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人到中年的儿女们

老顽童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原创)丨老顽童</span></p><p>图片来源丨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p>&nbsp;</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题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回望你们一路走来,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从年少初长成至人到中年。上有父母需要牵挂,下有子女学业未成,儿时玩伴和同学际遇不同,各有成就,与自己相比自然会有一种伤感,失眠,健忘和莫名的焦虑接踵而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历经岁月的打磨,青春已逝,脸上的皱纹已初露端倪,鬓角也偷偷地露出了几根白发,光阴漫不经意地使你们行走在迎风的路口,开始慢慢地品尝做人的滋味。人到中年的你们,看似无痕,却已沉淀着过往,感叹指缝太宽,时光太瘦。此时,与你们一路同行的父母只想轻掬一棒花香,为你们波澜不惊的胸怀,沁入一缕明媚,盈握一份懂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爱上一座城,不需要任何理由”。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我祖辈世代农村,我能爱上这座城,是因为念着一家人。你们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座城市,后来买房子,结婚成家。再后来,父母开始践行当时的初衷,长路慢慢陪你们一起走。一晃十多年过去,你们生活中的一切,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凡能考虑到的都安排的妥妥贴贴。原以为,你们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我们家的生活模式,更改变了父母陈旧的传统观念。</span></p><p>&nbsp;</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我们虽不住在一起,但是步行也就15分钟的路程。可是,自2020年2月10日起至今,这座城市的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外来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小区,返沪人员一律隔离14天,每户业主仅发一张出入证。有时,好想过去看看你们,但是被一张小小的《出入证》将我们远远隔离在小区的大门外,便有种虽“近在咫尺”却似“天涯海角”的感觉。然而,这一个多月来,你们不仅能正常上班与生活,宝宝也能独自在家自觉接受网课教学,并学着做些简单的家务。时而从视频中看到,实际上你们也能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井井有条;晚餐,清爽小炒,荤素搭配,既不油腻,且营养丰富,一家人其乐融融,不得不让我们连连称赞。顿时,我们恍然大悟,并意识到该放手了!但是,作为父母,还是有太多的牵挂,不舍与放不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有报道称,疫情尚未解除,预约登记离婚人数暴涨。疫情能够检测婚姻的含金量吗?回答是肯定的。人们常说,婚姻经得起磨难,却经不起平淡。本来,现在很多中年人家庭的婚姻就已经岌岌可危,一地鸡毛,这些婚姻的危机来自于夫妻双方没有共同语言和三观不合。而这次疫情又强行把两个貌合神离的人,久久困在了家里,本来就缺少沟通的他们,每天在家面面相觑,尴尬不已,持久冷战,滋生离婚,且去意已决。如何让爱情长久保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夫妻间,要时常共同维护双方的感情。幸福的爱情是平等的,没有人天生有对别人好的义务;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对方自由,不要试图征服对方;夫妻间,互为尊重才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不要刻意改变对方,以适合你所希望的样子;夫妻间,务必要诚实坦诚对待对方;夫妻间,必须互敬互爱,相互包容,信守承诺;夫妻间,理应同心同德,必须共同承担琐碎的家务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场所,理赢了,爱却淡了;家事无对错,唯有和不和,家和才能万事兴;家,不要轻易说放弃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夫妻之间的感情长久保鲜,以至于才能度过漫长而又平凡的岁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疫情背后,家庭需要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在继续重视孩子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不可忽视这场疫情的发生,将会给孩子注入终生的成长疫苗。教育孩子卫生与健康;敬畏生命,保护自己;责任与担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健康生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活动,努力使孩子慢慢懂得,世界在加速发展,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纷至沓来,人类将会面临很多突如其来的风险和困境。告诉孩子,人生的脚本不是童话,有些剧情无法提前预约,有些故事不会如期上映。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你根本不知道你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无论今后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现在所需要确定的是——好好学习,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教育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人类世界进程中,无论面对饥荒、瘟疫、灾害,无论历经坎坷、跌宕、艰险,我们始终在不确定中坚信——光明能驱逐黑暗,知识能消褪愚昧,温暖能融化寒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一场灾难,让人们开始怀念起曾经美好的过往;当过去日复一日平凡的日子成为憧憬;当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成为奢望。很多东西,就变得不再重要,很多拥有,就变得十分可贵。当下的疫情,是对生命的警醒,让我们懂得看淡人心,放下执着;看淡钱财,随它来去;看淡过去,既往不咎;看淡得失,一切随缘。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且行且珍惜!</span></p><p>&nbsp;</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疫情残酷,生活无奈。未来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也无法左右,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把握每个当下。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光阴。不因不值得的事困惑,不为不值得的人烦恼,不让任何人、任何事左右了情绪。始终把健康放在首位,把生命放在第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正确处理好,赚钱,消费与存钱的关系。赚钱需尽力,不可拼命;消费须理智,不可盲目。存钱是一种习惯,与贫富无关,它不仅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更是一种对自己、对家人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多数普通人,钱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也是一种抵抗风险的能力。进入成年人阶段,一切自信均来自于经济基础。可现代人处在一个消费无限便捷的时代里,欲望被无限放大,并没有太多存钱意识,忽视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可能会面临人身风险、财产风险和市场风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人到中年,多事之秋。要知道,这世上,所有的猝不及防,都是蓄谋已久。如果一味透支身体,无视健康,最终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次疫情告诉我们,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最好的疫苗,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每个人一次全面自省和调整生活习惯,改善作息时间的机会。毕竟在生死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多少人由衷感叹,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活着是多么幸运。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放下内心的偏见和傲慢,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漫不经心。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闲暇之时,养成读书与品茗的习惯。捧一本闲书,品一壶香茗,观沉浮人生。或深思,或啜饮,书香沁人心脾,茶香提神醒脑,犹如微风拂面而来。无论是独坐在春光明媚的窗前,还是伏案在烛光摇曳的灯下,任书香和茶香缓缓地交融,生活中的繁杂与浮华便全然挥去,立刻会使人心旷神怡,倦意全消,剩下的只是如水的心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许多时候,我也喜欢到书本里去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本好书会令人爱不释手,废寝忘食。时间久了,自然便养成了这般习惯,凡是捧书来读之时,总会沏上一杯自己喜爱的香茗,否则便少了许多滋味。正所谓,书香在其意,茶香在其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人间沧桑,世事无常,多事烦杂,内心常被俗事扰乱,心气不畅,何处觅寻得一处清净之地?须在书与茶中寻;有谁真正想过,人到中年需要的是什么?人到中年最需要的是来自心底的那一份宁静和纯真。捧一本好书,细读;泡一杯好茶,慢品。唯有茶能给人宁静,给人清冽,给人平实,给人以哲思。而人的内心惟有淡泊,才能宁静,唯有宁静,方能应对残酷的职场竞争与挑战。</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老顽童,中学英语退休教师,美篇平台用户和《今日头条》美文领域创作者。生活和工作之余,习惯清净淡雅,喜欢与文字“为伍”,与书香“作伴”,时而写点凡尘心语,抒怀对人生的感悟,旨在陶冶自我,分享他人,不求篇篇精华,但愿有人欣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