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撷英

老兵弓长

<p>  这两天,支援武汉的各路医疗队陆续返回,看来疫情有所缓解,解封指日可待了。还是尽早结束闭门理片的日子,投身大自然吧。</p><p><br></p><p> 最近又整理出一些早年拍摄的舞台演出的片子,尽管有些片子当时就处理过,但现在重新处理的感觉又有不同。</p><p><br></p><p> 2013年7月,与摄影俱乐部的朋友,一起去拍摄某歌唱家的专场音乐会。当时刚入手70-200的长焦镜头,然而对于如何拍完全茫然,自然效果也就很一般了。</p> <p>  2013年10月,专程拍摄南京某乐团的国庆音乐会,似乎也没有找到拍摄的感觉。按现在的眼光整理出几张凑个数吧。</p> <p>  2013年12月,拍摄东方歌舞团一台专场演出。基于当时的认识,以为舞蹈的场面能拍出好的画面,结果成为了“工作简报”(某平台编辑的意见,虚心接受,故而有了这一篇)。</p> <p>&nbsp; △《INDIA--心灵的香气》&nbsp;&nbsp;</p><p> 该舞蹈属于印度奥迪西流派古典舞的一个开场舞,意在向观众行礼、祭拜神灵、感恩老师。</p> <p>  △《KOREA--啊,大长今》</p><p> 发源于高丽时代中期(11世纪),宫廷女演员创造的韩国宫廷舞。</p><p><br></p> <p>  △《SPAIN--激情安达鲁西亚》</p><p> 流浪的吉普赛人将自己的舞蹈、音乐与西班牙当地文化融合,创造出与斗牛齐名的西班牙国粹——弗拉明戈。</p><p><br></p> <p>  △《AFRICA--我们的庆典》</p><p>&nbsp; &nbsp; &nbsp; &nbsp;非洲歌舞反映了人的情绪高涨到极限阶段的肢体宣泄,在非洲歌舞乐中,释放心灵,尽情歌舞,体现了感受生命的活力和生命本真的能量。</p><p><br></p> <p>  △《CHINA--海内存知己》</p><p> 中国五千年历史,浪沙淘尽,国之精粹交汇融合,幻化出舞蹈精灵们飘逸、清雅的身影!舞蹈将历史符号、中国元素完美融合,在文明古国从古至今的时代烙印里,追寻古老、原始的舞蹈起源!</p><p><br></p> <p>  2016年9月,拍摄一台新编历史剧,据说列为当年反腐倡廉必看的剧目。本想正正经经拍一组剧照,结果某些业内人士的评价似乎不怎么地。现在看看确实不怎么样,挑了半天,也就搞出个四联张。</p><p><br></p> <p>  就此搁手,直到2020年1月,拍摄某社区的春节演出。这次干脆用50/1.4的标准镜头,凭着自我感觉“乱”拍了一通,结果倒似乎有点感觉了。(详见本人《视角》一文)</p> <p>△小提琴齐奏《我爱我的祖国》</p> <p>△独唱系列《祖国美》</p> <p>△弦乐四重奏加钢琴独奏</p> <p>△唢呐独奏《送公粮》</p> <p>△古乐独奏《西域行》</p> <p>△舞蹈《鸿雁》</p> <p>△京胡独奏《霸王别姬》</p> <p>△技巧节目《平衡术:一根羽毛的重量》,将一根羽毛与12根木棍互相搭接形成平衡,最后吹动羽毛后导致失去平衡木棍全部垮掉。</p> <p>   关于拍摄舞台片,过去自己一直以为,基本属于记录一类,谈不上有“创作”的因素。加上拍摄机会有限,所以,多年来拍片寥寥,技艺几无长进。</p><p><br></p><p> 不过,在整理片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想法也许是片面的。尽管拍摄舞台表演有其局限,说记录基本不错,但拍摄者的拍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p><p><br></p><p> 优劣与否,取决于各人的思维理念和表现技巧,当然,后期的处理理念和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需要经常学习和操练的,偷懒自然是不行的。</p><p><br></p><p> 或许,做什么事情,即便玩摄影这样的小事,想要做好,适时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创作品&nbsp; 欢迎转载)</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lWDXj0P0as8pSluudSHW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