!你咋看见我了?董:我站在这儿(外面冷,在她家屋里的凉台)有半个小时了!~~可以理解这个等人的焦急心情!</p><p>闺蜜见面格外亲 </p><p>合影拍照头一条</p><p>(上图金芝家庭院,下图金芝家方厅大镜子前)</p> <p>整个上午金芝连买带做,忙的不亦乐乎!饺子早已包好~还有几个小拼盘!我也是有点饿了~狼吞虎咽地竟没吃出什么馅儿的!吃着金芝亲自包的饺子~香在嘴里~甜在心里!再来点红酒助兴~为相聚干杯!真是美餐啊……。</p><p>连吃带喝、连说带唠地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p><p>金芝的孙子从幼儿园回来,又是一场大热闹~一天过去了!</p> <h1><b>2020年1月11日 星期六 晴(农历12月17日)</b></h1><p>到北京后先行访友,次日探亲~看望老田胞弟~新峰一家。弟弟、弟妹随女儿巍巍在北京定居多年~北京户口~非京漂!巍巍是位性格内向的小姑娘,聪明伶俐、秀外慧中,学业优秀,一路高歌猛进~大学毕业考硕士~硕士毕业考博士!在北师大博士毕业后,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可称为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美女一枚!</p><p>自从与兄弟家分居在京沪两地后,很少见到他们。虽然偶尔在齐市老家邂逅,也是行色匆匆!我在2009年去北京,弟弟、弟妹带外孙女于2015年来上海~这些年我们相逢的次数屈指可数(真的是一只手足矣)!这次来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我们的亲属!</p><p>先看一组老照片:</p><p>上图,1981年春:我们妯娌俩与兄妹俩。</p><p>中图,1982年春,兄妹俩在家门口合影。</p><p>下图,1985年、1995年妯娌俩合影。</p> <h3>上图,我们夫妻俩与兄妹俩。</h3><h3>下图,老田一人抱两个孩子。</h3> <h3>兄弟二人于2006年7月合影。</h3> <h3>妯娌俩与小姑子俩于2010年春节前夕合影。</h3> <p>光顾着忙乎相片的事了~重要的事情差点忘说了!现在需要交待一下,弟弟(之女)家离董金芝家不远~都在中关村南大街上,坐公交车只有3站~在大都市里这是最近的距离!北京交通极方便,分分钟钟即可到达!这也把我成全了~一箭双雕~探亲访友两不误!</p><p>因为明天还有一场隆重的聚会,今天整天都安排探亲了~与弟弟、弟妹、侄女一家人团聚!</p><p>我在弟弟家受到了全家的热情招待!本来中午他们预订了火锅店,因为本人不吃羊肉故而改变就餐方案~换一家餐厅~走了10几分钟~某大厦西贝餐厅~取号排队~等待就餐~这就是没有预约的模式。</p><p>餐前与弟妹合影。我这脸蛋子太大了~褶子太多了~70岁的老妪也应该注意点形象吗!</p> <p>自拍杆拿的有点低了吧?下次一定注意!</p> <p>我和侄女巍巍合影。</p> <p>下图是外孙女悠悠与外公外婆合影。</p><p>这个小棉袄可不简单,家里的人都会围着她转!各种课外辅导班~活动班,排得满满当当的~为了及时准确地送她进班、转班,外公特为买了一辆三轮电动车~以节省体力和时间~提高效率保证后勤工作质量!这不,小棉袄今天下午有课,她和她妈急忙吃完饭先走了。我们也无心恋战,很快结束了战斗~去弟弟、弟妹家参观一下!他们家买房后我还没来过呢!</p><p>一下午的时间和弟妹聊聊家常里短。</p> <p>小精灵悠悠不负外公外婆,不负自己的爸妈,不负自身的努力~样样通样样精,干啥象啥,学啥都努力~参加各项赛事都能获奖,比如:机器人、作文、书法等⋯⋯。假以时日,这个小姑娘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精灵~上的课外各种班~太多了~主科除外~体操、羽毛球、篮球、游泳、武术、柔道(怕受欺负)等⋯⋯。这些课外活动,没有哪一项是赠送与赞助,都是全家人最~爱的奉献~启示:养一个孩子太难了~费用不菲!</p><p>弟弟、弟妹家与侄女家在两个社区,仅一道之隔,步行只要10分钟左右(买房时考虑相互照顾的)。</p><p>反正今天一天都在探亲期间~上午侄女家~聊外孙~中午饭店就餐~下午弟妹家~聊各自家的生活~晚餐就近餐厅用餐~一人一碗馄饨!本来不饿不想吃东西,弟妹执意要吃~不能空肚子回同学家~也对哈!俩人连吃带聊,意犹未尽⋯⋯!</p><p>不知不觉晚上7点已经过了,得回金芝家~和金芝妹妹小英共同去她家~约好明天小英开车送我去赴乡友的宴会!太啰嗦了~都懂了吧?</p><p>弟妹把我送到公交车站,很快就来车了!一切都很顺利!只是下车后,进了农科院的大院里,因为内急,出了一点岔子:迷路了!这个院子里有~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家属楼、各类饭馆⋯⋯,灯火辉煌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打开导航试一下:指路东西南北是它的强项,可在这我找不到东西南北!踅摸着走吧,竟然走进死胡同~建筑工地!这时我只好给金芝打电话:快点来接我吧!说清了地址,不出10分钟小英妹子出现了!嘻哈了一阵,就到家了!此时已经快要8点了,时间不算太晚,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吧!我们还要抓紧时间坐公交车去小英家呢!就是从金芝家(北京城的西北三环处到东南的四环)到小英家,几乎绕了北京的大半个城呀!好在京城交通便利又有快车~按目标前进!住小英家目的~有车方便~可以顺便逛街~送我去聚餐~餐后接我~游览京城~就是为了玩好、吃好!</p><p>到小英家快10点了!正好~累了~困了~睡觉!</p><p>这一天弄的紧忙乎~走衔窜巷~侄女家~弟妹家~闺蜜家~小闺蜜家~大饭店~小饭馆!</p><p>结论:探亲访友必须身体好!否则⋯⋯,吃不消!</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晴(农历12月18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是一个重要日子,也是促使我来京的另一动力之一(履行承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孙笑,是我在农场时铺挨铺的好朋友、好姐妹。在我们庆祝下乡50周年的时候,因为匆忙,我俩没有时间细聊,孙笑约我返沪时到北京,我当时没有明确的答复~看情况再说吧!去年(2019年)清明后,我和老田开车回沈阳参加父母的海葬祭祀活动,孙笑听到消息后(看见了我发在群聊里的相片),再次邀我去北京。我是有些动心了~返沪时从北京走!说来也巧,那时候北京即将召开"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30多国家领导人出席)。这么重要会议安保、交通管制都是一流的,我们刚入河北界就感觉到了~所有机动车都要停车检查~身份证~后备箱⋯⋯等,外牌不能办理进京手续了!因此没有与孙笑约会,而错过了见面的机会!我对孙笑承诺:下次坐火车回东北,一定到北京看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订好车票后,及时与孙笑联系~报告日期和行程。她是急性人~发通知~找饭店~联络人员~开启聚会模式~办事太靠谱!~也让我心里增加了满满的仪式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为我和孙笑的聊天记录截图 。</span></p> <p>我们聚会的时间定在11点半,送走小英女儿(去外地参加公司的年会)刚刚9点半,这两个小时的空档时间可不要浪费了~必须往里插一个节目!我俩商量着:看看北京市容市貌~王府井~西单~长安街~走起!</p><p>上图,2015年6月,小英与金芝来沪时,我俩合照</p><p>下图,我和小英在她家合影!</p><p>小英~董惠英~金芝妹妹~董家老幺~姐妹传承~我的小闺蜜。</p> <p>小英家的车~我们的座驾!</p> <p>第一次坐私家车行驶在长安街上!心里别提有多爽了?</p> <p>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屹立依旧!</p> <p>本来说好的去王府井大街,可是停车遇到了困难,排了N分钟队,就是不动地方!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退出来另寻他处!查了导航,国家大剧院很近~就它啦!有车真好!眨眼功夫就到了大剧院~地下停车场~白天很空~不费事~乘电梯上去~购票入场!</p> <p>国家大剧院的规模很大,要在一个小时内参观完是不可能的~走马观花似的倒可以!</p><p>图中,大剧院入口处。</p> <p>一楼有展览厅,我们是一路小跑地参观。</p><p>因为在春节前,有些剧场在排练节目而没有开放,当时虽有疫情苗头出现,但并没有波及到这里!倒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p> <p>歌剧院。</p> <p>音乐厅。</p> <p>戏剧场。</p> <p>小剧场。</p> <p>这是扫二维码后,自己翻录的,效果一般,对付着慢慢看吧!</p> <p>我们是掐着点从歌剧院出来的,刚刚上车,孙笑来电话:姐,到哪了?答:快了!快了!我哪知道哪是哪呀?只有说快了,快了……。</p> <p>其实我也没有迟到,只是大家来的都比我早!</p><p>这个地方我虽没有来过,但是眼熟的很~胶东海鲜饺子城~京友们聚会的窝子~我知道的。</p> <p>左上图,参加纪念下乡50周年庆祝活动的合影。</p><p>右图,1970年春,与好友在龙沙公园合影。</p><p>左下图,半个世纪后,相逢于北京!</p> <p>孙笑(现任群主),是一位善良朴实、温柔敦厚、老实本分、热情开朗的人。我们在学校就认识,但是她年纪小,我们接触不多!真是成为好朋友就是在农场~吃饭、干活、睡觉~每天在一起~同一炕铺挨铺!孙笑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干活不怕苦不怕累不藏奸~虽说瘦弱~铲地、割麦、掰苞米都永远在前头……。摘抄一个歌词(有改编):</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多么熟悉的面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陪我度过那些年风和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来不需要想起</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永远也不会忘记"</b></p><p> 这可以表达我的心情!</p><p>真诚的朋友,</p><p>永远是知音,</p><p>无论见与不见,</p><p>牵挂永远都在。</p><p>快点少白话吧~今天干啥来了~宴会开始了!</p> <p>首先由名誉群主振海兄致欢迎词:感谢大家在节前的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聚餐,并祝各位亲朋好友新年快乐!欢迎春萍来京等⋯⋯。(欲了解详情请看广勤美篇"有朋自远方来")</p><p>(以下排名不分先后)</p> <p>一不小心,今天我就是主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感谢大家不辞辛劳地来看我~谢谢各位好友~即是回到娘家~不应该空手~给大家带来的小礼物~以示谢意!<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我感觉形容朋友的一个词~"铁瓷"很好!国家有"巴铁",我就可以有"京铁"们!今天所有到场的朋友都是京铁们!对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感》</b></p><p><b style="font-size: 20px;">此番有幸来京城,</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数九寒天会亲朋。</b></p><p><b style="font-size: 20px;">千言万语聊不够,</b></p><p><b style="font-size: 20px;">只盼亲朋沪上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王春萍 一一选自《有朋自远方来》</b></p> <p>集体照。</p> <p>贾建欣~为人低调、博学多才,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我和她真是有些相见恨晚!</p><p>建欣在校小我一届,虽同住南局宅,但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本人更是孤陋寡闻,竟不知道她是我们尊敬的贾凤顺校长之长女!认识她是到农场后,可是她在副业连,我在农业连,在生活与劳动中均没有交集之处,我俩之间的媒介当属李丽坤!李丽坤与我是同连同排同屋同炕的农友!一铺大炕~我在炕头次位,她在炕梢次位!中间隔着N个人!建欣与李丽坤是同班同学兼好友,所以空闲时间建欣就来我们屋与李丽坤聊天(聊天时是和风细雨般的)。这么一来二去的就算认识了~贾校长的千斤~叫贾建欣~仅此而已!感谢福安四分场纪念下乡50周年筹委会组成的群聊(现全称为知青活动联络组)~建欣和我为各自班级的联络员~失联多年又在这里联系上了~讨论问题~发表意见~沟通情况~逐渐相互熟稔起来~建欣是文静知性的才女~至今笔耕不辍~各类词牌信手拈来~基因传承显而易见~令人啧啧称赞~现在我们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次聚餐,建欣特意从天津赶过来,使我十分感动~天气寒冷~舟车劳顿~无以回报!我只能说</span></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谢谢了🙏来日方长!请到上海来相聚~我将不胜荣幸!</b></p><p><b style="font-size: 20px;">浣溪沙 为春萍接风而作</b></p><p><b style="font-size: 20px;">老友重逢笔墨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故园分手两岁除</b></p><p><b style="font-size: 20px;">交集百感忆当初</b></p><p><b style="font-size: 20px;">稼穑曾经结厚谊</b></p><p><b style="font-size: 20px;">沪京从未作远疏</b></p><p><b style="font-size: 20px;">狂欢狂笑酒一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贾建欣一一选自《有朋自远方来》</b></p> <p>赵广勤~学弟加妹夫。我与闫萍是发小,孩童时期住在一个小楼里。闫萍是妹妹,广勤自然就是妹夫!我们另一种关系~远方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广勤是中级法院的一枝硬笔杆,经常发表文章~妙笔生花~风趣幽默~耐人寻味!广勤和闫萍,为人热情,人缘好、人脉广泛!闫萍在参加必要的活动时,广勤一定陪伴左右、妇唱夫随!这一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景,实在令人羡慕不已!在此祝闫萍广勤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我这次到北京,广勤"不远万里"积极赴宴,我深表感谢!</p><p><b style="font-size: 20px;">京津冀沪有真情</b></p><p><b style="font-size: 20px;">欢声笑语在胶东</b></p><p><b style="font-size: 20px;">惊天动地为何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只因来了王春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赵广勤 一一选自《有朋自远方来》</b></p><p><br></p> <p>邢维明~小学弟、南局宅建设路的老邻居。在农场是二连的农友。</p> <p>张国平~学长。在我印象中,张国平年轻时有点像唐国强那样~英俊潇洒!我与其并没有交集,而与其弟张季是同事~电力修配厂工友。</p><p>小英妹妹在这遇到了同事~齐铁中心医院的熟人~可惜赵彦缺席了!</p><p>上图:摄于2018年8月"纪念下乡50周年"聚会</p> <p>丁文英~学友、农友,曾经的搭档。这次到北京我才惊奇地发现,丁文英人才呀~真能说~真能写呀!</p><p><b style="font-size: 20px;">不来北京不知道</b></p><p><b style="font-size: 20px;">来到北京吓一跳</b></p><p><b style="font-size: 20px;">原来文英是大秘</b></p><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院里很活跃(东北话念yao四声)</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写诗撰文有高招</b></p><p><b style="font-size: 20px;">讲起话来一套套</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但愿丁君别骄傲</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再聚京城齐欢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王春萍</b></p> <p>范桂馥~学姐、室友、球友。</p><p>范姐和我是同连队,住同一宿舍~斜对面大炕!她是在科室工作(食堂),我是大田工作!虽同处一室,起早贪黑的各忙各的,有时竟然打不着照面!</p><p>范姐~亭亭玉立、肤白貌美,绝对可以称为"场花"之人,我自有羡慕的份儿了!</p> <p>上图,四分场球队合影。我在球队里就是一个跑龙套的,不打战术配合,就是不让对方球员投篮,不论怎样我都要拽住他!比如:马丽霞,基本弄的我满场飞⋯⋯。</p> <p>刘振海~学长、范姐丈夫。这一对儿多有夫妻相!</p> <p>王戍芬~学姐、顶头上司、同屋不同炕的农友。</p><p>本家姐姐时任我们二连三排的副排长,直接管着我们。我记得她干活卖力~使憨劲~身大力不亏嘛!</p><p><b style="font-size: 20px;">《喜相逢》</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王戍芬</b></p><p><b style="font-size: 20px;">春萍千里来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京城乡友喜迎。</b></p><p><b style="font-size: 20px;">同学缘,战友情,</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生一世永难忘。</b></p><p><b style="font-size: 20px;">幸福瞬间留倩影,</b></p><p><b style="font-size: 20px;">美好回忆永留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王戍芬一一选自《有朋自远方来》</b></p> <p>刘莹波~学姐、学霸。</p><p>我叫刘姐为~波波儿(昵称)!</p><p>我们的友谊自农场始至如今!</p><p>2019年8月~9月,我们共同去安波泡温泉~赴境外游朝鲜~到丹东爬长城~共同生活20余天~开心快乐的场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p>左图,2019年9月摄于丹东。</p> <p>2019年9月,张兄、波波儿、佩茹好友送我返沪,摄于齐市三家子机场。</p> <p>熊先才~学弟、农友。</p><p><br></p> <p>张淑洁~小学妹、农友、室友。</p><p>淑洁和我是同连同排同屋的姐妹~对面炕住。这是真正的农友~大田工。大田工~脸朝黄土 背朝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脱谷刨大粪~没有轻松活!我认为淑洁除是一个美女外,印象最深的是淑洁干活有巧劲~比如:刨粪!不知道为什么粪非要冻上~冬天刨!我始终不得要领~手握大镐~一镐刨下去~一个小眼~再刨下去~不知道哪去了~粪冰碴儿蹦到脸上~手震的麻麻的~拿筷子都抖!淑洁这话干得漂亮~几下子~脸盆大的粪块刨下来了!~看着就棒!我至今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刨粪?</p><p>上图是我们5个人,50年前的合影,我十分喜欢,再次收入此篇!</p> <p>赵彦~学妹、分场卫生员(科室人员)。</p><p>赵彦,老实本分之人~不忘初心~如愿以偿~终于成为一位名符其实医生。这次能来参加聚会,我十分开心!祝福赵大夫永远健康快乐!</p> <p>刘长兴~学弟、农友。</p><p>我与长兴不是很熟,但是我知道他是咱校名人~刘长河的弟弟,足以!这次长兴能够参加聚餐,我十分高兴~今后会越来越熟~我们是京铁了!</p><p><b style="font-size: 20px;">校友荒友迎春萍,</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举杯换盏情谊浓。</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多少往事涌心头,</b></p><p><b style="font-size: 20px;">明朝期盼君再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刘长兴一一选自《有朋自远方来》</b></p><p><br></p> <p>付维英~学长、农友、摄影师。</p><p>聚会那天我没见到付兄,当时他正在赶往南京的路上呢!总是觉得有些遗憾!付兄身体不好,但他开朗向上的精神~拍摄相片发布群聊里~编辑美篇文章…….等,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p><p><br></p> <p>聚会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近三个小时。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忙大年,为此次相聚京津冀的京铁们~有乘高铁的~有坐地铁的~有赶公交车的~居住之地天各一方~不辞辛苦齐赴"胶东"~使聚会圆满成功、热闹非凡、令人难忘(10天后武汉封城,暴发了疫惰,更显示出本次活动的弥足珍贵)!离别之际互道珍重!谢谢各位兄弟姐妹们,欢迎各位到上海做客,我在上海等你们!</p><p><br></p><p>小英妹妹在下午二点多钟,准时来接我了!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去恭王府!以前来北京,曾经到过此处,可惜赶上它在大修,闭门谢客!这次真的希望如愿!</p><p>到恭王府已经快到4点了,找停车位又耽误了一点时间,再磨蹭一会儿又要白来一趟!不敢怠慢,停车后急奔售票窗口~好歹在停售门票前抢到门票~电子票~进门扫码!没有纸质票。</p> <p>恭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p>看看王府的房脊,尽显皇家气派!</p> <p>想要在短时间内游览参观完这么大的恭王府,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花园等地只有放弃了~冬季也没有什么植物~抓紧有限的时间参观展馆为主。</p> <p>据介绍: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赐给其弟弟庆郡王永璘。咸丰元年,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奕䜣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恭王府的规模,就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p><p><br></p> <p>恭王府原来是大贪官和珅的~北京人都知道!我却是来了之后才知道的!</p> <p>江译民题词的相片,参观博物馆的人们。</p> <p>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街巷中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扇窗、一堵墙、一个房脊~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可我们没时间听了⋯⋯。</p> <p>小英开车拉着我匆匆前往金芝家,晚上我们约好一起去中央电视塔~有车任性~随意走!</p><p>购票入场。</p> <p>中央电视塔是集广播电视发射和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是北京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筑。电视塔共分二十三层。在晚上,仰视中央电视塔,如同一个大灯笼一样挂在空中。</p><p>中央电视塔有广播陈列厅、影视陈列厅、音乐厅、录像厅、露天音乐茶座、音乐喷泉、穹幕电影、高档电子游戏、康乐中心等,同时还有餐饮和旅游商品销售等服务。</p><p>上图为中央电视台大楼(俗称大裤衩),是央视新址。</p> <p>重点地方拍照留个纪念。</p> <p>挤一挤热闹!</p> <p>观景台上俯瞰北京夜景。</p> <p>这个电视塔目前以旅游观光为中心了!开放的楼层基本上以消费为主。游玩了不到两个小时,回家就夜里10点多了……。</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又是忙忙叨叨的一天:大剧院~聚餐~恭王府~电视塔~体力真好!有一句话说:累,并快乐着!</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快睡吧,明天、明天还要继续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晴(农历12月19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月11日和我班同学董坤约好了见面。董坤家住通州区永顺镇,与金芝家距离40多公里,平日里见面也是不容易的事儿!</span></p><p>约会的地点是:四世同堂魏公村店。</p> <p>此饭店距金芝家很近~几百米的路,我们到时,董坤已经携夫人先到了!这让我们很惊喜!</p> <p>本来是我们约他见面,可是董坤反客为主了~一切都听他安排~点菜~买单~豪爽大方~不让我们破费~同学情意浓浓在线!</p> <p>董坤在我们班上属于年龄较大的,所以比一般同学的个头都高、壮!他也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当年学校开运动会时"三铁"项目的冠军,非他莫属!为我班的校冠军(年段)立下过汗马功劳!</p> <p>餐后,董坤夫妻俩人应金芝邀请到她家认门并小憩。因路途遥远而不宜久留,我们把董坤二人送到公交车站,并叮嘱他们,到家来个电话报平安!直到我们吃完晚饭,董坤那个电话也没来!我性急,给他打一个电话吧~到家了吗~刚刚进屋~怎么这么慢~快4个小时了~坐公交车~没坐地铁~没啥事~慢慢晃悠呗!</p><p>董坤~重情重意~为了和同学相聚~折腾了10个多小时~破费了几百元~我们心存感激!</p><p>向董坤学习!为董坤点赞👍!</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晴 (农历12月20日)</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是自由活动时间,没有安排约会,好好休息休息~放松一下身心~也让胃缓一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来个拿手的绝活~蒸包子~韭菜鸡蛋馅儿~加点虾皮粉丝~大包子出锅了~快吃起来~两个字形容~舒坦~三个字形容~贼啦香!</span></p> <p>三个女人一台戏~吃的五饱六得~开始作妖~照相!</p> <p>照相也得捯饬捯饬吧!</p> <p>换来换去还是冬季的衣服~没有新鲜的!</p><p>今天阳光明媚,不负阳光~我们出去逛逛吧!</p><p>离家近的公园~紫竹院公园~不错~走起!</p> <p>上图,大门口照一张。</p> <p>过街天桥上看北京~年根了~车辆少了很多!</p> <p>公交车三站地,我们很快就到公园了。</p><p>公园里的节日气氛很浓~恭贺新春~鼠年大吉~十分醒目!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鼠年的春节不一般~太长了!</p> <p>紫竹院公园里的冰雪节。这些有点意外啊~北京也能搞冰雪节~哈尔滨可以免了吧……。</p> <p>热火朝天的场面~滑冰的~滑雪的~狗拉爬犁的~坐小冰车的~抽冰尕的~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样子~还有多种收费项目~价格表一览无余!</p> <p>自拍效果一般般~手机影子留在金芝身上了!</p> <p>公园里的一景~N个舞蹈队之一!</p> <p>闲逛一下午,说不累是假话~晚餐金芝安排吃大虾~有没有搞错~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吃虾~有病啊~不,不一样的~好,那就吃大虾!</p><p>此店是~巴蜀王婆大虾(彼王婆非此王婆)。</p><p>好家伙,上来满满一大锅虾(中份)!~这虾不是基围虾~大对虾~个头大~虾已经加工过的~可以直接吃~锅里的汤已经配好~电火锅~可调可控~估计是为保温、增鲜~顿时感觉鲜香味四溢~引起食欲倍增~快敞开肚皮~开吃!</p><p>图中盘内的9只大虾头摆放整齐均为本人所吃!</p> <p><br></p><p>吃完大虾后,喊话服务员:下面!服务员先往锅里加汤~水开后下抻面~宽宽长长的~甭提多鲜了~抻面免费~和赵本山的小品正好相悖。又是一顿美味大餐!想想很有意思~俗语:上车饺子下车面~我们就来一个下车饺子上车面!~咋开心咋好!(其实还有冻饺子,只是明天的火车较早,吃不下去。)</p><p><br></p> <p>眨眼功夫5天过去了,明天该回家啦!这几天我是既紧张又快乐!每天活动都安排的满满的~恰到好处!小英妹妹心细,给我订了网约车送站(自家车女儿上班开),一切不用我费心,好好睡一觉吧!我寻思着这趟北京来得太超值了~探亲访友~会见同学~游览京城~品尝美食、面面俱到~一举多得的好事哪能经常发生……。</p> <p>我躺在床上,想想自己曾经到过北京几次了?这几十年真的是有些记不清了,只能挑主要的~印象深刻的~有照片的~简单记一下~以供回忆往事。</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与妈妈一起游北京。</b></p><p>第一次来北京是1963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和弟妹们来的~只因我考上了齐铁一中,给妈争了脸,妈一高兴就领我们三个孩子逛北京城来了!那时候铁路职工、家属有免票~坐火车不花钱!只是没有卧铺。从齐市到北京要二、三十个小时,妈妈有准备,拿一个旧被单铺在座席下,我们三个一水水的躺在地上,稳安地睡了一宿。在北京的那些日子一直住在琦珍大姐(志刚姐夫)家里。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领着三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三伏天气里~不惧酷暑~早出晚归~游京城~见世面~天安门~十三陵~天坛、香山……。力所能及,该去的名胜古迹基本都去了!不知道是北京天热, 还是我们水土不服,我开始拉肚子了!一个劲儿地跑厕所,挺不住了去医院,打了两针就不拉了!妈妈见好就收~立马领着我们回家了!第一次来北京大概住了一周多(也许10天)时间,给我的印象是~睡地铺~游陵园~拉肚子~至死不忘!</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6年,正值我们初中毕业的时候,WG开始了,初期就有学生大串联!这期间我到过北京,上海,最西边的到了兰州。记得到兰州时已经是11月下旬了!怎么会跑到这大西北来?皆因当时消息闭塞,除了北京、上海,其他的地方不了解!我们的想法很单纯~皆因我们是铁路子弟~与铁路有缘份~要看看兰州铁道学院!在兰州住的是铁路招待所(图打电话方便,当时各地有串联学生接待站)。到的当天就给家打电话报平安!次日,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毛主席最近又要接见红卫兵了~什么时间~最近~你快去北京或许赶趟!说时迟 ,那时快~心急切,奔车站~去北京看毛主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长话短说,在快到北京时,从列车广播听到了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消息!顿时,心灰意冷~失望无比!在北京的接待站被告之:明天毛主席继续接见红卫兵~终于如愿以偿~没有白来一趟北京!~有些大喜过望!~时间定格在1966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月26日!毛主席最后一次、最后一天接见红卫兵!~堪称幸运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来北京只记住了~紧张~兴奋~热烈~红色海洋!至于其他细节全部都忘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此可见我的头两次去北京均与我妈有关联~第一次妈妈亲自带队~第二次妈给我通风报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对此终生难忘!</span></p><p>再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北京多次!退休后长居上海,从北京转车来过两次!</p><p>图为:1994年参加铁道部"铁路法实施五周年法学研讨会"上的发言。</p> <p>天安门广场留影,时间同上。</p> <p>颐和园、圆明园留影,时间同上。</p><p>这是傻瓜相机拍的,也只能这样了!好歹还有一个影吧!</p> <p>2009年于鸟巢。</p> <p>2009年于水立方、天安门广场。</p> <p>2015年闺蜜、好朋友董金芝、孙素文、关斌来上海"</p> <p>畅游西湖,时间同上。</p> <p>览苏州古镇,时间同上。</p> <p>2018年8月我和金芝在齐市相遇。</p> <p>齐市</p> <p>郊游阿荣旗,泡温泉在鹤之汤。(2018·8)</p> <p>游扎龙。(2018·9)</p> <p>相邀去沈阳。(2018.9)</p> <p>沈阳北陵公园留影。时间同上。</p><p>把近两年与闺蜜、好友相聚的相片加进来这么多,也是做为记忆,免得浪费空间!</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晴(农历12月21日)</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早上4点半,小英妹妹订的网约车及时到位!时间太早,本想有车只身上站蛮好了!犟不过英妹非送我到站,并为我留下这张列车照!在此谢谢小英妹妹的关心与照顾!我们来日方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此北京之行全部结束了!</span></p><p>我要l吐槽的是列车上的餐饮,真是不敢恭维!30元一份的素三鲜~几块干瘪的豆腐泡~莴笋~金针蘑~萝卜干咸菜!本想着在车上解决饭食,结果是十分不爽……。(看图说话)</p> <p>上图:2020年1月12日聚会女生合影</p><p>下图:2020年1月12日聚会男生合影</p><p><br></p><p><b> </b><b style="font-size: 20px;">后 记</b></p><p><br></p><p>本篇文章从开始执笔到现在收尾已经三个多月了,我真是太磨叽了!我就是感到眼力不够、精力不够、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黔驴技穷~这状态就要拉倒了!~再坚持一下吧……。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一部旅行史,半部回忆录!</p><p>从年初"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武汉遭疫情始,</p><p>到年中"烈日炎炎。满目葱葱"的北京,新冠肺炎的病毒仍在继续蔓延,不肯退出其表演的舞台!并且在全球范围肆虐着!</p><p>我坚信:<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有伟大的祖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 有人民的万众一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医护人员的忘我精神</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定能共克时艰,取得最后胜利⋯⋯!</b></p><p><b style="font-size: 20px;">挺住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加油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平安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无恙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种感言,叫做如愿以偿。</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种留恋,叫做依依惜别。</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种祝愿,叫做幸福安康。</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种期盼,叫做再聚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再见,北京!</b></p><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再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所有相片提供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王春萍2020年3月21日稿 2020年6月26日完稿 (庚子年端午节假期)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