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产业,谋划大愿景 --党建引领董新村金银花产业经济发展

小胖崽

<p>  董新村位于莲花镇南部,临喇双路,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海拔1980米,属典型的山区村。耕地2870亩, 6个村民小组,280户1315人。</p><p><br></p> <p>  近年来,莲花镇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在做大做强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果品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区、浅山区充足的土地资源,发掘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全镇种植养殖结构,促进全镇经济多元化发展。今年年初,莲花镇决定在南部浅山区董新村进行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试点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p> <p>  践初心,担使命,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p><p> 董新村是今年莲花镇确定的书记主任一肩挑试点村,现有党员32名。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户91户345人,贫困发生率为19.7%。几年来,董新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基础设施逐年完善,生活水平年逐年提高。目前,该村建档户减至2户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6%。</p><p> 作为莲花镇南部山区村,相比较川区村而言,产业结构单一,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年初,莲花镇决定在董新村试点药材种植,为此,董新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发挥党组织带动作用,抢抓群众尚未外出的有利时机,组织群众及早整理土地。</p> <p>  2月13日,董新村召开全村群众大会,就在喇嘛墩湾实施药材种植项目进行了商讨。会上,村“两委”就药材种植的前景进行了宣传,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争得了群众的支持。喇嘛墩湾土地需平整近800亩,涉及农户64户,平整难度大。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种植前的各项基础工作,董新村要求党员先行,做好示范带动作用。</p><p> 王生元是董新村32名党员之一,在喇嘛墩湾区域有土地5亩,原想着自己种植花椒及苹果,但因缺乏相关技术经验,对果椒建园的管理心存顾虑。2月13日的全村群众会议上,当他听了药材种植的前景后,决定将4土地全部种植药材。</p><p> “咱们董新村这两年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好多土地荒芜,没有发挥出经济效益。药材种植是个新尝试,再说有村上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群众的顾虑焦就少了。喇嘛墩湾这一片土地一定能够重新焕发活力,以前这可是长庄稼的好地块。”</p> <p>  为做好土地平整,董新村村干部、党员齐上阵,全程参与,破难题,化矛盾,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党员示范带动下,群众自发组织,用时一个月董新村喇嘛墩湾区域800亩土地平整高质量全面完成。目前,覆膜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p><p> 与董新村相连的好地村,规划面积500亩的金银花种植前期工作正在开展。预计用时一个月,莲花镇1500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将全面建成,届时将是莲花镇南部山区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动力。</p> <p>  新产业、大远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上水平</p><p> “以金银花为主、套种薰衣草、万寿菊的药材种植是个新产业。董新村喇嘛墩湾区域高寒,自然禀赋差。我镇在多方考察下,决定在此区域种植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生力强的金银花,既做到了水土保持,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镇长李杰如是说。</p><p>为破解药材种植难、管理难、销售难问题,在镇上的业务指导下,由董新村“两委”牵头,成立了董新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的种植、管理、销售条链式种植。</p><p><br></p> <p>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董新村喇嘛墩湾区域涉及的64户群众中,已脱贫建档立卡农户有32户,为拓宽这部分群众的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效,董新村实行党员结对帮扶,合作社技术指导,脱贫群众致富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p><p> “我们经过调查,2019年金银花收购价格为95-100元/公斤,一般亩产量150千克左右。按照这样的市场行情,群众的增收不成问题。”董新村党支部书记王相乾说。</p> <p>  近年来,莲花镇抢抓机遇,在做好青龙山国土绿化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董新村发动群众拆除空心院5户,建成通村主干道绿化带600余米、小花园2处,改造原董新村小学为董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广场1处。</p> <p>  今年年初,按照县上统一安排,莲花镇启动实施莲花镇上河村至四十墩湾线路(莲四路)高标准风情线建设。董新村喇嘛墩湾紧邻莲四路,“800亩金银花种植与莲四路风情线交相辉映,这无疑对我镇美丽乡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镇党委书记宋健强说。</p>

新村

种植

墩湾

莲花

金银花

群众

喇嘛

药材

党员

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