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一谈谈日本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p> <p>中国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中,有很多国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日本在这次疫情中反应之快,表现之好出乎国人意料。</p> <p>疫情之初,日本对中国的援助就开始了。首先安排的撤侨飞机,每驾都满载救援物资而来;随后派遣1000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2月10日,以安倍为首的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决定从3月议员津贴中每人扣除5000日元,总共筹集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7万元),支援中国抗疫。日本自民党干事二阶俊博表示:“两国有情谊,日本要以举国之力,全力支持中国”。</p> <p>在东京、大阪等地的商店,中国短缺的口罩等防护物品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旁还写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指示牌,有的贴出“价格下调”字眼。</p> <p>此外日本社会各界也积极为中国捐款捐物。日本丰田公司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日本花王公司捐赠100万人民币,大金空调捐赠100万人民币,日本伊膝洋华堂捐100万个口罩,日本佳丽宝公司捐赠50万元,......有些城市甚至动用了仓库里的应急救灾物资援助中国,真的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p> <p>这个日本小姑娘身穿中国旗袍,站在寒冷的街头,拼命向人鞠躬,为中国募捐,拳拳之心,令人感动。</p> <p>日本援助中国的物资上都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诗句,他们不仅送来了我们急需的抗疫物资,还不忘用诗词抚慰我们的心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p> <p>在国际上,当有些国家排斥、抹黑中国时,日本没有一点负面言论。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官员在记者会上表示:坏的是病毒,不是人。日本学校给家长们发出一封信,让家长教育孩子们不要恶意去谈论武汉。日本大阪的街道上到处挂起:“武汉加油!”“挺住武汉!”的条幅。</p> <p>2目18日,日本东京地标建筑东京塔点亮中国红,为中国抗击疫情加油!</p> <p>其实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自两国建交就开始了。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日本断绝对台外交,中国放弃战争赔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到1978年10月22日,两国正式签订《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从此拉开了日本政府对华援助的序幕。此后日本对华援助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2008年,日本对华提供了5万多亿日元(约450多亿美元)的开发援助。其中大部分的援助款项用于建设一批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占用资金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 <p>除了资金上的援助,日本输出技术和培训人员带来的隐形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我们的总理李克强年轻时就曾到日本学习交流。日本的援助对中国当时的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p> <p>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当时日本救援队是国外救援队中最早到达灾区的,而且日本对中国的物资援助占世界各国援助总和的一半以上。大地震已过去10多年了,许多国家的救援队救完就走了,但直到现在,日本也没有停止过对四川灾区的援助和指导。</p> <p>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渊源深厚。秦始皇时期,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两次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5000童男童女,还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医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此后的数千年间,日本曾多次派使者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直到今天,日本的文字、建筑和服饰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p> <p>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文同种,愿经此一疫,两国政府和人民能铭记历史,珍惜友谊,加深了解,相扶共助,一同走向和平、美好的新世界!</p> <p>现在,日本疫情日益严峻,中国也开始支援日本抗击疫情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华民族知恩图报。</p> <p>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但未来更值得我们期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