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援鄂医护人员赵立飞战疫总结】

赵立飞 白求恩康复科

<h3><br></h3><h3>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在武汉相聚,我们来到一线已经一个月了,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看到了武汉人民的乐观、坚强与勇敢,体会到了武汉人民为战胜疫情所作出的努力,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有幸加入山西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成为支援武汉的一员,经过我们医疗队一个月的努力,我们收治了多名患者好转出院,武汉市已经连续三天新增0,黎明的曙光已经到来,武汉的樱花已经绽放,疫情终将被战胜。</h3> <h3>思想汇报</h3><h3> 入党申请书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今天,是我出征武汉的第33天,在抗“疫”前线,我用我的血肉之躯保卫武汉。</h3><h3> </h3> <h3><br></h3><h3> 还记得出征那天正好是2月18日,我接到了需要驰援武汉的通知,虽然早就主动请战,但那一刻,心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科领导、护士长们连夜为我准备了出征物资,“一定要做好防护,平安凯旋,加油!”暂别了家人、亲朋好友,我离开了熟悉的太原,踏上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和我的“战友”们接管武汉市肺科医院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h3><h3> 来到武汉后我们马上开始整理物资,接受培训,熟悉环境,虽然只睡了几个小时,还是认真反复练习着穿脱防护服,确保形成“肌肉记忆”。经过几天的适应,没有了最初的陌生与紧张,一切都慢慢进入状态,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五个缓冲区,需要额外花上接近一个小时穿脱防护用具,隔离病房的忙碌让我暂时忘记了防护用具压迫的不适感,当摘下口罩时,才发现脸颊、鼻梁已经出现了火辣辣的红印。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都不会让我却步,病人的一个微笑,一句谢谢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院得的,同事的一句加油让我充满干劲。在前方奋战的同时,后方院领导及山西的父老乡亲每天牵挂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为我们寄来生活物资及防护品。冲锋衣、牛肉干、水胶体敷料等,关心我家人生活上的需求,解决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在寒冬里感受到来自后方源源不断的温度。</h3> <h3> 在武汉的这些日子,我对党对国家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建造了多个方舱医院,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控制住全国疫情,全国各行各业团结一心保卫我们的国家,感动每天都有,看到周围和我并肩作战的同事,在抢救危重患者冲锋在前的身影;虽然已经超负荷工作,但是他们无怨无悔,本该颐养天年仍奔波在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仍坚守岗位的张定宇院长等。面对疫情,他们不怕苦怕累,默默奉献,舍身忘我的精神让我真正理解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无比的自豪,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是民族的脊梁,也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标杆和榜样。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慎独,更加敬畏,虽然被别人称为“英雄”,但我觉的我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h3> <h3>  今天,天气晴朗,我登上了黄鹤楼,我站在雄伟的黄鹤楼下,看着它金黄的屋檐角翻卷翘上蔚蓝的天空,心里有种飞扬上升的感觉。就是这座楼,让古代文人骚客不禁挥毫吟诗;就是这座楼,像巨人一般站在长江边,见证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正是这座楼,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中……</h3><h3>昔人已乘黄鹤去,</h3><h3>此地空余黄鹤楼。</h3><h3>黄鹤一去不复返,</h3><h3>晴川历历汉阳树,</h3><h3>芳草萋萋鹦鹉洲。</h3><h3>日暮乡关何处是,</h3><h3>烟波江上使人愁</h3> <h3>武汉这座城市虽然雾霾笼罩,但终究会散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