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夏末乘机飞丽江,披星戴月陪夕阳。</p><p>牛郎伴我天河度,织女痴情鹊桥望。</p><p>腾云破雾五千里,天马行空飞南江。</p><p>亲友相会古城楼,朋情卧榻友谊巷。</p><p>欢声笑语歌不尽,举杯换盏夏夜长。</p><p>旷远域阔洪荒古,青山绿水情满江。</p><p>挟风裹雨茶马道,马帮古路普新章。</p><p>金碧辉煌木王府,忠孝风流多良相。</p><p>泸沽湖畔摩梭楼,满腹山歌走婚忙。</p><p>拉市海湖风光好,乐驾轻舟自棹桨。</p><p>世外桃源香巴拉,风花雪月梦飞扬。</p><p>驻足玉龙第三国,领略千年好时光。</p><p>踏遍千山和万水,丽江恋歌千古唱。</p><p>沧海桑田六十载,难忘南柯梦一场。</p> <p>2017年的夏末我随孩子们一行9人乘机直飞滇西开始了向往已久的丽江之游。</p><p> </p> <p> 我们已下飞机就受到了孩子们同学的热情相迎。随即带我们租了两辆小车。进而三辆车同行欢块地驶向丽江新城。一路领略丽江的旖旎风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山青水诱,空气清新,这里的天是格外的蓝,水是分外的绿。傍晚时分,入住在了友人的家——三层楼房座落在一处清静的小园中,花红草绿,松枝青青,一幢山间小别墅。再看室内,窗明几净。青石楼梯铺的是大理石阶面,配有青藏色扶手。梨木桌椅,玉石茶几,古式床头,新式纱发,给人以古朴纯真,典雅大方的视覚冲击。稍微休息,大家齐动手整好了一桌丰盛的晚攴。席间举杯罢盏,笑语风声,共叙友情,醉意蒙笼。正是:</p><p>乘机飞丽江,下机租车忙。</p><p>风驰电挚入新城,夜榻友谊巷。</p><p>客主多尽兴,举杯话衷肠。</p><p>欢声笑语歌不尽,谁嫌夏夜长。</p><p> 第二天早攴过后,架车前往此次观光的首处景点——丽江古城。</p><p> </p> <p> 丽江古城地处大研古镇,四周没有围墙,初到此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p><p> 世界文化遗产</p><p> 丽江古城</p><p><br></p> <p> 这是江泽民主席于一九九年为丽江古城所题。一边是大小两轮水车,昼夜24小时不停地在转动。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往右边看到的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结构建筑最怕火,但水克火,所以立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沿街往里行走,处处是小桥流水,青石板地,古色古香土木结构的房屋和那垂入水中的古老的树桠,仿佛都在诉说着古城古老的故事。一条条石铺小路并着一涓涓流水,一同穿街走巷,于是便自然地串起了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像是构成的一幅“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风景画图。走街串巷到处是小商店,商品琳琅满目,我的两眼应接不暇。绕着古城走上一圈,只要左拐右拐的走,无论怎么走都能回到起点,古城有一句老话: “条条小巷通起点"。</p><p> 古城里最繁华的地方还要属于酒吧了吧!像“樱花金屋"、“桃花岛"、“一米阳光" 等酒吧,昼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只要沿街向前走,隔不远便有一处小广场,广场上是人挨人,人挤人,大多是观看歌舞、马戏等。纳西人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姑娘小伙,还是妇妪老翁常常在这些场所表演节目,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p><p> 我们拐弯抹角漫不经心地来到了一座府邸,“木府"两个红漆大字耀人眼目,据介绍:木府的所在地,即现在的丽江古城(也叫大研古镇),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木府是纳西族的聚居地,也是座灿烂的建筑艺术园,它反映了明朝中原建筑的风格和气质,它具有雪域精神和玉水精魂。</p> <p> 相传,纳西人原来沒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已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p><p>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没到丽江"。木氏认为木姓为皇帝所赐,只能木氏贵族专有,而仿效朱元璋,另给木氏以外的官员和百姓“赐"了一个“和"姓,其含义是:“木"上添一撇,表示戴上木家的草帽,旁边加一“口",表示背着木家的篮筐,即“和"姓是木家的奴仆。木府是纳西民族首领木氏的官邸。</p><p> 木府的府院之大,楼宅之多令人羡涎。</p> <p>说起木府门前的忠义牌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来由呢:</p><p> 据说,徐霞客的丽江古城之行是受到当时的土司木增邀请的。这位木增是丽江第十九代土司,他从11岁起便世袭父职,有出众的政治军事天才。当时明朝的统治己走向末路,内忧外患。忠于明朝皇帝的木增,多次贡献银饷给明朝廷,以急朝廷的战事之需。他还上书给皇帝,建议皇帝敬天,遵守先祖变法,爱身修德,去声色,爱民减役薄税;用贤能;广开言路;详察亲访,辨别好坏;守信用,赏罚分明;平定辽东边患;重视孔子之学等。</p><p> 1620年,明朝皇帝赐给木增“忠义",这就是后来丽江古城木府门前的忠义牌坊的由来。除了在军政方面表现卓著外,这位木土司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能吟诗作赋。他在纳西族地区大力倡导学习汉文化。为此,木增还在丽江木府内兴建了“万卷楼‘’,广泛收集百家经典,在现存的古城木府里,还有他当年收集的汉文丛书。另外,木增的书法也很出色,在后来修建的丽江博物馆看到的两副对联即是木增所写:</p><p> “僧在竹房半帘月,鹤栖松径满楼台‘’。</p><p> “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闻鸟乱啼‘’。</p><p>从这两副对联中,人们可以看这位土司的草书是何等的潇洒飘逸,功底极为深厚。</p><p> 逛逛古城已日落西山了,我们一行在镇上又领略了一顿具有纳西风味丰盛的晚攴后驱车前往早已订好了的 一米阳光•玉龙第三国温泉大酒店下榻。丽江古城一天的观光所见所闻,使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夜半三更末入梦,信事拈笔诗一首:</p><p> 夏末艳阳丽江行,大研古镇第一程。</p><p> 文化遗产入景胜,小桥流水杨柳亭。</p><p> 石板路径桃花岛,白墙青瓦尽商城。</p><p> 大红灯笼横竖挂,纳西歌舞民俗风。</p><p><br></p><p>玉龙第三国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永远流行着一个神话传说一一世界殉情之都:</p> <p> 玉龙第三国是纳西族人世代敬仰的圣地。这里是人间天堂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王国,在东巴经中曾写到: 这是一个白云潦绕的山国,这儿有穿不完的凌罗绸缎,吃不完的鲜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斑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p><p>玉龙雪山是一个美丽绝伦的灵域净土,那儿有一对爱神情侣,女的叶游祖阿主,男的叫构土西古。他们骑着红虎和白鹿,弹着口弦吹着竹笛,率领着无数的飞禽走兽,在云和风中不停地呼唤着人世上悲苦难脱的有情人。</p><p>相传痴心相爱的情人在那里将永世不分离,生命在那里将永远年轻;那里没有蚊子苍蝇,没有如人世间那样的恶言毒语;那里晨雾流云为纱帐,绿草鲜花做地毯,日月星辰为明灯,五彩雉鸟当晨鸡,斑斓红虎当坐骑,琦角白鹿当耕牛,獐子野驴当伴游。</p><p>传说,东巴教中与殉情有关的鬼叫风鬼或是风流鬼,有七个,全是女性。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结婚,首先想到去死的,也多是女性,男性因为有不能失掉的责任,一般也选择共赴传说中的玉龙第三国。殉情前的男女青年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最喜爱的物件,在玉龙雪山下自杀可以看成是相爱男女的理想归宿。</p><p>过去,众多的纳西族青年男女,当他们的爱情在世间受到阻碍时,他们就会来到云杉坪双双殉情。他们认为,在此殉情可以摆脱世间烦脑,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玉龙第三国。在那里,钟情的恋人可以尽情地躺在雪水滋润的鲜花丛中,可以饮着最靠近天国的无比晶莹的天赐露水,可以沐着清纯无比的皎洁月光,长久地相守直到永远。</p><p>这里有一首关于玉龙第三国的诗歌是这样的:</p><p>我是否惊扰了那些相爱的灵魂?</p><p>秋天的云杉坪,草色斑斓。</p><p>几头牦牛,散漫地咀嚼着季节的余温。</p><p>叮叮当当的铃声,在微风中若隐若现,</p><p>通往玉龙第三国的路上,我步履迟疑。</p><p><br></p><p>天空,蓝得透彻,蓝得沁人心脾。</p><p>一朵白云,缱倦缠绵在雪山顶。</p><p>美丽的传说,躲在云杉树的叶片里窥视。</p><p>几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山野的静寂。</p><p>我不是殉情者,是满怀歉意的游人。</p><p><br></p><p>草地上盛开着蓝色的小花,</p><p>幽幽咽咽,追魂摄魄。</p><p>雪山无言,天空无言,大地无言,</p><p>唯有无数殉情精灵在窃窃私语。</p><p>云杉坪,我的闯入是无心的过错。</p><p><br></p><p>轻轻,轻轻,相爱的人吹起了口弦,</p><p>“骨泣"的调子哀婉凄切。</p><p>冰晶玉洁的雪山之神啊,你可知</p><p>多少年轻的生命,抛却了红尘的忧伤。</p><p>愿雾路游翠郭的灵魂,安息,安息!</p> <p> 在玉龙第三国温泉大酒店主要是泡温泉,休验滇西高原恒温的舒适度。这里有游泳,淋浴,泡浴,汗蒸,漫蒸,影视厅,饮料应有尽有,小食,新鲜水果,自助攴,特色小吃,日韩料理,健身府,网吧,游戏室,泳池娱乐,歌舞表演,儿童戏水区,儿童乐园,免费的泊车等。在这里呆上20小时只少要吃三顿正攴,享受五星级自助大歺超值划算。我们在这里往了三天两夜,还真的不想离开呢。</p><p>在入往玉龙第三国的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沪沽湖,又将进入一个个神秘的梦笼!</p> <p> 当我们路过拉市海眼前海波光滑如统,湖水倒影着玉龙雪山的雄婆,越冬的水鸟飞来跑去,要么安全的生活,要么翱翔于天空,呈现出和谐美丽的景象。掠过拉市海域,便是泸沽湖畔,旁边的高山环抱着这里的高原湖泊,就像一个躲在闺房里的美丽姑娘,对游客散发出阵阵请香。湖水清澈湛蓝,随着天空云和阴影的变化,水面会反射出各种浅蓝和深蓝的奇妙颜色,它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石,被当地人称为高原上的明珠。相传,泸沽湖原是天上女神在地上留下的最美丽的眼泪。在这美丽的湖畔周围一直生活着被称为东方女儿国的摩梭人,他们依然延续着罕见的母系氏族生活传统,这给泸沽湖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西纱。</p><p> 我们一行围绕拉市海岸泸沽湖畔急行到茶马古运原址,听以马场老板的按排,有步骤地体验了马帮的生活。我们新的马帮队伍沿着茶马古道一直乘马上到半山腰。开始是水泥宽路,往后变成土石山路,也算宽阔,我们心不在焉,坐在马背上显得悠闲自得,与领路(牵马)人有说有笑。后来越往里走,路面越窄,山坡愈是陡峭,险情愈显,游客越发显得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才登上了观景台。稍作休息时,我们看到了远处的玉龙雪山和拉市海,才长长心吁了一口气。</p><p>我们这队游客中妇女小孩子较多,决定不再往山顶上了,便从半山腰的另一边绕回。一路上纳西族的牵马人都会随时提醒我们注意事项。并与我们有说有笑的,很是和谐可亲,仿佛跨回了千年前的马帮队伍:马帮悠悠荡荡,“踏踏踏"地马蹄声伴和着“叮当叮当"的铜玲声,唱着赶马调,行走在这古老的茶马道上,正编织着又一个久远的马帮的新故事。</p><p>等回到马场,日头正要朝西偏斜呢,于是我们便快乘电瓶车去午攴,享受一次当地的特色美味。下午仨人一组乘坐气艇去游湖观鸟。我们三个上点岁数的感觉有点疲倦志愿留守。午间我与马帮留守员啦起呱来,当说起当地风土人情时,谈起摩梭人独特的婚俗一一走婚:</p><p><br></p> <p>泸沽湖、鲜水河位于雅砻江上下游,行政上的地理位置是云南丽江市东北部的川滇交界处。江河孕育了其独特的走婚文化。</p><p>摩梭人是母系社会,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亲生养,生父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p><p>摩梭人在白天,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时分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挠。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p><p>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高,在性事方面也是女方占主要地位,女方一旦不再为男方开门,走婚关系就宣告结束。</p><p>正所谓:泸沽湖水情悠悠</p><p>旷远原始域洪荒,湖海水蓝情满江。</p><p>挟风裹雨茶马道,千年马帮普乐章。</p><p>泸沽湖畔摩梭人,夜半花楼走婚忙。</p><p>世外桃源自由故,风花雪月梦悠长。</p><p>踏遍千山和万水,丽江恋歌千古唱。</p><p> 当我们回到玉龙第三国往处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泡个温泉澡赶走一天的疲劳,睡吧,明天还要去领略束河古镇的又一美妙风光呢!</p> <p>束河古镇原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村寨,在这里显得更安静些。青石铺西被踩得很平,清泉在村里流淌。北出丽江古城,靠近山水,有一个茂密的村落,就是现在的束河古城。束河古镇似乎是大研镇的另一个缩影。</p><p>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其镇在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游此处,四季皆宜,春季鲜花盛开,酷暑乘凉避暑,秋天秋高气爽,冬季阳光充足。“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画。</p><p>束河古镇是著名的皮匝村,有“束河皮匝,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许多人以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为生。</p><p>束河古镇依山傍水,龙泉谭的水比大研古城的水更加清澈,流出的泉水穿行在小村的街道旁。此外还有一条青龙河也从村中穿过。龙泉潭旁是龙泉寺,在青龙河上建有一座明代的石拱桥,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在桥的东侧就有一个小小的‘’四方街‘’,其周围也是店铺林立,和大研古城中的四方街非常类似,龙其难得的是这里还可以看到用流水冲街的样子。民居房舍错落有致,不同于古城民居的土坯墙,这里都是石头墙,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街头有一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汨汨有声,这里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更为古朴的纳西民络。</p><p>束河最有名的有六大建筑景点:</p><p>四方听音广场</p> <p>四方听音广场,位于束河古镇南端烟柳路附近,面积此束河四方街要大很多,门楼上的 四方听音 四个字也很大。体现了纳西民族倾听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之音,以吸收世间文化精髓,包容各民族之博大胸怀。傍晚和游客在此处一起跳舞似亲人一般,欢乐无比。</p><p>三眼井</p> <p>三眼井又称三叠泉或三叠水,是丽江这一带特有的一种水井,在束河古镇内的九鼎龙潭,四方听音广场附都有,井旁的一块木牌引人注目,上面写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三眼井是丽江地区古老的节水方式的体现。</p><p>茶马古道搏物馆</p> <p>茶马古道博物馆也称大觉宫,位于束河古镇中和路,是世界唯一一座以茶马古道文化、束河当地风俗和普洱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是一座珍贵的古建筑,向游客展示着这里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p><p>九鼎龙潭</p> <p>九鼎龙潭又称龙泉,位于束河古镇的西北角,是束河古镇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是古镇上溪流的水源地,依山傍河,有一上下两个半圆形的石潭,面积不大,不过潭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环绕,两潭之间建有一凉亭,是观赏九鼎龙潭的最佳位置。泉水不深,但夏季不深,冬季不浅,潭水中鱼儿很多,鱼儿自由地摇曵在水中,给人以舒心惬意之感。</p><p>四方街</p><p><br></p> <p>束河四方街,位于镇中心偏西北位置,是由一圈老房子及周围的几条小街围起来的一座长方形广场。这里是丽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也是当地村民赶集的中心集市所在地。广场周围店铺林立,建筑古色古香,店铺的门面也装修的比较复古和文艺。</p><p>青龙桥</p> <p>青龙桥位于束河古镇龙泉路口,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己有400多年的历史。青龙桥横跨在束河古镇温婉的青龙河上,它的中轴线正对着西面的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青龙桥是单孔石拱桥,长约25米,髙4米,宽4•5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几百年的岁月洗礼使它变得古朴沧桑,桥面铺的石板已经磨得坑坑洼洼的,桥石间生长了杂草,显得有一些斑驳苍老,但却依然保持着厚重的感觉。</p><p>除此之外,束河八景又给束河古镇平添了几分艳丽的景色。其八景分别有:</p><p>烟柳平桥 夜市萤火 龙门望月</p><p>雪山倒映 断碑敲音 鱼水亲人</p><p>西山红叶 石莲夜读</p><p>关于束河八景的由来,景致这里不再作一一介绍,特借用丽江诗人 潇澎 的一首杰作以赠观众:</p><p>束河八景</p><p>依山傍水束河镇,八大奇景醉风尘。</p><p>烟柳平桥车马喧,古道百年日影沉。</p><p>遥看玉龙鳞甲开,雪山倒影碧潭深。</p><p>鱼儿不甘池底游,跃出水面与人亲。</p><p>秋霜尽染西山树,红叶如霞动心魂。</p><p>看花尚需携美酒,望月还得登龙门。</p><p>三圣宫前覓古迹,断碑敲音史留痕。</p><p>夜市流萤赛烛火,四方广场听弦琴。</p><p>后辈诸生多孺子,石莲夜读效前人。</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