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记长清区人民医院驻市第三看守所护师 王红</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题记:</span>这里高墙电网,戒备森严;这里正邪共存,静谧阴寒;这里不仅是人民警察的战场,更是医务工作者日夜守护的前沿。</p> <p> 新年伊始,疫情肆虐。当大家谈“疫”色变,足不出户,希望能平安躲过这场灾难的时候,集结号响起,即将退休的王红,选择了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走进高墙,与人民警察一起并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长路无言,戒掉思念。</span>区医院发出报名去看守所值守防控的通知后,王红虽不是党员,但她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医院考虑她年龄偏大,而且家里有年迈的老人和不满一岁的孙女等特殊情况,准备派其她护士去。她坚定地说:“我身体还好,家里的事也都安排妥了,随时可以参战!”</p><p><br></p><p> 匆匆收拾完行李,她告别家人,奔赴大山,随警作战。夕阳涂满山路,她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索性双手划烂,也要将荆棘变成美丽的杜鹃。</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守护安全,勇挑重担。</span>工作中,她有着最专业的职业担当和最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大家安心,放心。她身穿笨重的防护服,给在押人员做核酸检测,一丝不苟。40多天里,她采集咽拭子9人,测体温11000余人次,量血压720余人次,测血糖30余人次,配药、发药1500余次,所内就医、巡诊信息电脑录入1600余条……她说:“作为一名护士,就要把工作想细做全,不留死角,不留遗憾。”</p> <p> 高墙内连续坚守40多个日夜,王红也出现了血压升高、头痛、腰疼、腿疼等症状。本来平时身体还算健康的她,在这里也养成了每天吃降压药的习惯。领导多次给她谈,如果身体吃不消就回去调养一下;她说:“累是累点,就要退休了,我还能做些有益的工作,还是挺有成就感。多在这里一天,我就要踏实地多做一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知心大姐,巾帼仁心。</span>高墙内,参加驻勤的有5名女同志。王红年龄最大,是姐妹几个的老大姐。虽然年龄大,但她的心最细。封闭一个多月,她感觉姐妹们的卫生用品可能不够了,她悄悄地主动联系购买了一批,无私地分给了大家。</p><p><br></p><p> 看到大家的头发长了,她主动拿起剪刀,当上了“战地理发师”。大家在大姐热情的眼眸里,读懂了她的心疼。情到深处,有人不免有些哽咽。昏黄的灯光下,电推蜂鸣,剪刀翩翩。她半开玩笑地安慰大家说:“虽然理发技术一般,但也不忍心让我们的战士们等到长发及腰啊!”</p> <p> 大姐不但是个热心肠,还喜欢和大家说说家常话。时间长了,大家有什么想不开的疙瘩都愿意和大姐聊一聊,大姐也无形中成了我们的“战地心理咨询师”。高墙下,一缕阳光洒落到窗前,贴心温暖,大家暂时忘却了对家的思念。</p> <p> 长时间的日夜坚守,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别人不知道的艰辛和隐忍。我们何尝不知道,大姐心中也有她自己的苦辣酸甜。但她所呈现给我们的,永远是那最闪亮的灵魂和最美丽的笑脸。她用“警医卫”的无悔付出和执着,绘就了高墙里一道别样的美丽风景线。</p> <p>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从冬天走来。远处,卧牛山的山脊线清晰可辨。冥冥中,无论是来时的满天飘雪,还是小雨绵绵,在此时的阳光下,已经映出了我们久违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