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做教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b>----习近平总书记</b></p> <p> 一场疫情给了我们重温教育初心、再话育人使命的契机。“危”与“机”相伴而生,经过一个多月的坚守,这群人积极作为、守土尽责,用有温度的教育、有力度的管理,陪伴九年级学子冲刺中考,拥抱未来!下面,我们就用连载的方式,来讲述三寄宿九年级班主任有关班级管理的“硬核故事”。</p> <p> 线上教育、云端管理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之策,但面对时空和情境的改变,清点人数、检查作业、督促听讲等常规行为如何开展呢?请看看她们是怎么做的?</p> <p><b>唤醒学习的内驱力 </b></p><p> 在这个特殊时期,首要任务是唤醒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力。所以第一次班会课,张婷老师就让学生围绕“我的梦想”展开讨论,重温梦想,点亮心灯。结合阶段学习总结,让学生自评,以此产生信念感和危机感;同时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和激励,激发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性。</p> <p> 张老师通过上课时视频抽查,用随机点名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严格规定练习考试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主讲习题,老师纠正补充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思维;同时在班群里展示优秀作业,树立榜样,对所有科目跟踪反馈,每天课前5分钟反馈前一天每科作业情况及上课情况。学生化压力为动力,这种步步为营的落实,促进了学习态度的改变,保证了学习效果。</p> <p><b>云端督查,精英助力</b></p><p> 李晶老师通过自由切换巡堂模式来实现课堂管理: 默默来,课堂兴味正浓,便悄悄离去,谓之“隐身巡堂”;蹲守云课堂,驻足停留,精彩互动时献花,点赞,消极被动时敲出“杜绝隐客式学习”来提醒,谓之“高调巡堂”。无论哪种巡堂模式,都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听讲状态,捕捉亮点,发现问题。</p><p> 李老师还通过抓班级精英骨干来实行班级协同管理,建立值日班长团队与小组长团队,分工明确,及时进行一日反馈;同时发挥精英骨干的榜样和旗帜作用,带动和辐射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学风。</p> <p><b>有温度,也有力度</b></p><p> 向雪莲老师每天坚持通过qq,微信,短信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身体状况,坚持电话家访,坚持给每一位同学打电话,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p> <p> 向老师的班级管理有力度。 对于未按时上课及完成作业的同学,采用班干部和班主任一催到底的办法,为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向老师还不时给班干部发红包。向老师的一催到底,催到家长都不好意思,催到目前班级每节课都能全勤,催到61个孩子有60个能按照要求交作业。同时采用小组积分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上课表现,做操锻炼,作业完成都计入积分,积分与评优评先挂钩,每周以文字稿形式反馈家长,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表现有很好的约束作用。</p> <p><b>见“字”如面,高频反馈 </b></p><p> 王希老师结合班情进行班级管理。通过要求学生每天早上7:50,下午13:50登录qq群签到的方式来狠抓考勤;每天放学集中召开家长会,反馈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鼓励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家表现。</p> <p> 王希老师没有电脑,用手机创造条件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在狠抓作业方面,要求学生必须按时交,保质量,认真订正。增设课代表,每位课代表管理10名同学,智慧落实作业完成情况。</p> <p><b>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b></p><p> 李斯钰老师春风化雨般从早到晚,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从早操到最后一节课,李老师时刻守候。手机定好闹钟,每节课查堂,确保考勤;每节课旁听,防止学生中途下线或发表不当言论。</p><p><br></p> <p> 李老师每天亲自记录和反馈课堂情况,包括迟到,作业,上麦,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状态。每周六总结发言次数,作业表扬,迟到情况,精心准备PPT,评选“上麦达人”,“班级十星”。</p> <p> 李斯钰老师说,这个团队很温暖。大家不遗余力,团结互助,让她这个新手,从最初的忐忑到现在的深感幸运,用温度与智慧,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p> <p> 春意渐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也渐渐透出了胜利的曙光,我们也会从这个春天出发,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互联网+的思维,用创新、智慧和智能教育推动自身和学生的发展,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