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战疫”时刻

阿芳

<p>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湖北武汉,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亿万人民心手相牵,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p><div><p> 这场战“疫”,每个人都在战场。</p><p> 所有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往事,那些定格在照片里的瞬间,会记录下历史。让我们缅怀,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走向人生新的阶段。</p><p><br></p></div> <p>最先被关注的“华南海鲜市场”,2020年1月1日休市。2月27日钟南山称: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发源在中国。</p><p>武汉人用最宽广的胸襟承受下了委屈及泪水。</p>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集结力量出征战“疫”。<div>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div>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湖北承压,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暂停键”。<div>“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div><br></div></div> 疫情就是命令,他们逆行奔向最危险的战场。很多人都在鼎力守护这座城市。<div><br></div> 84岁钟南山院士再战防疫一线,他是每个人心中的巍峨大山。最早发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br>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采取封城措施 。 危难面前,每一代中国人都在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 这是一次驰援火线的集结,携手战“疫”,共克时艰。 <p>2020年1月2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深夜紧急开工,上千人除夕夜鏖战 ,与实践赛跑。10天10夜争分夺秒,只为拯救更多生命。</p><p>2月3日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2月4日正式接诊确诊患者,编设床位1000张。</p> <p>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开启24小时直播,千万中国网友当起“云监工”。十天完工,这不是奇迹,是努力。</p> 在中央指导组的指导推动下,2月3日武汉开建方舱医院,专门收治轻症患者和疑似方舱医院。346支医疗队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4.26万优秀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抗疫最前线。 3月8日,贵州医疗队队员在送别康复患者后庆祝。 <p>多少日夜,患者、医者携手前行,一起与时间赛跑,共同与病魔较量,3月10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休舱,完成了疫情高发时期所肩负的病患救治的特殊使命。<br></p> 最美逆行,同心战疫<div>日期:2020年2月17日----战疫胜利日</div><div>VIP乘客:最美白衣战士</div> <p>在3月10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武汉,在医疗救治一线、社区百姓身边、在决战决胜之地,发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总攻令。</p><p> “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p><p>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p>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存一份感恩,道一声感谢。<div>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省驰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将分批离开。3月17日,首批国家医疗队3675人踏上返程。<br></div> 武汉机场为医疗队特别制作了“援鄂抗疫纪念登机牌”,暖心有爱,值得珍藏。英雄凯旋,感恩有你。<div><br></div> 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为0,新增疑似病例为0。<div>武汉的这两个0,怎么实现的?每一个0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努力和坚守。</div> <p>在这个春天里,一个个坚守的故事,一个个奉献的故事,一个个担当的故事,一个个.......亿万个你我他,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9日,龙华山财政所迅速集结党员志愿者下层社区村组,逆行全力抗疫。请感受这些平凡守望的力量和担当。</p><p> </p>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心手相牵,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爱传递爱,用爱的行动丰厚我们城市文化底蕴,我们就一定能点亮最美的未来。 “ 河流终将注入大海,乌云终将被阳光驱散”,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缕春天的阳光,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我们的城市。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街道小区、村组社区是我们的阵地。 “领头羊”打头阵,克艰难,有章法,解民需,连轴转。 “守门员、疏导员、宣传员、跑腿员”...多“身份”敢想、敢做、敢拼,带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为村(居)民建防疫墙,筑安全障,保居民一片平安。 <p>抗疫一线党旗红</p> 一把体温枪、一个口罩是我们的武器。 一个袖章、一句誓言,我们用大爱守护一方平安。 <p>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做到家喻户晓。</p> 通报疫情传播知识,力求人人皆知。 各方声援为战“疫”点亮温暖之光。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p>做好人员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成为群众安全的“守门人”。</p> 通道关闭,心门打开,爱心驿站在接力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无论身处何处,每个人都尽己所能做对的事。 <p>微光成炬,能穿透阴霾;向光前行,必走出黑暗。</p><p> </p> 一次次劝告,一次次说服,把街道社区村组简称服务加油站,把居民小区办成避风港。 巡逻排查不马虎,摸底询问无盲区。 管控隔离把住关口,值守登记不遗漏。 <p>互联网时代,“湖北码”“仙桃码”,上报健康状况。</p> 党员干部带头纷纷通过现场捐款、网络转账等方式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书写忠诚。 <p>住帐篷,吃盒饭、吃方便面,我们无怨无悔。</p> <p>  </p> <p>各显神通,各展才艺。我为战“疫”尽心尽力。</p> 致敬,仙桃守夜人。<div><br></div> <p>最美妆容:口罩印痕。</p> <p>我们夫妻都是党员,肯定要冲锋在前。</p> 社区工作者:既是服务志愿者,又是爱心批发商。 <h3>成长,有时很漫长,有时却在瞬间。“95”后与我们共同抗疫,值守流潭社区。(中国银行职员)</h3> <p>3月17日,接上级通知,道路卡点撤销,值守人员撤离,恢复交通,逐步复工复产。</p>