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健康相遇时。——凉水中心校,五年一班“我是防疫小卫士”文明礼仪学习成果展示。

教务处

<p> 进入三月以来,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多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现全面清零,连续多天新增病例零增加,于是开学这一话题开始再次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已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开学时间,包括新疆、云南、山西、贵州、青海等省份,分批、错峰开学,这就意味着我们开学真的指日可待了。所以为了在开学后能保障学生的安全,结合学校政教处文件精神 ,3月16日到3月20日,凉水中心校五年一班同学开展了“我是防疫小卫士”文明礼仪学习周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对戴口罩礼仪,咳嗽礼仪,洗手礼仪,疫情期间见面礼仪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示范。</p><p><br></p> <p>(一)正确佩戴口罩礼仪 疫情期间应该减少出门。如果要外出就必须自觉佩戴口罩,这是保护自己的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在疫区,平日佩戴一般的防护口罩即可,如果去医院及人群聚集地,最好配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即便是佩戴口罩,与人谈话也应保持适当距离。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 </p><p>(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p><p>(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p><p>(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p><p>(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一定要贴合面部,形成密闭的环境,让通气经过口罩而不是四周的缝隙。 </p> <p>(二)咳嗽礼仪 </p><p> “咳嗽礼仪”是降低感染和传播冠状病毒风险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咳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全暴露式、口无遮拦的咳嗽会传播呼吸道疾病,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给自己给他人多一份健康保证。如何规范我们的咳嗽礼仪呢?</p><p> 一. 咳嗽时礼仪</p><p> 1.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也会将病菌传染给别人。</p><p> 2. 如果临时找不到纸巾,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p><p> 3. 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 </p><p> 二. 咳嗽后礼仪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手部的病菌可以通过互相握手、接触门把手、电脑键盘等方式,转移到这些物体的表面。 三. 出现症状时礼仪如果患有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同时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离。说话音量不要过大,避免“唾沫横飞”。自觉遵守“咳嗽礼仪”,佩戴口罩,以防止病菌借咳嗽、喷嚏而传播。防疫人人有责,健康未来共享。</p> <p>  正确洗手礼仪 手部接触所涉及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传播、血液/血制品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研究表明,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那么正确洗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p><p>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5下)。</p><p>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5下)。 </p><p>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5下)。</p><p>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p><p>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p><p>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p> <p>  采用恰当的见面礼仪 疫情期间,国家提倡不聚会、不串门。等到疫情解除后,老师同学们见了面,该有的见面礼节也不能缺少,如何打招呼呢? 有专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距离一般来说是1米左右,只要保持2米以上,基本是安全的。因此,以远距离的“见面礼”最合适,如举手礼、点头礼、拱手礼、鞠躬礼、微笑等。 </p> <p>  春暖花开季,健康相遇时!疫情当前,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在为校园美好的相遇践行着,虽然我们不能抗疫在第一线,但我们会尽自己所能,读书,学习,做研究,学常识,做宣传,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抗疫小卫士”!武汉必胜,中国必胜!</p>

口罩

礼仪

搓洗

咳嗽

佩戴

传播

手心

疫情

双手

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