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新章

墨香盈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立春、雨水到惊蛰、春分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数九隆冬到春暖花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44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温一个、一群坚守者的故事!</p> <p>  腊月三十,吃过团年饭,家人决定取消往年的走亲访友活动,响应国家的号召——宅!宅在家里的日子,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疫情报告,看着逐日增加的数字,看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我能做的就是乖乖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睡觉、追剧、玩游戏,日子在这样的生活日常中消磨着!</p><p>直到收到这样一封信——</p> <p>  2月6日向社区报到,2月8日,参加南城故事小区的值守任务。和我一同参加值守还有三个人,有来自事业机关的,也有来自企业的。说句实话,起初,我还没有适应这个角色的转变,要做什么,怎样去做,心里一片空白。首先,社区安排我们入户排查,家里有几个人?有没有武汉返乡人员?有没有发热、咳嗽的症状?一轮摸排下来,全身汗湿,好久没流汗了,感觉还是蛮舒畅的,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为疫情防控做了一点事,内心是充实的!值守的第一天,我也只是一个观望者,看到出入人员自己登记信息时,我觉得一支笔人人去拿,容易交叉感染,就这样我们就接下了登记的任务。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严格做好出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证件核查,不遗漏一 人。我们慢慢融入角色,工作流程也变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p> <p>  我们的队伍从4个人到6个人,再到8个人,队伍越来越壮大,但疫情防控的担子却是越来越重。我们小区一共有680余户,目前在这里居住的一共有1600余人,每天都要进出的有医院的、药店的、超市的,有公安干警,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志愿者,约有100多人,每一个进出人员我们都要登记姓名、单元号、联系方式、进出时间、体温、工作单位、车牌,为了方便登记,我们又重新设计表格,把每天进出人员的信息做了一个明细表,进出人员只要报姓名,我们测量体温就可以快速通过。</p> <p>  之前还有人打着出去买药的借口出去买菜、办事,2月16日之后,除了有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证明,其他一律不准放行。“能不能出去?”“您出去干什么?”“买药。”“这是药店的号码,您直接和他联系,他会送到小区门口。”“我要买菜。”“我来拉你进买菜群,也可以在我这登记,三天送一次。”“我要去充天然气。”“微信缴费,小区圈存,我来帮你查你的天然气编号。”这样的对话,每天要重复一遍又一遍,大多数业主是表示理解和支持。</p> <p>  值守期间,为了更好地服务,像这样备注的微信好友我有100多个,帮助他们买菜、买药,帮助他们缴天然气,一步一步告诉老人怎样健康打卡。如果是年轻人,我会推荐他到微信买菜群,在我这登记的多是不会用微信的,所以支付方式往往是现金。在这特殊时期,人人见钱就躲,可我不能躲呀!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一位老人,每次来订菜,都是拿着写好的菜单给我,他耳朵听不清,有一次他的订单是105.3元,他给了106元,我说只要105元,他把菜拿回去之后,又给我送来了一个5毛的硬币。戴着眼镜的他俨然是一个思想纯正的老干部形象!</p> <p>  这是社区发放的爱心物质。国家把他们放在心里,他们也不给国家添乱!值守期间,他们一次也没有外出!</p> <p>  人无贵贱之分,但素质真有高低!小区的胡阿姨七十岁了,每次下来穿着都十分整齐,有时还提着一个挎包,可她从没有外出过,她说:“我晓得的,我不给你们添乱!”她看我们有时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她就给我们买来饼干和王老吉。还有一位老阿姨,几次给我们送包子、馒头,起初我们以为是哪个保安师傅的老伴,后来才知道,她不是我们的谁,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业主。3月12日晚上,我们挨家挨户派发通行证,直到11点多,听到业主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那时那刻,心里缓缓流动着温暖与感动,足以销蚀掉满身的疲惫。</p><p> 有些人半夜三更就和我们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男的女的都有,也就那么几个人,一而再,再而三,最后还是交给了警察,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出去的这段时间究竟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有太多的未知就存在太多的隐患。</p> <p>  我们值守的8名人员,不管是公职人员,还是志愿者,从隆冬走到早春,从深夜站到清晨,风雨无阻,我们是守门员、指挥员、讲解员,我们是卫生员、服务员、代购员。既防着病毒又忍着埋怨,我们收起架子,压低姿态,让脾气熄火,把泪水憋住,叫沮丧折回,履行着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南城故事卡点负责人汪淑娴,她来自荆州区预防控制所,曾经也是临床医生,她老公、儿子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参加抗疫一线值勤。她每天安排的工作时间是14:00-20:00,可她的工作时间远远不止这几个小时,她不仅要做好小区防控工作安排,也要做好与社区方方面面的对接。如果夜里有突发事件,保安一个电话,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会马不停蹄地下来处理。可以说,有她在,我们格外心安,也正因为有她在,我们协同作战,累并快乐着!来自区司法局的杨洪,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但四十多天的值守他一天也不曾缺席,记得我们电话摸排业主情况时,户数较多,刚开始他还能自己拨打电话,打到中途,眼睛已经看不清了,都是他老伴帮他拨电话号码的。还有拼命三郎鄢波、铁面值守李国强,都是血气方刚有个性的男人,可他们面对业主的辱骂、无理取闹,只能忍气吞声,一遍又一遍地给对方做解释工作,苦活累活挺在前!刘琴律师家里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老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不能回家,从未操持过家务的她不仅要安置好儿子的生活、学习,还主动参加小区的值守,并不因为自己是志愿者而怠慢工作任务。志愿者徐宁既要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防控中的突击任务又总能看到他的身影。默默无闻的王华峰主动承担起了夜班的值守任务,直到自己的家人离世后才离开工作岗位。同伴概括我为“四心志愿者”,即宣传政策有耐心、卡点登记有细心、为民解难有热心、帮助弱势群体有爱心——这个评价好像高了点!</p><p> 记得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因为我们阻止她外出,她冲着我们叫嚷着:“你们就是看门狗!”我们忍了,看门狗就看门狗吧,就是这群看门狗,一次次劝告,一回回说服,嘶哑了嗓子熬红了眼,管控隔离,把住关口,守护着脚下这方热土!这样想着,心里也淡然了许多,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p> <p>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前期主要是摸清基本信息,摸排四类人员,做好管控隔离,后期随着疫情好转,我们一边做“功课”,一边解答返乡、复工人员的种种问题,并做好核查、对接、登记。直到荆州市疫情防控第18号通告宣布3月17日00:00有序解除小区封闭管控状态,我们全体成员坚守到最后一刻!最后赋诗一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袖新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城故事志愿者 杨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口罩红袖电子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点登记分送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守夜露何惧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曲颂歌为君唱。</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来可期许,春天已来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瞧,小区里的花已陆续开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纯净的白,靓丽的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走过风,走过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一抹色彩分外妖娆!</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