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上)

假装是个文人

<p>  中国在20世纪中期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p><p> 本文无意对知青运动做出评价,只想通过领袖号召、中央文件、共青团推进、数据说话、源自学习苏联、知青运动结束等六个部分,期待能对知青上山下乡做个梳理,作为一个亲历者,也想弄明白其来龙去脉......</p><p> </p> <p>(《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者:陈宜明)</p> <b>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领袖号召</b> <div><b>(一)毛泽东</b></div><div><b></b> <b> 1.1939年4月24日</b>,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讲话指出:“革命的知识分子只有同工农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革命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思想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 P226)</div><div> <b> 2.1939年12月9日</b>,毛泽东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知识分子不跟工人、农民结合,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同样,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敌不可、无坚不摧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 P244)<br> 在《<b>毛泽东</b>思想年谱》,只有这次讲话使用了“<b>知识青年</b>”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再<b>未见到使用“知识青年”一词,更多使用“知识分子”一词</b>。</div><div> <b>3.1955年12月</b>,毛泽东在给《一个由农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员组成会计互助网的经验》一文写的按语中说:“<b>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b>。”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 P508)</div><div> <b> 4.1955年12月</b>,毛泽东给《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写了按语:“一切可能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b>。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b>……。”(《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 P527)</div><div><br></div> <p><b>  5.1957年3月12日</b>,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谈到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时说:“<b>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b>。”“书当然不可不读,但是光读书,还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研究当前的情况,研究实际的经验和材料,要和工人农民交朋友。<b>知识分子如果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和他们做了朋友,就可以把他们从书本上学来的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东西</b>” (《毛泽东思想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 P838)</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表述中更多的是解决知识分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b><b>时隔12年后,号召</b>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点突然。</p><p><b> 6.1968年12月19日</b>,姚文元给毛泽东关于《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请示中写道:“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b>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b>,以执行‘来一个动员’”毛泽东在请示上批示:“可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 P614)。</p><p><b> 7.1968年12月21日晚</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b>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b>。”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根据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印</span>。(《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 P616)。<b>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原话出处,由报纸派生出的指示</b>。</p><p><b> 8.1972年12月</b>,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小学教员李庆霖致信毛泽东,反映他的一个插队务农的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作为父亲的苦恼和不平。这封来信,使特别关心农民的毛泽东受到很大触动,看后流下了眼泪。用毛泽东后来的话说,这封信写得“相当好”,“我摆在这里几个月,经常看,看了三遍半,这才下决心写回信”。第二年4月,毛泽东复信说:“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b>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b>。”(《毛泽东传 1949-1976 下》中央文献出版社P1658)</p><p><b> 9.《毛泽东传》中涉及上山下乡仅有两处</b></p><p> (1)1968年八、九月间, 他又提出<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问题(《毛泽东传》 P1527),</p><p> (2)毛泽东十分留意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先后对农产品价格、农村社队企业、<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以及国防、科技等工作作出具体指示(《毛泽东传》 P1747)</p><p><b> 综上,我理解毛泽东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没有要求扎根农村一辈子,这和数据说话表二上山下乡调离农村人数及去向统计基本相符。</b></p> <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25日,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从北京站坐火车出发去了山西万荣县插队。26日进的村。是当地第一代知识青年,风华正茂!</p> <div><b>(二)刘少奇</b></div><div> <b>1957年3月22日</b>,刘少奇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讲话,对中学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战略部署。刘少奇要求随行邓力群写篇文章,邓力群根据刘少奇讲话精神整理成《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发表于《人民日报》4月8日(《刘少奇传 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P752)。</div><div> 刘少奇讲话要点:“在逐步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发展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但是,<b>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总的趋势将是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必须参加生产</b>。”<br></div><div> “<b>就全国说来,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b>。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我国将来的中学毕业生,除开一部分人升学以外,<b>都要做工人和农民</b>”<br> “每年有近百万以至一百多万的中学毕业生下乡,五年以内有四百万至五百万中学毕业生去参加农业生产,并且<b>以后一年比一年有更多的中学毕业生下乡,同农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亲密地结合起来</b>,那末,可以肯定,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和农业的技术改革就将得到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就将促进我国农村实现另一个根本改革——技术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空前地向前大发展。”(《刘少奇选集 下册》P277)</div><div> <b> 刘少奇的这篇讲话和相关社论,后来成为中小学毕业班的政治教材。</b></div><div> 在《刘少奇传》《刘少奇年谱》里查不到“知识青年”也查不到“上山下乡”。</div> (1974年山西万荣县第二代知识青年,当地知青,朝气蓬勃) <div><b>(三)周恩来</b></div><div> <b> 1.</b>1957年4月12日, 周恩来主持国务院第四十六次全体会议时说“<b>就业主要是回农村</b>” (《周恩来年谱 中册》 P33)<br></div> <b>2.</b>1957 年6 月26 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过去这个方针是不够明确的。<b>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以外,多数都应该参加工农业生产</b>。”(《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51 页。)<br> <b>3.</b>1957年9月26日,周恩来在中央八届三中全会上讲:“今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就业,精简机构和精简人员,<b>鼓励上山下乡</b>” (《周恩来年谱 中册》 P79)<br> (周恩来接见新疆石河子知青) <b>  4.</b>1963年 2月 13日,周恩来在中央举行的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又强调:“我们对人口、劳动力、城市人口怎么样安排,这是一个大事情。总的口号就是面对农村。<b>就是下乡、上山、下水,搞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b>。”(《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 533页。)<br> <b>5.</b>1963年 7月 9日,周恩来在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上提出,<b>今后 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b>。(《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顾洪章 P36。)<br> <b> 6.</b>1963年7月25日,周恩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城市人口就业每年要安排二百五十万,城市本身平均每年只能安置一百万,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一是插队,二是插场,三是搞新的开荒。<b>北京一半中学生不能升学,最大出路是搞农场和林业</b>”(《周恩来年谱 中册》 P567)<br> <p>(1974年黄河滩上-红旗林场 后生可畏)</p> <div>  <b>7.</b>1965年 2月26日,周恩来在接见各大区和部分省市出席全国安置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提出统一安排劳动力的七条经验:劳动、精简、安置统一起来;在时间上,冬季动员,春耕前后、麦收前下去;因地制宜;投亲靠友为主;坚持方向,重视巩固,稳步前进,不要着急;统一安排,各方协作;自力更生为主,群众互助,社、队扶助,<b>国家关心,负责到底</b>。(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13页。)这些经验,涉及知青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认识,增强他们做好知青工作、关心知青成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无疑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广大下乡知青的荣誉感和使命感。</div><div> <b> 周恩来关注城市知青的安置方向最初主要安置在国营农场。</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div><b>(三)邓小平</b></div><div> <b>1.</b>1954年4月6日,邓小平主持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办公厅办公会议室指出:“<b>不能满足初中、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要求,于是就有了就业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农村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工业是容纳不了多少的,还得由农业容纳</b>”(《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P1164)<br></div> (《起家》詹建俊 1957年) <b>2.在中央,最早提出插队的是党的总书记邓小平</b>。1963年 7月 9日,谭震林在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上提出,“插队安置,邓总书记想了很长时间了”。会上,周恩来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 P38-39) <b>3.</b>1964年 1月9日,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一是<b>城市知青下乡</b>,<b>以插队为主</b>,<b>这是一件长期的大事</b>。每年安置100多万人,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插场每人则要1000元,如果100万人插场的话,需要10亿元,这怎么得了,不能走这条路。二是安置要集中,不要分散。三是一个公社安置百把人,就是一个势力。四是动员下乡之前要培训。五是供应他们报纸(《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 P45)。 <div><b>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中央有文件</b></div><div> 1.《<b><font color="#ed2308">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font></b>》第三十八款“提高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中,“ <b>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b>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我国人口85%在农村,农业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可能单独发展。到农村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和极其光荣的。” 这个纲要草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56年1月间提出的,随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国务院讨论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且“在实际生活中已经起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九五六年及之后十二年内指导全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方针,亦即纲领性文件。<b>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b>。</div>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葛维墨 1955年) <b>  2.</b> 1962年6月1日,国务院<b>《关于精减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b>指出“精减下来无家可归和城镇中无法安置但有下乡条件的职工,可以安置到农场(也包括牧场、林场、渔场)。” 包括一些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br><div> <b> 3.</b>1962年 10月召开的国营农、林、牧、渔场安置家居大中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汇报会上,<b>首次把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b>,就安置对象、方式、经费、物资等制定了相关政策、计划和保障措施,并<b>组建了国务院农林办安置领导小组</b>,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领导。<br></div> <p>  <b>4.</b>1963年 6月 29日至 7月 10日,中央召开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周恩来在会上<b>要求各大区,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作长远打算,要编制出城镇知青上山下乡 15年(1964—1979)的安置规划</b>。</p><p> <b>我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止于1979年!</b></p> <p>  <b>5.</b>1964年 1月 17日,中央下发了《<b>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b>》。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导知青上山下乡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草案)》指出:“<b>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必要动员和组织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业生产</b>。”“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动员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 39—40页。)</p><p> 明确“<b>安置的方向,主要是插入人民公社生产队,其次才是插入现有的国营农、林、牧、渔场,至于新建场或扩建老场来进行安置,则必须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可能,有重点地举办</b>”</p><p>(中国经济网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p> <p><br></p> <div>  <b>6.1973年2月</b>,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印发国家计委劳动局提出的《关于动员安置 1973 年城镇应届毕业生上山下乡的意见》,准备再次掀起新的上山下乡高潮(《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 P115) 。</div><div> <b> 因为之前,1970年至1973年上山下乡运动进入低谷</b>。</div> <div>  <b>7.1973年6月</b>22日至8月7日,国务院召开上山下乡工作会议。8月4日,经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这次会议还制定 了《<b>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b>》《<b>1973年到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b>》,《规划草案》提出,<b>1973年到1980年要动员1300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平均每年160多万人</b>。</div><div> <font color="#ed2308"><b> 明确了可以按照国家计划在下乡知青中招工、招生、征兵、提干。</b><font color="#333333">从此,回城人数大大增加。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 P126)</font></font><font color="#333333"> </font></div> <b> 随之全国上山下乡运动中又掀起了一个高潮</b>,我就是这批知青里的一个弄潮儿。<br> (1974年山西万荣县裴庄公社红旗林场插队,在黄河滩上) <b>  8.1978年10月</b>31日至12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总结了知青上山下乡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确定了在新历史条件下统筹解决知青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是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决策性的会议。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通过了这次会议产生的两个文件《<b>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b>》《<b>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b>》。文件指出:<b>对城市中学毕业生的安排实行“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b>。 <p>未完待读:</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pmn8wk?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历史真相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下)</a></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将有更多资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